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江苏地域文化导论
1.6.3.1 一、 农业

一、 农业

农业是中国传统文明赖以生存、发展和繁荣的根本。吴地素称“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它以太湖流域为中心,气候适宜,地势低平,水网密布,降水丰沛,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农业为本的国策、太湖水系的滋养,造就了吴地辉煌的农业文明。

吴地农作物以水稻为主,种植历史悠久,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地区之一。在马家浜文化(距今5000—6000年)遗址中发现了籼、粳稻谷。吴县草鞋山最下层土中含有碳化稻谷,中有粳稻,是我国已经发现的最早的粳稻遗迹。吴地流传着“稻谷为百谷之首,粥饭为百姓之命”的农谚,在稻作生产方面贡献杰出。宋代全国水稻平均亩产为一石半,太湖地区则达二至三石,当时有“苏常熟、天下足”之美誉。吴地人民不断改进水稻作物栽培技术。南方水田耕作始于东汉,三国开始采用牛耕,唐代改进了能深能浅、耕运自如的“江东曲辕犁”,从中唐到南宋间又配以“木砺”,从而形成水田耕作体系。宋朝陈旉的《陈旉农书》总结出培育秧苗“种之以时”、“择地得宜”和“用粪得理”的科学方法。明清时,创造了用河泥、水草、杂草作沤肥的“草塘泥”。目前,太湖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地之一。

吴地蚕桑生产历史也很悠久。中唐以后,蚕桑生产快速发展,晚唐诗人陆龟蒙有“桑柘含疏烟,处处倚蚕箔”之句。唐朝后期,丝织技术不断提高,吴地丝织品成为重要贡品。宋代时,吴地蚕桑业后来居上,成为全国蚕桑业的中心。以太湖地区为中心的两浙路上贡的丝织品和租税占全国总数的四分之一。此后,蚕桑种植一直是吴地人民的主要副业。

吴地还是多种农产品的著名产地。苏州吴县东洞庭山所产的碧螺春,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茶之一,曾作为贡品进奉朝廷。古代常州阳羡茶为上贡极品,唐代诗人卢仝的诗句赞曰:“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宜兴百合有“太湖之参”的美称,山区野生的鲜蕈,被誉为“厨中之珍”。宜兴板栗香糯可口。太湖莼菜,营养价值很高,清人邵长蘅诗赞道:“琉璃碗盛碧玉光,五味杂错生馨香。”无锡水蜜桃,被誉为“果中皇后”,有诗赞道:“玉脸飞红香四溢,弹指欲破味隽永。”东山所产的白沙枇杷,与安徽歙县的“三潭”,浙江塘栖的“软条”,福建莆田的“大钟”,被称为中国四大枇杷名品。吴地杨梅也是佳品,相传东山杨梅早年进贡皇帝,与鲥鱼并称“冰鲜”。

吴地河湖众多,淡水鱼养殖条件优越。生产各种鱼类一百多种,其中又以梅鲚、银鱼、草鱼、青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鳊鱼等为主,此外还出产虾、蟹、螺、蚌、蚬等。太湖银鱼、白虾及阳澄湖大闸蟹均为名产,银鱼、梅鲚、白虾被称为“太湖三宝”,刀鱼、鲥鱼、河豚被誉为“长江三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