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戏曲音乐辞典
1.8.17 《度曲须知》

曲艺研究著作

《中国俗文学史》

《中国俗文学史》是郑振铎1938年出版的著作,分上、下两册,是我国的一部民间文学史专著,1953年重印。《中国俗文学史》对我国民间文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作了较系统的叙述,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这是继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之后,学术界早期研究俗文学的成果之一。作者对我国俗文学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俗文学’就是通俗的文学,就是民间的文学,也就是大众的文学”。“‘俗文学’不仅成了我国文学史主要的成分,且也成了我国文学史的中心。”其中讲唱文学在全书中占有重要位置。作者认为,“讲唱文学在我国的俗文学里占了极重要的成分,且也占了极大的势力”。全书14章中专门谈讲唱文学的有5章。

在敦煌文献的发现中,作者认为变文是最重要的。由于变文的发现,“我们才在古代文学与近代文学之间得到了一个连锁”。作者指出,鼓子词与诸宫调是最早受变文影响而于宋、金、元三代流行起来的讲唱文学。鼓子词仅见于宋,是士大夫受变文影响后,用流行于宋代的词调来歌唱的典雅作品。诸宫调是宋代以至金元讲唱文学里最伟大的一种文体。在民间深受欢迎,并流传下有极高水平的作品,如《刘知远诸宫调》、《西厢记诸宫调》等。书中还介绍了当时流行的“转踏”、“曲破”、“唱赚”的情况。作者认为宝卷是变文的“嫡系子孙”。“宝卷的结构和变文无殊;且所讲唱的,也以因果报应及佛道的故事为主”。“弹词”也是由变文蜕化出来的讲唱文学,流行于南方诸省。作者在这里专门介绍了弹词女作家与作品,如陶贞怀的《天雨花》,陈端生的《再生缘》,邱心如的《笔生花》,郑澹芳的《梦影录》等。作者认为鼓词与子弟书这些流行于北方的讲唱文学,亦始于变文。大部头鼓词多为金戈铁马、国家兴亡故事。中篇大多讲风月故事。清中叶出现“摘唱”长篇中的精华部分,因受欢迎而渐成风气。

《中国俗文学史》在论述讲唱文学时,也谈到了莲花落、马头调、岔曲、八角鼓、道情等与民歌的血缘关系。

《说俗文学》

《说俗文学》是一本戏曲、曲艺、民间文学研究论文集,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曾永义著,台湾省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出版。书前有著名学者台静农的序言和著者的自序,书中共收论文21篇,并附录杨明《俗曲演唱会——访曾永义先生》一文。

《说俗文学》中的21篇文章,除《汉高祖的大风歌》一篇属于古典文学研究以外,其余可以分为3类:①关于曲艺文学的,有《中央研究院所藏俗文学资料的分类整理和编目》、《不登大雅的文学之母》、《俗曲演唱》(附〔银纽丝〕、〔跑旱船〕、〔对花〕、〔孟姜女〕、〔大四景〕、〔忧时〕、〔卖杂货〕、〔苏州景〕、〔四季想思〕等曲谱)、《马头调·游侠歌妓之词》(附〔北马头调〕、〔上海码头〕谱)、《说“群曲”》(附“群曲”谱)、《明成化说唱词话十六种》、《关于变文的题名、结构和渊源》等7篇。②关于民间文学的,有《西施故事质疑》、《梁祝故事的渊源与发展》、《杨妃故事的发展及与之有关的文学》、《马嵬杨妃冢》、《潘江东的〈白蛇故事之研究〉》、《从西施说到梁祝》、《董说的〈鲭鱼世界〉》等7篇。③关于戏曲的,有《曲学浅说》、《曲苑中的花果》、《中国古典戏剧角色概说》、《前贤〈角色论〉述评》、《北曲格式变化的因素》、《元人杂剧的搬演》等6篇。其中一些文章对唐代变文、近代俗曲、元人杂剧和民间传说故事的渊源、演变等做了考证、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关于曲艺文学的7篇文章里,《中央研究院所藏俗文学资料的分类整理和编目》一文特别值得注意。这批俗文学资料,抗日战争以前原存北平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刘复、李家瑞曾进行过初步整理,编成《中国俗曲总目稿》一书,李家瑞还根据参加整理工作的心得,撰有《北平俗曲略》一书。这批资料囊括自清代中叶以来的大量北方俗曲和一部分南方的俗曲说唱,达一万种以上,反映了近代、现代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风貌及人民的思想感情、时代风尚和风俗习惯,极为珍贵,一直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抗日战争爆发时,这批资料分装6大箱,辗转运到台湾省,现存傅斯年图书馆。据著者在自序中记述,他于1973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屈翼鹏的鼓励支持下,成立小组,负起对这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编目工作的责任。在工作中,“有感于我们我国,还有‘更广大、更纯朴、更具意义,却未被注意,而即将消沉的通俗歌曲’尚未发表出来”,决心“让与这些民族遗产息息相关的民众们,一聆故国之音。”经过数年的细致工作,虽未能尽善尽美,总算取得一定成果,并从此步入俗文学研究的领域,写出关于俗曲演唱、马头调、群曲等几篇介绍、研究文章及关于这批俗文学资料分类整理和编目的文章,可以说是这一工作结束后的“报告书”。

曾永义等对这批俗文学资料的分类编目,大体以李家瑞《北平俗曲略》为蓝本。李家瑞把俗曲分为说书、戏剧、杂曲、杂耍、徒歌等5大部属,62类。曾永义等增加了杂著,成为6大部属。其分类编目为:①戏剧。包括昆曲、皮簧、川戏、梆子等13类,3697种,5183目。②说唱。包括弹词、鼓词、宝卷等3类,2304种,3356目。③杂曲。包括马头调、靠山调、荡湖调、边关调、牌子曲、岔曲、琴腔、梅花调、罗江怨、俞调、寄生草、弹黄调、八角鼓等89类,4078种,5354目。其中待考者有162种,186目。④杂耍。包括莲花落、鲜花调、跑旱船、数来宝、双簧、焰口、急口令、西湖景、锯大缸、道情等10类,194种,313目。⑤徒歌。包括儿歌、喜歌、秧歌、夯歌、叫卖歌、军歌、山歌等7类,341种,417目。⑥杂著。包括经、签、命相、药书、信札、谜语、笑林、劝善箴言、其他等9类,182种,196目。总计6大部属,137类,10801种,14860目。较1932年出版的《中国俗曲总目稿》著录的6000余种,数量上已有很大的增加。这些增加的部分,都是《中国俗曲总目稿》纂成以后陆续收集的,其中包括不少抗日战争期间产生的新编说唱抗战事迹的作品。所以,这批俗文学资料可称集近代、现代民间戏曲、说唱文学之大成。

《曲艺概论》

《曲艺概论》是我国著名的相声艺术演员侯宝林等创作的一本曲艺艺术研究著作,1980年出版。全书分为两编,第1编共5章:《曲艺艺术的历史源流》、《曲艺艺术的基本特点》、《传统曲艺遗产的评介》、《建国以来曲艺艺术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曲艺艺术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论述了曲艺理论方面一些重要问题,如曲艺艺术“可溯之源长,可循之史短”,曲艺这一说唱艺术的说书特色,应当审慎辩证地对待曲艺遗产,曲艺艺术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革新与发展,说唱艺术在历史上与戏曲、小说等文学作品的渊源关系与相互影响等。第2编分为鼓曲、相声、评书、快板书、山东快书等章,分别概述了这些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的曲艺品类的历史源流、写作规律和各自的艺术特色。

《曲艺研究丛书》

曲艺专著,我国曲艺工作者协会于1959~1960年组织编写出版的3种曲艺研究著作。

《鼓曲研究》

分5章:①鼓曲及其艺术特点;②鼓曲的发展和问题;③鼓词曲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④鼓曲演唱艺术及其革新;⑤为鼓曲艺术的无限繁荣而努力。第3章论及鼓词曲词的格律、体裁和章法、刻画人物的手法、运用语言等方面的问题。第4章论及鼓曲演唱艺术的特点、唱功、表演、伴奏和艺术革新的问题。参加此书集体讨论的有王尊三、王亚平、白凤鸣、王决,由沈彭年执笔。

《曲艺音乐研究》

分5章:①曲艺音乐的形成;②曲艺音乐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唱腔结构等问题;③民族声乐的优秀传统——曲艺演唱艺术,论及说唱的吐字发音、声音锻炼、声音造型以及韵味等问题;④曲艺伴奏音乐,论述伴奏和演唱的关系、几种常用的伴奏乐器性能和伴奏音乐的一般规律;⑤曲艺音乐改革问题,涉及改革的成绩、方向和存在的问题。参加此书集体讨论的有白凤岩、王万芳、良小楼、马增芬,由章辉执笔。

《快书、快板研究》

包括3部分:第1部分为山东快书研究,论述山东快书的历史沿革和发展,以及它的艺术特点、写作技巧和表演艺术。第2部分为快板研究,论及这一曲种广泛的群众性、便于迅速反映现实生活等特点,以及它演唱、击节等方面的技巧。最后一部分论述了这两个曲种的发展前景。此书的著述者为高元钧、高凤山、李润杰、刘洪滨和刘学智。

《中国俗曲总目稿》

《中国俗曲总目稿》是一部著录曲艺、民间小戏作品名目的工具书,刘复、李家瑞编,1932年出版。五四以来,研究民间文学的学者将各种以唱为主的曲艺形式及民间流行的秧歌、花鼓等类小型戏曲,总称为“俗曲”,本书即依这种体例编纂而成,共著录俗曲6000余种。其中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省的作品4109种,江苏省的作品718种,广东省的作品525种,其他各省自数种至百余种不等。《中国俗曲总目稿》将这些曲目按曲名字数多少排列,字数相同者依笔画多少为序加以著录,每一作品注明版本、卷页、流行地区,并引用了作品开首的几句唱词,对于研究清代以来曲艺流变、作品题材流布等方面,都有一定参考价值。

《子弟书总目》

《子弟书总目》由傅惜华编,1946年据编者所藏子弟书编成总目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编者据其他收藏家所获,重新校补,于1954年出版单行本。此书是研究子弟书的重要工具书。书前有编者的《子弟书总说》一文,简叙子弟书的起源、历史、体裁特点,并据子弟书作品所衍述的故事,归纳其内容来源为:明清通俗小说,元明清的杂剧和传奇,当时北京流行的京剧剧目与北京的社会情况等四个方面。文中兼叙子弟书作家、著名艺人、音乐曲调等,还论及子弟书对现代曲艺艺术发展的影响。次为《引用书解题》,对《百本张子弟书目录》,《别埜堂子弟书目录》,《中国俗曲总目稿》一书著录的子弟书书目,子弟书作品《集锦书目》中的子弟书书目,编入《世界文库》(郑振铎编)的《东调选》、《西调选》中的子弟书作品,都有概要的介绍。《总目》著录子弟书446种,是现存子弟书曲本目录的总汇。

关德栋《现存罗松窗、韩小窗子弟书目》一文(《曲艺论集》),对此书著录的罗松窗、韩小窗的子弟书目录略有订补。

《北京传统曲艺总录》

《北京传统曲艺总录》是一本北京传统曲艺作品名目集,傅惜华编,1962年出版。本书著录了清代初叶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在北京地区流行的各种传统曲艺作品名目4000余种,分为16卷。其中,八角鼓类包括岔曲3卷、牌子曲(单弦)1卷、快书(联珠调)1卷,共为5卷;石派书1卷;鼓词小段1卷;莲花落1卷;时调小曲类包括马头调3卷、西调1卷、66种有调名的时调小曲3卷、缺失调名的杂曲1卷,共为8卷。另外,清代北京流行的子弟书作品,编者另有《子弟书总目》一书单行出版,不包括在本书之内。

本书在编纂时据以著录的清代以来的曲艺总集、选集,包括刻本《霓裳续谱》、《白雪遗音》等20种,钞本《万花小曲》、《百万句全》等27种;同时还引用了北京以发卖戏曲曲艺单行钞本为业的百本堂、别埜堂两家书铺的钞本曲艺目录11种、未署编者的曲艺目录1种,顾颉刚编《蒙古车王府曲本分类目录》1种,刘复、李家瑞编《中国俗曲总目稿》1种,《通俗读物编刊社书目提要》1种。

除以上有版本可据的曲目外,还著录了少量曾在北京曲艺场所演唱过的、流传在艺人口头的曲艺作品名目。每一曲目,都著录了曲名、版本源流、公私收藏处所,并简单介绍了曲目内容、题材来源。少数有作者姓名可考的也作了著录。

《弹词宝卷书目》

《弹词宝卷书目》是一部曲艺书目,胡士莹编,1957年出版。全书收录郑振铎《西谛所藏弹词目录》、凌景埏《弹词目录》以及编者所收藏的弹词目录,共325种;此外,还收录编者和郑振铎及其他收藏者所藏宝卷目录,共224种。此书是迄今最为完备的弹词宝卷目录汇编。书末还附录《破邪详辩》所载宝卷目录。《破邪详辩》是清代道光年间黄育緶为查抄的明末清初宝卷刊本68种所做的内容简述,并对宝卷中的所谓“邪说”加以辩驳而成书。关德栋《曲艺论集》有《胡氏编著〈弹词目〉订补》一文,对此书弹词书目部分的版本、卷回、册数等项,做了查对补充,并订正《玉楼春》一种应是小说,不属弹词之误。

《弹词叙录》

《弹词叙录》是一部研究弹词的资料性著作,谭正璧、谭寻编著,1981年出版。书中编列编者所获见的明清以来的弹词作品200种。编者对每一作品都摘要介绍了内容情节、作者的略历及其编著弹词的主旨、成书年代、版本品类、本事的来源及其影响等,并与同题材的小说、戏曲以及其他说唱文学,诸如鼓词、宝卷、木鱼歌、潮州歌等,作了简略的比较对照。

《中国近世戏曲史》

《中国近世戏曲史》是一部研究我国戏曲史专著,日本的青木正儿著,成书于昭和五年(1930),1933年上海北新书店曾出版郑震节译本。193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又出版了王古鲁的译本,1954年中华书局出版了译者的“增补修订本”,1958年又由作家出版社重印。

著者自序撰写此书目的是想作为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之续编,原欲题名为《明清戏曲史》。著者认为,戏曲在唐以前殆无足论,宋代稍见发达,是戏曲史的古代期,元代为中世期,明清为近世期,遂用现名。

青木正儿在大学求学时即爱好我国古典戏曲,1912年曾拜谒当时侨寓日本的王国维,1925年游学北京,又访晤王国维于清华大学,始以全力致力于我国戏曲史的研究,博览曲籍,并在北京、上海观摩戏曲演出,撰述《南北曲流源考》、《自昆曲至皮黄调的推移》等专论,在此基础上,编写了《中国近世戏曲史》。

全书五篇十六章。第一篇“南戏北剧之由来”,叙述宋以前戏剧发展之概略,南北曲之起源,南北曲之分歧。第二篇“南戏复兴期”,论述自元代中叶至明正德年间的南戏,以及固守元曲余势的明初杂剧。第三篇“昆曲昌盛期”,论述自明嘉靖至清乾隆期间的昆曲,又细分为昆曲的勃兴时代(自嘉靖至万历初年)、极盛时代(前期)(万历年间)、极盛时代(后期)(自明天启到清康熙初年)、余势时代(自康熙中叶至乾隆末叶)。这是全书着力论述的一篇,此篇五章,介绍和分析了五十几位剧作家及其代表作。第四篇“花部勃兴期”,论述自乾隆末至清末花部之勃兴与昆曲之衰颓。第五篇为“余论”,论述南北曲之比较,剧场之构造及南戏之角色,沈璟之《南九宫十三调曲谱》与蒋孝之“九宫”、“十三调”二谱的关系。著者考订证明,《读曲丛刊》中《十三调南曲音节谱》及《旧编南九宫目录》均非徐渭所撰。

此书对明清戏曲的重要作品,都写了较详尽的剧情梗概。分析作品,著者注重结构、取材、曲词及声律。重要作品的版本沿革,也略有介绍。这是一本材料丰富、编排系统、有一定影响的我国戏曲史研究专著。

译者王古鲁在中译本中增入“参考”29处,附录2项。“参考”收入了许多重要的戏曲史料,弥补原著在征引文献方面的不足,也有的是为了纠正著者的错误,对原著作必要的补充与修正。并附录《国立北平图书馆所藏之蒋孝〈旧南九宫谱〉》与《蒋孝〈旧编南九宫谱〉与沈璟〈南九宫十三调曲谱〉》考证文章两篇。1954年出版的“增补修订本”,订正了原译的一些错误,并根据新的文献资料,重编了《曲学书目举要》,补入了《奢摩他室藏曲待价目》等,都反映了译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中国戏曲通史》

《中国戏曲通史》是我国古代戏曲史专著,张庚、郭汉城主编,原我国戏曲研究院部分研究人员集体编写。1980~1981年出版,全书共3册,从戏曲的起源与形成论述到清代地方戏勃兴为止。

上册为第一、二编。第一编,介绍了我国戏曲的起源与形成,论述我国古代歌舞和古优与我国戏曲的渊源关系;角抵戏与参军戏等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为戏曲艺术的形成作了充分准备。还论述了从庙会到瓦舍的发展,为艺人职业化提供了条件和对戏曲的形成所起的重大作用;介绍宋杂剧与金院本的产生、特点及其在戏曲史上的重要地位。第二编,论述北杂剧与南戏的形成与发展,评介北杂剧的重要作家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纪君祥、康进之等,以及《窦娥冤》、《拜月亭记》、《西厢记》、《汉宫秋》、《赵氏孤儿》、《李逵负荆》、《陈州粜米》等北杂剧重要作品;还评介了南戏的主要作家高则诚等以及南戏的主要作品《白兔记》、《拜月亭记》、《琵琶记》。介绍和探讨北杂剧与南戏的舞台艺术(音乐、表演、舞台美术)的概貌、形成、发展、特点、成就以及有关的理论著述。中册为第三编,论述昆山腔的产生、兴起与发展,评介昆山腔主要作家汤显祖、沈璟、李玉、李渔、洪昇、孔尚任等,以及昆山腔重要作品和弋阳诸腔作品概貌、思想倾向、文学形式及其发展。下册为第四编,论述清代地方戏的兴起与发展,介绍了“乱弹”诸腔中的主要代表梆子腔、皮簧腔、弦索腔的产生、流布、成长的不同状况及其历史原因;论述清代地方戏剧目概况、思想成就及其文学形式的变革。全书还收入近80幅珍贵的戏曲文物、书影、脸谱照片,它们是我国古代戏曲在各阶段发展状况的重要实物资料的反映。

这是一部尝试以马列主义观点研究我国古代戏曲历史的专著。它既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又努力作出新的探索,与同类性质的著作颇有不同。它把戏曲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放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上,从与各种社会因素的联系和影响中进行探讨,在史与论的结合上,比较严密。这部著作不仅注重戏曲文学,并且联系舞台演出的实际,在戏曲舞台艺术方面,作了不少新的探讨和研究。

《宋元明讲唱文学》

曲艺史著作,叶德均著,1953和1957年先后出版,1979年出版的作者专集《戏曲小说丛考》中,又收入这一著作。

唐代以后,说唱艺术形式不断发展、更迭。宋代有陶真、涯词、鼓子词、诸宫调、覆赚,元代有词话、驭说、说唱货郎儿,明清有弹词、鼓词、宝卷等。对于这些说唱艺术形式,著者按其文学体裁分为乐曲系、诗赞系两类,分别钩稽文献资料,加以论述。全书分3部分,5章,其中《讲唱文学的一般情形》和《乐曲系讲唱文学》各一章,《诗赞系讲唱文学》3章。《讲唱文学的一般情形》论述了乐曲系和诗赞系讲唱文学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分析了韵文唱词在讲唱文学中的作用以及它和散文的关系;指出韵文和散文之间,大致有“复用”、“连用”和“插用”3种情况。《乐曲系讲唱文学》论述了乐曲系讲唱文学的发展和流变,强调这类讲唱文学的特点是“采用当时流行长短句的词调”,分别介绍了宋元以来的小说、叙事鼓子词、覆赚和诸宫调、驭说、说唱货郎儿的情况;最后分析了明代乐曲系讲唱文学的特殊情况,指出当时流行的陶真、叙事乐曲道情、叙事莲花落等,本身虽然不属于乐曲系讲唱文学范围以内,“但其中又有一两种作品或伎艺却又是用乐曲和散文构成的叙事的讲唱文学”。《诗赞系讲唱文学》论述了诗赞系讲唱文学的发展和流变,在介绍宋代的涯词和陶真以后,以主要篇幅论述了词话的体裁特点,以及从词话到弹词、鼓词的发展过程,指出“明代诗赞系讲唱文学,主要的是南北通行的词话和流行于南方的陶真,但两者的差别甚微。陶真一系到嘉靖时改名为弹词;词话一系在明清之际的北方改称鼓词”。

宋元明讲唱文学上承唐代变文的传统,下开近代说唱艺术之先河,在曲艺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著者所作系统的论述,一直为曲艺研究者所重视。

《审音鉴古录》

《审音鉴古录》是清代中叶昆曲演出台本选录。据琴隐翁道光十四年(1834)《序》,此书是王继善从京师“辗转购得原版,携归江南”,稍加补订刊印的,原版可能出自清乾隆年间。书中所涉当时著名演员,均见李斗《扬州画舫录》。全书收录昆曲单折戏《琵琶记》16出、《荆钗记》8出、《红梨记》6出、《儿孙福》4出、《长生殿》6出、《牡丹亭》10出、《西厢记》6出、《鸣凤记》4出、《铁冠图》6出,共66出。这些作品屡经明清以来昆曲艺人的艺术加工,他们根据舞台演出的需要,不仅对文学剧本原作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取舍和增补,还批注了详细的舞台提示,作为创造舞台形象和匡正舞台弊病的规范。书名“审音鉴古”,即源于此。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从明中叶至清中叶近300年间昆曲舞台艺术发展的历史成果。

《审音鉴古录》不同于一般的演出台本,它接近于现代的导演脚本或演出记录本,其中几乎包括了导演构思、导演设计以及具体艺术处理等有关导演工作的全部内容。记录形式有以下几种:①正文行间插入“科介”说明。它比一般文学剧本的说明详细得多,包括了与台词相应的形体动作、心理活动、表情和潜台词等。②正文的“旁注”,是针对唱词和念白所作的舞台说明。③“上场按语”,是对人物形象的基调所作的舞台提示,如《荆钗记·议亲》一折,王十朋母的上场按语说:“切忌直身大步,口齿含糊。俗云:‘夫人虽老,终是小姐出身;衣饰固旧,举止礼度犹存’”。④“眉批”,包括人物形象基调和表演方法。前者如《琵琶记·嘱别》眉批:“赵氏五娘正媚芳年,娇羞含忍,莫犯妖艳态度。”后者如《牡丹亭·离魂》眉批:“此系艳丽佳人沉疴心染,宜用声娇、气怯、精倦、神疲之态,或忆可人,晴心更洁;或思酸楚,灵魂自彻。虽死还生,当留一线。”⑤总批,是关系到全剧的导演处理说明,如《荆钗记·舟中》一折结尾的批语:“《荆钗》以舟中而结;《琵琶》以书馆为终,作结构关头唱;其《庐墓》、《钗园》皆余文也。”“结构关头”指全剧的高潮,“余文”指尾声。此外,也有专为保留舞蹈身段而选入的剧目,如《荆钗记·上路》一折,旁注几乎全为身段谱,故尾批说:“此出乃孙九皋首剧,身段虽繁,俱系画景,唯恐失传,故载身段。”

《审音鉴古录》所集演出台本的可贵,在于它将表演技术、形象创造、审美要求三者结合起来。如对《琵琶记》中蔡婆的表演,要求她“趣容小步,爱子如珍样式”,但又要与《荆钗记》的同一类型人物王十朋母相区别,而且要“忌用苏白,勿忘状元之母身份”。对《西厢记》的惠明,则要求“初上作意懒声低,走动形若病体。后被激,声厉目怒,出手起脚俱用降龙伏虎之势”,但是又要“莫犯无赖绿林身段”。这类舞台提示,着重于人物精神气质的把握,但又极讲分寸感,防止过火。这都属于传统戏曲表演艺术中的精华。

《梨园原》

《梨园原》是一本戏曲表演论著,清黄旙绰等著。黄旙绰是弃儒习艺的昆山腔演员,于乾隆、嘉庆年间,汇集生平的表演经验著成《明心鉴》一书,后经其友人胥园居士庄肇奎于卷首增益部分考证内容,改名《梨园原》。书成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仅有抄本。黄旙绰去世后,原稿因保存不善,颇有伤损。道光年间,黄旙绰弟子龚瑞丰得此残稿,托友人秋泉居士叶元清代为修订,并增补龚瑞丰和俞维琛(亦为黄的弟子)的演剧心得,于道光九年(1829)再度成书,也有抄本流传。1917年,梦菊居士汇辑两种抄本加以校订,初次铅印出版。《梨园原》是我国古代仅有的一部表演艺术专著,是研究自明末清初至乾隆年间昆山腔表演艺术的重要资料。书中提出的“凡男女角色,既妆何等人,即当作何等人自居。喜、恕、哀、乐、离、合、悲、欢,皆须出于己衷,则能使看者触目动情,始为现身说法”,以及“面状心中生”、“按情行腔”、“势贵如真”等创作原则,是传统戏曲论著中关于舞台体验的论述。“艺病十种”(“曲踵”、“白火”、“错字”、“讹音”、“口齿浮”、“强颈”、“扛肩”、“腰硬”、“大步”、“面目板”)指出了戏曲演员在舞台演出中的常见弊病;“曲白六要”阐述了念白的发声吐字等方面的注意事项;“身段八要”总结了戏曲演员形体训练和舞台动作的某些规范和要领,如“辨八形”,“分四状”,“眼先引”,“头微晃”,“步宜稳”,“手为势”等;作者还主张演员应严格要求自己:“镜中影”、“无虚日”,每天对镜练习,持之以恒。这些论述,对培养演员舞台适应能力,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论述中也掺杂着一些扬富贵、抑贫贱的封建等级观念。《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4集收有此书。

《顾误录》

《顾误录》是一部古典戏曲音乐论著,清王德晖、徐沅澂合著。王德晖,字晓山,山西太原人,著有《曲律精华》;徐沅澂,字惺宇,北京人,编有《顾误》。1851年,两人在北京相遇,以同道知音,各出手稿,互相参校,合为一书,题名《顾误录》。有1851年北京篆云斋刻本,1959年收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

《顾误录》约有三分之一的篇幅谈论律吕宫调,无多创见,其他谈论度曲的部分颇有参考价值,特别是其中的《度曲十病》(方音、犯韵、截字、破句、误收、不收、烂腔、包音、尖团、阴阳),《度曲八法》(审题、叫板、出字、做腔、收韵、换板、散板、擞声),《学曲六戒》(不就所长、手口不应、贪多不纯、按谱自读、不求尽善、自命不凡),以及《头腹尾论》、《沈衣仲养气论》、《曲中厄难》等节,均有独到见解。如说“曲之刚劲处,要有棱角;柔软处,要能圆湛”,但棱角不可“硬”,柔软不可“绵”。又如“南曲腔多调缓,须于静处见长。北曲字多调促,须于巧处讨好”等论述,对演唱都有实用价值。

《南曲入声客问》

《南曲入声客问》是一部戏曲音韵著作,作者毛先舒(1620~1688),字稚黄,浙江钱塘(今杭州)人,西冷十子之一,对音韵深有研究,著有《毛稚黄十四种》。

《南曲入声客问》篇幅很短,仅3000多字,专门回答南曲演唱中的入声字处理问题。北曲入声字已分别派入平、上、去三声,南曲仍有入声字,并可以入声押韵。但在实际歌唱时入声字却仍按平、上、去三声作腔,如何解释这个矛盾,作者提出北曲入声乃“音变腔不变”,而南曲入声则“腔变音不变”的论点。因为北方语音中无入声字,已变为平、上、去三声,所以称“音变”。而南方语音中仍有入声字存在,歌唱时须出字即断,不好作腔,而断后仍须以三声作腔,故称“腔变”。这是南北曲相异之处,也是南曲不能“派入三声”的原因。此外,由于入声字没有闭口音,也无穿鼻、抵腭韵,演唱时只有吐字、作腔,而无收韵。作者从音韵学的角度,对当时歌坛上如何处理南曲入声字的争论,提出了颇有参考价值的看法。

《南曲入声客问》最初收入张潮所辑《昭代丛书》,1959年收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

《度曲须知》

《度曲须知》是一部古典戏曲音乐论著,作者沈宠绥(?~1645),字君澂,江苏吴江人,明万历年间很有造诣的歌唱家,精于声韵。《度曲须知》与作者另一著作《弦索辨讹》为姊妹篇,都是为厘正歌唱艺术中字音讹误的著作。

魏良辅提出过“南曲不可杂北腔,北曲不可杂南字”的论点,深得沈宠绥的赞同,并以此作为两书立论的依据。南北语音不同,南北曲的演唱各守不同的音韵,北叶《中原音韵》,南遵《洪武正韵》。但明代由于南曲盛行,北曲衰微,加之南北曲的交流融会,唱家不去深究,致使南北字面混淆,错讹颇多。作者为此辨正南北字音,并论述南北曲中读字的格律及演唱的方法技巧。《弦索辨讹》选录了北曲《西厢记》各套及南传奇中部分北曲套数的唱曲共375首,对其中凡属闭口、撮口、鼻音、开口、穿牙、阴出阳收的字音,均在曲词旁用符号分别标明,以作演唱准绳。《度曲须知》继《弦索辨讹》之后,为了帮助唱曲者掌握四声音韵的要领,编成了各种口诀。有《四声宜忌总诀》:阴去忌“冒”,阳平忌“拿”,上宜“顿腔”,入宜“顿字”。《出字总诀》如“一东钟,舌居中。二江阳,口开张”之类。《收音总诀》,如“曲度庚青,急转鼻音”,“江阳东钟,缓入鼻中”之类。还有《入声收诀》,说明平上去三声南北大略相同,唯入声南北各异,处理好入声字,对南曲演唱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由于作者是歌唱家,具有实践经验,他的见解有实用价值,也具独创性。《度曲须知》有1639年(明崇祯十二年)原刻初印本,1649年(清顺治六年)与《弦索辨讹》合印本。1959年收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