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心理健康与心理自护
1.8.8 八、摆脱强迫症的苦恼

八、摆脱强迫症的苦恼

每次考试后都担心忘记写名字,其实内心明明知道刚发完试卷就先写好了名字,但心里就是不能释怀;每次离开家后,都觉得自己忘了锁门,只有反复回去查看才能确定门已经锁好……

这样的情况在很多人身上都出现过,只是程度不同。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是一种强迫症的症状。

强迫症患者与其人格上的一些缺陷有关,如胆小怕事,优柔寡断,偏执刻板,急躁好强,内倾退缩。经常表现为:反复推敲,反复评价,求全责备,遇事过分细致,井井有条,力求一丝不苟。

强迫性神经症一般是指不由自主地出现某些想法和动作,本人不能以主观意志加以克制。也就是说,主观上明知这念头、情绪或行为是没有必要的,是不值得去想、去做的,可是自己却不得不去这样反复去想、去做,不去这样想这样做就感到很不舒服、很不安全,而且常常是越想去掉这样的念头或行为,这念头或行为却越强烈,令人十分苦恼。强迫症状可分为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两种。

其一,强迫观念包括强迫冲动,也叫强迫思维。常见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1.强迫性怀疑。对明知已经做妥当的事情,仍然不能放心,比如,明明已经把门锁好了,却仍然担心没有锁好;明明是贴好邮票之后才把信投到信箱里的,却不断怀疑可能没有贴上邮票,心中惴惴不安,很难安静下来。

2.强迫性穷思竭虑。常常对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问题翻来覆去地思考为什么,如“为什么1+1=2”、“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等。心里知道没有意义,却又不得不去反复思考,不这样做就感到心中不安,很不舒服。

3.强迫性对立思维,或称强迫性冲动。每当触及一些事物或词语时,总会不由自主地出现一些相反的念头。

比如在理智上自己明明很爱父母,可是一见到父母却出现要冒犯父母的念头或冲动,心里很害怕自己真的去这样做。其实这只是一种冲动的念头,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这样的。

4.强迫性联想。这种倾向会给同学在学习上带来很多干扰,比如正在听老师讲课的时候或在自习课上做习题的时候,有强迫倾向的同学就会在脑子里不断地出现一些无关的杂念,挥之不去,搅得自己心烦意乱,使听讲或做题的效率很低。

一些同学认为这是自己有“走神”的毛病,总是责备自己的意志力太差,并为无法改掉“走神”而苦恼。甚至家长也会责备他们学习不认真,不专心,没毅力。

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我们的心理辅导可以帮助同学有效地解除或缓解这类心理干扰,逐步提高学习成绩。

其二,强迫行为。常见的强迫行为与强迫观念有联系,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

1.强迫性计数。不由自主地去计算没有实际意义的事物的数量,如上楼时一定要数有多少台阶,走路时一定要计数自己的脚步,在马路上行走时要计数大楼的层数,或者对于电线杆、树干和商店的玻璃窗等都要计数。明知没有意义,也不可能记住,但一定要数下去,不然心里就感到不放心,不舒服。

2.强迫性检查。与强迫性怀疑有关,如离家时总要反复地检查房门窗户是否锁好、关好,甚至一遍又一遍地打开门锁再重新锁一次,尽管如此还是不放心。

有的同学做完一道习题,马上就怀疑可能做错了,其实这种题目他完全只凭口算就可以准确地判断正误,但是他仍然一遍又一遍地用笔算反复检查,严重影响学习效率。

3.强迫性洗手。不能克制地反复洗手,只要手上接触过自己认为不干净的东西,哪怕是一只很小的飞虫从手臂上飞过,也要反复地洗手,明知已经很干净了,但仍然企图多洗几次,也有的人表现为反复地洗衣服等。

4.强迫性仪式动作。如进门的时候一定要先退后进;路过特定地方一定要迈三步跨过去,不能迈四步;回家时一定要沿着特定的路线行走,如果遇到干扰没有沿着特定的路线走过去,那么一定要找机会重新再走一遍等。

这些刻板式的重复性动作和行为,对于当事者来说都有自己特定的含义,常常是含有吉祥平安的意思。

从小注意个性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不要给予过多、过于刻板的要求,对于预防强迫症的发生有很大帮助,特别是父母本人有个性不良者更应注意。参加集体性活动及文体活动,多从事有理想有兴趣的工作,培养生活中的爱好,以建立新的兴奋点去抑制病态的兴奋点。

对于强迫症的治疗,可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1.心理治疗:解释性心理治疗为治疗的手段之一。患者要冷静分析本人的人格特点和发病原因,包括童年有无产生强迫症的心理创伤。如能找出原因,应树立必胜信心,尽力克服心理上的诱因,以消除焦虑情绪。

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有强迫思维时不要对抗或用相反的想法去“中和”,不要带着“不安”去做应该做的事。有强迫动作时,要理解这是违背自然的过度反应形式,要逐步减少这类动作反应直到和正常人一样。坚持练习,必然有效。

注意心理卫生,努力学习对付各种压力的积极方法和技巧,增强自信,不回避困难,培养敢于承受艰苦和挫折的心理品质,是预防的关键。

对于强迫观念者,当强迫观念一出现,即用声音干扰,效果也较好。

家长对孩子应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不要过分担心,尽量避免跟孩子讲大道理,尤其不能追根究底。对孩子提出的问题,最好按常识给予答复,说一遍即可,无需重复。

2.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可用三环类抗抑郁剂及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