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江苏地域文化导论
1.8.3 第三节 徐淮俊杰

第三节 徐淮俊杰

1. 刘邦

刘邦(前256—前195,一作前247—前195),字季,沛丰邑中阳里(今属江苏丰县)人。秦时曾为泗水亭长。秦二世元年(前209),陈胜揭竿而起,刘邦与县吏萧何、曹参,屠夫樊哙,以及吹鼓手周勃等,取占沛县,被拥立为沛公。前206年,沛公攻入关中,秦王子婴向沛公投降,秦王朝宣告灭亡。沛公率军进入咸阳后,封存秦宫的府库、财宝,退军霸上,并与咸阳父老约法三章,受到关中百姓拥护。

项羽在河北打败秦军主力后也率军西进,进入关中后,准备攻击沛公。沛公被迫赴宴鸿门(今陕西潼关东北)向项羽道歉。鸿门宴后,项羽大封诸侯王,刘邦被封为汉王,仅仅据有巴蜀、汉中之地。刘邦采纳萧何以退为进之计,忍气前往汉中,伺机再起。不久,刘邦乘项羽东归,忙于平定齐地反抗势力之机,率军北上而夺得关中,与项羽展开了长达5年的楚汉战争。

楚汉战争之艰苦卓绝,前所未有。汉王刘邦历经磨难与挫折,终于战胜项羽。公元前202年,刘邦在汜水之阳(今山东定陶附近)即帝位,是为西汉开国皇帝——汉高祖。

高祖十一年(前196)十月,刘邦亲自率军平定淮南王黥布的谋反,途经家乡,在沛宫大摆宴席。酒酣兴浓,高祖唱起自编的诗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但刘邦东征黥布时受了箭伤,伤重不治,第二年即高祖十二年(前195)四月二十五日在长乐宫去世。

刘邦创建汉朝,功垂千秋。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化以先秦为发轫时期,经历短促而亡的秦代,至两汉才获得真正的发展。中原民族之称为汉族,外国人称中国人为汉人,就是因为汉朝而得名的。

2. 项羽

项羽(前232—前202),名籍,下相(今江苏宿迁)人。自小就有大志。叔父项梁教他学书,他不感兴趣;教他学剑,他也不感兴趣。项羽说:“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项梁于是教他兵法。后来,项梁因犯命案,带项羽逃往吴中(今江苏吴县)避难。适逢秦始皇巡游会稽(今绍兴会稽山),渡浙江(今钱塘江),项羽看到秦始皇一行威风凛凛,指着秦始皇的背影说:“彼可取而代也。”(《史记•项羽本纪》)

陈胜起义时,项羽叔侄在吴中起兵响应,率领江东八千子弟渡江北上。定陶(今属山东)之役,项梁战死,这支已壮大为近十万人的起义队伍便统归项羽领导,成为抗击秦军的主力。

秦二世三年(前207),秦军统帅章邯将赵王围困在钜鹿(今河北平乡西南)。项羽率兵援救赵国,渡漳水后,他下令破釜沉舟,“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两军交战时,楚军无不以一当十,勇往直前,九战九捷,击溃秦军主力。第二年,秦王朝在以项羽为首的诸侯军的联合攻击下,终于灰飞烟灭。项羽自然成为推翻暴秦统治最杰出的英雄。于是,他以楚怀王的名义分封诸侯王,并自封西楚霸王,建都彭城(今徐州市),另一重要的义军领袖刘邦被封为汉王。

不久,刘邦便从汉中进入关中,揭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高祖五年(前202),机智多谋的刘邦终于由弱变强,将多勇而寡诈、剽悍而宽仁的项羽重重围困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县南)。一天夜里,项羽听到汉军在四面唱起楚歌,不禁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后楚霸王项羽率领八百骑兵,强行突围南奔。逃至乌江口(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亭长摇船要渡他过江,并劝他回江东,重招兵马,东山再起。但是性格刚烈的霸王项羽感到自己无颜见江东父老,挥剑自刎而死,死时年仅31岁。

3. 韩信

韩信(?—前196),淮阴(今淮安市清浦区)人。韩信自幼丧父,家境困顿,但成人后志向高远,行为傲横,“其母死,贫无以葬,乃行营高敞地”,期望有朝一日功成名遂,可令墓地旁置万户村落,以为其母守陵。当时有一漂母见韩信饥饿,便把自己的饭分给他吃,一连数十日。韩信感激涕零,表示以后要重重报答。漂母听了非常生气,说:“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怜悯你这公子,送饭给你吃,难道是因为希望得到报答吗!”

秦二世元年(前209),陈胜、吴广举起农民起义的大旗,项梁、项羽叔侄在吴中响应。韩信持剑投奔项羽,但他多次向项羽献策不见采纳,因此便改投汉王刘邦。起初,刘邦也未重用他。后经萧何极力举荐,刘邦才破天荒地将他由治粟都尉一下子拜为大将。从此,韩信才得以施展他的军事天才,为刘邦统一天下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

当刘邦坐稳龙椅以后,他处心积虑首先要诛杀的功臣就是韩信。起初将韩信徙齐王为楚王,既而降为淮阴侯,并软禁于洛阳,最终加之以“谋反”的罪名,诓杀于长乐宫。

淮安人民景仰韩信功德,在韩信活动过的地方保存、修建了一系列纪念性的景观,如韩侯祠、跨下桥、钓鱼台、漂母祠等,至今犹存。

4. 萧何

萧何(?—前193),沛县人。他与汉高祖刘邦同乡,是个有政治眼光和才干的人,他很早就认定刘邦将来能成就大事业。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后,萧何和狱吏曹参派樊哙把隐藏在芒砀山的刘邦找回来,杀了沛县县令,拥戴刘邦做了沛公。

秦亡后,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刘邦十分恼火,打算与项羽决战,萧何等人看到项羽正在鼎盛时期,如果盲目进攻就会自取灭亡,于是力劝刘邦养精蓄锐,广罗人才,建立根据地。刘邦接受他的建议,避免了一次军事冒险,为日后取得胜利奠定基础。

刘邦让萧何做丞相,萧何知人善任,唯才是举。“萧何月下追韩信”成为千古美谈。临终病危时,他捐弃个人恩怨,向朝廷推荐曹参作为自己的继承人。

在楚汉战争中,他以丞相身份留守关中,刘邦每次被项羽打败后,他都很快又筹足粮饷,补充上士兵,使刘邦能够重整旗鼓,保证了战争的最后胜利。刘邦登上皇帝宝座,感慨地说:“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史记•高祖本纪》)。萧何为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位居“汉初三杰”之首,受封郴侯。

5. 张良

张良(?—前186),字子房,传为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人。祖与父相继为韩昭侯、宣惠王等五世之相。秦灭韩后,他图谋恢复韩国,悉以家财结交刺客,为韩报仇,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误中副车。秦始皇大怒,大举搜捕,张良更名换姓,逃到下邳(今睢宁县古邳镇)躲藏起来。在圯(桥)上遇见黄石公,黄石公慧眼识英雄,授给他《太公兵法》。

秦二世元年(前209),陈胜起兵反秦,张良在下邳聚集青年一百多人响应。刘邦此时起兵于沛,率领几千人攻占下邳以西一带地方。张良于是归依刘邦,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刘邦对张良言听计从。刘邦先入关灭秦而不为王,退兵霸上,对项羽采取忍让待机的策略;刘邦受封汉王,入巴蜀而烧绝栈道,以示无东进之意,以麻痹项羽,这些重要谋略皆出自张良。

楚汉战争期间,张良又屡出奇谋。他提出的不立六国后代,联结黥布、彭越,重用韩信等重大策略性建议,都为刘邦所采纳,使汉军在战略上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继而形成对楚军的战略包围。高祖四年(前203)九月,项羽正滞兵广武(今河南荥阳北),进退维谷,闻韩信兵至彭城,不得已乃与刘邦议和,以鸿沟为界,而引兵东归。刘邦正欲引兵西归之际,张良建议说:“今汉有天下大半,而诸侯皆附,楚兵罢(疲)食尽,此天亡之时,不因其几(危)而遂取之,所谓养虎自遗患也。”(《汉书•高祖纪》)刘邦听从张良之计,乘势追击项羽。高祖五年(前202)初,刘邦与韩信、彭越、黥布等,合兵与楚军决战。项羽寡不敌众,连战失利,自刎于乌江。于是刘邦即帝位,建立汉朝。

高祖六年(前201)正月刘邦大封功臣,封张良为留侯。今沛县东微山之侧有张良墓。

6. 刘裕

刘裕(363—422),字德舆,小字寄奴,祖籍彭城绥舆里(今徐州西25里),为汉代楚元王刘交的二十一世孙。刘裕幼年家境贫穷,曾因欠赌债被京口士族缚在马桩上鞭打。贫寒出身和孤苦的生活铸就了他的坚韧顽强的性格。东晋隆安三年(399),刘裕在北府名将彭城人刘牢之的部下做参军。这一年,孙恩起义反晋,刘牢之奉命东讨,刘裕屡充前锋,曾进攻孙恩至郁州(今连云港市)。元兴二年(403),大将桓玄举兵东下,威胁朝廷,刘裕在京口举兵讨逆,将桓玄逐出建康(今南京),使晋安帝得以复位。刘裕立了大功,从此掌握了东晋的实权。

义熙六年(410),刘裕领兵北伐。他首先灭南燕,擒杀南燕主慕容超,许多豪杰之士都来追随刘裕。义熙十二年(416),刘裕再次率兵北伐,第二年攻克长安,生擒后秦主姚泓,灭后秦。公元418年,刘裕回师至彭城,受封为宋公。

东晋元熙二年(420),刘裕受晋室禅让,成为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史称宋武帝。他即位后,宽政减刑,励精图治。在用人制度方面,他破格起用人才,不受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从士族中选用官员)的限制,擢用出身寒门的人才为文臣武将。

刘裕在历史上是一位颇有作为的皇帝,赢得后人的称赞,以其两次北伐中原和开创刘宋王朝的功勋名垂青史。

7. 魏胜

魏胜(1120—1164),字彦威,宿迁人,南宋名将。金人占领淮河以北大片土地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魏胜看到国土破碎,家乡人民遭受金人铁蹄践踏,而南宋朝廷一味妥协求和,心中无比愤慨。当金兵再度南侵时,他聚集义士300多人组成忠义军,北渡淮河,袭击驻扎在涟水的金兵。魏胜受到涟水人民的热烈欢迎,队伍很快发展到千人。忠义军乘胜向海州进军。本来就痛恨金人统治的海州人民,打开城门,迎接魏胜忠义军。魏胜被公推主持海州军政事务。接着,忠义军又收复沭阳、赣榆、东海诸县,队伍扩充到上万人,分成前后左右中五路,魏胜为都统领。

金兵视魏胜为心腹大患,多次派重兵围攻海州,都被忠义军击退。魏胜以海州为根据地,组织军民主动出击,又先后收复新沂、灌云等县,并在连云港烧了敌人数百艘战船。

后来,南宋与金人议和,放弃海州,任命魏胜为楚州(今淮安)知州。金兵乘机南侵,魏胜奋勇迎击,不幸中箭身亡,终年45岁。南宋朝廷追赠他为保宁军节度使,赐号“褒忠”。宿迁人民在灵赭山阴建“魏公祠”,以纪念这位抗金英雄。

8. 沈坤

沈坤(1507—1560),字伯生,号十洲,淮安河下人。34岁中状元,入仕为官。他任南京国子监祭酒时,因母丧回家守孝。当时倭寇猖獗,常侵扰淮安,掠物杀人。沈坤变卖家产,招募乡勇1000多人,聘请武术高手操练。

嘉靖三十八年(1559),倭寇又从海上入侵,沈坤率领状元兵埋伏在淮安东乡柳蒲湾、姚家荡一带,布下一个“口袋阵”,1000多名倭寇全部被歼。为了褒扬其功绩,姚家荡人民为他建了一座“报功祠”,淮安人民在其故里建“状元楼”。可惜,就是这样一位深具文韬武略的抗倭英雄,却被朝廷以“私结义勇有谋反嫌疑”而逮捕入狱,致使爱国英雄气愤填膺,次年死于狱中。

9. 关天培

关天培(1780—1841),字仲因,号滋圃,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人。鸦片战争中壮烈殉国的第一位高级将领,时任广东水师提督。

道光十九年(1839),清政府派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关天培鼎力相助,积极配合,勒令烟商缴烟。1840年夏,鸦片战争正式爆发。关天培在危如累卵的情势下,仅得琦善允以200多名羸弱残兵孤守虎门炮台。他“自度众寡不敌,且藩篱既撤,孤立无援,乃决为死计”,于是遣人将自己的遗物,计堕齿数枚、内衣数袭、一绺头发及一封短札,缄封寄家,以示诀别。

农历二月二十六日,英军乘涨潮前后夹攻虎门。关天培奋勇登台,大呼督厉士卒,为反抗侵略者、保卫祖国南大门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故乡人民崇敬关天培这位铁骨铮铮的民族英雄,在城东门外为他修墓,在城内为他建祠,祠内塑有关天培身着朝服的重彩坐像。

10. 周恩来

周恩来(1898—1976),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和赵世炎等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翌年改名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书记,为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

1924年秋回国,在国共合作期间任广东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第一军副党代表等职。1927年3月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同年5月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中共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7月12日中共中央改组,他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务委员会委员。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后,和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一起于8 月1日在江西南昌领导武装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1928年在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后任中央组织部长、中央军委书记。

1931年12月,他离开上海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中央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兼第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33年春和朱德一起领导和指挥红军战胜了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围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对实际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并继续被选为中央主要军事领导人之一。1936年12月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武力拘禁蒋介石的“西安事变”后,任中共全权代表与秦邦宪、叶剑英等去西安同蒋介石谈判,促使团结抗日局面的形成。

抗日战争时期,他代表中共长期在国民党统治区做统一战线工作,先后领导中共中央长江局、南方局的工作。在1945年的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和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组成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书记处。抗日战争胜利后,为制止内战,率中共代表团同国民党谈判。1946年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协助毛泽东组织和指挥解放战争,同时领导国民党统治区的革命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一直任政府总理,1949—1958年曾兼任外交部长;当选为中共第八、九、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八、十届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一届副主席,第二、三、四届主席。担负着处理党和国家日常工作的繁重任务。

1972年他被诊断出患有膀胱癌后,仍然坚持工作。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他的逝世受到极广泛的悼念。由于他一贯勤奋工作,严于律己,关心群众,被称为“人民的好总理”。他的主要著作收入《周恩来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