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格律诗词写作常识
1.3.5 第五节 歌 行

第五节 歌 行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经》中有十五国风,后人由此引申将诗歌也称风。唐以前写诗不求平仄、对仗,用韵自由,字数句数形式不拘,一首诗可长可短,句数可奇可偶,字数可以是五言,也可以是七言,甚至可以一首诗中有三言、四言、五六七言等长短句式。唐人将这类诗称古体诗,即古风。

古风的特点是用韵不受限制,可用平韵,也可用仄韵,而且可以换韵,不求对仗,不拘字数,不拘平仄,因此不存在平起平收和仄起仄收一说,既无失粘又无失对和孤平拗救等。但古风也有它的独特美感,它要求古朴风雅,遣词造句或雄壮铿锵,或缠绵委婉。诗人在写古风时尽可能不用律句,多用拗句或以仄声押韵以求格调高古。本书不将古风归入格律诗的范畴,故不赘论。

唐以后声律大兴,时人按声律将诗分古体诗和近体诗。这是唐代形成的概念。而且自从有了律诗以后,诗人们尝试用律句写古风,这种入律的古风,律句的要求不严,用韵较宽,并且一首诗中常常几句一换韵,平韵和仄韵交替,讲究气韵流畅浑成,风神摇曳,铺陈华丽,称歌行体。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琵琶行》及王维的《桃源行》等都是脍炙人口的歌行名作。下面仅举唐·高适《燕歌行》例,以明歌行之体要:

燕歌行

[唐]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詍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入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争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这一首诗虽不限句数,句内也杂用字数,但格律诗特点很鲜明:

(1)全诗以律句主,杂以准律句(即img121仄平平仄平仄)。

(2)基本上依照粘对的规则,特别是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完全是对立的。

(3)基本上四句一换韵,仄声韵与平声韵完全是交替的。其中有一韵是八句的,像仄韵律诗。

(4)韵部完全符合平水韵,不用通韵。

(5)大量地运用对仗,而且多数是工对。

总之,相对于律诗来说,歌行体是大大的自由了,平仄、粘对、韵律、对仗都讲究一些,但又带有随意性,因此呈现出一种率性而、酣畅淋漓的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