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符号,景观与文化空间
1.5.2 第二节 潼关聚落景观的构成与层级

第二节 潼关聚落景观的构成与层级

在康熙《潼关卫志》的《卫境图》(图4-4)与《编屯图》(图4-5)中都标注出了诸多的聚落景观,两图中的聚落景观的构成既有不同之处,也有相似之处,但与其他方志舆图所表示其他地方的聚落景观相比,其特征有明显的不同。下面尝试对这个问题进行初步分析。

img40

图4-4 康熙《潼关卫志》的《卫境图》

img41

图4-5 康熙《潼关卫志》的《编屯图》

一、康熙《潼关卫志》的舆图中潼关聚落景观的构成

在康熙《潼关卫志》的《卫境图》中,与大多数康熙时的其他州县志的境图或疆域图中符号的表示明显不同的是,在潼关卫境内,除了作为地域中心的卫城之外,还有诸多历史景观,如沟西关、大峪关、石门关、古城关、寺角关、杨家湾关、禁沟关、瀵井关、五庄关、麻峪关,水门关,潼峪关、巡底关、西峪关,上关、善车关,金陡关、风陵关、旧大庆关,新大庆关、禹王庙,通宁桥,递运所、教场、四知坊、永乐镇、巡检司、巡抚司、二贤庙。《卫境图》中表示的历史景观如通宁桥、教场、四知坊不适合人居住,不能算是聚落景观;图中只有永乐镇一处为镇,但永乐镇并非潼关卫所辖,不在潼关卫境内而是在山西省的芮城,是潼关卫所辖的巡检司驻于永乐镇,从地图绘制的角度看,永乐镇并不是以所辖镇的身份被标入图中的,而是以巡检司所在地的身份被标入图中的。《卫境图》中最大的一类历史景观是20处关,构成了该图中历史景观的主体。这些关是什么样的历史景观?在康熙《潼关卫志》卷之上《地理第一》中有“关隘”,是在“公署”、“学校”之后,“津梁”、“编屯”之前,因此应该是人文景观,其中记载了西峪关等20处关隘;从《卫境图》中的符号上明显可以看出,各关隘是有人驻守的关隘,可以看成是一种聚落景观。对潼关各关的功能,该志中没有直接的说明,但从其中关于位于禁沟的各关对于潼关军事防御功能的重要性的表述中可见其一斑,“至潼关之守,则禁沟最为要地,昔黄巢从禁坑破关、明逆闯李自成亦由禁坑陷关,岂非一方不戒而失三险之明验乎?盖疏忽地理之要,而十二连城之废也。古设十连城于禁沟之西,由南郊以抵山麓,计三十里,而十二连城是三里一城也。每城设兵百人,而于中城益其兵,多设火器矢砮,连络呼应,疾若风雨,即有百万之众,岂能超越而飞渡耶。故守关而不守禁沟者,守犹弗守也,守禁沟而不建十二连城者,守犹未善也”[8]。十二连城是什么,它与各关是什么关系呢?“十二连城,在城南中嘴坡,古为连城关,隋大业七年所迁关城地;东禁沟,西通雒川,自南郊至蒿岔峪三十里,俱有烽台”[9]。在嘉庆《续潼关志厅》卷之下《兵略第八》中有《十二连城关隘图》,在该图中,禁沟的西侧有十余处烽台的符号;而在禁沟的西侧则有古城关、寺角关、杨家关、瀵井关、五庄关、巡底关、大峪关等;这些关的符号与十二连城有两处明显不同,一是十二连城各符号没有注记,这些关却有,二是十二连城符号由方框与旗的符号组合,而这些关的符号则是房形符号与旗形符号的组合。这样的符号表示出二者的质的差异,即十二连城是已经不具有居住条件的,应是被废弃的;而各关则具备居住条件,是正在被利用的。而在康熙《潼关卫志》的文字记载中,十二连城就已经被列入“古迹”一类中,我们可以推出,十二连城在康熙时期就已被废弃,但禁沟之内并非无关守据,古城关、寺角关、杨家关、瀵井关、五庄关、巡底关、大峪关在康熙《潼关卫志》的《卫境图》中与文字记载中也是有的,它们的功能与其他的关一样,在于完善潼关卫的军事防御体系。

巡检司为重要公署,潼关“巡检司三,一在大庆关,一在风陵渡,一在永乐镇”[10],巡检司与巡检的设立也有一定之规,“巡检司巡检,从九品。掌捕盗贼,诘奸宄。凡州县关津险要则置。”[11]很显然,巡检司是作为一般州县也可以有的重要设施;巡检司与各关在规模和职能上相近,但又有不同。这样在康熙《潼关卫志》的《卫境图》中,在潼关地域空间上,由一个中心城市潼关城和20余关、巡检司、递运所等聚落景观构成了一个较为独特的聚落体系。

康熙《潼关卫志》的《编屯图》中则表示出的另外一种历史景观,图中除了标注有潼关城外,还标注有周围各县的县城,当然最多的要数各屯了,有狼寨、土桥、夸父、庙底、九龙、高柏、西闫、娄底、路家营、石桥、孔家营,杨家湾、上营、董社、苏旗屯、庄头、七里屯、大都、万仓、东马、大留、歇马、兴邑、中凹、寺角营、陶家庄、杨家庄、鱼化屯、段名、瑞村、金盆、孟村、吊桥、故真、平洛、焦家庄、永安屯、保安屯、龙门屯、违达屯、黑池、豆庄屯、西王屯、保宁、坊里、抚川、盐池凹、平安屯,南石铁、北石铁、山阳、扶立方、雷庄山、禹邑、高长营、大濠营、石曹屯、程家庄、辛家庄、大兴寨、柳池屯、邓家庄、大兴屯、田村、杨村、刘村、大白猴屯、小白猴屯、羌白、迷失屯、阿彪屯、曲城、中凸屯、小张村、白雪宫、渔池屯、蒲峪口、五里屯、马村、桥底、敷水屯、文王村、焦家庄、洛村、易村、实胜屯、渠泉屯、戏河屯、象桥屯等90余处。潼关卫疆域畸零错落,就是指这些构成潼关疆域的主体的各屯分散落于周围十余州县之内。康熙时潼关卫屯地为3380顷93亩,平均每屯30余顷,实际上也就是一个村所占有的耕地面积。各屯的实际面积应该比屯地亩数要多,也就是说,各屯的面积应在三十余顷以上,这就意味着,每个屯实际上只是一个村落。潼关人也是这样认为的,“潼民一屯即一村,非如华民合数十村而始称一里也”[12]。潼关屯田之民有两个来源,一则源于除去戎衣各务农业的军人,一则“以流移,迁徙来者,安插于豫秦各州县也,方每夫授田百亩,令其开荒纳粮”[13]。潼关卫对这些屯进行管理,而各屯所产粮食,是可以满足潼关驻军及城市的需用的。由此可见,潼关与各屯之间存在着依存关系,这样潼关卫城与各屯构成了与其他州县相同的、完整的聚落系统。

二、潼关聚落景观的层级结构

康熙《潼关卫志》的《卫境图》和《编屯图》揭示了潼关卫的两个聚落系统及人们对它的认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潼关特有的聚落景观的空间层级结构。

康熙《潼关卫志》的《卫境图》和《编屯图》表现出,潼关聚落景观层级结构具有明显的双层性,即以潼关为中心的两个地域聚落体系都是由两层不同性质的聚落层级构成的。一种是军事聚落景观的二层结构,即以卫城为第一层级,以诸关和巡检司所在地为第二层级;一种是与州县聚落景观性质相同的聚落层级结构,即康熙《潼关卫志》的《编屯图》所体现出的潼关卫城为第一层级,各屯(实际上屯就是村落)为第二层级,也就是最低一级,这也是仅有两层。

卫所制度始于明代,按一般的卫所制度,“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大率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百十有二人为百户所。”[14]卫所等级比较明确,一卫约分5个千户所,一个千户所约分10个百户所,是应该分为三个层级的。但康熙《潼关卫志》的《卫境图》中除了潼关卫城之外,根本就没有千户所、百户所;《编屯图》中标有“蒲州守御所”的符号与注记,看起来应该比潼关卫城及其他的县城的规模小,等级低,而比各屯规模大,等级高,可当我们详细地考察其情况时,发现潼关卫所辖“蒲州守御千户所分署,千户张盖建,守御所城在州西隅”,此州是指蒲州,也就是说蒲州守御千户所是在蒲州城内;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康熙《潼关卫志》修纂之时,蒲州守御千户所已经被裁掉[15]。据有关记载,康熙初年,潼关卫还有两个千户所,“左千户所,中千户所,俱在卫治西”[16],由于都在潼关卫城内,所以,潼关卫城与各关、各屯之间没有相当于千户一级的聚落;而各关、各屯之下也没更低一级的聚落,这是比较特别的,与一般的卫不能相提并论。

对潼关比较了解的人往往将潼关卫与普通州县相比,“卫之不可无志,如州县等,况潼关哉”[17]。可真的要将潼关与普通州县相比时,我们发现,潼关卫的这种聚落结构与普通州县的聚落空间结构也是不同的。普通州县聚落的层级也为三级,最高一级是县城,第二层级为镇、堡或铺,最低层级是村落,如乾隆《郃阳县全志》的《郃阳县境图》中标注有县城,为最高层级;有吴庄镇、露井镇、甘林镇、坊镇、王村镇、粟池镇、蔡庄铺、潼家庄铺、吴庄铺、百良镇铺,为第二层级;又有东家寨、文王庄、项村、东马村、安家堡、和家庄、皇西庄、西马村等,为第三层级。如果在图中标注两级,则会标注县城和镇铺等两级,而舍去的应该是最低级的数量众多的小村落,如在康熙《洋县志》的《疆域图》中有洋县县城,还有万春铺、真符镇、沙河铺、渭门镇、铁白铺、胥水铺、望江铺、渭溪铺、仙浴铺、谢村镇,还有碗牛坎、八里关、罗曲院、槐树关、环珠台、白沙渡、留村、马畅、五间桥、智果寺、戚氏村、五里院等较大的村落,尽管在表示村落一级的聚落景观时并不全面,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但三个层级还是表现得比较清楚的。有许多方志舆图所表示的地域聚落景观也只有两层,如光绪《富平县志稿》的《疆域图》中标注了县城和觅子镇、淡村镇、庄里镇、雷村镇、留古镇、刘集镇、张桥镇、施家镇、庄子镇、到贤镇、流曲镇、王寮镇、底店镇、薛家镇、美原镇等15镇,舍去了数百个村落。在康熙《潼关卫志》的《编屯图》中所显示的,潼关显然缺少镇一级的聚落(永乐镇实属他县),而图中所标近百个屯,也就是各个村落,是最低一层级的聚落景观,与实际数量相差无几。这样标注本身意味着潼关就没有镇一级的聚落,因为在一个具有正常的经济与政治属性的地域中,镇铺等是联系地域中心的县城和最底层的村落的中间环节,也是除县城之外最重要的聚落景观,不可能只标尽村落最低一级的聚落景观,而舍去更高层级的聚落景观;而遍查相关文献,潼关也确实没有这样的聚落。

无论从军事角度看潼关地域聚落系统,还是从一般的经济与行政的角度来看潼关地域聚落系统,都只有两个层级。这样的层级结构是和潼关地域的性质与潼关地域的空间范围密切相关的。潼关卫城作为特殊性质的城市,不同于其他一般的州县城。州县的首要任务是度地居民,是国家政治地理单元的基本组成部分,从地图上看,国家是由诸多州县板块拼合而成的。州县城是以州县一级的政治地域为其存在的依托,州县政区一般是一个封闭的连续的面状地域,州县城与地域之间的统属关系简单而明确;潼关卫城则不一样,在人们的意识中,它首先是一个军事城市,其首要的功能是驻军守卫,上隶西安府,下统诸关及巡检司,因而,《卫境图》中潼关卫城与其他的多数景观所具有的就是这种明确的军事隶属关系。为了便于军事物资的供给,采用屯田的方式;而各屯所处位置零散,不可能形成普通州县那样的聚落结构,《编屯图》所反映的就是潼关卫城作为中心城市与地域内各聚落的特殊关系。

潼关在唐代以前曾多次迁徙,“唐始迁今地,盖割华阴阌乡二邑之地为城”[18],一开始潼关就只有城。明代设卫,至清初仍实行卫制。潼关卫作为一级军事机构,其所属首先应是军事景观,如驻军、重要的关隘,巡检司等等。潼关卫城自明代永乐年间开始,由于久无战事,“传谕守领诸兵,除去戎衣,各务农业,遂有军田之设”[19],《编屯图》所表标注出的各屯,就是自明代开始设置的军屯之地。屯田所纳赋税,明代因为意在寓兵于农及“念关地硗薄,遥远不堪全征”,所以每岁半徵;清康熙时,“废军全徵,与民田无异”[20]。康熙初年,潼关卫“原额屯地三千三百一十八顷九十三亩,额徵本色粮一万四千五百五十四石门斗六合九勺三抄,内除无地虗悬粮一百九十石二斗八升八合五勺止,该粮一万四千三百六十四石三斗一升八合四勺三抄,额徵折色银二千二百三十七两八钱四厘三毫,内除无地虗悬银二十四两四钱九分三厘止,该银二千二百一十三两三钱一分一厘三毫”[21]。而所征的粮食,除潼关兵食外,尽输运西安。每屯平均约30余顷,这应是纳赋的亩数,且一例徵收,不分等则。

潼关卫地域聚落景观的这种特殊层级结构的形成是城市与区域历史发展的结果,是人们对于潼关特殊的地域功能的认同,但是潼关的军事功能由于国内的长期安定的局面并没有凸显出来,而这样的地域聚落结构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有利于和平时期进行有效管理的结构。比如,屯粮的收缴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由于各屯距潼关卫城较远,又没有可代行管理的中间级聚落去代行收缴,只好让各屯所在州县代收,极为不便。而且各屯错落于其他州县间,与各县民众发生诸多的矛盾,给管理带来诸多麻烦[22]

小 结

本章以怀远城市规模等级与分布和潼关聚落构成与层级为例,尝试运用逻辑实证分析的方法提出问题,进行基于方志舆图的景观历史地理研究,通过这两个研究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逻辑实证分析的两条途径。

第一种途径,如在对怀远城市规模等级与分布分析中那样,将方志舆图符号表示的历史景观的个性特征与我们所了解的中心地理论对相关景观的共性特征的理解进行比较,分析其中的差异,从而提出具体的景观历史地理研究的问题。采用这种方法研究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实际上本身也就是分析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两个方面的工作,一个是分析方志舆图符号所表示的相关历史景观的特征,另一方面要分析相关理论对同类历史景观所作的解释,在对两个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比较之后,提出具体的问题。而在对问题解答过程中,也必须要对方志舆图符号所表示历史景观的特征的真实性进行进一步确认,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一特征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再对方志舆图中所表示出的历史景观特征与相关理论的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

第二种途径,如在对潼关聚落构成与层级的分析中那样,将方志舆图符号所表示的历史景观的个性特征与相关的方志舆图中表现出的同类历史景观的共性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其中的差异,进而提出具体的景观历史地理研究的问题。分析方志舆图符号所表示的历史景观的特征与相关的方志舆图中表现出的同类历史景观的共性特征的差异,对于没有较为成熟的理论的领域比较适用。采用这种方法研究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分析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两个方面的工作,一个是分析方志舆图符号所表示的相关历史景观的特征,另一方面要分析相关的方志舆图中表现出的同类历史景观的共性特征。第一个方面的工作可以针对所面对的方志舆图进行;而后一个工作则需要在大量的方志舆图研读的基础上进行总结,这是这种途径的难点。在对两个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比较之后,提出具体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释的过程,同样要对方志舆图符号所表示历史景观特征的真实性进行进一步确认,并在此基础上要对这一特征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再对方志舆图中所表示出的历史景观特征与相关的方志舆图中表现出的同类历史景观的共性特征的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

逻辑实证分析方法的本质特征在于个性与共性的比较,从这一点上来说这一方法与第二章所讨论的方志舆图符号的特殊性分析是很相似的,所不同的是方志舆图符号的特殊性分析着眼点在于单个符号或组合符号所表示的历史景观个体的特征,而逻辑实证分析方法则着眼于一类相关符号所表示一类历史景观的空间特征。

作为基于方志舆图的景观历史地理研究的基本方法,在从其他角度讨论问题的过程中也会经常用到;而且运用这一方法进行的景观历史地理研究中,也必然渗透从其他角度讨论问题的方法或内容,如历史景观的客观性与主观性问题,如历史景观的空间结构问题等等。

【注释】

[1]乾隆《怀远县志》卷一,《城堡》。

[2]乾隆《怀远县志》卷三,苏其炤:《创造学宫碑记》。

[3]乾隆《怀远县志》卷一,《城堡》。

[4]乾隆《怀远县志》卷三,苏其炤:《创造学宫碑记》。

[5]道光《榆林府志》卷二○,《兵志》。

[6]道光《榆林府志》卷二○,《兵志》。

[7]乾隆《怀远县志》卷一,《市集》。

[8]康熙《潼关卫志》卷之下,《兵略第八》。

[9]嘉庆《续潼关志厅》卷之下,《兵略第八》。

[10]康熙《潼关卫志》卷之上,《建置第二》。

[11]《清史稿》卷一一六,《志九十一》。

[12]民国《潼关县新志》卷之上,《田赋志》,《潼绅为抵制华民攀行差务县长文》。

[13]康熙《潼关卫志》卷之上,《田赋第四》。

[14]《明史》卷九○,《兵二》。

[15]康熙《潼关卫志》卷之中,《职官第五》。

[16]康熙《陕西通志》卷之六,《公署》。

[17]康熙《潼关卫志》,杨端本:《潼关卫志序》。

[18]康熙《潼关卫志》卷之上,《建置第二》。

[19]嘉庆《续潼关厅志》卷之上,《田赋第四》。

[20]康熙《陕西通志》卷之一○,《屯田》。

[21]康熙《陕西通志》卷之一○,《屯田》。

[22]嘉庆《续潼关厅志》卷之下,《附录》中有《阌民妄攀行差异碑》、《阌民妄派河工碑》、《华民妄攀行差碑》中记载了相关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