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影视镜头前的表演
1.8.6 第六节 表现人物感情

第六节 表现人物感情

感情发生的链条是用来表现人物关系的。人有七情六欲,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心理及生理反应,是人的本体。

七情具体指的是喜、怒、哀、乐、爱、恶、欲。表演艺术的真谛是必须体现人物的真情实感,离开人的真情实感表演艺术就等于没有了生命。

艺术作品在强调思想性的同时,也必须强调其艺术性,而艺术性所包含的最主要的元素就是“情感”,没有情感的作品不能称其为作品。不管是戏剧的还是影视的,以及一切能构成为艺术作品的都不能抽掉情感而单独存在,而镜头前的情感流露与体现是影视创作的灵魂,是表现人物关系亲、疏、仇、爱、恨的重要体现依据。

演员表现人物的情感主要来源于剧本,需要在“情融于理”、“理融于情”中去投入。

所谓“投入”是指演员要设身处地地把真实的情感投入到角色中去。体验角色,创造角色都离不开“情感”。

但影视创作中,只有角色的情感,而没有相处中与你配戏演员的情感也是对创作很不利的。与角色情感近似的生活中情感(与合作的演员)在影视创作的相互配合中往往会有有意想不到的结果。这在多个角色相互配戏时更为重要。人们常说,笑,为什么笑?哭,为什么哭?恨,为什么恨?这些都是人物强烈情感的表现。但如果表现不当则会“画虎不成反类犬”。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关羽、张飞的扮演者在三年多的拍戏中建立了亲如兄弟的生活感情,这种真情实感确实给创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如首场的“桃园结义”结拜中,很多动作是真情的催动下产生的,如三个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相互的跪拜等。

img81

图6-4

再如“古城相会”中表现离散的三兄弟再次见面的时候,在完成这场戏的时候,演员几乎没有事先走戏,其中关公从马上下来摔倒在地,张飞满眼泪花,刘备嘴角的抽搐——在下意识中三个人的手又握在了一起。

当然,演员也最忌讳不问故事情节前后的动情,以为真哭了、真笑了就是好的,其实不然,演员在体验角色的情感时必须知道该动情到什么程度,应该知道前后的故事情节的发展。演“过了”与演“不够”都有失真实,尤其是面对中近景时,宁可不够也不能过。

有些演员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在把他拍过的戏连起来看时,总觉得不是“过”了就是“不够”,总感觉在情感线上疙疙瘩瘩的,这主要是因为常事演员没有认真捋清人物的情感线,或者在情感上表现失真。

但在多数时候,演员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某个单元镜头,导演不启发的时候“不够”,而导演启发几遍就“过了”。解决这一问题还是要在前后拍过的镜头中仔细回想当时的情绪、动作等,以便保持人物主要情感的连续性。精读剧本对演员情感的表现有很大的帮助,可以有层次、有顺序地展开对人物所赋予的情感,可以避免感情不连贯以及跳跃式的疙疙瘩瘩。

不管表现什么样的情感,真实、准确是影视镜前表演最重要的,把握好各种不同情感的表现是完成好人物创造的前提,也是使人物形象立体、饱满更具鲜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