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江苏地域文化导论
1.7.2.2 二、 园林

二、 园林

历史上扬州园林曾经很有名,经过历代的战争大多被毁,现存园林在全国仍有一定的知名度。

1. 个园

位于东关街318号宅后,前身为建于明朝的寿芝园。1818年(清代嘉庆年间),当时全国最大的盐商——两淮商总黄至筠,在其故址改筑而成个园。个园以其雅健的独特风格、极高的艺术成就,历来享有盛名,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评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置身园中,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古朴、宽敞、明亮的大厅,这就是宜雨轩。宜雨轩原名桂花厅,又名四面厅,它既是花园的中心建筑,同时也是全园谋篇布局的中心。四季假山绕厅而垒,四面敞开的窗户,可以一览园中的全景。

分峰造石当为扬州叠石的一大特色。所谓分峰造石即根据不同的石材,堆叠不同的山峰,辅以花卉树木,形成一处处个性鲜明的山景,同时又要将诸多山景汇于一园,相互映衬,相互比照。像个园这样分峰造石,构成四季假山,游园一周,似游一年,已见构园者的不同凡俗;更可贵者,这春夏秋冬都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浑然天成。

个园由两个部分构成,南部为住宅,北部为花园。作为清代大盐商的住宅,其建筑体制宏大,用料讲究,装修华贵,是扬州传统住宅中的经典建筑。其中的柏木厅为扬州最大,在全国也少见。

2. 何园

位于城南花园巷东首,是晚清同治年间离任归隐扬州的原湖北道台何芷舫建造的一座私家园林。在全园的空间处理上,何园有自己独特之处。以庭院式布局分隔空间,有东花园、西花园、片石山房和住宅院落,形成了容住宅区和花园区于一体的私家园林。

整个后花园可分为东西两部分。穿过“寄啸山庄”的圆洞门就来到东园部分。东园中有两座厅,南面是嵌有“凤穿牡丹”砖雕的牡丹厅。这幅砖雕刀工明快,线条流畅,造型丰满,层次分明,是扬州晚清时期一件不可多得的砖雕工艺品。

西园以水池居中,空间开阔,四面设景,池中央便是水心亭。在水池的南面有一座太湖石假山,峰高约14米,是全园的最高处。假山底部有梅花三洞,互相串联,碧水贯注其中,显得幽深静冷。山上种有两株一百二十年的白皮松,在江南庭院中极为罕见,是珍贵的古树名木。西花园的楼台虽为单体建筑,却也浑然一体,其中起纽带作用的就是复廊。复道回廊是何园建筑的一大特色,全长430米,把整个后花园的主要景点和玉绣楼贯穿起来。即使是下雨天,也可漫步复廊欣赏全园美景。

住宅区由一座面积约160平方米的煦春堂和两座七开间的西式楼房组成。煦春堂是扬州市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楠木厅。

在何园的东南角有一处规模不大的“片石山房”,是清初画坛巨匠石涛叠石造园的遗迹。片石山房东面的明代楠木厅是何园中保存年代最久的一幢建筑,已有400多年历史。它结构严谨,典雅端庄。

3. 卷石洞天

位于扬州新北门桥北侧。原为清初古郧园故址,毁于咸丰年间兵火,1988—1989年重新扩建部分景点。此景以精巧的叠石取胜,充分表现了古时人们称誉的“扬州以名园胜,名园以叠石胜”的风格。运用高度的技巧将小石拼镶成巨峰,其石块大小,石头纹理,组合巧妙,拼接之处有自然之势,无斧凿之痕,气势雄伟俊秀,宛自天开,洞曲峰回,岩壑幽藏,峡谷险奇,清泉回旋,加之楼、阁、亭、台、廊、榭巧妙密布于假山周围,其间点缀树木,构成和谐的美。景区由东部的水庭、中部的山庭与东北部的平庭等几部分组成,有十个景点:石屏鹤舞、双木夹镜、泉源石壁、高山流水、曲院花影、松壑云卷、飞泉鸣琴、八方致爽、红楼夕照、瑶台枕流。

4. 日涉园

位于泰州海陵南路上,建于明万历年间,为太仆陈应芳的私人住宅园林。日涉园其名源于陶渊明《归去来辞》中“园日涉以成趣”之语意。现在的泰州人又多称之为“乔园”,因为此园曾一度被两淮盐运使乔松年占有,故有此称。日涉园布局小巧雅致,颇具江南园林之神韵。

5. 吴道台宅第

位于扬州市区泰州路中段,建于1904年,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吴道台宅第现存面积2650m2,坐北朝南。原有花园和祠堂,日军侵占扬州时被铲平,作为练兵场。吴道台宅第现存建筑有大门厅、测海楼、小洋楼、观音堂、大仙堂、爱日轩、轿厅、仪门、照壁等,整个宅第融入了中国古典建筑与西洋古典建筑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