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符号,景观与文化空间
1.12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方志与典籍类

(南宋)程大昌撰:雍录,明万历年间刻本。

(明)李应祥修,俞安期纂:雍胜略,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刻本。

(清)毕沅监修:关中胜迹图志,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经训堂刻本。

(明)赵廷瑞修,马理、吕柟纂:陕西通志,明嘉靖二十一年(一五四二)刻本。

(明)李思孝修,冯从吾等纂:陕西通志,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刻本。

(清)贾汉复修,李楷纂:陕西通志,清康熙六年(1667)刻本。

(清)刘於义修,沈青崖纂:陕西通志,清雍正十三年(1735)刻本。

(清)王志沂辑:陕西志辑要:清道光七年(1827)刻本。

(民国)杨虎城、邵力子修,宋伯鲁、吴廷锡纂:续修陕西通志稿民国二十三年(1934)铅印本。

(清)毛凤枝纂:陕西南山谷口考,清同治七年(1868)刻本。

(清)舒其绅等修,严长明等纂,西安府志,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刻本。

(宋)宋敏求纂,(元)李好文绘图,(清)毕沅校:长安志,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刻本。

(元)骆天骧编撰:类编长安志,民国抄本。

(清)梁禹甸修纂:长安县志,清康熙七年(1668)刻本。

(清)张聪贤、董曾臣编纂:长安县志,清嘉庆二十年(1815)刻本。

(清)黄家鼎修陈大经、杨生芝纂:咸宁县志,清康熙七年(1668)刻本。

(清)高廷法等纂:咸宁县志,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刻本。

(民国)翁柽修,宋联奎纂:咸宁长安两县续志,民国二十五年(1936)铅印本。

(明)吕柟撰:高陵县志,明嘉靖二十年(1541)刻本。

(清)樊景颜纂,丁应松修:高陵县志,清雍正十年(1732)刻本。

(清)程维雍修,白遇道纂:高陵县续志,清光绪十年(1884)刻本。

(清)赵于京修纂:临潼县志,清康熙四十年(1701)刻本。

(清)史传远修纂:临潼县志,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刻本。

(清)杨产修等纂:临潼县续志,清光绪十六年(1890)刻本。

(清)杨彦修、王应鹏纂:续修临潼县志,清光绪十六年(1890)刻本。

(清)郭显贤原本,李元升增修、李大捷增纂:蓝田县志四,清雍正八年(1730)增刻顺治本。

(清)高昱修,王开沃纂,马学赐续修,王芾续纂:蓝田县志,清嘉庆元年(1796)刻本。

(清)胡元瑛修,蒋湘南纂:蓝田县志,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刻本。

(清)吕懋熏修,袁廷俊纂:蓝田县志:清光绪元年(1875)刻本。

(民国)郝兆先修,牛兆濂纂:续修蓝田县志,民国三十年(1941)铅印本。

(清)胡元瑛纂:重修辋川志,清道光十七年(1837)刻本。

蓝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蓝田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94年。

(明)刘璞修,赵函纂,(清)康如琏辑:户县志,清康熙十八年(1679)重刻本。

(清)康如连修,康弘祥纂:户县志,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刻本。

(清)鲁一佐修,周梦熊纂:户县重续志,清雍正十年(1732)刻本。

(清)汪以诚修,孙景烈纂:户县新志,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刻本。

(民国)强云程,赵葆真修,段光世纂:重修户县志,民国二十二年(1933)西安酉山书局铅印本。

(清)杨仪修,王开沃纂:周至县志,清乾隆五十年(1785)刻本。

(民国)庞文中修,任肇新纂:周至县志,民国十四年(1925)西安艺林印书社铅印本。

周至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周至县志,三秦出版社出版,1993年。

(清)袁文观修纂:同官县志:清乾隆三十年(1765)刻本。

(民国)于正东、田在养修,黎锦熙纂:同官县志,民国三十三年(1944)铅印本。

铜川市志编委会编:铜川市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97年。

(明)李廷宝修,乔世宁纂:耀州志,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汪灏刻本。

(清)王灏修,锺研斋纂:续耀州志,清乾隆三十年(1765)刻本。

(清)陈仕林修纂:耀州志,清嘉庆七年(1802)刻本。

耀县志编委会编:耀县志,1997年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1997年。

(清)查遴、沈华修纂:宜君县志,清雍正十年(1732)刻本。

(清)臧应桐修纂:咸阳县志:清乾隆十六年(1751)刻本。

(清)陈尧书纂修:咸阳县志,清道光十六年(1836)刻本。

(民国)刘安国修,吴廷锡、冯光裕纂:重修咸阳县志,民国二十一年(1932)铅印本。

(明)康海纂,(清)孙景烈评注:武功县志,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刻本。

(清)张树勋修,王森文纂:续武功县志,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刻本。

(清)张世英修,巨国桂纂:武功县续志,清光绪十四年(1888)刻本。

(清)胡蛟龄修纂:兴平县志,清乾隆元年(1736)刻本。

(清)顾声雷修,张埙纂:兴平县志,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刻本。

(清)王权纂修:兴平县士女续志,清光绪二年(1876)刻本。

(清)张元际修纂:兴平县乡土志,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活字本。

(民国)王廷珪修,冯兴裕、张元际纂:重修兴平县志,民国十二年(1923)铅印本。

(民国)王廷珪修,冯光裕、张元际纂:重纂兴平县志,民国二十二年(1933)铅印本。

(清)胡凤丹编辑:马嵬志,清光绪三年(1877)刻本。

(清)王际有修纂:泾阳县志,清康熙九年(1670)刻本。

(清)屠楷修纂:泾阳县志:清雍正十年(1732)刻本。

(清)唐秉刚、谭一豫修纂:泾阳县后志,清乾隆十二年(1747)刻本。

(清)葛晨修纂:泾阳县志,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刻本。

(清)刘懋官修,宋伯鲁纂:重修泾阳县志,清宣统三年(1911)天津华新印刷局铅印本。

(清)李瀛纂辑:三原县志: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刻本。

(清)杨应琚修,张象魏纂:三原县志,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刻本。

(清)刘绍攽修纂:三原县志,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刻本。

(清)焦云龙修,贺瑞麟纂:三原县新志,清光绪五年(1879)刻本。

(清)拜斯呼朗修纂:重修陕西乾州志,清雍正四年(1726)刻本。

(清)周铭旗修纂:乾州志稿,清光绪十一年(1885)刻本。

(清)周铭旗修纂:乾州志稿补正,清光绪十七年(1891)刻本。

(明)苟好善修纂:礼泉县志:明崇祯十一年(1638)刻本。

(清)宫耀亮、陈我义修纂:礼泉县续志,清乾隆十六年(1751)刻本。

(清)蒋骐昌、孙星衍修:纂礼泉县志,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刻本。

(民国)胡铭荃,张道芷修,曹骥观纂:续修礼泉县志稿,民国二十四年(1935)铅印本。

(清)张纯儒、莫琛修纂:长武县志:清康熙十六年(1677)刻本。

(清)樊士锋修,洪亮吉纂:长武县志,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刻本。

(清)沉锡荣修,王锡璋纂:长武县志,清宣统二年(1910)铅印本。

(明)姚本修,阎奉恩纂,(清)苏东柱续修:邠州志,清康熙四十四的(1705)刻本。(清)王朝爵修,孙星衍纂:直隶邠州志,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刻本。

(清)张如锦修纂:淳化县志,清康熙四十年(1701)刻本。

(清)万廷树、洪亮吉修纂:淳化县志,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刻本。

(清)彬逢泰修,文倬天纂:三水县志,清康熙十七年(1678)刻本。

(清)朱廷模、葛德新修,孙星衍纂:三水县志,清乾隆五十年(1785)刻本。

(清)蒋基修,王开沃纂:永寿县新志,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刻本。

(清)郑德枢修,赵奇龄纂:永寿县重修新志,清光绪十五年(1889)刻本。

(清)李恩继、文廉修,蒋湘南纂:同州志,清咸丰二年(1852)刻本。

(清)饶应祺修,马先登等纂:同州府续志,清光绪七年(1881)刻本。

(清)张奎祥修,沈应俞纂:大荔县志,清乾隆七年(1742)刻本。

(清)贺云鸿修纂:大荔县志,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刻本。

(清)熊兆麟修纂:大荔县志,清道光三十年(1850)刻本。

(清)周铭旗修,李志复纂:大荔县续志,清光绪五年(1879)刻本。

(民国)陈少岩修,张树樗纂:续修大荔县旧志存稿,民国二十六年(1937)铅印本。

(民国)聂雨润修,李泰纂:大荔县新志存稿,民国二十六年(1937)铅印本。

(明)郭实修,王学谟纂:续朝邑县志,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刻本。

(清)王兆鳌修纂:朝邑县志,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刻本。

(清)金嘉琰、朱廷模修,钱坫纂:朝邑志,清道光十一年(1831)补刻本。

(民国)杨瑞霆修,霍光缙纂:平民县志,民国二十一年(1932)铅印本。

(明)苏进修,张士佩纂:韩城县志,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刻本。

(清)康行僴修,康乃心纂:韩城县续志,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刻本。

(清)傅应奎修,钱坫等纂:韩城县志,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刻本。

(清)冀蘭泰修,陆耀遹纂:韩城县续志,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刻本。

(民国)赵本荫修,程仲昭纂:韩城县续志,民国十四年(1925)石印本。

(明)叶梦熊修纂:重修郃阳县,明万历十一年(1583)抄本。

(清)叶子循修纂:重修郃阳县志,清顺治十年(1653)刻本。

(清)席奉乾修,孙景烈纂:郃阳县全志,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刻本。

(民国)陈禄修,雷葆谦纂:郃阳县新志材料,民国石印本。

(明)徐效贤、敖佐修、石道立纂:澄城县志,清咸丰元年(1851)重刻本。

(清)姚钦明修,路世美纂:澄城县志:清咸丰元年(1851)重刻本。

(清)戴治修,洪亮吉、孙星衍纂:澄城县志,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刻本。

(清)金玉麟修,韩亚熊纂:澄城县志,清咸丰元年(1851)刻本。

(民国)王怀斌修,姬新命纂:澄城县续志,民国十五年(1926)铅印本。

(民国)王怀斌修,赵邦楹纂:澄城县附志,民国十一年(1922)铅印本。

(清)邓永芳修,李馥蒸纂:蒲城志,清康熙五年(1666)刻本。

(清)张心镜修,吴泰来纂:蒲城县志,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刻本。

(清)李体仁等修,王学礼纂:蒲城县新志,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刻本。

(清)梁善长修纂:白水县志,清乾隆十九年(1754)刻本。

(清)王永命修纂:白水县志,清顺治四年(1647)刻本。

(明)李可久修,张光考纂:华州志,明万历八年(1580)补刻本。

(清)冯昌奕修,刘遇奇纂:续华州志,清光绪八年(1882)重刻本。

(清)汪以诚修,史萼纂:再续华州志,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刻本。

(清)吴炳南修,刘域纂:三续华州志,清光绪八年(1882)刻本。

(民国)郭涛等修,顾耀离纂:重修华州县县志稿,民国三十八年(1949)铅印本。

(清)许光基等修,李天秀纂:华阴县志,清乾隆五十九年(1795)刻本。

(民国)来登岳修,王之彦等纂:华阴县续志,民国二十一年(1932)铅印本。

(清)沈青崖修,岳冠华纂:渭南县志,清雍正十年(1732)刻本。

(清)汪以诚纂修:渭南县志,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刻本。

(清)严书麟修,焦联甲纂:新续渭南县志,清光绪十八年(1892)刻本。

(清)高梦说、唐咨伯修,杨端本纂:潼关卫志,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刻本。

(清)向淮修,王森文纂:续潼关厅志,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刻本。

(民国)罗传甲修,赵鹏举纂:潼关县新志,民国二十年(1931)铅印本。

(清)乔履信修纂:富平县志,清乾隆五年(1740)刻本。

(清)吴六鳌修,故文铨纂:富平县志,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刻本。

(清)樊增祥修,谭麟纂:富平县志稿,清光绪十八年(1892)刻本。

(清)王如玖修纂:直隶商州志,清乾隆九年(1744)刻本。

(清)罗文思修纂:续商州志,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刻本。

(清)聂焘修纂:镇安县志:清乾隆二十年(1755)刻本。

(民国)滕仲黄修纂:镇安县志,民国十八年(1929)石印本。

(清)罗文思修纂:商南县志,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补刻本。

(清)范启源修纂:雒南县志,清乾隆十一年(1746)刻本。

(清)秦凝奎修、李日栋纂:山阳县初志,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刻本。

(清)何树滋纂修:山阳县志,清嘉庆元年(1796)刻本。

(清)常毓坤修,李开甲纂:孝义厅志,清光绪九年(1883)刻本。

(清)许起凤,高登科修纂:宝鸡县志,清乾隆三十年(1765)刻本。

(清)邓梦琴修、董绍纂:宝鸡县志,清乾隆五十年(1785)刻本。

(民国)曹骥观修,强振志纂:宝鸡县志,民国十一年(1922)铅印本。

(清)刘组曾修纂:凤翔府志略,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刻本。

(清)达灵阿修、周方炯等纂:重修凤翔志,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刻本。

(清)罗鳌修、周方炯纂:凤翔县志,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刻本。

(清)平世增、郭履恒修,蒋兆甲纂:岐山县志,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刻本。

(清)胡升猷修,张殿元纂:岐山县志,清光绪十一年(1885)刻本。

(民国)田惟均修、白岫云等纂:重修岐山县志,民国二十四年(1935)铅印本。

(清)刘瀚芳修,陈允锡、冯文可纂:扶风县志,清顺治十八年(1661)刻本。

(清)熊家振修,张埙纂:扶风县志,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刻本。

(清)宋世荦修,吴鹏翱纂:扶风县志,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刻本。

(清)谭绍裘修纂:扶风乡土志,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抄本。

(清)罗彰彝修纂:陇州志,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刻本。

(清)吴炳修纂:陇州续志,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刻本。

(清)李带双修,张埙纂:郿县志,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刻本。

(清)沈锡荣修纂:郿县志,清宣统二年(1910)铅印本。

(清)程埙修纂:郿县乡土志,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抄本。

(清)吴汝为修,刘元泰纂:麟游县志,清顺治十四年(1657)刻本。

(清)范光曦续修、罗魁续纂:麟游县志,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刻本。

(清)彭洵等纂修:麟游县新志草,清光绪九年(1883)刻本。

(清)罗日璧修纂:重修汧阳县志,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刻本。

(清)王国玮纂辑:石门遗事,清顺治十年(1653)刻本。

(清)吴宸梧、管旆修纂:增补汧阳县志,清乾隆元年(1736)刻本。

(清)李嘉绩纂辑:汧阳述古编,清光绪十五年(1889)刻本。

(清)朱子春修,段澍霖纂:凤县志,清道光十八年(1838)刻本。

(清)朱子春等修:新修凤县志十卷,清光绪十八年(1892)木刻。

(明)郑汝璧修,刘余泽纂:延绥镇志,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刻本。

(清)谭吉璁修纂:延绥镇志,清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

(清)李熙龄修纂:榆林府志,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刻本。

(清)杨江修纂:榆林府志辨讹,清咸丰七年(1857)刻本。

(清)黄沛、宋谦修纂:定边县志: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刻本。

(清)佚名纂修:靖边县志,清康熙年间修,抄本。

(清)丁锡奎、白翰章修纂:靖边志稿,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刻本。

(清)苏其炤修纂:怀远县志,清乾隆十二年(1747)刻本。

(民国)刘济南、曹子正修纂:横山县志,民国二十年(1931)石印本。

(清)王致云、朱埙修纂:神木县志,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刻本。

(清)郑居中、麟书修纂:府谷县志,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刻本。

(清)高珣、龚玉麟修纂:葭州志,清嘉庆十五年(1810)刻本。

(清)李寿昌修纂:葭州志,清光绪二十年(1894)刻本。

(民国)陈琯、赵思明修纂:葭县志,民国二十二年(1933)石印本。

(清)高照煦、潘崧修纂:米脂县志,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铅印本。

(清)宁养气等纂:米脂县志,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刻本抄本。

(清)吴忠诰、李继峤修纂:绥德直隶州志,清乾隆五十年(1785)刻本。

(清)孔繁朴、高维岳修纂:绥德直隶州志,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刻本。

(清)钟章元、陈第颂修纂:清涧县志,清道光八年(1828)刻本。

(清)谭瑀修纂:吴堡县志,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刻本。

(清)洪惠修纂:延安府志,清嘉庆七年(1802)刻本。

(清)彭瑞麟修纂:保安县志,清咸丰六年(1856)刻本。

(清)侯昌名修纂:保安县志,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抄本。

(清)李暲、郭指南修纂:安塞县志,清乾隆九年(1744)抄本。

(清)姚国龄、米毓章修纂:安定县志,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刻本。

(清)孙芳馨、樊钟秀等修纂:延长县志,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刻本。

(清)王崇礼修纂:延长县志,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刻本。

(清)吴炳修纂:宜川县志,清乾隆十八年(1753)刻本。

(民国)薛观骏修纂:宜川续志,民国十七年(1928)石印本。

(民国)余正东、黎锦熙修纂:宜川县志,民国三十三年(1944)铅印本。。

(清)顾耿臣、任于峤修纂:鄜州志,清康熙五年(1666)刻本。

(清)吴鸣捷、谭瑀修纂:鄜州志,清道光十三年(1833)刻本。

(清)刘毓秀修纂:洛川县志,清嘉庆十一年(1806)刻本。

(民国)余正东、黎锦熙修纂:洛川县志,民国三十三年(1944)铅印本。

(清)丁瀚、张永清修纂:中部县志,清嘉庆十二年(1807)刻本。

(民国)余正东、黎锦熙、吴致勋修纂:黄陵县志,民国三十三年(1944)铅印本。

(清)滕天绶修,和盐鼎等纂:汉南郡志,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刻本。

(清)严如煜修纂:汉南续修郡志,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刻本。

(民国)郭凤州修、蓝培原纂:续修南郑县,民国十年(1921)雕版本。

(清)王穆修纂:城固县志,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刻本。

(清)金世杨修,邹溶纂:洋县志,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刻本。

(清)张鹏翼修纂:洋县志,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刻本。

(清)王穆纂:西乡县志,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刻本。

(清)张廷槐修纂:西乡县志,清道光八年(1828)刻本。

(民国)薛祥绥纂修:西乡县志,民国三十七年(1948)石印本。

(清)钱兆沆修纂:沔县志,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刻本。

(清)孙铭钟修、彭龄纂:沔县志,清光绪九年(1883)刻本。

(清)光朝魁修纂:褒城县志,道光十一年(1831)抄本。

(清)张廷槐修纂:续修宁羌州志,清道光十二年(1832)刻本。

(清)马毓华修,郑书香等纂:重修宁羌州志,清光绪十四年(1888)刻本。

(明)李遇春修纂:略阳县志,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刻本。

(清)谭瑀修,黎成德纂:略阳县志,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刻本。

(清)桂超修,侯龙光纂:新续略阳县志,清光绪三十年(1904)刻本。

(清)余修凤修纂:定远厅志,清光绪十八年(1892)刻本。

(清)贺仲瑊修,蒋湘南纂:留坝厅志,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刻本。

(清)王树照修,吴从周纂:留坝乡土志,清光绪三十二(1906)刻本。

(清)刘煐修纂:佛坪厅志,清光绪九年(1883)刻本。

(清)李国麒续纂:兴安府志,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刻本。

(清)叶世倬修,董朴因纂:续兴安府志,清嘉庆十七年(1812)刻本。

(清)郑谦修、王森文纂:安康县志,清嘉庆二十年(1815)刻本。

(清)钱鹤年修,董诏纂:重修汉阴厅志,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刻本。

(清)林一铭修,焦世官纂:宁陕厅志,清道光九年(1829)刻本。

(清)郝敬修纂:汉阴县志,清乾隆四十年(1775)刻本。

(清)陈仅、吴纯修,杨家坤、曹补山纂:续修紫阳县志,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刻本。

(民国)杨家驹修、陈振纪纂:重修紫阳县志,民国十四年(1925)石印本。

(清)舒钧修纂:石泉县志,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刻本。

(清)李弘勋修,叶时讷补辑:洵阳县志,清雍正九年(1731)抄本。

(清)邓梦琴修纂:洵阳县志,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刻本。

(清)刘德全修,郭炎昌纂:洵阳县志,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刻本。

(清)严一青修纂:白河县志,清嘉庆间抄本。

(清)顾騄修,王贤辅纂:白河县志,清光绪十九年(1893)刻本。

(清)佚名修纂:砖坪地理志,民国六年(1917)刻本。

(清)黄宽修纂:平利县志,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刻本。

(清)杨孝宽修,李联芳纂:续修平利县志,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刻本。

(清)佚名纂修:平利县乡土志,光绪间抄本。

(民国)刘式金修纂:镇坪县乡土志,民国十二年(1923)抄本。

中国西北文献丛书,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10月。。

全国公共图书馆古籍文献编委会编:中国西北稀见方志续集(1-10卷),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7年7月。

嵇璜等纂:续文献通考,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石印。

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4月。

清史稿,中华书局,1974年4月。

清实录,中华书局,1986年2月

明会典,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托津等重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刻本。

(清)陈子龙等辑:明经世文编,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62年6月

(清)贺长龄、魏源等辑:清经世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清)蒋廷锡等辑:古今图书集成,北京,中华书局、巴蜀书社1986年(乾隆)《钦定八旗通志》论著、论文与资料类。

〔英〕罗伯特·迪金森著,葛以德等译,《近代地理学创建人》,商务印书馆,北京,1980年。

〔法〕阿·德芒戎著,葛以德译《人文地理学问题》,商务印书馆,北京,1993年。

〔苏联〕A.Γ.伊萨钦科著,胡寿田,徐樵利译校:今日地理学(教师参考书),商务印书馆。1991年。

〔法〕安德烈·梅尼埃:法国地理学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

〔苏联〕Л.库德里亚舍瓦主编,现代苏联地理学的理论问题,李旭旦、马广志译,科学出版社,1987年。

〔德〕阿尔夫雷德·赫特纳,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王兰生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

〔日〕菊地利夫著,辛德勇译,历史地理学基本概念的革新,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7年第二辑。

〔日〕藤岗谦二郎著,王凌云等译,孙履恒校,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7。

〔美〕理查德·哈特向:地理学的性质——当前地理学思想述评,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王仰麟等编著: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科学出版社,2001年7月。

汤茂林,文化景观的内涵及其研究进展,地理科学进展,2000年第1期。

王铮、丁金宏等著:理论地理学概论,科学出版社1994年。

罗尔纲:绿营兵志,中华书局,1984年6月版。

王庸:中国地图史纲,北京:三联书店,1958年。

曹婉如:中国古代地图集——战国至元,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曹婉如:中国古代地图集——明代,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年。

萧正洪:环境与技术选择——清代中国西部农业技术地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王社教:苏皖浙赣地区明代农业地理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陈桥驿:图经在我国方志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地方志》1992年第2期。

王毓瑚:中国畜牧史资料,科学出版社,1958年。

耿占军著:清代陕西农业地理学,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

顾朝林著:中国城镇体系,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

周一星著: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

李令福:关中水利开发与环境,人民出版社,2004年。

陈显远编著:汉中碑石,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年4月。

梁方仲编著: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8月。

阙维民:中国古代志书地图绘制准则初探,自然科学史研究,1996,第4期。

〔美〕范德(EdwardL.Farmer):图绘明代中国:明代地方志插图研究,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二卷[2000])。

苏品红:浅析中国古代方志中的地图,天津图书馆学刊,2003年第3期。

潘晟:试论明代方志地图的编纂,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潘晟:谁的叙述:明代方志地图绘制人员身份初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1辑。

吴宏岐、史红帅:关于清代西安城内满城和南城的若干问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3期。

桑广书、甘枝茂、岳大鹏:元代以来洛川塬区沟谷发育速度和土壤侵蚀强度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2期。

晏昌贵、梅莉:“景观”与历史地理学,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桑亚戈:从《宫中档乾隆朝奏折》看清代中叶陕西省河渠水利的时空特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二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测绘总局:9-49-17(韩城县),1959年航测,1961年制图,同年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测绘总局:韩城县(1-49-17),依据1959年航测的1∶50000地形图于1963年编绘,1965年制图和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测绘总局:合阳县(9-49-29),依据1961年出版的1∶50000地形图于1965年编绘,1968年制图和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测绘总局:富平县(9-49-39),依据1960年和1961年出版的1∶50000地形图于1963年编绘,1969年制图和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测绘总局:富平县(9-49-39-丙),1975年5月航测,1980年5月调绘,1982年第一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测绘总局:1-49-38(耀县),依据1960年至1963年出版的1∶50000地形图于1966年编绘,1967年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测绘总局:9-49-39-甲(曹村镇),1959年航测,1961年制图,同年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测绘总局:洋县(1-48-108),依据1960年、1962年和1965年出版的1∶50000地形图于1967年编绘,1968年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测绘总局:1-48-107-6(谢村),1959年航测,1961年制图,同年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测绘总局:1-48-107-A(武乡镇),1959年航测,1961年制图,同年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测绘总局:1-48-107-F(城固县),1956年航测,1959年调绘,1965年制图和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测绘总局:1-48-106-6(褒城),1959年航测,1961年制图,同年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测绘总局:1-48-107-B(汉中市),1959年航测,1961年制图,同年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测绘总局:1-48-119-A(汉中市),1959年航测,1961年制图,同年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测绘总局:朝邑(9-49-41-丙),1974年3月航测,1974年12调绘,1975年第一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测绘总局:9-49-52-乙(华州),1958年航测,1960年制图,1961年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测绘总局:9-49-40-丁(大荔县),1958年航测,1960年制图,同年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测绘总局:9-49-61-乙(兴平县),1959年航测,1961年制图,1962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