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学生心理健康(修订本)
1.12.1 第一节 能力概述

第一节 能力概述

一、什么是能力

(一)能力的概念。对于什么是能力,国内外尚无公认的、明确的、合理的界定。我国心理学界一般认为,所谓能力,是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对这一概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首先,能力总是和人的某种活动相联系并表现在活动中的。只有一个人所从事的某种活动中,才能看出这个人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如在绘画中,如果某个学生在色彩鉴别、空间比例关系的估计等方面都很强,画得特别逼真,我们说他具有绘画能力。在音乐中,某个人的节奏感、乐感都很强,歌声优雅动听,我们就可以说他具有音乐方面的能力。其次,能力影响活动效果。能力的大小只有在活动中才能进行比较,并在其他条件(知识、技能、花费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比较。如数学运算时,如甲比乙更快地了解题意,采用更简捷的方法,准确地进行计算,我们可以说甲的数学能力强于乙。倘若一个人不参加任何活动,那就难以确定他具有什么能力了。第三,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并不都是能力。如在音乐或绘画中,人们可能表现出脾气急躁或性格开朗的心理特征,也可能表现出情绪稳定、内向沉默的心理特征。这些心理特征可能会影响人顺利地完成音乐或绘画活动,但一般情况下对于音乐或绘画活动而言却不是必需的。而节奏感、乐感对于顺利进行音乐活动,色彩鉴别、空间比例关系的估计等却是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没有这些心理特征,有关的活动便不能顺利完成。因此,能力可以说是人们完成任务或达到目标必备的条件。

(二)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能力、知识和技能既有区别,同时又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首先,知识、技能不同于能力。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就是信息在头脑中的存储。技能是个人所掌握的动作方式。例如,证明一道几何题,在推理证明的过程中,所应用的公式、定理、定义等属于知识,而在这一过程中思维活动的严密性和灵活性则属于能力。又如,在骑自行车时,操作自行车的一套动作是技能,而在支配此动作的心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动作敏捷性等一系列稳定的特点则属于能力。

其次,能力和知识、技能又有密切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一方面,能力是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例如,一个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就逐渐掌握了思维操作,从而发展了智力;某人在掌握绘画技能的同时,也就形成了绘画能力。一旦离开了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任何能力都不可能形成,更不可能得到发展。另一方面,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又是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的。能力制约着知识、技能掌握的难易、速度和巩固程度。随着知识、技能的掌握又会导致能力的提高或是新能力的发生。

总的来说,能力离不开知识和技能,但能力和知识、技能又有本质的区别。如一个学生靠死记硬背可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但我们不会认为他的能力是好的;另一个学生尽管考试没有取得好的成绩,但他能灵活地思考,甚至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说明他的能力比较强。这也就是说,能力并不表现为知识、技能本身,而是表现在获取知识、技能的动态上,即能力表现为人们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快慢、深浅、难易以及巩固程度等方面。

二、能力的分类

人的能力很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一)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在许多基本活动中都可表现出来的,是各种活动都必须具备的能力。例如,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想像力等,属于一般能力。学习、工作、创造发明等任何活动的顺利完成,都离不开这些能力。特殊能力是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绘画能力、医学诊断能力等,这些能力只是对于完成相应的活动才必须具备的。

人要顺利完成某种活动,必须具备一般能力和从事该种活动的特殊能力。在活动中,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有机地联系着。一方面,一般能力的发展,为特殊能力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一般能力在某种活动中得到特别发展,就可能成为特殊能力。如观察力是一般能力,但在医学诊断中,除了一般的观察力外,还需要区别不同疾病的不同症状,同一种疾病在不同时期的躯体表征,以及躯体表征的严重程度等敏锐的观察能力。这就是在医学诊断上的特殊能力。另一方面,在特殊能力发展的同时,也会促进一般能力的发展。如医生在诊断过程中的精细的观察能力,有可能迁移到其他活动领域,表现为他的一般能力的发展。

(二)优势能力和非优势能力。一个人往往有多种能力,形成一个能力系统。但在这个能力系统中,通常会有一种能力占优势,其他能力从属于它。如爱因斯坦具有卓越的物理才能,同时他又具有数学和艺术等方面的才能。对爱因斯坦而言,物理方面的能力是优势能力,而数学和艺术等方面的能力是非优势能力。优势能力在一个人的生活实践中占主导地位,非优势能力则起着增强优势能力的作用。同时,优势能力在完成某种活动时,可以补偿非优势能力的不足。如在运动竞技中,两个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一个主要靠动作的稳健和准确,另一个主要靠动作的强度和灵活,他们同样可以表现出乒乓球运动员的卓越才干。

区分优势能力和非优势能力,充分发挥优势能力的作用,对于因材施教、加速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能力的个别差异

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上存在着明显的个别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能力的水平、能力表现的早晚和能力结构类型等方面。能力的个别差异主要是从我们常说的智力的高低表现出来。

能力水平上的差异,就是通常讲的人的能力有大小之分。有的人聪明,有的人愚笨,而大多数人属于中等。

能力表现早晚上的差异,一是指有些人在很小的时候就聪慧超群。据说曹植七岁能诗,王勃十岁能赋,这称为“人才早熟”。二是指有些人的能力表现较晚,甚至到了晚年,能力才充分发挥出来。如齐白石在四十岁后才表现出绘画才能,这叫“大器晚成”。

能力结构类型上的差异,是指能力中的各种成分在构成方式上的不同。例如,有的人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强些,但思维能力和想像能力差些;有些人思维能力和想像能力强些,但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差些。即便是对同一种能力,如记忆方面,一些人善于形象记忆,另一些人善于词语逻辑记忆,还有些人这两者都不错,这些都是能力结构上的差异。

四、能力与智力的关系

谈到能力,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智力。智力和能力虽然有时很难作严格的区分,但智力毕竟不能等同于能力。能力是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而智力则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这也就是说,智力是能力中的一种,是一种与认知能力相关的能力。如观察力、注意力是能力,也是智力的内容;但速度、灵活性却只能说是能力而不是智力。

智力是由一个内在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一般认为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和注意力五个要素。但这五个要素并不是简单相加,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人完整独特的心理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