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态学辞典
1.6.1 分 类

分 类

各种分类多反映分类者的工作领域和研究重心:研究植物者强调日照、土壤等因子,研究动物者注意食物,而研究种群动态者则以因子是否与种群密度有关为根据。总之,不同的分类有不同的用途。

一般分类

将生态因子分为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两大类,这种分类较简明而常用。但各种非生物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也不同程度地受生物因子的影响。

按因子与种群密度有无关系的分类

一般以动物种群为对象。动物种群的密度虽然在各种因子作用下常有波动,但却倾向于维持一个较稳定的平均值。有人认为,可能存在这样一种因子:当种群密度增加时,它们(或其作用)就发生相应变化,使种群密度减小并趋于稳定。H.S.史密斯称这类因子为密度制约因子,即这些因子(或其作用)受种群密度影响。它们主要包括寄生物、病原微生物、捕食者和竞争者等生物因子。例如,某种群的密度增加时,流行病的病原体因接触机会增多而加速传播和繁殖,其作用还可能因寄主种群密度增加引起食物缺乏从而造成个体健康水平下降等原因而增大,结果发病率及病死率上升,该种的种群密度又趋于减小。有些物种的种群因营养及空间限制而出现自我疏稀,这也是密度制约因子常见的事例。非密度制约因子主要指非生物因子,较典型的是气候因子。但史密斯指出,气候在某种条件下也可能成为密度制约因子。例如,适于避寒的场所总是有限的,种群数量增长后,有些个体可能因得不到庇护而在严寒中死亡。有人基于类似理由,反对这种分类法,认为一切生态因子的作用都直接或间接地在不同程度上受种群密度制约。

按因子有无周期的分类

蒙恰茨基根据生态因子与自然周期的关系,将其分为周期性和非周期性两大类。周期性因子主要有日照、温度等。日照时间长短变化是季节转变的标志,温度反映日周期和年周期。这两种因子的变化很规律、很准确,但由温度周期引起的湿度变化以及季节性食物周期性变化等,就不那么规律和准确。生物在这些因子的作用下发展出多种适应能力,如某些生物的发育阶段便与自然周期相对应。生物普遍具有的定时能力和生物节律与其关系更为密切。非周期因子主要有风、雨、捕食者、寄生生物、病原微生物及人类活动等,规律不明显。一般说来,较规律的日照和温度等周期性因子决定生物分布和生活史,其余因子则影响生物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