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大学生择业常见的心理问题
随着高校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不少大学生面对机遇和挑战,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常常产生各种心理矛盾和冲突,导致心理失衡,不但影响毕业生择业,而且影响心身健康。因此,加强择业心理健康教育,是对毕业生进行职业指导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一、大学生择业的心理矛盾
心理矛盾也可理解为心理冲突,它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方向的动机、欲望、目标和反映同时出现,由于莫衷一是而引起的紧张心态。心理矛盾是引起心理失衡的重要原因。过分强烈而持久的心理矛盾冲突对人的心理健康和活动效果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大学生择业的矛盾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当代青年学生的理想丰富多彩,大学生在择业中对理想的追求更加强烈,更加远大。他们踌躇满志,豪情满怀,准备在社会上搏击一番。但由于他们涉世尚浅,对社会了解还不够深,理想往往脱离客观条件,在择业上与社会需要存在着差距,个人理想往往脱离客观现实与主观条件。大学毕业生普遍留恋条件舒适的大城市,好高骛远,追求社会地位高,经济效益好的工作岗位,而不愿到边远地区或条件较差的地方去工作。许多大学生都想成为大经理、“大款”,想走商业巨子之路。他们并未真正思考自己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也较少考虑所定的目标是否有利于个人的发展,甚至不了解自己的气质、性格、能力、兴趣适合于何种工作,因而出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二)“鸡头”与“凤尾”的矛盾。在大学生中经常会发生做“鸡头”还是做“凤尾”的辩论,也就是到小地方当人才还是到大地方做闲人。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但至今也是见解各异。在大城市或者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发展迅速,机遇相对较多,但这类地区人才相对饱和,如北京、上海、深圳这类城市,大学生到处都是,本科生不足为奇,因而,在这些地方工作只能做“凤尾”。相反,一些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人才相对匮乏,到这样的地方工作可当“鸡头”。然而,“鸡头”虽好但吃苦较多,“凤尾”虽然埋没人才但很安逸,这是一个矛盾,对于许多毕业生来说,它是一个“两难选择”。“鸡头”与“凤尾”的矛盾不仅表现在择业的地域方面,也表现在对工作单位的选择上。
(三)渴望竞争与缺乏勇气的矛盾。就业制度的改革,为大学生的择业提供了公平、平等的竞争环境。大多数学生对此渴望已久,他们已经认识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如果没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就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但是,当真正面对社会为其提供的竞争机会时,许多大学生又顾虑重重,缺乏勇气,有的怕竞争失败丢了面子,有的怕竞争失败伤了和气,有的认为不正之风干扰太大,竞争肯定会失败。他们把不愿参与竞争的原因归结到外界,其实,真正的原因是他们自己主观努力不够,缺乏实践的能力和勇气,尤其一些学生在择业中遇到困难时,不善于调整目标、调整自己,而是自己给自己打退堂鼓,自己拱手让出竞争的权利。
(四)所学专业与未来工作的矛盾。不少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看得很重,在择业中只要是专业不对口就认为不适合自己,但在现实社会中,真正完全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是不多的,于是就产生了所学专业与未来工作的矛盾。其实,本科教育更多的是学习能力的教育,是接受新事物能力的教育,是适应环境能力的教育,因此,毕业生完全不必为学不能致用而苦恼。当前,许多大学都在强化对本科生的基础知识的培养,一些高校对入学新生不分专业,这些做法都是在淡化本科生的专业意识。国内许多大公司更是对专业看得很淡,如“宝洁公司”在招收毕业生时就根本不限制专业,仅对应聘者进行基本能力测试和面试。
(五)择业工作与继续求学的矛盾。由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苛刻,高校中考研的学生逐年递增。这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已经充分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说明学历在择业中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城市对学历的限制比较严,好单位也要求高层次人才,因此,不考研就很难找到好工作。但择业与继续求学之间常存在矛盾,一是时间上的矛盾,二是用人单位制造的矛盾(声明自己考研的毕业生往往签不到单位),这两方面的矛盾解决不好,很可能既耽误了考研又延误了找工作。
(六)亲情与爱情的矛盾。亲情与爱情的矛盾也是毕业生经常遇到的烦恼。现在的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增多,父母大多希望他们毕业后回到自己身边,尤其是女生,家长更加不放心她们独自在外地生活。在读书期间谈恋爱的大学生们,为了毕业时能在一起,想尽了办法,但由于父母的期盼.又增添了许多烦恼。男生希望女生到自己家乡落户,女生却希望男生到自己父母身边安家,有的双方妥协都留在外地,却又伤了亲人的心。
二、大学生择业的心理误区
心理误区是指人在心理上特别是认识和人格上陷入无出路而又不能自拔,且本人对此又缺乏意识的状态。就业制度的改革,使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容易在心理上出现种种困惑和不适应,甚至导致产生心理误区,主要表现有:
(一)对现状不满意。一部分大学生认为,既然现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业政策就应该是完全的市场政策,供需双方完全可以自由交易、自由成交。“我想选择哪里就选择哪里”,“哪个用人单位要我,我都可以去”,不希望国家再有条条框框限制的就业政策,却没有想到市场条件下就业制度的改革还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要和国家的劳动人事制度、招生制度、分配制度、户籍制度的改革配套进行,要有一个时间过程。而社会不正之风等腐败现象的存在,使得部分毕业生对现状不满,引起心理失衡。
(二)只顾眼前实惠。由于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一部分大学生择业时只顾眼前利益,过分注重经济效益,讲究实惠,忽视个人的发展。他们的观点是“管它专业对不对口,挣钱第一”,“前途、前途、有钱就图”,“先挣钱,后搞专业”。在与用人单位洽谈时,有些毕业生首先问及的是单位的效益如何,待遇怎样,住房能否落实,奖金是否高,而对自己的发展前景不加考虑。他们的眼睛只盯着外贸、金融、保险和电信等经济效益好的单位,很少问津企业、科研、教育等更能发挥他们才能的单位。在择业中表现出急功近利的趋势,让用人单位反感,使得一些学生虽各方面条件不错,却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
(三)抱怨竞争环境。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为广大学生择业提供了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毕业生的择业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和更多的选择机会。但有些学生抱怨竞争环境不公平,甚至认为择业的竞争不是求职者素质的竞争,而关系的竞争。于是,这些学生不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努力上,而是找关系、托门子、递条子,甚至不惜代价,重礼相送,用庸俗化的一套对待择业。自己反对不正之风,又用不正之风的一些手法对待择业,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受到损害。另一部分学生则缺乏竞争的勇气,形成“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在择业中遇到困难就意志消沉、一蹶不振。
(四)强求心理平衡。大学生参加大规模的供需双方洽谈会评价自己的价值能否得到承认的最常见的办法是互相攀比,比周围的同学哪个选择了知名度高、效益好的单位,哪个同学去了大城市或高层次部门。他们心里的一个念头就是“我不能比别人差”、“我不能不如别人”。尤其是学习稍好的学生更是如此,于是在选择中,攀比嫉妒,强求心理平衡,“这山望着那山高,这花看着那花俏”。有的同学自己毫无主见,随波逐流,认为大多数人钟情的一定是好工作,盲目顺大流,忽视了自己的特长。结果延误了时机,丧失了最能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
(五)盲目乐观。有的大学生在择业时过分粉饰自己,孤芳自赏,认为自己在学校经过多年学习,有了“资本”,以天之骄子自居,社会上各种工作对他们来说都不在话下,任何事情在他们手中都可迎刃而解。有的大学生在推销自己时,不实事求是,有意抬高自己,甚至弄虚作假。有的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在洽谈会上,时间短、任务重,招聘人员不可能考核那么全面,只要能充分表现自我,能签约就是真本事。
三、困扰择业的几种常见心理问题
心理障碍是指一切心理不健康的现象或倾向,它是由心理压力和心理承受力相互作用,使人失去了应有的心理平衡的结果。大学生在择业中出现的矛盾心理以及心理误区,如不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宣泄,则可能发展成为影响择业的心理障碍。这种不良的心理障碍一旦形成,就会严重困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乃至择业。一般地说,大学生择业中出现的心理障碍多属适应过程中的轻度心理障碍。
(一)焦虑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而引起的,是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等感受交织成的情绪状态。绝大多数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焦虑。优秀学生焦虑的问题是能否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单位;成绩不佳的学生焦虑的是没有单位选中自己怎么办;来自边远地区的同学为不想回本地区而焦虑;恋人们为不能继续在一起而焦虑;女同学为用人单位“只收男性”而焦虑;还有一些大学生优柔寡断,竟因不知自己毕业后向何处去而焦虑。
大学生的上述焦虑状态一般并不会对生活构成障碍,但如果焦虑不能得到及时的缓解,就有可能向病态发展,表现出情绪紧张、心情紊乱、注意力不能集中、身心疲惫、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等症状。这种焦虑使大学生毕业时精神上负担沉重、紧张烦躁、心神不宁、萎靡不振;学习上得过且过、穷于应付、反应迟钝;生活中意志消沉、长吁短叹、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有些学生在屡遭挫折之后,甚至产生了恐惧感,一提择业就心理紧张。此时,焦虑不但干扰了大学生的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娱乐,还成为择业的绊脚石。
(二)自负自负心理是过高地估计个人的能力,失去自知之明。一部分大学生自认为是“天之骄子”,应得到优待,于是在择业过程中抱有洋洋自得、自负自傲的心理。面试时,夸夸其谈,海阔天空,给用人单位留下浮躁、不踏实的印象,难以接受。在自负心理的支配下,不少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不正确,心理定位偏高,结果高不成低不就,迟迟不能落实单位。看到别人都签了约,只会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对社会、学校和他人都可能怀有不满情绪。但有时也会向相反方向发展,出现比较严重的自卑心理,从而不敢应聘求职。
(三)自卑自卑心理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低,看不起自己。这一消极有害的心理在不少毕业生身上存在,严重影响就业。一些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辞,成绩平平的大学生面对择业市场,常常产生自卑心理,不敢大胆推荐自己,认为自己竞争力不够。有些大学生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在择业中他们缺乏自信心,勇气不足,例如认为自己相貌不好,怕用人单位以貌取人,更害怕被用人单位拒绝而无地自容。自卑心理源于他人对自己的不客观评价和自己对自己的消极暗示。反复地消极暗示可能导致认知功能的丧失,尤其是对于一些自我意识发展不健全的大学生,部分择业困难的女大学生以及性格内向或有生理缺陷的大学生来说,强烈的自卑心理会成为择业乃至生活的最大障碍。
(四)怯懦怯懦者害怕冲突,害怕别人不高兴,害怕害别人,害怕丢面子。所以在择业时,常常退避三舍,缩手缩脚,不敢自荐。在用人单位面前唯唯诺诺,不是语无伦次,就是面红耳赤、张口结舌。他们谨小慎微,生怕说错话,害怕回答问题不好而影响自己的形象。在公平的竞争机遇面前,由于怯懦,他们常常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以至于败下阵来,错失良机,于是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导致自我评价和自信心的下降。
(五)依赖在择业中,有的大学生对自己缺乏清醒的认识,择业信心不足,犹豫观望,择业依赖父母,依赖社会关系,依赖学校和老师。在人才市场上,父母代替子女、朋友代替自己与用人单位洽谈的场面屡见不鲜,好像不是毕业生自己求职,而是父母亲属求职。他们缺乏自我选择的决断能力,不能积极主动地去竞争,去推销自己。由于大多数毕业生并不能通过他人的关系找到工作,因而,依赖心理往往成为择业的又一绊脚石。
(六)冷漠当一些大学生在择业中受到挫折而感到无能为力,失去信心时,会出现不思进取、情绪低落、情感淡漠、沮丧失落、意志麻木等反应。他们自认为看破了红尘,决定听天由命,任凭自然发落。冷漠是遇到挫折后的一种消极的心理反应,是逃避现实,缺乏斗志的表现。这种心理是与就业的竞争机制不相适应的。
(七)问题行为问题行为即违背社会行为规范的适应不良行为。一些大学生平日缺乏应有的品德与个性修养,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行为。常见的有逃课、损坏东西、对抗、报复、迁怒于人、进行不良交往、过度消费、嗜烟、嗜酒等等。问题行为的存在,不仅影响学生的顺利择业,还可能严重导致违纪与违法。
(八)躯体化症状躯体化症状是由于心理压力和生活方式而导致的异常的生理反应。毕业前的大学生,由于心理应激水平高、心理冲突强度大、挫折体验多,加之一部分大学生性格上本来就不十分健全,因此容易导致某些躯体化症状,如头痛、头昏、血压不正常、消化功能紊乱、背痛、肌肉酸痛、口干、心慌、尿频、饮食障碍或睡眠障碍等。这些症状若不及时排除,则会危及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从以上种种反应可以看出,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产生的心理障碍,具有适应性障碍的特征。主要是因大学生面对求职环境的应对不良而引起,故有的焦虑急躁,有的自卑怯懦,有的冷漠逃避,有的孤傲目空一切,有的身体不适。这都说明是对求职环境缺乏一种良好的适应。但这种现象只属于发展过程中的适应不良,只要大学生主动适应就业环境,各方面引导得法,这些心理障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大多数不会形成心理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