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学生心理健康(修订本)
1.16.4 案例思考:如何帮她快乐起来?

案例思考:如何帮她快乐起来?

某大三女生给老师的信——

老师:

上了大三以后,我就觉得自己变了,变得很敏感,别人的语言、语气、眼神、动作都会引起我的不舒服。我变得很固执,经常为小事伤感,经常为寂寞伤心,不能体验轻松快乐。

我对学业心烦。看见一本本厚厚的教学书就心烦,做起一道道难解的题更心烦,连看到别人在学习也心烦。上课、自习时总是一会儿瞧瞧这个同学,一会儿瞧瞧那个同学,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我对别人心烦。连和那些跟我要好的女孩子在一起学习,都觉得不自在,跟她们在一起走路也觉得不舒服。上大二时没有这种现象,大三就有了,发展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大二我谈了一个男朋友,他早我一年毕业了。大二时,他总是陪我上晚自习,周末陪我玩,当时很开心,学习成绩也好,现在他陪我的机会减少了,所以心情不好,总想他能够天天陪我。有时他答应回来看我,结果失约了,我的情绪便特别低落,甚至想哭,想到旷野上喊几声。但看到学校的其他同学一对一对地在一起,看见他们有说有笑时,我好羡慕,好嫉妒。

学期临近结束,目前的心理状态使我没有信心和勇气去参加期末考试,为此申请并办理了缓考,但心里非常痛苦。老师,请你帮帮我。

老师的回信——

××同学:

你好。来信收到,谢谢你对我的信任。从信中可以看出你是个好学上进的学生,过去一直开朗快乐,学习成绩不错,同学间的关系也好,只是大三以后才有了变化。我认为你现在这种“不能体验轻松快乐”的抑郁情绪是一种由恋爱引起的幽怨心理造成的。你现在“对学业心烦”和“对别人心烦”,这种浮躁的心态也是被恋爱激活的“排他”心理造成的。你说“我和那些跟我要好的女孩子在一起学习,甚至跟她们一起走路也觉得不舒服;连别人看我,我也感到不自在,不舒服”。这种伤感的人际心理可以说是恋爱的副产品,正如弗洛伊德说的:“青春期的女孩和男孩,常常和同性结成感伤的伴侣。”恋爱的女孩有时难以与别人分享自己的观念和情绪,总觉得与别人格格不入,而且只愿谈论与恋爱有关的事情。精神的贫困易使这些姑娘无视这个世界的富足。还有,恋爱中的女孩容易造成人际关系和学习成绩的滑坡,由此引起紧张,这些紧张反过来又会强化性爱需要得不到满足的紧张(这里的性爱,是泛指来自异性的爱,恋人的爱,不是单指性行为)。种种紧张不能释放,就会觉得什么都“不舒服”。日积月累地堆积起来,会觉得什么都“不自在”。所以“上大一、大二时没有这种现象,到大三时就有了,还发展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性爱给人带来的是一种奇特的诱人的紧张感、兴奋感,心灵深处有一种快乐感。只有和男朋友幽会才能满足心理需求,带来平静,所以你总希望和男朋友会面,“总想他能够天天陪我,有时他答应回来看我,结果又失约,我的情绪便特别低落,甚至想哭,想到旷野上喊几声。”因为恋爱的刺激既能平息紧张又能引起内心的重复需要,如弗洛伊德所说:“因为性爱生活受到扰乱而导致其病态的心理症患者,他们表现出来的征兆与那些因为吗啡或其他的东西成瘾的人中毒或突然戒掉发生的情景有着极其相似之处。”要解除性爱的诱惑,克服心态的不正常并不容易。

造成大学生心理紊乱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恋爱。一旦恋爱关系出现,自己便和自己相遇。

心理学家荣格说:“遇见自己是极其令人不愉快的事。”你将面对自己平时用理性掩饰的、压抑的、从没有向世界显示的那些情欲,它会完全不顾大脑的反对,一股脑地表现自己。你的心理能量便消耗在自己与自己相遇的过程之中。据说,美国政府为此拨专款,强化在校学生的爱情“克制”教育,鼓励青年人把恋爱和性行为推移到完成学业以后。

对恋爱实施自我克制,国外称为“情绪管理”,它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是自我认定:恋爱与学业哪一个为先?第二是自我设计:未来与现在哪一个为重?第三是自我克制:向自己承诺婚恋放在毕业以后。主动参与文娱活动,淡化自己的紧张感;积极投入到社交活动中,克服自己的寂寞感。只有把消耗在恋爱上的心理能量转移,升华到学业当中去,紊乱的情绪才能得到平衡和康复。你是否愿意对自己进行一番“情绪管理”方面的设计呢?

×××老师

[思考]

1.你同意这位心理咨询老师的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2.如果这位女生是你的同学,你会如何帮助她?

3.你认为“情绪管理”是否必要?愿意对自己进行一番“情绪管理”方面的设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