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江苏地域文化导论
1.6.5.2 二、 戏曲

二、 戏曲

明清以来吴地经济繁荣,戏曲等享乐、休闲文化也蓬勃发展起来。在吴地戏曲中,昆曲、锡剧与苏州评弹最具特色。

1. 昆曲

昆曲,也称昆剧,明代产生于吴地,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它源远流长,远播海外,是文化遗产中的一份宝贵财富。在我国戏曲史上,昆剧曾闪耀过灿烂的光芒,流传的范围几乎遍及全国。昆剧艺术在剧本文学、表演程式、音乐唱腔、服装造型等方面都有自己的完整形式,独具特色,堪称为我国戏曲艺术的瑰宝,对其他剧种产生很大影响。吴地成为中国传统戏剧最重要的发祥地与大本营。

昆曲的前身“昆山腔”,元末明初形成于昆山一带,为戏曲家顾坚所始创。明嘉靖年间,魏良辅综合了南、北曲之长,以本地土腔为基础,吸收了“海盐腔”、“余姚腔”的优点,形成一种崭新而多彩的声腔体系。魏良辅改进了伴奏乐器,除用弦索之外,加用笙箫等管乐伴奏。经革新后的新昆山腔,曲调委婉,优雅动听,人称“水磨腔”。走上舞台后,深受欢迎。之后,魏良辅的学生梁辰鱼按昆山腔的艺术特点和音律,创作了第一部昆腔传奇《浣纱记》。从明嘉靖至清嘉庆,近三百年来,昆剧成为中国戏剧的代表。

明万历年间,昆剧流行,并传入北京。昆剧自《浣纱记》问世,优秀作家、作品辈出,形成了许多流派。明朝沈璟创作了《义侠记》、《红蕖记》、《埋剑记》,在创作上,他主张文字必须通俗化,音调必须适合曲律,形成了著名的“吴江派”。之后,以李玉为首的“苏州剧派”是我国戏曲史上最大的一个戏曲流派。李玉,明代苏州府吴县人,作品相传有60种,以《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最为著名,合称“一人永占”。在剧作家中,有自编自导能力的当推李渔,有《笠翁十种曲》、短篇小说集《十二楼》和戏曲理论著称于世。在《闲情偶记》中,他总结了我国戏曲尤其是昆剧艺术的经验和规律,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自明万历后期至清康熙、乾隆年间,是昆剧的极盛时期。这一时期,作家辈出,名作如林,剧目题材广阔,剧本词采丰富、高雅,演出频繁。但是到了乾隆末年,称为“雅”部的昆剧,就被“花部”诸剧种取而代之,昆剧渐趋没落。为了挽救昆曲,1920年,一部分昆剧老艺人和昆剧艺术爱好者在苏州留园创办“昆剧传习所”。学生都取艺名,以“传”字排名,以示昆剧艺术薪传不息、后继有人之意。1956年,浙江苏昆剧团成功地演出作家陈静根据昆剧传统剧目《双熊梦》改编的《十五贯》。上演后,毛泽东、周恩来对该剧的思想性、艺术性给予很高评价,《人民日报》也因这个戏的成功演出,发表《从“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谈起》的社论,接着上海、江苏相继成立京昆剧团。

昆剧是“歌舞合一、唱做并重”的剧种。梅兰芳评论昆曲时说:“所有各种细致繁重的手段,都安排在唱词里面。嘴里唱的那句词儿是什么意思,就要用动作来告诉观众。所以讲到‘歌舞合一、唱做并重’,昆曲是可以当之无愧的。”“唱、念、做”是昆剧表演的基本形式,此外,音乐的配合、舞台布置设计、服装、道具使用、脸谱设计等都是昆剧表演的重要手段。昆剧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曼悠远见长。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顿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讲究,场面伴奏乐曲齐全。昆剧的音乐分为配合唱腔和陪衬舞蹈两类,称为文场和武场。昆剧角色行当在“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之下,又细分二十小行,称作“二十个家门”,其他剧种的角色分配没有比昆剧更细致的。

昆剧历史悠久,表演艺术完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京剧、徽剧、苏滩、弹词、越剧以及川剧、湘剧、婺剧、温州乱弹、莆仙戏等剧种,无不受到昆剧的影响。

2. 苏州评弹

“评弹”是“评话”和“弹词”的总称,又称“苏州评弹”,始于明末清初,盛行于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等吴语地区。演出者操吴语,博采小说、戏曲、诗歌、音乐、相声等表现手法之长,是熔说、噱、弹、唱、演于一炉的综合艺术,深受群众喜爱。

“评话”俗称“大书”,以单档演出为主,双档较少。艺人不用乐器,以说表为主,边说边表演。一人要扮演各种角色,并借用折扇、醒木作道具,配上台风、手面和口技,取得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

“评话”主要表演历史演义、公案侠义、神话、怪异等故事。其中以《三国》、《隋唐》、《金枪》、《岳传》、《水浒》、《七侠五义》、《海公大红袍》、《封神榜》等最受欢迎。长篇书目每天演出一回(约两小时左右),长的可连续演出数月乃至一年。

“弹词”俗称“小书”,表演者分单档(一人自弹自唱)、双档(两人分操琵琶、三弦演唱)和三人档。“弹词”早期为一人演唱,至清末民初才出现双档形式。弹词艺人边弹边唱,叙述故事情节,分别模拟各种人物的表情和动作,把听众带入书情之中。“弹词”所表演的大多为家庭伦理、冤案昭雪、儿女私情等故事,著名的有《三笑》、《珍珠塔》、《玉蜻蜓》、《白蛇传》、《西厢记》、《杨乃武与小白菜》、《啼笑姻缘》等传统书目。

评弹艺术有其自身的特点。按传统的说法,表演手段主要为说、噱、弹、唱、演。作为口头语言艺术,其重点以说表为主,故事的来龙去脉、人物的性格和内心活动、事情的展开、矛盾的发展,都必须依靠说表。所以“评弹”又称“说书”。“噱”就是噱头,利用笑料产生喜剧效果,组成的喜剧情节称“肉里噱”;由艺人穿插的笑料称“外插花”;艺人添加的幽默俏皮话称“小卖”。“噱”可以挑松书情,调剂情绪,增进趣味性,增强欣赏效果,是评弹不可缺少的表演手段。“弹”和“唱”是弹词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说表”的辅佐。“唱”有叙述性的唱,也有角色的代言唱词。弹唱讲究曲调动听,音色悦耳,唱词雅致,音韵合辙。“演”是指艺人的表演,包括说唱的动作、神态、各种技巧的运用等等。

3. 锡剧

锡剧是清乾隆中期发源于无锡、常州的一种地方戏曲,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初为乡民用小曲说唱故事,称为“东乡调”,后发展成曲艺形式的“滩簧”。由于语音唱腔略异,分“无锡滩簧”和“常州滩簧”。多为二人一档,在农村中活动,所演节目只有一旦、一生(或一丑)两个角色,称为“对子戏”。进入城市后,发展为“大同场戏”。辛亥革命前后,无锡、常州的滩簧戏正式搬上舞台,并先后进入上海,不久逐渐合班演出,改称“常锡文戏”,1952年定名为锡剧。

锡剧是一个长于抒情,具有江南水乡情趣和特色的戏曲剧种,它的唱腔曲调基本上是上下句的板式变化体结构,常在上下句之间插入一段或长或短的清板。主要曲调为簧调,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江南小调,使唱腔更加丰富多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戏曲工作者对锡剧音乐风格进行统一加工,改编和创作了多种板式唱腔。改革后的锡剧音乐,曲调柔和、流畅、轻快,具有“江南丝竹”特色。伴奏乐器以正、副二胡为主,琵琶、三弦、扬琴为辅,也用箫、笛等管乐器。

较有影响的剧目为经过整理改编的传统戏《双推磨》、《庵堂相会》、《珍珠塔》、《双珠凤》、《孟丽君》,创作的现代戏《红花曲》以及从越剧移植的《庵堂认母》。名演员有姚澄、王兰英、沈佩华、梅兰珍、王彬彬、王汉清、吴雅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