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格律诗词写作常识
1.2.1 第一节 平 仄

第一节 平 仄

平仄的作用是构成声音的抑扬顿挫,从而产生一种音乐的节奏美。什么是平仄呢?不少人一听到平仄就感到头痛。其实,平仄并不神秘。

大家都知道,汉语一个字就是一个音节,这个音节除了声母和韵母之外,还有一个贯穿整个音节的声调,这就是四声。要分辨平仄,先须要区别四声。魏晋期,陆机就已经提出了文学语言要音声变化和谐。所谓“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文赋》)。到齐梁时,周和沈约发现汉语的声调可以归纳平、上、去、入四个类别。《南史·周传》云:“(周)始著《四声切韵》行于时。”同书的《沈约传》亦云:“(约)撰《四声谱》,以在昔词人累千载而不悟,而独得胸襟,穷妙其旨,自谓入神之作。”并且他们还要求诗人们写诗时自觉调整四声,“两句之中,轻重悉异”,时人称其诗“永明体”。应该说,四声得以在这个时期被发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传统音韵学的自然发展、诗赋创作中声调音韵运用的经验积累等,均对四声的发明有促进的作用。而更重要的原因,则是与当时佛经翻译中考文审音的工作有着直接的关系。东晋时期,佛教已盛行中国,佛经的译本亦多。由于原来佛经的梵文是多音节的,具有优美的音乐性,译单个的汉字后,了恢复其原来的音节之美,在诵读时即依文意将每一个字读成几个高低不等的音节,由此乃明确地辨析出字的四声。关于这一点,陈寅恪先生《四声三问》有精深论述,于此不赘。

四声,这里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俗称老四声。我们要知道四声,必须先知道声调是怎样构成的。所以这里先从声调谈起。古时候没有声调仪,不能测出四个声调的实际读法。人们往往举出一些例字,依四声顺序排列,让人习读,以取得一些真实的语感。其实这是一个最原始,也是最实用的学习四声法,笔者幼年时就是在长辈指导下靠反复习读以辨明四声的。如:

东董送屋
江讲绛觉
天子圣哲
平上去入

有人对四声的读法作了一些形象的描绘,如唐代《元和韵谱》中就说:“平声者哀而安,上声者厉而举,去声者清而远,入声者直而促。”这里所说的实际上只是一种感觉,看了之后仍然不知道四声如何读。后来《康熙字典》卷首出现了一种浅近切实的“分四声法”: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然而无论怎么描绘,都只能勾画出四声的大致轮廓。在今天看来,平声是平直不变的,上声是一个先降后升的调子,去声是一个全降调,入声是一个短而急促的调子。除了平声外,上去入三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平。所以古人把四声分成平仄两个大类。仄,按字义解释,就是不平的意思。

但是,语音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在现代普通话形成的过程中,汉语的声调发生了很大变化:

(1)平声。这个声调到现在分化阴平和阳平。如诗时、阴淫。

(2)上声。这个声调到现在有一部分变去声。如映照之映。

(3)去声。这个声调到现在仍是去声。

(4)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处都还保存着入声。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内蒙古)保存着入声。湖南的入声不是短促的了,但也保存着入声这一个调类。北方的大部分和西南的大部分地区的口语里,入声已经消失了。北方的入声字,有的变阴平,有的变阳平,有的变上声,有的变去声,这就是所谓“入派三声”。就普通话来说,入声字变去声的最多,其次是阳平;变上声的最少。西南方言(从湖北到云南)的入声字一律变成了阳平。现代普通话的四声是将古汉语四声中前面的平声分化阴平和阳平,而把最后一个入声取消,分别归入到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中去了,这样一来,入声字中哪些归入到作平声的阴平、阳平中去了,哪些又归入到作仄声的上声、去声中去了呢?必须查字典才知道,于是产生了所谓新四声。

要之,现代汉语中声调分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前两声(阴平、阳平)平声,后两声(上声、去声)仄声。古汉语也有四声(老四声),分别平、上、去、入(等于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但上声、去声后面加了一个入声)。前面一声是平声,后三声(上声、去声、入声)仄声。有些诗词格律书初学者容易入门计,将新四声和老四声综合,即视每个汉字五声,如:乌、吴、伍、误、物,前两声阴平、阳平(乌、吴)平声,后三声上声、去声、入声(伍、误、物)仄声。本书异乎时贤,一依传统,四声系指平、上、去、入老四声。这是特别需要强调的。

因平声大约是不升不降一个平调,比较拖长的音。仄声大约是有升有降,比较短促的音,句与句平仄对立,句子内平仄相间,就产生了抑扬顿挫的效果。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方能没马蹄。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问题应用格律诗写作上,必须正确理解“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这是格律诗的五字句和七字句声律略可变动的规定。如果是七言,即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如果是五言,则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所谓“一三五不论”,就是指句子中的单数字的平仄安排可以灵活掌握;而“二四六分明”,就是强调句中的双数字必须严格遵守格律,不能改变。如[宋]林升《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此诗格律七绝仄起首句入韵式,应“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我们看这首诗,首句第一字、第五字,第二句第三字,第三句第一字、第三字都有所变动,但是每句二四六字都完全合乎格律。可见“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个口诀可以给我们写作近体诗创造很多便利。

但是讲“一三五不论”与“一三不论”,并不是无条件的,而是有条件的。所谓有条件,指的是在具体操作时,必须避免出现“孤平”与“句末三连平”或“句末三连仄”的现象。“孤平”,指的是在平收的句子中,除韵脚字之外,只剩下一个平声字,如“仄仄平平仄仄平”变“仄仄仄平仄仄平”,五言的“平平仄仄平”变“仄平仄仄平”,这就是犯了“孤平”的错误。因此,在这类句子中,七言的第三字与五言的第一字,都必须按规定用平声字,不能可平可仄了。如果内容需要非用仄声不可,那么,七言就要在第五字,五言就要在第三字上,想法补救,将仄改平,这就叫作“拗救”。但是,在仄收的句子中,即使只剩一个平声字,也不算孤平,而算拗句。因此,在仄收的句子中,不忌孤平,可以“一三五不论”。又如“平平仄仄仄平平”中的第五字,“仄仄仄平平”的第三字,都必须保持仄声不变,不然,就犯了“句末三连平”的错误。再如“仄仄平平平仄仄”中的第五字,“平平平仄仄”的第三字,都必须保持平声不变,不然,就犯了“句末三连仄”的错误。事实上“句末三连平”或“句末三连仄”虽不算诗律大忌,却都损害了声律之美。

如出于不得已,触犯了“句末三连平”或“句末三连仄”,那么就一定要拗救。拗救的办法是:七言的第五字拗,第六字救;五言的第三字拗,第四字救。实际上就是在七言的五、六字与五言的三、四字实行平仄互换,就行了。关于拗救问题,以上所讲的都是单拗单救,还有双拗双救的现象,如:“荷风送香气;松月生夜凉”。上下联都是三字拗、四字救,形成双拗双救。当然,关于拗救是了让所写的诗声律更美,是属于杜甫所云“声律细”的问题了,青年朋友暂可不加深究。

须要注意的是,阅读古诗,欣赏古诗,应该知道哪些字是入声字,这样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古诗的平仄,才能真正领会古诗的格律,体会平仄搭配的规律及其给人带来的美感。比如上面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第四句“谁家新燕啄春泥”,“啄”字就是入声字,如果按照现代汉语理解平声字的话,“啄春泥”就是古人常说的“三平调”了,是律诗的小疵。第八句“绿杨阴里白沙堤”,“白”也是入声字,如果按现代汉语理解平声的话,“白沙堤”也是“三平调”了。由此可见,如果我们不知道“啄”、“白”是入声字,就无法真正体会古人对于“三平调”这一禁忌的严守,误以古人作诗随意,经常不遵守诗律。这也是笔者坚持以“老四声”谈论诗词格律的初衷。

我们还特别应该注意的是一字两读的情况。有时候,一个字有两种意义(往往词性也不同),同时也有两种读音。例如“”用作动词的时候解作“做”,读平声(阳平);用作介词的时候解作“因”、“了”,就读去声。在古代汉语里,这种情况比现代汉语多得多。现在试举一些例子:

骑,平声,动词,骑马;去声,名词,骑兵。

思,平声,动词,思念;去声,名词,思想,情怀。

有些字,本来是读平声的,后来变去声,但是意义词性都不变。“望”、“叹”、“看”都属于这一类。“望”和“叹”在唐宋诗中已经有读去声的了,如“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书愤》);“看”字直到近代律诗中,往往也还读平声(读如刊)。在现代汉语里,除“看守”的看读平声以外,“看”字总是读去声了。也有比较复杂的情况,“过”字用作动词时有平去两读,至于用作名词,解作过失时,就只有去声一读了。

辨别四声,是辨别平仄的基础,同时也是学好诗词格律的基础。一定要反复练习,做到随心所欲,随指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