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实训教程
1.7.3.4 6.3.4 实训组织方法及步骤

6.3.4 实训组织方法及步骤

第一步,指导学生阅读案例、综合分析。重点是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案例提供的情节内容和相关的背景资料,掌握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背景因素以及这些因素是如何对人力资源管理产生影响的。关键是培养他们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和分析信息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分析、判断、归纳和推理等方面的能力。

对上述案例,学生阅读后基本明确本案例涉及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工作分析这部分的内容。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关键在于各岗位的工作职责界定不清,一旦出了问题,机床操作工、服务工和勤杂工便相互推卸责任。

第二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达成共识。教师可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案例分析小组,每小组规模以6人左右为宜。选好小组长,并指定一人做好案例讨论记录。在小组讨论过程中,组内成员各抒己见,充分表达各自的想法和意见。各小组经过学生们陈述自己的理由和依据,并就不同的方案进行分析比较,集思广益,最终达成共识,并形成案例分析报告。这个阶段必须充分展开,教师不应置身事外,而应该到各小组走走、听听、看看,应根据各小组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引导方法。

第三步,全班交流、分享成果。首先,案例分析小组所有成员走上讲台,对本小组的案例分析结果进行陈述,并接受和回答其他小组成员的提问和质疑。可以选出代表对分析结果进行讲解,小组其他同学可作补充;也可以组内每一成员各陈述其中一部分内容,让每一学生都能得到演讲的锻炼机会。在这个阶段,学生之间会有不同意见和观点的争论,特别是在各组学生充当不同角色时,争论的程度还可能很激烈。由于学生的理论素养或语言表达方面的欠缺,教师要及时准确地归纳各小组的观点。有时,教师要有意突出各小组观点矛盾冲突之处,使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不断加强。这时全体学生的情绪都非常高昂,学习的参与度和专注程度很高,常常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样的体验式教学对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和难得的,充分激发了他们蕴含的潜力,学会从不同角度来思考同一问题的思维习惯,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步,总结归纳、深化提高。在这个环节教师不应仅对全班的观点进行简单概括后就将答案或结局交给学生,教师的总结应是着重讲清理由,评析学生每一种观点或结论的独到之处和尚存在的缺陷,鼓励这种独到之处,也承认和尊重存在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