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态学辞典
1.13.3 昆 虫

昆 虫

多种昆虫的滞育、迁徙及型的变化都受光周期的控制。

许多昆虫可以在严寒、酷暑来临之前,逐渐降低新陈代谢、停止生长和发育,以顺利渡过这极端时期。这称为滞育,而滞育的诱导主要靠光周期的变化。在春季的短日照条件下家蚕产不滞育的卵,但在24℃饲育幼虫并每天光照16小时以上,则幼虫发育成蛾后所产的卵全是滞育卵。因此,家蚕可称为短日照型昆虫。

昆虫一般是在发育早期受光周期的诱导,至发育后期才表现出滞育。玉米螟幼虫对光周期的感应是在3~4龄期,滞育出现在前蛹期。番茄夜蛾的幼虫在8小时短光照条件下饲养,至蛹期才滞育。

许多昆虫的迁徙与光周期有密切关系。在北美有一种大红斑蝶,夏季在加拿大和美国北部生长繁殖,秋季日照缩短后就成群结队向南迁移至墨西哥过冬,翌年春季日照增长后又北迁。短光照促使马铃薯叶甲从寄主植物转移入土壤休眠,也使七星瓢虫迁移上山越冬。

蚜虫在不同季节定居在不同种类的植物(木本或草本)上。无翅的个体还要转化为有翅类型才能在不同生境间迁移。而且蚜虫大部分时间营孤雌生殖,但入冬前却要分化出两性个体,进行有性生殖,再以受精卵越冬。这些型变也是受光周期诱导的。

昆虫的光周期反应主要是对光照期长短的反应,但在短日照型昆虫,光照与黑暗的交替似乎是主要的。短日照型昆虫的光周期反应与植物不同,若在暗期中间给予短时间的光照,借此把暗期分成数段,而暗期总的时间不变,在这种情况下昆虫的光周期反应并不发生变化。这说明暗期不一定要连续,光照期却可以累加。昆虫光周期反应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光强度阈值低,即弱光就足以引起反应。昆虫的光周期反应对光波性质有一定的选择,最敏感的光一般是蓝紫光(350~510纳米),而黄色至红色的长波段光无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