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学生心理健康(修订本)
1.14.3 第三节 心理治疗中的工作原则与治疗过程

第三节 心理治疗中的工作原则与治疗过程

一、心理治疗的工作原则

(一)真诚原则。要有一颗真诚帮助被治疗者的心。要取得心理治疗的良好效果,首先要取得被治疗者对治疗者的信任,使他认识到治疗者同情和理解他的处境,是真心实意地帮助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治疗者要把被治疗者当做与自己一样平等的人真诚相待,才能与对方建立良好的关系。

(二)耐心原则。心理治疗往往要经过数月到数年的时间,治疗者对被治疗者要有满腔的热情,要善于耐心细致持久地按预定方案做治疗工作。当被治疗者表现出自己的痛苦和烦恼时应给予同情和支持,采取恰当的疏导和治疗方法。

(三)保密原则。心理治疗往往涉及被治疗者的隐私。为保证材料的真实,保证被治疗者得到正确及时的指导,同时也为了维护心理治疗本身的声誉和权威性,必须在心理治疗工作中坚持保密原则,包括治疗者不得将被治疗者的具体材料公布于众。如果在学术活动或教学等工作中需要使用资料时,也应隐去其真实姓名。

(四)中立原则。心理治疗的目标是促进求助者的成长与自立,治疗者不能代替被治疗者做出任何选择与决定,更不应轻率地对被治疗者所谈及的他人或单位做出批评指责。

(五)回避原则。一般情况下,不能为亲友熟人进行心理治疗。因为治疗者在亲友熟人面前难免不带感情色彩,同时也影响着患者的情绪,这样势必会影响治疗效果。

二、心理治疗的过程

一般认为有下列特点的病例是心理治疗易在短期内见效的对象:1.有接受心理治疗的强烈动机;2.年轻,可塑性大;3.智力正常,有中等以上文化,有良好的学习能力;4.环境良好或可以改变;5.人际关系较稳定;6.社会心理因素较明显;7.无显著的人格障碍。

根据心理治疗经验和文献报告,心理治疗对恐怖症、焦虑症和某些抑郁症最有效。行为治疗如系统性脱敏法、暴露法等对恐怖症有良好疗效。焦虑、适应障碍、神经性厌食或贪食也适用于行为治疗。对自尊心缺乏的被治疗者则适宜采用“患者中心疗法”(人本疗法)。认知疗法目前主要用于抑郁性障碍,包括轻、中度抑郁症和抑郁性神经症,如属重度抑郁症则常需联用抗抑郁药。认知治疗也可用于焦虑、神经性厌食或贪食。对癔症则常用暗示催眠治疗。一般而言,神经症性障碍采用心理治疗的疗效比精神病性障碍好。对某些心理生理障碍,心理治疗也有积极的作用。心理治疗过程如下:

(一)问题探索阶段。这一阶段是初始阶段,主要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良好的信任的治疗关系是心理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治疗者要满腔热情地同情关心被治疗者,还要有精湛的技术和高尚的医德、医风。多用倾听技巧是十分必要的。

2.认真收集资料。以进一步了解与核实病史尤其是被治疗者的心理社会背景,查清问题的来龙去脉,评定症状的严重程度。

3.帮助巩固求助动机。让被治疗者树立对心理治疗的信心,渴望心理治疗的帮助,是心理治疗成功的关键。治疗师应对心理治疗的目的、意义、方法与效果进行适当的解释,并运用成功的病例以鼓舞被治疗者的信心。

(二)分析认识阶段。任何心理治疗都需要确定治疗目标,并制定计划和策略以达到治疗目标。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详尽地占有可靠的资料,经过分析比较找出关键问题。为了帮助被治疗者分析和认识问题,常用的方法有询问;提出问题要求被治疗者自我解释;对被治疗者的述说进行准确的有重点的复述;提醒被治疗者注意可能有关但被忽略的成分等。治疗的目标要与被治疗者协商确定,可以调动被治疗者的积极性。

(三)治疗行动阶段。这一阶段是心理治疗中最有影响的环节。在这一阶段,治疗师根据诊断和治疗方案,以一种或数种治疗理论为指导,通过分析、解释、指导、训练等方式来影响被治疗者。被治疗者积极参与这一活动,逐渐理解、领悟、模仿、学习新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向目标方向进行积极的改变。

(四)结束巩固阶段

经过治疗行动阶段之后取得的疗效需继续巩固。要确定继续训练的目标,布置适当的任务或家庭作业,鼓励被治疗者将已学得的经验或应对技巧不断付诸实践。如果被治疗者的症状减轻,其认知、情绪和行为有了一定的改善,被治疗者和治疗者都认为治疗可以先告一段落,那么就可以终止治疗。由治疗者对治疗的效果进行适当的评估,并对被治疗者今后的生活进行适当的指导。

总之,应该把心理治疗作为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来看待。这里做出的治疗阶段的划分符合一般的问题解决模式,它包含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实践和检验假设等过程要素。

思考题:

1.简述心理治疗的定义和性质。

2.心理治疗有哪些类别和常用方法?

3.谈谈你对心理治疗原则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