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共关系实务与人际关系处理
1.7.4.5 五、外事交往礼仪

五、外事交往礼仪

随着国际交往的密切,礼宾活动已经成为一项很重要的活动。礼宾工作主要是根据本国的对外方针政策,组织安排对外礼仪活动和交际活动。尽管活动形式各有差异,但归根结底礼宾工作是为本国的对外政策服务的。因此,它具有高度的政治性,是体现本国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进一步增强,中国已经在国际交往中显示出了东方古国的大家风范。这里主要介绍外事交往中应遵循的基本礼仪规则。

(一)外事礼宾礼仪的原则

1.不卑不亢

它的主要要求是每一个人参与国际交往时,都必须意识到自己是代表国家,代表民族,代表自己所在的单位,因此,言行应当从容得体、堂堂正正。在外国人面前既不应该表现得畏惧自卑、低三下四,也不应该表现得自大狂傲、放肆嚣张。周恩来同志曾经要求我国的涉外人员“具备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严格的组织纪律,在任何复杂艰险的情况下,对祖国赤胆忠心,为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甚至不惜牺牲个人一切”。江泽民同志则指出:涉外人员必须“能在变化多端的形势中判明方向,在错综复杂的斗争中站稳立场,在各种环境中都严守纪律,在任何情况下都忠于祖国,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体现中国人民的气概”。这些具体要求,应当成为我国涉外人员的行为准则。

2.信守约定

信守约定是指在一切正式的国际交往之中,都必须认真而严格地遵守自己的所有承诺。在一切有关时间方面的正式约定之中,尤其需要恪守信誉。在涉外交往中,要真正做到“信守约定”,对一般人而言,尤须在下列三个方面身体力行,严格地要求自己。第一,在人际交往中,许诺必须谨慎。第二,对于自己已经做出的约定,务必要认真地加以遵守。第三,万一由于难以抗拒的因素,致使自己单方面失约,或是有约难行,需要尽早向有关各方进行通报,如实地解释,并且还要郑重其事地向对方致以歉意。

3.热情有度

热情有度是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人们参与国际交往,直接同外国人打交道时,不仅待人要热情友好,而且要把握好待人热情友好的具体分寸,否则就会事与愿违,过犹不及。

中国人在涉外交往中要把握好“热情有度”这一基本原则,关键是要掌握好下列方面的具体的“度”:第一,要做到“关心有度”;第二,要做到“批评有度”;第三,要做到“距离有度”;第四,要做到“举止有度”。

4.不宜先为

不宜先为也被有些人称为“不为先”的原则。它的基本要求是在涉外交往中,面对自己一时难以应付、举棋不定,或者不知道到底怎样做才好的情况时,如果有可能,最明智的做法是尽量不要急于采取行动,尤其是不宜急于抢先,冒昧行事。“不宜先为”原则具有双重的含义:一方面,它要求人们难以确定如何行动才好时,应当尽可能地避免采取任何行动,免得出丑露怯;另一方面,它又要求人们在不知道到底怎么做才好,而又必须采取行动时,最好先是观察一些其他人的正确做法,然后加以模仿,或是同当时的绝大多数在场者在行动上保持一致。

5.不必过谦

在待人接物方面,中国人一般讲究含蓄和委婉,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主张自谦,甚至还会有意自贬。在许多情况下,尊重个性的西方人往往认为这是缺乏自信、为人虚伪或“的确如此”的表现。不必过谦的原则基本含义是指在国际交往中涉及自我评价时,虽然不应该自吹自擂、自我标榜,一味地抬高自己,但是也绝对没有必要妄自菲薄、自我贬低、自轻自贱,没有必要过度地谦虚和客套。

6.尊重隐私

中国人在涉外交往中,务必要严格遵守“尊重隐私”这一涉外礼仪的主要原则。一般而论,在国际交往中,下列八个方面的私人问题,均被海外人士视为个人隐私问题:收入支出,年龄大小,恋爱婚姻,身体健康状况,家庭住址,个人经历,信仰政见,所忙何事。

7.入乡随俗

“入乡随俗”是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指在涉外交往中,要真正做到尊重交往对象,首先就必须尊重对方所独有的风俗习惯。例如,在涉外交往中,最常用的见面礼节,世界各国表示各异,日本人和韩国人采用的是鞠躬礼;欧美人见面礼为亲吻;泰国、印度等国家采用双手合十礼等。

8.女士优先

所谓“女士优先”,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一条重要的礼仪原则,它主要适用于成年的异性进行社交活动之时。女士优先是指在一切社交场合,每一名成年男子都有义务主动自觉地以自己实际行动去尊重妇女、照顾妇女、体谅妇女、关心妇女、保护妇女,并且还要想方设法,尽心竭力地去为妇女排忧解难。女士优先原则还要求,在尊重、照顾、体谅、关心、保护妇女方面,男士们对所有的妇女都一视同仁。

9.以右为尊

正式的国际交往中,依照国际惯例,将多人进行并排排列时,最基本的规则是右高左低,即以右为上,以左为下;以右为尊,以左为卑。大到政治磋商、商务往来、文化交流,小到私人接触、社交应酬,但凡有必要确定并排排列时的具体位置的主次尊卑,“以右为尊”都是普遍适用的。

(二)日常外事礼仪

1.称呼礼仪

在国际交往中,一般对男子称“先生”,对已婚女子称“夫人”,未婚女子称“小姐”,或统称为“女士”。这些称呼前面可以加上姓名、职称、官衔等。对地位高的官方人士,按国家习惯可称“阁下”或以职衔加先生相称。对医生、教授、法官、律师及博士等,可单独称之,同时可加上姓氏或先生。介绍自己的配偶和亲属时,应称“丈夫”、“先生”、“妻子”、“夫人”和“父亲”、“母亲”等。

2.赴宴礼仪

做客或赴宴,一定要按事先约好或按请柬事先联系好的时间到达。去高档的餐厅,男士要穿着整洁的上衣和皮鞋,女士要穿套装和有跟的鞋子。如果指定穿正式服装的话,男士必须打领带。

赴宴时,入座最得体的方式是从左侧入座。当椅子被拉开后,身体在几乎要碰到桌子的距离站直,领位者会把椅子推进来,腿弯碰到后面的椅子时,就可以坐下来。要坐姿端正,餐巾在用餐前就可以打开,往内折三分之一,三分之二平铺在腿上,盖住膝盖以上的双腿部分,不可将餐巾塞入领口。用餐时,注意刀、叉、盘的使用,一般左手拿叉,右手拿刀,将食物切成小块,用叉送入嘴内。吃完时,将刀叉并排放在盘内,如没吃完,则刀叉排成八字,刀口向内。

就餐注意三点:①不能当众修饰或整理服饰;②敬酒不劝酒,请菜不夹菜;③进餐不能发出声音。

3.送礼礼仪

由于各国文化的差异,加上社会、宗教的影响,送礼就成了较敏感的艺术。送礼得当能加深往来,增进友谊,否则效果适得其反。因此,应慎重对待送礼礼仪,大体遵循以下原则。

①要考虑对方的习俗。

②礼品价值不宜过重。

③要选择送礼的场合。

4.手势礼仪

手势作为一种交流符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了解和熟悉某些常见的手势,有助于更准确地相互理解和交流,否则就容易产生误解。同时要注意不同手势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不同含义,以免犯忌。

(三)外事礼仪的禁忌

1.颜色的禁忌

德国人忌红色、茶色和深蓝色;日本人忌绿色,认为绿色象征不祥;法国人忌麦绿色,因为这会使他们想起德国法西斯的军装;巴西人、埃及人忌黄色,以黄色为不幸、丧葬之色;新加坡人视紫色、黑色为不吉利;比利时人忌蓝色,以蓝色作为不吉利的标志;印度视白色为不受欢迎的颜色,摩洛哥人一般不穿白衣,认为白色为贫穷的象征。所以在色彩上要尊重外宾的习惯。

2.数字的禁忌

“4”的忌讳:在韩国旅馆没有4层楼,门牌没有4号,军队中没有第4军,也没有第4海域;日本人也讨厌“4”以及“4”组成的数字。

一些西方人认为“13”这个数字是不祥之兆,有多种传说:如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是在13号星期五;最后的晚餐中,坐在第13位的人就是出卖耶稣的犹大;古希腊神话记载,在著名的弗哈拉宴会上,有12位北欧之神出席,但有一位不速之客洛基——烦恼与吵闹之神突然降临,使一位最受爱戴的尊神柏尔特丧生,结果“13”就成为不吉利的象征;楼房和电梯没有13层;航空公司没有13号班机;影院、会场没有13排、13座;宴会没有13人一桌的。

“星期五”被视为不祥的凶日,也有许多传说:夏娃偷吃禁果是在星期五;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是星期五;挪威神话中把星期五视为鬼日;“13”碰上“星期五”就更不祥了。

3.图案的禁忌

英国人忌用左手与他人接触,也不能用左手传递东西,忌用人像作服饰图案或商品包装,忌讳大象、孔雀、猫头鹰等图案;美国人忌用珍贵动物的头部作商标图案,因为这会招致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抗议和抵制,也不喜欢在商标图案中出现一般人不熟悉的古代神话人物,蝙蝠在美国人眼里是凶神恶煞;法国人忌讳黑桃图案(不吉利)、仙鹤图案(淫妇的代名词)、大象(愚汉);日本人忌讳荷花图案,认为荷花出于污泥;泰国人忌讳狗的图案。

4.饮食的禁忌

日本人不吃羊肉;印度教徒不吃猪肉、牛肉;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阿拉伯人不食外形丑恶的不洁之物,不吃死动物,如猪肉、甲鱼、螃蟹等;伊朗人不吃无鳞无鳍的鱼;俄罗斯及东欧一些国家普遍不爱吃海味,忌吃动物的内脏;也有外国人忌吃动物头脚、宠物(猫、狗、鸽子)、珍稀动物、淡水鱼等。

5.动物的禁忌

新加坡人忌讳乌龟,认为这是一种不祥的动物,给人以色情和侮辱的印象;日本人忌讳獾和狐狸,认为这两种动物都象征狡猾;俄罗斯人忌讳兔子和黑猫,认为它们是怯弱的动物,若兔子在自己面前跑过,是一种不祥的征兆;马来西亚人忌讳猪、狗、乌龟。

6.花卉禁忌

送花在国外非常普遍。由于习俗不同,某些花的含义在不同的国家也有区别。如荷花在中国有“花中君子”之称,而在日本却被认为是不吉祥之物,仅用于祭奠;菊花是日本皇室的专用花卉,而在比利时、意大利和法国人眼中,菊花却与死亡相关,只能在墓地或灵前使用;在法国不要送康乃馨,因为它表示不幸;郁金香在土耳其被看做是爱情的象征,德国人却认为它是没有感情的花;在日本去医院探视朋友不能送白花,认为白花代表不吉利。与外国友人交往时,按惯例不能将菊花、杜鹃花、山竹花和黄色的花献给客人。

7.部分国家的其他禁忌

英国人忌称对方为“英国人”,正确的称呼是“大不列颠人”;忌讳佩戴条纹领带;忌讳黑猫从前面穿过;忌讳把食盐碰洒。

法国人对礼物十分看重,但又有其特别的讲究。宜选具有艺术品味和纪念意义的物品,不宜送刀、剑、剪、餐具或是带有明显的广告标志的物品。男士忌向一般关系的女士赠送香水。

任何人谈话都应有一定的习惯距离,美国人往往习惯双方保持60cm为最合适的距离;亚非人则认为应再拉开些距离。

新加坡人忌讳说“恭喜发财”,认为“发财”两字有“横财”之意,而“横财”就是不义之财;禁忌大年初一扫地,认为这一天扫地会把好运扫走;忌谈宗教与政治方面的话题。

知识链接

用语言营造气氛

日本人说话离不开“谢谢”。据统计,一个在百货公司工作的日本员工,一天平均要说571次“谢谢”,否则就不是一个好的职员。经验表明,人们都愿意光顾洋溢着亲切和尊重的气氛的商店。

英国人最常用的词汇是“对不起”。凡事稍有打扰,便先说声“对不起”。警察对违章司机进行处理时,先要说声“对不起”;两车相撞时,相互说声“对不起”。在这样的气氛中,双方的自尊心都得到了满足。

中国人爱用的敬语,如表示尊敬之意可用请问、敢问、借问、动问、请教、指教、见教、讨教、赐教等;打扰他人时可用打扰、劳驾、相扰、劳神、费心、烦劳、辛苦、费神、难为等。

(资料来源:葛梅,张瑞华.公共关系[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能力拓展

根据本章学习的内容,请你为自己设计参加企业营销主管面试的形象。

案例思考

有位女职员是财税专家,她有着良好的学历背景,常能为客户提供很好的建议,在公司里表现一直都很出色,但当她到客户公司为其提供专业服务时,对方主管却不太重视她的建议,因此她的才能发挥大受限制。一个偶然机会,她遇到了一位知名的时装大师,这位大师发现这位财税专家在着装方面有着明显的缺憾:26岁的她,身高147cm、体重43kg,喜爱着童装,看上去像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其外表与她所从事的工作风格相距甚远,所以客户对她提出的建议缺少安全感、信任感,因此她难以实现自己的创意。这位时装大师建议她用服装来强调学者专家的气势和气场,用深色的套装,对比色的上衣、丝巾、镶边帽子来搭配,甚至戴上黑边眼镜,女财税专家照办了,结果客户的态度转变了,很快她以自己出色的业绩赢得了客户的满意,成了公司的董事之一。

思考:上述案例中女财税专家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思考练习

小李错在哪里

小李的口头表达能力不错,对公司产品的介绍也得体,人既朴实又勤快,在业务人员中学历又最高,老总对他抱有很大期望。可小李做销售代表半年多了,业绩总上不去,问题出在哪儿呢?原来,他是个不爱修边幅的人——双手拇指和食指喜欢留着长指甲,里面经常藏着很多“东西”,脖子上的白衣领经常是酱黑色,有时候手上还记着电话号码。他喜欢吃大饼卷大葱,吃完后,不知道去除异味的必要性。在大多情况下,根本没有机会见到想见的客户。有客户反映小李说话太快,经常没听懂或没听完客户的意见就着急发表看法,有时说话急促,风风火火的,好像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少有停下来的时候。

请问上述案例中小李存在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