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学生心理健康(修订本)
1.10.2 第二节 影响青年恋爱的因素

第二节 影响青年恋爱的因素

从前面对爱情心理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到:生理需要、依恋、个性追求等都是促使青年开始恋爱的因素,因此,影响青年恋爱活动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几个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较大的因素有:

一、生理因素

满足性冲动是促使青年投入恋爱活动的重要诱因。在性意识发展到热恋阶段,性欲需求日益强烈,前阶段弥散化的性冲动集中投射到选定的特殊对象上。出于性冲动的驱使,青年开始脱离群体化的两性活动而单独约会,这就是恋爱。

由此可见,生理需要是恋爱的重要起因。正如前面对爱情心理结构的分析时指出的,性爱与情爱应该并重,忽略任何一方都不对。

社会文化有两方面的倾向。一是文学作品的影响。许多人投入恋爱的目的是为了尝试一下早已向往的被诗歌小说吟诵的甜蜜爱情。文学作品经常渲染爱情的纯洁神圣,加强了青年把爱情理想化的倾向。他们从诗歌小说中得出结论:纯粹的精神追求比低级的肉欲重要百倍。于是追求高尚神圣之情欲,贬低肮脏的肉欲。二是社会道德规范、教育方式的作用。禁欲主义性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提供精神力量去压抑肉欲:宗教提供的是原罪和上帝,哲学提供理性……成人社会又总是向青年灌输性有罪的观念,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影响到青年人的恋爱观。

要消除病态恋爱观(最典型的是柏拉图式的精神之恋,它被一部分大学生所鼓吹宣扬)带来的心理紧张失调,性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只要青年真正认识到性需要的正常合理,病态就会消除。

二、社会情感需要

亲密关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即使是羁留荒岛的鲁滨孙,也要培养出一个忠实仆人“星期五”来满足他的人际交往需要。完全没有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交流往来,所带来的孤独是一般人很难忍受的。

亲密关系的需要在青年前期开始显露。这时的青年不再像儿童那样满足于血缘带来的亲近,而有意识地结交一些个人密友。处于此阶段的青年正在发展迅速的关口,有许多烦恼不能也不愿向长辈倾诉。于是大多数人发现,如果没有一个可互相吐露心声的亲密知己,日子将很难过。到了青年中、晚期,亲密关系的需要进一步发展,此时的朋友已不仅仅是倾诉对象。

人际的交流,背景的融会,这些对青年的交友影响都很大。进入大学校园,对大多数人来说意味着脱离以前的群体进入新环境。青年必须重新建立各种关系。烦恼、寂寞、通过交流完善自我……多重目的使青年对亲密关系的需求空前强烈。

异性亲密关系发展的顶点就是爱情。除了父母,青年恐怕不会承认有比恋人更亲密的人,而且恋人间的亲密在某些方面是父母子女间关系比不上的。心理学家沙利文指出,亲密关系和性冲动最终结合成人类的情爱,“所有这些重要的相互联系的倾向……这在青年早期变成对亲密关系、友谊、认可、私下交流的相同需要,以及以更精细的形式与一个异性建立恋爱关系的需要。现在这是一个最终联合起来并具有意义的大结构。”不过,由亲密关系需要导致情爱可能会出现一种危险:把亲密关系需求与爱情混为一谈。青年(尤其是刚进校门的大学新生)对亲密关系的需要很强烈。当极其缺乏亲密关系时,某个异性与他交往便满足了他的愿望,这时的青年不一定能分清亲密关系与爱情的区别。友谊一类的亲密关系表现为亲近、信任和互惠,爱情亦如是。虽然心理学家发现友情量表和爱情量表得分的相关性并不高,两者确有差别,但清楚地分辨它们并不容易,尤其是当一方有强烈错觉时,更可能把另一方的友谊信号误为爱情。把爱与友情混淆是造成单相思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个性因素

影响恋爱的最重要的个性因素是归属与服从。归属和服从的需要是作为社会存在物的人具有的最重要的需要之一。人从属于社会,总要归于某个群体,得到他人的承认。即使完全脱离社会,一段时间内不能与社会交流的人也会在自我认识中保持某种归属感。鲁滨孙度过了十年荒岛生涯,就是把自己看做是拓荒的白人社会的英雄,他甚至在那儿建立起模拟白人社会的小天地。心理学家马斯洛把归属感和爱摆在一起,认为它是安全需要之后的需要层次,由此可知其重要性。

归属需要促使青年向群体认同。群体活动增加了男女青年的交往机会,对群体的共同归属(尤其是一些很小的群体)又增强了异性之间的人际吸引力,进一步的发展便可能导致恋爱。归属和服从也会使青年直接导向恋爱。因为恋爱双方是一个亲密关系极强的小圈子,在恋爱中,恋人能感觉到自己属于另一个人,能体验被另一个人爱抚关心的滋味。两人共同分享所有的东西:财产、感情、秘密。所以,恋爱能直接满足归属和服从的需要。

有时候,对群体的归属需要也会破坏恋爱。因为归属需要会要求青年得到群体的认同,仅仅在恋爱的两人世界里难以满足它。于是青年投入各种群体活动,但恋爱具有排他性,恋人要求对方只属于自己,如果双方归属的群体不一样(这在男女之间很容易出现,两人的爱好不可能完全一致),就可能造成矛盾,引起一方的不满而危及恋爱关系。

如何处理好恋爱与其他事务和人群的关系,是大多数恋人的艰巨任务,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心理紧张,此时求助于长辈和心理咨询人员的帮助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