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江苏地域文化导论
1.6.2 第二节 历史沿革

第二节 历史沿革

吴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据考古发掘证实,一万多年前,太湖三山岛上就有人类的踪迹,他们用旧石器进行捕鱼、狩猎、采集,过着母系氏族社会的生活。

距今约七千年前,吴地进入新石器时代,先后产生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马家浜文化距今六七千年,目前发现吴江梅堰、吴县草鞋山、苏州越城、无锡仙蠡墩、常州圩墩等遗址。当时人们已经开始种植水稻,还发明了原始织机。草鞋山遗址出土的葛布残片,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纺织品实物。崧泽文化距今五六千年,已进入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农业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我国最早的犁耕,这比黄河流域早了近千年。良渚文化距今四五千年。农业飞速发展,出现很多新型农具,人们掌握了施肥技术,普遍种植瓜果蔬菜。手工业也高度发达,制陶、竹编、木器制造、丝麻纺织、琢玉等有很高的工艺水平。尤其是玉器制作精湛卓绝,出土玉器的数量、种类、工艺,为同期其他文化望尘莫及。在出土的数千件玉器中,包括礼器璧、琮,兵器斧、钺,三叉形冠饰和各种佩挂件,雕琢精美,纹样丰富。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类似文字的刻画符号。这表明良渚文化达到原始文化的巅峰,即将进入文明时代。考古证实,和黄河流域一样,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吴地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之一。

据《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在公元前11世纪的商末周初,周太王古公亶父欲传位于三子季历,长子太伯、二子仲雍揣知父亲意图,为避君位,从陕西岐山来到江南。当地生活着勾吴族居民(勾吴是古越族——“百越”的分支),太伯、仲雍依从土俗,文身断发,发展生产,使人民殷富,得到拥戴,在梅里(今锡山市梅村)建立起勾吴国。太伯奔吴,把先进的中原文化带到吴地。太伯后,传19代至寿梦,“寿梦立而吴始益大,称王”。传至寿梦孙子阖闾时,国力强盛。阖闾(?—前 496),姓姬名光,是吴王僚的堂兄。公子光窥伺王位,伍子胥向他引荐勇士专诸。光宴请吴王僚时,专诸藏剑于鱼肚里,上菜接近王僚时刺杀了王僚。公子光登上王位,是为阖闾。阖闾雄才大略,任用伍子胥,伍子胥向他推荐孙武。孙武献上兵法13篇,即《孙子兵法》。在伍、孙等辅佐下,吴国南破越国,西伐强楚,北威齐晋,成就霸业。公元前514年,阖闾迁都姑苏。新建城郭,规模宏大,史称“阖闾大城”。从阖闾大城延续到今日苏州,历经了2500多年。阖闾在吴越战争中受伤而亡,其子夫差继位,立志报仇。两年后(前494)击溃越,俘虏了越王勾践和大夫范蠡,勾践用越女西施为美人计,使夫差沉湎酒色,疏贤亲佞,三年后得以被释回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于公元前473年,攻破吴都,夫差自杀,吴国灭亡。吴国历时700年左右。越灭吴后,范蠡深知勾践猜忌心重,弃官携西施隐遁而去。传说范蠡和西施曾泛舟于无锡五里湖上,所以后人将五里湖称为蠡湖。

吴被越灭后,属越国的地域。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灭越,尽取故吴之地。战国后期,吴地为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地。春申君任楚国令尹,招贤礼士,修好内政和外交,使楚国由衰变强。他选择吴的故墟作为都邑,重修城郭、宫室,开山治水,发展经济。位于无锡惠山东麓的春申涧,俗称黄公涧,传说是黄歇放马饮水之处。公元前238年,黄歇被刺,死后葬于江阴君山脚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天下为36郡,吴地属会稽郡,苏州为治所,始设吴县。为了加强统治,秦始皇下令以咸阳为中心,在全国修筑驰道,其中一条直达吴越,密切了吴地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往。

汉朝建立后,吴地仍属会稽郡,辖26县。公元前202年,无锡正式建县。汉高祖刘邦大封同姓诸侯王。在吴地置吴国,封刘濞为吴王,都广陵(今扬州)。公元前154年,刘濞联合其他六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起兵反叛,史称“七国之乱”。东汉时,会稽郡一分为二,为吴郡和会稽郡。

东汉末年,孙吴集团割据江东。孙坚、孙策父子平定江南,尽占吴地。孙策之弟孙权继立,以苏州为都城12年。

魏晋南北朝是秦统一中国后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大分裂时期。其时,吴地先后处于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史称六朝)的割据和偏安政权统治下,政治相对安定,经济稳步发展,人文逐渐兴起。北方战乱频繁,人民和士族大量南迁,为吴地带来中原先进的文化和技术以及大量劳动力,极大地促进了吴地的开发。南下统治者依靠江东世族的支持,尤其是吴郡朱、张、顾、陆四大姓。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废郡制而改为州、县两级制,废吴郡和晋陵郡,分别改为苏州和常州,苏州、常州之称自此始。苏州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而常州之得名纯属偶然。《元和郡县志》载:“开皇九年(589),于常熟县置常州,因县得名。后割常熟县属苏州,移常州于晋陵。”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加强了南北交流,加速了吴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在隋唐三百多年间,江南战祸较少,社会安定。唐安史之乱后,北方战乱不休。北方人口第二次大规模南迁,加快了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苏州号称十万户,为江南大州,是江南的经济、文化中心。唐朝诗人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先后出任苏州刺史。

五代时,吴地分属于吴越(893—938)和吴(892—937)两国。吴越为钱镠所建,都杭州,占据两浙、苏南等地;苏州为其子钱元璙镇守,称为吴府。吴为杨行密所建,都扬州,占据江淮,常州也属其范围。统治者提倡佛教,广建寺院,苏州的虎丘云岩寺、北寺、开元寺等都是这个时期建的。

宋代的地方行政区划分为路、府、县三级。吴地分属江南东路、两浙路。徽宗时,升苏州为平江府。从现存的宋代石刻《平江图》来看,当时苏州城的位置、规模、河道、街巷等同现在的状况基本相符。南宋时江南人口首次超过北方,标志着吴文化区域经济文化中心地位的确立。南宋吴人范成大在《吴郡志》赞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表明当时的富庶繁华。南宋后期,元兵南下,攻打常州。常州人民组织保卫战,坚持50多天失守,惨遭屠城。苏州人民则在文天祥领导下坚守了40天,可朝廷催逼文天祥去临安,结果苏州沦陷。

元朝在地方上设行省,行省下设路、府、州、县。吴地属江浙行省。常州府升为常州路,无锡县升为无锡州。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把苏州写入游记,极力描述苏州的美丽富庶,使得苏州在西方享有盛名。元朝末年,张士诚起义军攻克平江,改平江府为隆平府,占据常州、无锡、松江,建立大周政权。张士诚后投降元朝,1367年为朱元璋所灭。

明朝,苏州设府,改常州路为长春府,降无锡州为无锡县。明朝中后期,吴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镇工商业繁荣,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时期,前后出现了抗击倭寇、反对税监和东林党人反对阉党的斗争。明末,江阴、嘉定人民坚决抵抗清军。江阴人民在前任典史阎应元的率领下,坚守孤城81天,最后惨遭屠城。

清朝初年,吴地为江南省的一部分。康熙年,江南省划分为江苏、安徽两省。自明嘉靖以后,应天巡抚移驻苏州,延至清末,苏州一直是江苏省会。清朝康熙、乾隆两位皇帝都曾六下江南,南巡吴地。1851年,洪秀全发起金田起义,建立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以苏州为省会,建立了太平天国苏福省。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消息传到苏锡常,群情激昂。驻在苏州的江苏巡抚程德全,看到清朝大势已去,马上摇身一变,成了“中华民国军政府江苏都督”。常州受苏州影响,也“和平光复”,成立了军政分府。无锡则在著名革命党人秦毓鎏领导下举行起义。

1919年,“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苏锡常积极响应。苏州最先响应的是东吴大学、景海女师等学校的学生。苏州学联召开支援大会并举行示威大游行。无锡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师生群情激愤,率先上街游行。5月9月,常州广泛开展反日救国纪念活动,各校师生罢课。“五四运动”激发了吴地人民的爱国热情,尤其是青年学生,受到了爱国思想的洗礼,很多人走上了革命道路。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吴地各县受上海影响,成为全国建党较早的地区之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吴地人民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最终迎来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