1
江苏地域文化导论
1.8.5.1 一、 地方戏曲

一、 地方戏曲

1. 江苏梆子

江苏梆子戏主要流行于徐州一带,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其声腔、表演、音乐等方面都有异于山西、陕西、河北以及山东的梆子,而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和完整体系。它的唱腔高亢雄壮,穿透力强,共鸣浑厚,用腔时多高低回旋,悠扬酣畅,以辅助吐字清晰的韵味。它的表演以虚拟为主,重在突出情感的真实,节奏强烈,泼辣火爆。程式方面,技巧性高,夸张性强。

江苏梆子的传统剧目相当丰富,据统计约有600余出,其中以单本戏为主,折子戏和连台戏相对较少。代表性传统剧目有《战洪州》、《十五贯》、《大战十一国》等,新编现代戏有《银杏坡》、《四方楼》、《心事》、《情梦》、《李瓶儿》等。

2. 柳琴戏

柳琴(又称柳叶琴)戏,属“拉魂腔”系的单声腔剧种,流行于苏、鲁、豫、皖毗邻地区,在江苏境内主要盛行于徐州以及连云港一带。

柳琴戏的起源可追溯到清代乾隆年间山东沂南、莒县一带的“肘鼓子”。当时仅是将那一带的民歌与祭祀音乐结合为一些单“篇子”,渐次出现“肘子”戏、“小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唱腔——拉魂腔。咸丰年间,“肘鼓子”艺人和戏班走出家乡,向四方扩展。其中南下的一支扎根于徐州,广泛吸取了传播至此的梆子戏、京剧等戏曲,以及花鼓、扬琴、坠子等曲艺中的演唱艺术,并长期从民间歌舞、劳动号子中补充营养。经过几代艺人的融汇、创新,终于形成了有自己的表演、唱腔与伴奏风格的柳琴戏。其中,扎根于泗洪的一支创变出了泗州戏,扎根两淮的一支创变出了淮海戏。

柳琴戏的传统剧目有近二百个,可分三大类:一是袍带戏,如《大小鳌山》、《西歧洲》、《西回龙》等;二是神话戏,如《周公赶桃花》、《五姐下凡》、《二堂救子》等;三是生活戏,如《喝面叶》、《老少换》、《拾棉花》等。

3. 丝弦

丝弦,原名牌子曲,因牌子曲的主伴奏乐器用丝弦,人们便以乐器代曲,通称丝弦。丝弦主要流行于徐州市的睢宁、新沂和丰、沛一带。有文字记载的丝弦历史,最早见诸康熙年间刊印的《丝弦小曲》。

丝弦的音乐曲调固定,板眼明确,各个曲牌具有各自不同的感情色彩,突出特点是情变曲移、曲随情换,体现了鲜明的地域性与强烈的民族性的有机结合。常用的曲牌有“叠断桥”、“满江红”、“清江引”、“倒搬江”等。丝弦的韵腔讲究行腔醇美,收音归韵,以声传情。

丝弦的文学部分由韵、散两者构成。韵文即唱词,配合曲调,歌唱抒情;散文即道白,用以讲说,叙述原委。

4. 淮海花鼓

花鼓,又称二人鼓、打干梆,是淮海地区流行的曲艺。花鼓的音乐由唱腔与伴奏两部分组成。唱腔系五声音阶与七声音阶并用,一戏一腔,大胆泼辣,充分体现了苏北人刚劲奔放的性格特点。

花鼓的文学部分也由韵、散两种文体交织而成,词式在句式、字数、韵辙等方面都必须受音乐曲调的严格限制。

花鼓的演出形式不拘一格,可根据实际情况(如场地的大小、演员的多少等)灵活变通。常见的形式有:一人坐唱式,二人走唱式,歌舞式,戏曲式。

5. 徐州琴书

琴书是徐淮地区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曲艺形式,与评弹、评话并称“江苏三大曲种”。

琴书起源于晚明时期的徐州、睢宁、宿迁、泗洪一带,起初只是用坠胡自拉自唱,后来又加上扬琴伴奏,这才正式形成并固定为一个具有独立面目的曲种。所以,从前人们称琴书艺人为“唱扬琴的”、“打扬琴的”。

琴书的传统曲目较多。较早出现的多是些“针线筐”之类的小节目,后来出现的中篇代表作有《王天宝下苏州》、《李双喜借年》、《水漫金山》、《白绫记》等,长篇代表作有《孟丽君》、《杨家将》、《江宁府》、《打蛮船》等。建国以后整理、移植和创作的曲目有《王二还家》、《刘二姐算卦》、《悦来饭店》、《局长的对联》等。

6. 淮海大鼓

淮海大鼓是流行于徐淮乡村的一个曲艺种类。伴奏的乐器是一面大鼓,一副钢板。以坐唱为主,说白为辅。说到慷慨处、激昂时,也常常站起来手舞足蹈。其唱腔粗犷、高昂、豪放,尤其擅长表现金戈铁马、龙腾虎跃的壮烈场景,让听众惊心动魄,热血沸腾。传统的淮海大鼓书目有《三国》、《水浒》、《响马传》、《精忠岳飞》等十数种,新创作书目有《飞龙村》等。

7. 淮海鼓锣

淮海鼓锣形成于晚明,自清代中叶盛行而至今不衰,是最受苏北人民喜爱的曲种之一。淮海鼓锣用具极简,仅需一锣一鼓,说唱兼备,以说为主,以唱为铺。传统的淮海鼓锣书目有《十把穿金扇》、《湘江会》、《八仙岛》、《响马传》、《薛刚反唐》、《樊梨花征西》、《罗通扫北》等,现代书目则有《烈火金刚》、《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等。

淮海鼓锣的著名艺术家,清末有沭阳汪国坤,门徒众多,人称“老教主”。民国有涟水靳华章,世称“江南梅兰芳,江北靳华章”;灌云张同举,吸取京剧、淮海戏等唱腔特长,形成自己华贵、潇洒的艺术风格,建国后曾受到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和热情称赞。

8. 淮海小戏

淮海戏是江苏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和柳琴戏、泗州戏一样,源出鲁南一带的“拉魂腔”。十九世纪后期逐步在淮阴、连云港、盐城、徐州以及皖东北一带流行开来,早先以街头地摊形式演唱,后来和徽剧、京剧搭班合演,渐渐发展成为程式、角色与服装健全的舞台剧。淮海戏唱腔明快,优美动听,具有浓郁的苏北乡土气息,语言通俗生动,表演朴实、风趣。百余年间名角辈出,晚近者即有谷广成、刘长珍、陈玉梅等。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党的领导下,配合革命斗争,编演过《抗日小放牛》、《洞房杀鬼子》、《大后方》、《懒龙伸腰》等一批现代戏。建国后淮海戏推陈出新,又编演了《春回粮仓》、《果园风情》等优秀的现代戏,并多次在江苏省戏曲会演中获奖,渐渐地走出苏北,影响至于全国。

9. 淮剧

淮剧,原名江淮剧、江淮戏,发源并盛行于苏北两淮、盐阜一带。据说淮剧生发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的民间小唱“门谈词”(亦称门弹词、门叹词),大约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淮剧又大量吸取徽剧、京剧艺术的诸多特长,终于成为一种行当齐备,表演程式、服饰、化妆、唱腔诸方面都独具特色的地方大戏。

淮剧的曲调原以“老淮调”为主,特宜于表现悲愤、哀怨的情感;后来发展成“拉调”,同时兼取徽腔的“老徽调”及若干民间小调,如“蓝桥调”、“下河调”的某些特长,进一步可表现雄壮、孔武和明快、轻松的情调。四十年代初,著名淮剧表演艺术家彼文艳又创造了“自由调”,歌唱家雪飞创造出“新淮调”等,于是淮剧曲调的音域更为宽广,所表现的情调也就更繁多了。

淮剧的传统剧目主要有“九莲”(《秦香莲》、《李翠莲》、《王玉莲》等)、“十打”(《打面缸》、《打城隍》、《打店》等)、“十三英”(《成风英》、《单桂英》等)、“七十二记”(《琵琶记》、《分裙记》、《白灯记》、《朱砂记》、《刺针记》等),现代新编剧目有《白毛女》、《罗汉钱》、《王贵与李香香》、《白虎堂》、《关天培》等。

经过几代艺术家的努力创造,淮剧已成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全国性大剧种之一。曾经风靡全国的现代京剧《沙家浜》就是由淮剧《芦荡火种》改编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