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
1.10.3 第三节 自主创业意识的培养

第三节 自主创业意识的培养

一、创业意识的内涵

创业意识是创业者内在的强烈需要和驱动力,是支配学生对创业活动的态度与行为的方向及力度的重要因素,是创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意识包括创业需要、动机、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在创业实践活动中,人的个性因素中起动力和核心作用的因素。

创业需要是创业活动的最初诱因和最初动力。而只有创业需要上升为创业动机时,才能形成心理动力。

创业动机对创业行为产生促进、推动作用,有了创业动机标志着创业实践活动就要开始了。创业动机属于成就动机,成就动机包括追求成功与避免失败两个方面,应当说当前大多数大学生希望改变自己命运的愿望是很强烈的,也就是说追求成功的动机是很强烈的。但由于客观和主观的原因,他们避免失败的动机更加强烈,甚至超过了追求成功的动机,导致创业动机不足。而创业动机则决定着一个人的创业行动,一个没有创业动机的人是不可能有创业行动的。有创业动机的人,当具备一定的诱因条件时,他就会有所行动。

创业理想是人们对创业实践未来奋斗目标的稳定的、持久的向往和追求,它是创业兴趣的升华,也是创业意识的高级形态。有了创业理想,创业意识也就具有具体明确的指向。创业理想对创业主体从事创业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理想的激励和鼓舞下,创业主体的行为充满了朝气与活力,它能有效地控制和压抑与理想目标相悖的行为冲动,保持行为的强度和持久性,它能帮助人们克服一切困难和挫折,向着既定目标前进。

创业信念是指坚信创业理想能够实现的信心。它是建立在对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科学认识基础之上的思想意识。没有创业信念支撑的创业理想往往是不坚实的甚至可能只是幻想,因为这样的理想没有以对客观事物和创业实践的认识为基础,怀着这样的创业理想去从事创业活动,通常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理想一旦破灭就会再也抬不起头来。许多年轻人往往都是有理想的,也曾经为之奋斗过,但最后就慢慢地沦为平庸了。只有以正确的创业信念为支撑的创业理想,才具有稳固而坚实的精神基础,才是可以实现的理想。莱特兄弟的信念是建立在对鹏鸟飞翔的反复观察的基础之上的。袁隆平的信念是建立在自己早期对水稻种植的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之上的。这样的创业信念有力地支撑了他们的创业理想。拿破仑曾经说过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两种强大的力量,这就是刀枪和思想,从长远看,刀枪总是被思想战胜的。”正确的思想对于人们改造社会和自然的巨大作用早就为人们所共识。

创业世界观或创业指导思想,作为一种创业意识,对创业主体的整个精神面貌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它决定了创业主体个性和人格的总体面貌和发展方向,调节和引导着创业主体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二、培养创业意识

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历史长河中,为什么有的人能够有所作为,而有的人却总是一事无成?有的人能够不断地发现、发明和创新,而有的人却总是在做别人已经做过的事情?有的人一走向社会就如鱼得水、发挥自如,而有的人却畏首畏尾、寸步难行?这两种人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

(一)时代呼唤着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大学生应当成为当代青年的优秀代表。新的时代赋予了大学生新的社会责任。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需要大学生以新的面貌、新的方式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去。大学生应该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要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的建立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更加广阔的空间。1998年以后,各高等学校逐步实现了大学毕业生“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模式。铁饭碗没有了,甚至直接找到本专业的工作也可能发生困难,但毕业生就业和创业的选择空间更大了。“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更有利于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推动了我国人才市场的发展,更有利于大学毕业生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但对我们新一代大学生却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大学生没有现成饭碗可以端了,必须随时准备去创业。市场竞争是激烈而又残酷的,新一代大学生要有所准备,在大学学习期间就要培养自己强烈的创业意识。

美国《企业家》月刊每期都登载这样一篇短文:

“我们不会选择去做一个普通的人。如果我能够做到的话,我有权成为一位不寻常的人。我寻找机会,但我不寻求安稳。我不希望在国家的照顾下成为一名有保障的市民,那将被人瞧不起而使我感到痛苦不堪。”

“我要做有意义的冒险。我要梦想,我要失败,我也要成功。”

“我拒绝用刺激来换取施舍;我宁愿向生活挑战,而不愿过有保障的生活;宁愿要达到目标时的激动,而不愿要乌托邦式毫无生气的平静。”

“我不会去拿我的自由与慈善做交易,也不会拿我的尊严与发给乞丐的食物做交易。我决不会在任何一位大师的面前发抖,也决不会为任何恐吓所屈服。”

“我的天性是挺胸直立,骄傲而无所畏惧。我勇敢地面对这个世界,自豪地说:在上帝的帮助下,我已经做到了。”

所有这一切都是一位企业家所必备的。这是美国企业家协会的信条。他鼓励企业家要做不寻常的人,敢于做有意义的冒险,勇敢向生活挑战,做不向困难屈服的人;他鼓励企业家挺胸直立、无所畏惧,勇敢地面对世界。企业家要想走向成功、成就大事业,就要具备这样的素质和气魄。同样的道理告诉我们,大学生要培养自己的创业意识,首先就要树雄心、立大志。中国有句古话叫“有志者事竟成”。胜利与成功永远属于具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艰苦奋斗的人们。

大学毕业生要为实现创业理想而学习。学习是通往成功之路的阶梯,学习可以增长知识、增长智慧、增加才干。但是,知识的积累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并不是成正比的。知识必须与谋求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生活的幸福联系在一起才能显示出它的价值,否则毫无意义。大学是高层次知识的学习殿堂,我们提出大学生应该为实现创业理想而学习,是因为只有那些具有强烈的创业意识、有明确的创业理想的大学生,才会有明确的学习方向,才会有积极探求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内在动力。

(二)在日常学习中培养创业意识

在创业准备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的目标应该是拥有创业所需的大量知识,否则在学以致用时我们就可能束手无策、一筹莫展。但是,对于任何人而言,知识的价值并非在于它的数量多少,而主要在于它能否得到很好的运用;智慧的多少也不在于涉猎领域的多寡,而在于是否有目的地、适当地学习。在创业实践中,有一点准确而精细的知识往往比泛泛的、肤浅的知识更有价值。因此,全面性和准确性是学习上必须达到的两个目标。当一个大学生对自己的创业有一个明晰的意识的时候,就要特别强调围绕这个意识去掌握一门学科的内容,也就是说学到一个具体领域中特别的知识本领。专业学习就是学本事,通过专业学习可以使自己的创业理想更加明确,可以使自己创业兴趣更加浓厚,可以使自己的创业信念更加坚定。所以,专业学习是培养大学生成熟的创业意识的摇篮。

(三)在对社会的正确认识中培养创业意识

人类社会是一所最高贵的学校,正是在这个学校里,个人的能力和才智得到提高,精神和理念获得升华,坚忍不拔的品质得以养成。总而言之,人类的意识就是由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所塑造而成的:受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受生活和文学的影响,受典型和榜样的影响等。

在承认上述影响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懂得这样一个道理:人应该成为自己的意识和行为的积极的主人。大学生在学校里获取知识只是培养创业意识的一个良好开端,因为书本上获取的知识尽管可贵,但其本质上仍然只是知识的积累,而取之于社会生活的经验才是智慧之源,其价值会远远超出前者。只有积极地、自觉地将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在正确认识社会的基础上形成的创业意识才是一笔完全属于自己的宝贵精神财富,才会永驻心田、持久不衰。因此,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在培养自己的创业意识,树立自己的创业理想的时候,一定不要把自己的思维局限在校园里、书本里,要主动走出去,到社会上去多看看、多听听,我们的国家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大学毕业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到底需要我们将来做些什么;我们自己的家庭要脱贫致富,到底需要我们学到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只有从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创业动机、创业理想才会真正让你终身为之奋斗。

推动网站发展的东方之星王志东先生,在北京大学无线电系学习期间,就走出校门,不断地发明创造,寻找自我发展的道路。从三年级开始到中关村打工,学习软件的安装,毕业后,搞了许多新产品的研制开发,也做过经营管理,后任新浪网首席执行官,成为拥有近6000万美元的富豪。事实说明,社会是创业意识之田,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创业意识,最具有现实性,最能对事业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

(四)克服消极思想

创业意识是一种积极的思想意识。作为大学生,在培养自己创业意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克服各种各样的消极思想意识。

1.克服听天由命、依赖和自卑的思想

有些人生活在社会环境中,只是听从命运的摆布、服从他人的摆布、服从权力的摆布,自己就好像没有帆的船,逆来顺受、随风飘荡,似乎顺从才会安全、才能生存,有这种心态的人,毫无创业意识可言。什么事情都需要靠别人,在家靠父母,上大学以后还依然什么都依赖父母,甚至大学毕业了还要父母去为自己找工作,这样的人一旦没有人帮、没有人管,就不知所措、一筹莫展,根本谈不上用积极的思考、乐观的精神和潇洒的态度去开创事业。还有的人自卑而且怯懦,自己看不起自己,他们从来不敢冒尖,不敢面对竞争,不敢以火热的激情拥抱生活,长此以往,积卑成病,自然失去开创事业的雄心。据心理学家分析:人生中的许多失败都是由于缺乏自信心、畏于尝试造成的。自信的匮乏是阻碍进步的重要原因,但这一点人们并没有普遍认识到。在培养创业意识的过程中,应该防止和克服这些消极的思想意识,要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深刻理解内因是促使事物发展变化的决定因素的原理。既要善于利用外力来为自身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更要懂得把立足点放在自身的努力上,通过自身的踏实工作,为实现自己的创业理想开辟道路。还要懂得人的素质、能力是在社会环境中塑造,在社会实践中提高的。事业的成功缘于百分之一的天才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因而应该对自身能力的锻炼和提高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对自己的创业前景充满信心。

2.克服保守和满足的思想意识

创业精神与创新精神是一对亲兄弟,那种舍不得过去的经验,对前人的成功经验不是学习其精髓,而是一成不变地照搬的保守心理,也是与创业精神背道而驰的。大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学习我们的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创业、创新精神,不能死读书、读死书,把自己仅仅培养成一个守业人。要知道,如果没有不断地创新和持续地创业,先辈们给我们留下的基业也会丧失殆尽。创业是一种有风险的事业,历史上任何一项伟大的业绩都是经过无数人前仆后继最终做成的。求稳心态就是过分考虑事业的风险,即使形成了创业理想,也没有办法去实现它,而满足感是创业意识的最大敌人,什么事都满足了,首先就失去了创业需要和动机。有的人开始有创业意识,而且也进行了创业活动,当他们取得了一定成功之后,就躺在成功的床上睡大觉、不思进取了。这种满足心态是没有形成完全的创业意识的表现,如历史上著名的发明家瓦特,因发明了蒸汽机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但他没有坚持继续做下去,还由于嘲笑别人在他基础上作出的新的努力,成为技术革命的拦路虎。而爱迪生则因为永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创新,最终成为最伟大的发明家之一。在我们国家,封建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小农经济和小农意识的影响根深蒂固,最容易产生保守满足的心理状态,最容易培养求稳怕乱的思想意识,形成墨守成规的思想习惯,这是创业的大忌,也是事业发展的障碍。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一些人抢抓机遇创办企业,取得了初步的成功,成了“小老板”,但其中相当一批人“小富即安”,在事业上停滞不前,渐渐地在改革的大潮中销声匿迹,被新的时代淘汰了。可见,创业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那种保守、满足的心理意识和行为对于创业是有害无益的,应该彻底抛弃。

3.克服不思进取、不求上进的思想意识

有一种人,不思进取、逃避艰苦,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工作之余就更加懒得去学习,去寻求新的事业。这种人不只是对某一项工作缺乏兴趣,而且对所有的工作都得过且过,他们对任何困难都想逃避,对什么事都不愿投入。这些人往往都学有所长,但由于他们过于恃才傲物,逐渐疏远了周围的人际关系,不主动到社会实践的海洋去遨游,不主动争取施展才华的机会,而老是坐在那里待价而沽,结果只有错失良机。冷漠使人对世界上所有的人和事都失去兴趣,在他们眼里,任何新的东西都不能与失去的相比,失去了追求新的生活的热情,当然就没有想到去创业,更没有想到创业带来的成功。大学生要培养强烈的创业意识,必须克服这种不思进取、不求上进的思想,振奋起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进取心、创造心是创业的内在动力,进取和探索是通向成功的道路。从古到今,凡成大业、对人类有所贡献的人,都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所以苏东坡在研究古人成才的经历时,就得出了“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的结论。只有自强不息、不断进取、奋斗不止的人,才有可能成就大的事业,达到希望的顶峰。人与人之间、弱者与强者之间、大人物和小人物之间最大的差异就在于意志的力量,即所向无敌的决心。一个目标一旦确立,不在奋斗中死亡就要在奋斗中成功,具备了这种品质,你就能做成这个世界上能做的任何事情,否则,不管你具有怎样的才华,不管你身处怎样的环境,不管你拥有怎样的机遇,你都不能成为一个真正大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