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跨文化交际
1.11.1 1.观念差异

1.观念差异

观念是人们经过学习在头脑中形成的对事物、现象的主观印象。观念是通过对感官资料进行选择、组织并加以诠释的方式来认识世界的过程。“Perception is the process of selecting,organizing and interpreting sensory data in a way that enables us to make sense of our world.”(Gamble & Gamble,1996)这个过程包括识别(identification)、阐释(interpretation)和评估(evaluation)三个阶段。

人们的已有经验对识别的结果会产生影响,而文化对阐释与评估会产生影响。“Perception is often affected by culture.The same principle causes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to interpret the same event in different ways.”(Adler & Rodman,1994)例如,来自不同国家或者民族的人对个人信用的解释是不同的。对美国人来说,个人信用的主要指标是独立与能力,坦诚与直率、强势与自信、理性与果敢等会赢得尊重。而对中国人和日本人来说,个人信用的主要指标是社会地位,沉稳与含蓄、顺从与谦卑、仁爱与机敏等会赢得尊重。

思想观念往往是由社会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逐步形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观念的产生与人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关系密切。人们观念的形成主要受到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主要包括家庭观念(包括婚恋观念、亲情关系、家族观念等)和社会观念(包括时间观念、自我认同观念等)。

(1)宗教观念

世界上现存的主要有三大宗教,即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的一些国家,其信徒被称为基督徒。据统计,在这些国家里,有80%以上的人是基督徒。基督教以“平等、博爱”为教义。伊斯兰教主要集中在东南亚、中亚、中东、非洲地区。信奉伊斯兰教的人被称为穆斯林(Muslim)。伊斯兰教以“顺从、和平”为教义。佛教主要集中在东亚地区,信仰佛教的人被称为佛教徒(俗称“和尚”)。佛教以“善、缘”为教义。宗教观念影响人们的许多行为。

(2)家庭亲情观念

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亲情观念不同。

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传统中国家庭,以血缘为纽带、以伦理为本位是家庭关系的突出特点。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由“父为子纲”确立的长幼秩序,由“夫为妻纲”确立的夫妇关系,由“三从四德”所确立的男女地位等,对建立、调节与维护中国传统家庭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孝道”是家庭伦理道德的本质与核心,是确立家庭伦理关系的基石。“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孝经》)

在中国传统宗族制的影响下,中国人形成了很强的家族观念。在中国,家族观念构成了复杂的亲属关系网。亲属有宗亲与姻亲之分,其中,宗亲有嫡亲、堂亲与族亲之分,姻亲有姑亲、舅亲与姨亲之别。

受基督教影响的西方家庭,以“自我”为本位是家庭关系的突出特点。“奉上帝、疏亲友”的理念使得西方人家庭观念淡薄,血缘亲情让位于对上帝的崇敬。

就亲属称谓来说,在中国文化中,亲属称谓是以父系血亲称谓为主干,以母系和妻系的姻亲称谓为补充的严谨而复杂的称谓系统,突出“长幼有序,内外有分”的特色。而在西方语言中,没有姻亲与血亲的区分,是以姓名称谓为主干,以血亲称谓为补充的简单而直接的亲属称谓体系。例如,在The Family Album USA (《走遍美国》)中,儿媳Marilyn直接以名字来称呼她的公公Philip和婆婆Ellen。

【案例】山东某地赵老汉有一个女儿和一个患癫痫病的儿子。女儿赴美国留学后留在美国工作并和一个美国男子结了婚,生了儿子。几年后,女儿把儿子留在天津,独自带着丈夫回家探亲。赵老汉家境贫寒,为儿子看病欠下很多外债。赵老汉认为全家曾为女儿读书付出很多,于是便向女儿开口要3 000美元,结果被拒绝。因为女婿认为,长辈不是皇帝,不能说要钱就要钱。赵父多次讨要未果,竟连到天津看望外孙的要求也被拒绝。赵老汉很生气,一怒之下,竟用斧头砸死了熟睡的女儿和女婿。最后,赵老汉被处以死刑。在法庭上,赵老汉表示自己并不后悔,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禁伤心,老泪纵横。

【分析】按照西方的家庭文化传统,赵家女儿和女婿的做法没有错,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个人权利是神圣的,属于自己的事不受他人主宰,包括父母。但在东方文化里,特别是在中国文化“尊老爱幼”的家长制家庭文化里,“孝”道是子女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在赵老汉看来,知恩图报是天理,亲情至上是天良。这场悲剧实际上是东西方家庭文化观念冲突的结果。

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对于亲情的表现方式也不同。从对孩子跌倒的态度上可以看出不同之处。比如,在北欧的一些国家里,如丹麦,父母会安慰跌倒的小孩;在瑞典,小孩跌倒了,父母马上研究如何预防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在挪威,父母鼓励跌倒的小孩自己站起来,不要哭;在芬兰,父母对跌倒的小孩不闻不问,让他主动爬起来。

(3)婚恋观念的差异

①结婚目的的差异

中西方婚恋观念的差异,首先表现为婚姻目的的差异性。所谓婚姻目的,就是男女双方想经由建立婚姻关系的方式而达到某种预期的结果。西方人结婚,是个人权利的体现;中国人结婚,是对家庭义务的实现。

在古代中国,结婚的目的是为家庭而非爱情。《礼记·昏义》说:“昏礼者,将合两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 ”当然,在现今的中国社会中,这种传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爱情已经成为婚姻的基础。但是受传统的影响,结婚的目的仍然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各种因素依然存在。根据上海社会科学院1996年在上海、广东、甘肃、哈尔滨四省市所做的有关婚姻质量的调查,男女因爱情结合成婚的只占大约25%。统计的结果表明:两性因“爱到极点,无法控制”而结婚的仅占2%,在婚前“甜蜜愉悦,彼此相爱”的为25%,56.5%的人在婚前“和睦相处,互有好感”,而“出于无奈,勉强结合”和“互不熟识,无感情可言”的达到16%。

在西方社会里,结婚的基础是爱情和两情相悦。人们结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完全因爱而结婚,追求真爱是绝大多数人结婚的最重要目的;二是寻找长久的异性生活伴侣,以获得生理和心理需要的满足。在他们看来,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低质量的婚姻。据美国著名的公众意见专家路易斯·哈里斯统计,“83%的美国男女认为,爱情乃是男人和女人结婚的第一位的、必不可少的动力。更有90%的美国人相信,维持美满婚姻的首要条件也是爱情。 ”(蔡琪,孙有中,2000)

②择偶标准的差异

传统的中国人最重要的择偶标准是身家清白和门当户对。人们认为身家清白才可以相互忠诚,孝敬长辈,家庭和睦。而门当户对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家长替子女择偶特别讲究的条件,是为了维护家族的名誉和利益。

现今中国青年男女的择偶标准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受到这一原则的影响而仍然会考虑“经济条件、家庭背景、学历层次和外在相貌等因素”。(于琨奇,花菊香,1999)

“西方人的择偶标准,最主要是两个人的互相契合(compatibility),其余的条件像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等因素则可以不在考虑之列。 ”(郁龙余,1992)西方童话中王子与灰姑娘的浪漫爱情故事也在西方现实生活中存在,如英国的查尔斯王子之所以最终选择出身、相貌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卡米拉作为自己的爱人,正是因为两人有着契合的性格和共同的爱好。

③婚姻中的夫妻关系

在传统的中国婚姻中,夫妻关系是丈夫处于主导地位,而妻子处于从属地位。有“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丈夫是一家之主,是全家的顶梁柱,承担着家庭生活的主要经济责任;妻子的任务是管理家务,侍奉公婆,相夫教子,“男子无妻家无主,女人无夫房无梁。 ”(于琨奇,花菊香,1999)

在现代的中国社会里,男女在婚姻中的地位差距大大缩小。女性走出家门参加工作,在经济上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但受传统的影响,有些女性在婚姻中仍需要或愿意做全职太太,在不同程度上依附于自己的丈夫。

在西方社会里,平等观念在夫妻关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且夫妻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地位关系。“Husband and wife should be equal partners.”自工业革命以来,妇女的地位得到明显的提高,妇女开始投身到家庭以外的诸多领域,参加工作、参与交往。妻子和丈夫均可参加工作,共同承担家庭的经济责任,家务事由夫妻双方共同商定、共同承担。

(4)性观念差异

性几乎在所有的国家和民族里都是禁忌,但是忌讳的程度不同,这主要源于人们在性观念上存在差异。在中西文化中,性观念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首先是对性的基本态度上存在差异。西方人重视性行为的运动过程,认为婚姻的首要目的是性。康德对婚姻的定义颇具代表性:“婚姻是男女双方性相互利用的法律协定。 ”而从传统来讲,中国人偏重性行为的结果——生育,把性行为作为手段,认为只有以生育为目的的性行为才是道德的,而不以生育为目的的婚外情则被视为“淫”。例如,现代的中国,人们依旧遵循着传统,对新婚者致贺时常说“早生贵子”,在许多地区的风俗中常常将“枣子”(早生贵子)、“花生”(儿子、女儿间隔着生)等象征物放入新婚夫妇的鞋子、床上等地方,这种暗示具有强烈的文化意义。当然,现在这种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其次,在家族对婚姻的介入关系和程度上,西方人倾向于将性关系视为当事人的私事,尽管在古代婚姻之事也是由父母做主的,但仍要尊重当事人的意愿,且家族的介入程度仅止于婚前的配偶选择。在古代中国,人们将婚姻视为家族传宗接代的手段,因此,婚姻就与家族的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家族对婚姻的干预成为必然。在封建社会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为婚姻的前提条件。《唐律·户婚》规定:“为婚之法,必有行媒。 ”在具体程序上,从周代起就盛行“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近。

再次,在性权利的实现上,西方早在希腊罗马时期,就基本实行一夫一妻制,但盛行以婚外情为一夫一妻制的补充。在古代中国实行的是妻妾制,妻妾制有利于建立长期而稳定的家庭婚姻关系,有利于生育、子女的抚养和家族的繁盛。

最后,在性的表达方式上,西方人追求自然、崇尚直率,对性具有广泛的社会宽容性。而中国人偏向含蓄、刻意回避。在汉语里对性讳莫如深,有意潜藏性观念,往往使用一些替代性的词汇,如把性器官称为“生殖器”,将“性行为”称为“同房”、“房事”、“巫山云雨”等。例如,如果有人对一位女士说“你很性感”,西方人往往认为是恭维而欣然接受,而对传统的中国人来说往往将其视为一种侮辱。

又如,在中国,妓女是受人鄙视的职业,而在日本,从事性服务的男女可以被社会大众接受。在欧美国家,妓女和其他职业一样,是普通职业的一种,既得不到尊重,也不会受到歧视。

(5)社会观念的差异

社会观念是在一定的社会群体范围内长期形成并需要其群体成员共同遵循的观念。这种观念往往被作为群体范围内人们交际的言语和行为的评判标准,从而影响到群体内的每一个成员。这些观念主要包括时间观念、自我认同观念等。

①时间观念

不同文化群体的时间观念存在差异。中国的文化传统比较强调大局观,主张凡事从大处着眼,其叙事的顺序、时间与地点的表述、姓与名的排列等,往往由大到小,由整体到局部。而英美文化则比较强调个体因素,看问题的角度往往由小到大,由个体到整体。

多向时间制的中国人支配时间比较随意,灵活性强,且重点是关注过去,因此中国人往往具有由远而近、由大而小、由先而后的聚拢型归纳式思维方式。在西方世界中人们的时间观念很强,其时间的概念是直线式的,即将过去、现在和将来分得很清楚,且重点关注的是将来,因此西方人往往具有由近而远、由小而大、由后而先的发散型演绎式思维方式。例如,中国人记录时间的顺序是“年、月、日”,而西方人记录时间的顺序是“日、月、年”或者是“月、日、年”。

霍尔根据人们利用时间的不同方式,提出一元时间制(mono-chronic time system,亦译为“单向时间制”)和多元时间制(poly-chronic time system,亦译为“多向时间制”)两大系统。

一元时间制的特征:长计划,短安排,一次只做一件事,已定日程不轻易改变。一元时间制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一般分布在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富有效率,但有时显得过于呆板,缺少灵活性。

多元时间制的特征:没有严格的计划性,一次可做多件事,讲究水到渠成。多元时间制是传统农业社会的产物,一般分布在工业化程度较低的地区,虽有人情味,容易对人、对事进行变通(比如走后门),但也给人们带来不少烦恼。

中国人对待时间具有相当的随意性。对由此产生的诸如不打招呼就登门拜访、约会时迟到、交通工具晚点、报纸不按时投递、公共场所的钟表不准等持宽容态度。

德语中有一句话,“准时就是帝王的礼貌。 ”所以德国人对于约会是非常守时的。德国人的守时也是出了名的。在德国,人人都携带一个小记事本。在本子上记着一个月之内的工作安排。提前计划是德国人生活的一个显著特点,就连家庭主妇出门买菜的内容都要事先计划好写在小本子上,在超市采购也按照事先设想好的线路进行。

德国人对约会有不少规定。首先,一般都得在一周前将邀请、约会的时间、地点、内容告诉对方,以便对方早作安排。其次,对于与别人约好了的时间,一般是不会变更的,除非实在有特殊原因。最后,赴会的人一般都必须准时赴约,由于交通堵塞等特殊原因迟到的,通常需要及时通知对方。

德国人都会科学而合理地安排时间,以提高效率。比如,德国人开会,事先都会安排好具体时间及开会议程,一般主持人在会议开始时就告知大家会议所需要的时间,并且在计划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事项,绝不拖延。

例如,在电视剧《大染坊》中有一个情节:宏钜染厂的老板雇了几个德国技工,这几个技工每天早晨八点准时来上班,到下午五点准时下班。有一次,在一个夏天的下午,老板看见这几个技工五点下班,但天上的太阳还很高,于是就问他们:“怎么这么早就下班了?太阳还没下山呢! ”老板得到的回答:“下班的时间到了,已经五点了。 ”老板告诉他们,在中国,人们的工作习惯是要等到天黑才能下班。后来有一天暴雨将至,天色暗沉下来,于是几个技工便收拾工具要下班。老板看见就问他们原因,得到的回答:“你上次说,天黑了下班,现在天黑了,所以我们下班了。 ”老板无奈地笑了笑。

②自我认同观念

自我认同观念是由自我身份认同、自我价值取向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三大要素构成的对自我的理解、态度和塑造的观念体系。东西方人的自我认同观念存在很大差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形成了“重名分、讲人伦”的伦理观念。而西方社会形成了“人为本、名为用”的价值观。这些差异具体体现在立身、处世等方面。

A.中国人的自我认同观念

中国的传统文化长期受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价值观影响,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价值取向。受先秦时代“满招损,谦受益”的哲学思想的影响,汉民族具有含蓄深沉、崇尚谦虚的传统观念。

a.中国人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而形成了“卑己尊人”的礼让观念。“夫礼者,自卑而尊人。 ”(《礼记》)

首先是“厚礼”。“非礼勿言。 ”(《论语》)“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 ”(《荀子·富国》)

其次是“重德”。儒家的仁学思想将个体人格的自我修养作为行仁义的先决条件,即“内圣”。佛教和道教崇尚“虚静”、“修身养性”、“谦虚自律”等。

最后是“谦恭”。“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周易·象》)“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中国人受这些传统礼教的影响,常常是通过“贬低自己、抬高别人”的办法来让对方肯定自我,赢得尊重,被西方学者称为无我文化(I-less Culture)。

b.中国人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而形成了“他人取向的自我是义务本位”的观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人是群体的分子,是所属社会关系的派生物。人们的群体利益优先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依附于群体利益并通过群体利益来体现。自我的主体性、独立性、人格、地位常常被忽略或者剥夺,而以繁重的义务和责任的形式来体现。因此,中国人在处世方面首先考虑的是别人的感受和反应,注重顾全面子的“礼多人不怪”、“君子和而不同”的交际原则,通常以牺牲自身利益或者委屈自己为代价来迎合他人的心态和方式进行交际。

在人际交往中,中国人信奉“人情一线牵,日后好见面”,“礼尚往来”,“多个朋友多条路,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教条,努力将自我融入某个强势群体中,以免被“边缘化”。林语堂说人情、面子、命运是支配中国人生活的三大女神。

B.西方人的自我认同观念

以商业活动为经济基础的西方文化受功利主义伦理观影响,认为思想观念和现实世界之间存在着直接联系,形成了“个性张扬、求利至上”的社会价值取向。

a.在西方社会里,受平等理念的影响形成了“自我中心、自我展示、自我实现”的观念。因而,在西方人的自我观念中,谦虚是一种病态,自卑是没有自信的表现,尊重来源于自信与平等。在英语中,只有一个单词永远是大写的,那就是“I”。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人最高的“德”在于自我实现。荷兰伦理学家斯宾诺莎认为,“一个人愈努力并且愈能够寻求他自己的利益或保持他自己的存在,则他便愈有德性,反之,只要一个人忽略他自己的利益或忽略他自己的存在,则他便是软弱无能。 ”

在西方国家,青年过了18岁还依赖父母是不光彩的,轻易接受别人的施舍也有失人格尊严。亿万富翁的后代很有可能自己打工赚钱或贷款交学费,在任总统的子女成年时也需脱离家庭独立谋生。丘吉尔曾说“我们从我们的父母那里得到的只有我们的名字而已,不是财产”,“我之特殊不是继承来的,而是我通过拼搏取得的”。许烺光先生也认为“世界上不存在他(美国人)可以依赖而又无损其自尊的人或神。成功是他自己的幸福,失败则成为自己的重负,他能招请整个世界的人来庆祝自己的幸福,却不能让其家庭和亲友分担他的不幸”。

平等观念为人们普遍接受。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后,有人向其母表示祝贺:“你有这样的儿子一定十分自豪。 ”杜鲁门的母亲回答:“是的,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同样值得骄傲,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 ”(胡兆量,阿尔斯朗,琼达等,2001)

b.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受“独立、人权”思想的影响形成了“自我中心的权利本位”观念。这一观念体现为自我取向,即以自我为中心的交际心态和准则。

在人际交往中体现为办事不讲情面,崇尚公平竞争,吃饭AA制,社交称谓以平等的姓名称谓为主等。例如,在美国的社会交往中,除教授、医生等少数职业外,不论职业、阶层、贵贱,一般都采用平等的姓名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