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江苏地域文化导论
1.6.3.2 二、 工商业

二、 工商业

吴地手工业发达。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吴地手工业就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丝织品、玉器制作技艺高超。春秋时期,吴国一度成为霸主,青铜冶铸业尤其是铸剑业相当发达,著名的冶铸家干将、莫邪夫妇是杰出代表,他们制造的名剑,史称干将、莫邪剑。屈原的《九歌•国殇》中有“操吴戈兮披犀甲”之句。考古发现的吴王子干戈、季札戟、吴王夫差矛和越王勾践剑,都有错金铭文。吴国首先发明了冶铁技术,在常州、武进淹城及苏州等地均发现了春秋末年的铁器遗物,这比欧洲发现的最早的生铁早了1900年。东汉时,吴县成为全国的铜镜制造中心,铜镜作坊众多,品种有蟠龙镜、神兽镜、画像镜等,体现出很高的制作水平。

因为吴地的蚕桑和棉花生产兴盛,纺织业也很发达。唐朝前期,吴地以生产麻布为主。唐玄宗时,吴地开始生产高级丝织品。吴绫,历来和楚绢、蜀锦齐名,唐代苏产方丈绫、常州的晋陵绢、武进的紧纱、宋代苏产织锦被列为贡品。元初来华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游记中记载:常州“盛产生丝,并且用它织成花色品种不同的绸缎”;苏州“居民生产大量的生丝制成的绸缎,不仅供给自己消费,使人人都穿上绸缎,而且还行销其他市场”;吴江“生产大量的生丝,并有许多商人和手工艺人。这地方出产的绸缎质量最优良,行销全省各地”。明清之际,苏州与江宁(南京)、杭州并列为我国丝绸生产的三大中心,苏州被誉为“丝绸之府”。吴江盛泽镇是依托丝织业兴盛而形成的一个市镇。明代中后期,丝织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商品经济发展,机户发生分化,一部分上升为机户(手工作坊主),而大部分人则降为机工(雇工)。乾隆年间,苏州有三四千张织机,织工总数达十多万人。元代松江是全国棉纺业中心,有“衣被天下”之称。清代无锡有“布码头”之称。

此外,吴地造船业、玉器制作、陶瓷业也十分著名。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木船桨,表明吴地先民当时已能制造独木舟了。三国时吴国的造船技术非常先进,能制造多种类型的船,如大翼、中翼、小翼、突冒、桥船、楼船等。

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促进了商品经济不断发展。春秋时期,吴王阖闾扩建吴都姑苏,规模宏大,布局规整,建筑精美,商业兴盛,史称“阖闾大城”,其商业区名曰“吴市”。在明清漕运鼎盛时期,无锡是太湖流域和两浙漕粮集中地及江南著名粮食市场。乾隆年间,无锡粮食的吞吐量达到七八百万石,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粮食堆栈容量为东南各省之冠。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流通,推动了集镇的发展,出现了一批著名市镇,如盛泽、震泽、梅堰等。

到近代,西方人用枪炮打破了国门,上海开埠,吴地人民一方面遭受屈辱,另一方面较快地接受了西方工业文明,开始了近代化进程。无锡发展近代工业较早,是我国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之一。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有粮食加工、棉纺、缫丝和机械等工厂。抗战前夕,无锡成为全国第三大工业城市,工业总产值仅次于上海、广州,号称“小上海”。

改革开放以来,吴地所在的苏南是江苏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吴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工农业发展迅猛,创造了经济建设的“苏南模式”。城郊经济在大中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下,通过城乡结合,“以工补农、以工促农”,使农工商协调和平稳发展,并进而带动工业化和人口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2005 年10月,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根据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标测算的“2005全国百强县(市)”名单,前十名中江苏占了六席,分别是昆山(第一)、江阴(第三)、张家港(第四)、常熟(第五)、武进(第八)、太仓(第十),六强县全部集中在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