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跨文化交际
1.8 第七章 跨文化非言语交际

第七章 跨文化非言语交际

人类在进行交往时不仅使用言语手段,而且也使用非言语手段来传递信息。所谓“非言语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也称“身势语交际”(body language communication)或“体态语交际”,是指人们通过手势、姿势、面部表情等“无声语言”相互传递信息的过程,以及通过使用其他不属于语言范畴的方法和手段来传递消息的过程。非言语交际是指在一定的情景或语境中使用非言语行为进行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即通过非言语形式的行为来传递信息、表达思想和情感,或者解读和反馈他人的交际意图。

非言语行为包括言语范畴之外的一切表现形式,不仅包括手势、体势、面部表情等行为手段,还包括人们话语的音高、音长、停顿、语调、语气等副语言手段,甚至还包括交际参与者的服饰和交际环境等。非言语行为有时是独立使用以表达思想含义的,有时则伴随语言使用。

有西方学者将跨文化交际中已经引起人们注意的非言语交际内容归纳出24种,如手势、面部表情、姿势、体距、体触、目光交流、室内设计、装饰用品、标示图、颜色、副言语、环境语等。

言语行为可以是内心真实意思的表达,也可能是交际者故意或者受紧张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与内心的真实意思不一致的现象。然而,非言语行为可以通过面部表情、眼神、手势、姿势等充分而准确地传递交际者的内心活动和反应,体现交际者之间的关系,展示交际者的个性特征、情感态度、社会身份乃至文化修养等。

美国人类学家R.L.伯德威斯特(R.L.Birdwhistell)曾对同一文化环境中的交际个体在对话中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进行试验性研究,试验表明言语在人际交流中只占整个交际行为的35%左右,有65%不是通过言语来传递和交流的。萨莫瓦等学者也研究发现,在面对面的交际中,有65%的信息效应源自非言语因素。(Samovar,1981;Ross,1974)勒维恩在研究中发现,在表现情感和态度时,交际信息中有93%是通过语调和面部表情来传递的,只有7%是通过言语来传递的。(Levine,1981)如下图所示:

img34

由此可见非言语行为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国内外学者对非言语交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体势(kinesics)、体距(proxemics)、副语言(para-linguistics)等角度来研究非言语交际行为。

非言语行为形式多样,富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文化背景影响和制约着非言语行为的内涵。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不同民族的非言语行为有相同的方面,能使交际双方顺利传达思想,达到交际的目的。但更多的是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甚至带来误解。非言语交际行为主要包括姿势、手势、目触、面部表情、体触、体距等。

(1)姿势(posture)

姿势即身姿架势。交际中的姿势是指在交际过程中人们的站姿、坐姿等身体形态。

首先,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中,人们所遵循的社会规范不同,姿势要求也有差别。例如,在中国文化中,女士的优雅坐姿要求是双腿并拢,双手放在膝盖上(如下图所示)。如果女士坐着时双腿叉开则被视为不雅的行为。

img35

对男士的要求是“立如松(直),坐如钟(稳),行如风(快)”。而在英美文化中,人们则讲求自由、舒适。在日本,妇女为客人服务时,一般要求跪着服务,且不得将屁股朝向客人等(如下图)。

人们在交际中所表现出来的姿势还可以传递一个人的个性、自信的程度、兴趣等信息。如一个人靠着某物体站立的姿势表现出这个人对某事缺乏兴趣,或者展现出这个人保守的个性特征;以放松的姿态站立往往表现出这个人充满自信或者从容处事的态度;如果身体前倾,则给人一种攻击或者防御的感觉(参见下图)。

img36

img37

(2)手势(hand sign)

手势即用以表达思想或传达命令或愿望的手部动作。人类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是人有手足之分,作为人类所特有的手在非言语交际中发挥着其特有的作用。几千年来,手势语一直是人类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据专家考证,在墨西哥发现的陶器和壁画上,可以看到公元1世纪的玛雅人用手势语表达意思的形象。如伸出右手食指意为“你”,用左手指耳朵意为“注意”,两者结合起来,则是“你听着”的意思。

在交际中,人们可用手势模仿一种动作或以物体来代替言语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有着明显的文化特征差异。

手势语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时起着语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环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参加国际体育比赛、国际学术会议或其他国际交流活动时,总会或多或少通过手势语来交换信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有时相同的手势语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中具有相同的语义;有时相同的手势语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中具有相异的语义。

img38

美国学者布罗斯纳安说:“手部动作实际是身势语的核心。 ”手和手臂相互配合,会产生多种姿态,形成丰富的非言语行为。但手势代表的含义因不同的文化而有不同的意义。

例如,表示自杀的动作,中国人用手掌侧面作抹脖子状;日本人则是用手模仿匕首刺向腹部的动作;美国人则是用一只手指指太阳穴,表示用手枪自杀。

食指和中指向上伸出张开,手心向外,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向下弯曲与拇指相接,组成一个字母“V”,构成“V”字形手势:在英美等国及非洲大多数地区用它来表示胜利。它源于英语单词“victory”的首字母“V”(如下图)。

如果做这一手势时手心向内,在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则表示猥亵、侮辱人的意思(如下图)。例如,我国某服装公司所做的图画广告中,一个英俊的男子与两个美丽的年轻女子身着该公司生产的服装,笑容满面。这男子作“V”字形手势,但其手心却向内。这个广告在一些国家播出后受到人们的冷落和讥笑。

img39

再如,拇指和食指构成圆圈,其余三指向上,在英语国家表示“好极了”、“同意”、“一切正常”之意,这一手势模仿的是英语“OK”一词中的“O”的形状,表示该词的语言含义。而“OK”手势在法国南部、希腊、撒丁岛等地,意思恰好相反。假如法国南部的葡萄农向你献上美味葡萄酒时,你向他打出“OK”手势,主人必露愠色无疑,因为这一手势不是夸耀酒的香醇,而是表示该酒为劣质品。在日本这一手势表示“钱”;在巴西则意味着猥亵;在中国,这种手势用来表示“零”,如果老师向学生做这一手势,表示学生考试得了个“大鸭蛋”;在阿拉伯国家表示对某事物深恶痛绝,并常伴随恨得咬牙切齿的动作;地中海国家的人用它来表示某男子是同性恋者;如果在马耳他或希腊,则是一种侮辱人的手势。现在这个手势已经被看做是一句无声而恶毒的骂人语。

例如,手心向外五指分开的手势,在中国既可表示数字“5”,也可表示打招呼、欢迎、欢送或告别;在英美国家也常用来打招呼;在希腊则是一种侮辱人的手势,因为在古希腊押解犯人穿过大街时,沿街的居民会把脏东西往犯人脸上扔,后来逐渐用上述手势代替了扔脏东西。

再如,翘大拇指的手势,在中国表示高度赞扬;在美国和加拿大表示赞成和满意,大拇指向下则表示反对和不满;在英国则是路边的人用来请求搭便车的信号;在希腊翘大拇指表示“滚蛋”;在日本大拇指则表示男性或者男性情人。

img40

(3)目触(eye contact)

在非言语交际中,眼睛是最值得关注的一个人体器官。俗话说,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户。眼睛是非言语交际中发出信息的最重要部位之一,同时也是信息接收的最重要部位之一。人们在交际时通过目光接触和眼神进行心灵沟通,表情达意,这一特征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非言语交际中所共有的。眼神所传递的信息内容最为丰富,结构最为复杂,情感最为微妙,含义最为深刻。因此,它是非言语交际研究者们最为看重的一个方面。与其他非言语交际行为一样,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使用眼睛传情达意时,也有明显的文化特征,目光交流也因民族文化的不同而受到约束。英语国家的人们有句格言,“不要相信不敢直视你的人。 ”他们在交谈时,听话方习惯把目光集中到对方身上,以表示诚意和尊敬,而讲话方注意用眼睛回视听话方,以便及时了解听话方的反应,并显示其自信和坦诚。他们认为缺乏目光交流就是缺乏诚意、为人不实;或者是逃避、推托;或对谈话缺乏兴趣,心不在焉;或害怕对方、感到内疚等。

img41

在东方文化中,为了表示礼貌、尊敬、羞怯、屈从等,交际中人们往往避免直视对方,特别是面对异性、长者或上级的时候。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的避视频率比较高,避免直视对方往往被看做是一种礼谦的行为。女子是禁止注视男子眼睛的,男子为了表示尊重,也不好直接注视女子。在中国文化中,女子若在公共场合用眼睛直勾勾地看着男子,会被认为是不稳重的表现;男子一般也不直接凝视女子,否则会被认为是失礼,甚至有好色之嫌。

而在法国,男子在公共场合凝视妇女却是公认的文化习惯,这不但不会招来非议,或许还能博得女子感激的眼神或会意的微笑。

英美人在做讲演时,常常用目光巡视听众,听众往往以目相迎,表示他们一直在全神贯注地听讲。中国人在演讲的时候,时常埋头看讲稿,照本宣科,而不抬头看听众,西方听众会认为演讲者对听众冷漠,不尊重人。中国人听报告时有时也回避与演讲者的目光交流。

在美国,由于文化背景不同,美国白人、黑人和印第安人在非言语交际中目光接触也表现出很大差别。白人在听对方说话时,往往注视对方,而在说话时常常左顾右盼。黑人在听对方说话时常常左顾右盼,而在说话时往往注视听话者。一些印第安人部落告诫小孩不要注视长者,认为这是一种不尊敬长者的行为。例如,有一位白人教师到印第安人集聚地任教,学生从没看过她一眼,她误以为学生们对她的课不感兴趣,因为她不了解印第安人的这一文化现象。

(4)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

面部表情是指通过面容的形态来表现感情、态度等信息内容。人在悲欢离合的环境,自然形成喜怒哀乐的表情。在交际中,面部表情往往具有展示交际者情感的功能,欢则笑,悲则哭,怒则睁,等等(如下图所示)。

img42

世界上不同文化的面部表情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无论何种民族文化的人生来就具备基本的非言语交际技能,高兴时会微笑,伤心时会哭泣。人在忧伤和喜悦时,瞳孔的大小会发生变化。在害怕、恐惧时,四肢和面部肌肉会抽搐,心脏的供血状况会改变,语音会失常,这是生物遗传的原因,是共性。

然而,由于文化传统不同,人们对某一事物产生的情感反应会有差异。使法国人感到有趣好笑的事物不一定会使德国人产生同样的情感,因此他们面对同一事物的面部表情就会不同。在跨文化交际中由笑引起的误会频频发生。

例如,美国人发现日本人在表示歉意、感到尴尬或受到打扰时往往是微微一笑,这使他们感到很不舒服。讲英语的国家的人们面部表情比较丰富,手势动作比较多,且讲究面部表情与交谈对象的情感呼应以及与自己谈话内容的配合。讲英语的国家的人认为亚洲人的感情比较拘束含蓄,喜怒哀乐常常不形于色。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感情往往随文化传统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因而,他们的情感反应就有相应的变化。

img43

(5)体触(body contact)

体触是借身体间的接触来传达或交流信息的非言语行为,有些人称其为“触觉交际”。它使用频繁,形式多样,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也具有较强的文化特色,各国习惯不同。在阿拉伯、俄罗斯、法国以及东欧和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国家里,同性之间也热烈拥抱、亲吻双颊,表示欢迎、友好和热情。在英美国家,男子见面很少拥抱,一般只以握手表示欢迎,同性之间尤其是同性青年之间的体触行为,如拉手、抱肩、搂腰等一般被视为禁忌,他们认为这是同性恋行为。但在异性朋友中间却是允许的。初来中国的外籍英语教师看到中国同性学生之间常有搂抱、搭肩的动作,感到迷惑不解,认为是同性恋关系。而中国异性朋友之间一般只能握手,很少进行身体接触。

(6)体距(proxemics)

美国人类学家霍尔博士(Hall)对交际者体距及交际者如何利用体距做了长期的观察和研究。他提出美国文化的四种体距:①亲密距离(0~18英寸),②社交距离(4~12英寸),③个人距离(1.5~4英寸),④公共距离(12~25英寸)。

img44

体距是非言语交际的又一个重要方面。体距的大小反映交际双方关系的亲疏。体距并非单纯的物理界线,而是社交和心理距离的反映。体距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受教育水平的提升、社会地位的变迁、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更重要的是,文化不同,体距有异。清醒地了解这一点对跨文化交际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民族文化的交际者对于个人空间和人际距离的理解和使用也存在跨文化的差异。人们对待体距的态度反映了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念、传统习惯和生活方式。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可以塑造不同的行为举止。

一些人类学家在研究跨文化交际时,将体距分为两大类:一种是体触文化,另一种是非体触文化。体触文化背景下的交际是人们在交际中身体的某些部位频繁地与对方接触,而非体触文化背景下的交际是人们在交际中身体接触的频率很低或根本不接触。阿拉伯文化、拉美文化、犹太文化等属于体触文化;中国、日本、韩国等东方文化、北美、北欧等欧美文化则属于非体触文化。

一般来说,阿拉伯人、拉丁美洲人、意大利人、希腊人的体距最小,英国人、美国人、瑞典人的体距较大,而中国人、日本人等,特别是在异性间进行交际时,彼此的体距最大。

【案例】在一次国际会议上,一位来自拉丁美洲的教授和一位来自美国的教授休会时闲谈。在整个交谈过程中,拉美教授一步步靠近过来,而美国教授则一步步后退,最后,美国教授被逼到了角落。究其原因,是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体距的概念产生的差异所致,拉美人的体距比美国人的体距小得多。拉美人在交谈时往往尽量靠近听话者,以示亲近对方。

美国人类学家霍尔教授在研究了英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中产阶级的空间范围后认为,这些国家的人们在交际时,人际距离大致相似,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①亲密体距——一般限于家庭成员或密友之间,体距最小为0~6英寸,最远为6~18英寸;

②个人体距——一般限于普通朋友、师生等之间,体距为1.5~4英尺;

③社交体距——一般限于公务,如接待客人、业务洽谈等,体距为4~12英尺;

④公共体距——一般指演讲、各种仪式活动等公共活动时的体距,约为12英尺以上。

在不同的文化中,上述四种类型的体距可能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交际效果。同一类型交际距离的增大或缩小,可能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甚至双方之间的喜爱、赞同、接受或怀疑、反感、厌恶、冷淡等反馈与反应。

另外,沉默在人们的交流中也是传递信息的一种非言语行为。沉默在不同文化中也具有不同的意义。在东方文化中,沉默具有积极的意义,是含蓄、深沉、礼谦的行为,可以表达赞许、抗议、默认、保留、附和、决心等含义,而在西方文化中则具有消极的意义,是冷漠、歧视、无礼的行为,可以表示阴郁、敌视、侮辱、鄙视等含义。在不同文化环境中,沉默与健谈之间的习惯性差异不同,所表现的情感态度也不同。例如,阿拉伯人、希腊人、意大利人等强调朋友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的言语交流与沟通而很少保持沉默,他们认为与亲人、朋友的交流是能带来乐趣的消遣方式。

非言语交际系统与言语交际系统一样,都是一定社会文化的产物。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非言语行为表达的意义往往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什么样的非言语行为表达什么样的思想和感情是约定俗成的,按一定的使用规则进行。然而在实际交际中,人们必然也会发现,同一国家或民族的人非言语交际行为并不是完全一样的,也会因不同职业、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文化水平而显得千差万别。

非言语行为具有不同文化的特征,是世代相传的习惯和规则,具有一定的民族文化特殊性。

人们在交际中的非言语行为要在身势、界域及表情等方面彼此协调的基础上起作用,并取决于特定交际情境中具体交际对象之间双向的感知和反应作用,其交际效果具有语境敏感性。非言语行为就像词语一样,在特定语境中表意极为明确,但是在孤立展示时就像词典中的词条一样,只能表示最普通的极为笼统的含义。所以必须在具体语境中去识别非言语行为,并要对照这些环境中的其他所有符号做出判断,才能更有效地进行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可以用“试探”和“观察”的方法来了解对方的习惯,以调整和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非言语交际行为。

思考题

1.非言语交际有哪些类型?

2.结合你的经历谈谈你对非言语交际的看法。

3.案例分析与讨论:

【案例】某女大学生在下课后向外籍女教师请教问题,她们边走边谈。在交流的过程中,该女大学生不自觉地用手去挽老师的胳臂,而老师则不自觉地用退让来躲避她。因交谈很投入,不觉间,两人一起跌进了路边的水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