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概述
人际关系是在人际交往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伴随着人际交往过程而发生变化。因此,了解、学习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理论对于指导人际交往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什么是人际交往
(一)人际交往的概念。人际交往是指人们相互接触的过程。通过交往,人与人之间达到相互了解,从而形成各种人际关系。在社会生活中,交往是人们相互联系的重要形式,人与人之间为了建立各种关系,就必须相互接触和交往。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际交往过程是复杂的、多结构的过程,它包括以下三个层面:
1.人际交往过程是交往者之间相互交流信息的过程。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首先就是交往双方的信息沟通和交流过程。即一方借助语言和非语言手段把各种信息传达到交往对象并为交往对象所接受。如果没有信息的交流,交往就毫无意义可言。
2.人际交往是交往者之间相互认知的过程。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仅是信息的相互沟通,还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认识。即一方对另一方的知觉、理解和评价。一个人只有认识和了解与之交往的人,他才能确定自己与对方的实际关系,并决定自己与对方交往的意向和深入程度。
3.人际交往是交往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人际交往中,人与人的交往总是带有一定的目的性。这种目的或者表现对他人发生某种影响,或者表现希望通过与他人交往使自己在某些方面发生变化,即通过交往而导致相互之间心理和行为上的改变。
(二)人际交往的行为模式。现代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向交流活动,当一方施于对方某种交往态度、交往方式,交往程度时,对方往往会报以相应的态度、相应程度的交往方式。这一原理揭示一般人际交往的行为模式规律是:一方表示的积极行为会引起另一方相应的积极行为。反之,一方表示的消极行为会引起另一方相应的消极行为。根据这一规律,要求人们在人际交往中,若要想获得他人的喜欢、尊重、信任和帮助,自己必须真心喜欢、尊重、信任和帮助他人,正所谓“爱人者人皆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三)人际交往心理效应。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交往的有效性取决于交往双方心理因素的综合效应。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效应有以下几种:
1.首因效应。所谓首因效应就是我们常说的第一印象,是指交往中首次获得的信息对以后所给对象的评价或印象产生的影响。第一印象往往是深刻而牢固的,对以后的人际认识会产生定向性作用,即我们常说的“先入为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知觉具有综合的倾向。尽管第一印象产生时所需的信息量是有限的,但人会自动地把这些不完整、不充分的信息用想像去予以填补,从而形成整体的印象。1957年,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次用实验方法来研究这一现象。在实验中,他设计了四篇不同的短文,分别描述一位名叫杰姆的人。第一篇文章整篇都把杰姆描述成一个开朗而友好的人;第二篇文章前半段把杰姆描述成一个开朗友好的人,后半段则描述成孤僻而不友好;第三篇和第二篇相反,前半段说杰姆孤僻而不友好,后半段说他开朗友好;第四篇文章全篇将杰姆描述得孤僻不友好。洛钦斯请被试的四个小组分别读这四篇文章,然后在一个量表上评估杰姆的为人到底友好不友好,结果是,读第一篇文章的人,95%认为杰姆友好;读第二篇文章的人,78%认为杰姆友好;读第三篇文章的人,18%认为杰姆友好;读第四篇文章的人,3%认为杰姆友好。这78%和18%的差异说明了首因效应的确是存在的。首因效应给我们的积极启示是:当我们与陌生人初次见面时,一定要尽可能设计、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使对方产生好感,并激发其继续与你保持交往的意向。
2.近因效应。所谓近因效应就是指在交往中所获得的信息或印象对以前给对象的评价或印象产生的影响。有人称这种现象为后摄作用或最近印象。近因效应也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某同学一向诚实,而最近一次却说了谎话,于是会被同学们认为他是一个不诚实的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故事,也是近因心理效应的典型例子。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看似矛盾,实际上并不矛盾。这两种人际交往心理活动规律告诉我们一个很简单但很有价值的道理:在交往初期,彼此生疏,容易产生首因效应。在交往后期,彼此相当熟悉,容易产生近因效应。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既要重视好的开始,也要重视好的结尾,做到善始善终。这样才能使自己在别人心目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印象。
3.晕轮效应。所谓晕轮效应是指从一个人的某个或某些特征出发,进而扩展到他的其他各方面的人际认识心理现象。此现象又称光环效应或月晕效应。这种现象往往发生在交往的初期阶段。晕轮效应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例如,在大学生异性交往中,外貌晕轮效应较常见。我们常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一俊遮百丑,一好百好,一坏百坏等,都属晕轮效应。
4.刻板效应。所谓刻板效应就是指对某一类人形成一种固定的看法后,便习惯把某一具体交往对象看做是某一类人的典型代表的心理定势现象。刻板效应在我们生活中广泛存在。如,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刻板效应有:老年人保守、死板;青年人开放、创新;男的刚强;女的柔弱。对属于某一地域的人的刻板效应有:北方人豪爽耿直;南方人精明灵活。对不同职业的人的刻板效应有:商人狡猾、虚伪;学者诚实、严谨。
5.投射作用。所谓投射作用是指个体认识他人时,往往会把自己的特性归属转移到他人身上。生活中,许多人往往都有一种共同的心态,就是总觉得他人是与自己相同的,即以己度人。比如,自己喜欢热闹,往往认为别人也喜欢热闹;自己爱议论他人,总认为别人时常背后议论自己;自己好胜心强就猜想别人也一定好强;惯于讲假话的人常常不相信别人的话。
人际交往中起作用的心理效应是复杂的,以上几种常见的人际交往心理效应,对人际交往既有积极作用,又有干扰作用。在实际人际交往中,应自觉灵活运用,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克服消极作用。
二、什么是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概念。人际关系是指在相互接触、交往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人际关系通常可用心理距离来描述,心理距离又可用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来衡量。美国人类体语学家爱德华·霍尔教授研究发现:人际关系不同,交往时人际空间距离也不同。他在1963年出版的《躯体行为的符号体系》一书中,把人际距离分为四个区:一是亲密区,0.5米以内。这是属于具有直接血缘关系、夫妻或恋人以及同性要好朋友间的交往距离范围。二是个人区,0.5~1.2米内。这是属于较熟悉的同事、同学或朋友间的交往距离范围。三是社交区,1.2~3.7米内。这是一种社交性的较正式的人际交往距离范围,属于公事公办关系人员的交往距离范围。四是公共区,3.7米以外。这是人际交往界域的最大距离,是一切人都可以自由出入的交往空间范围。一般来说,人际距离越近,人际关系越亲近。相反,人际距离越远,人际关系越疏远。
(二)人际关系的心理因素。人际关系是多种心理因素的复合体,通常包括认识、情感和行为三种基本成分。
1.认识。认识成分反映个人对人际关系状况的了解程度,它是人际关系得以形成的理性条件。人际关系是在人际交往中通过感知、识别、了解和理解而建立起来的心理关系。任何人际关系的形成都是从人与人的相互认识开始的。如果彼此不直接交往,根本就不认识,也就不可能建立任何一种人际关系。
2.情感。情感成分反映的是交往两方在情感上的满足程度,它是判断人际关系状态的主要指标。人际关系的状况总是以各种情绪、情感体验为特征的。不同的人际关系会引起不同的情绪、情感体验,如人与人之间关系密切,心心相印,彼此都会感到心情舒畅,相宜相悦。
这种情绪、情感体验的产生是以交往中双方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为依据的。需要得到满足时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人际关系就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则会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人际关系就朝着不良的方向发展。
3.行为。行为成分反映的是交往双方在实际交往中的外在表现,它是反映人际关系状况的重要标志。在一般情况下,人际关系好,则行为上多有亲近表示;人际关系差,则行为上多有疏远表示。如人们在工作、学习、旅游、玩耍等交往活动中的协作方式、交往密度、利他行为等,都能反映出人际关系的状况。
(三)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情感卷入和交往由浅入深的过程。从人际交往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来看,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注意阶段。即由零接触过渡到单向注意或双向注意的定向阶段。注意阶段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选择识记等多方面的认识心理活动。在此阶段,由开始时的彼此无关,即零接触状态,逐渐实现选择性注意,从而把对方纳入自己的知觉对象或交往对象的范围。如果交往双方互相注意时,说明双方进行了互相选择,处于一致性互动状态中,为人际关系的建立准备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2.接触阶段。即由注意逐渐向情感探索、情感沟通的轻度心理卷入阶段转变,开始建立初步的心理关系。接触阶段包含着角色性接触、情感沟通等心理活动。在此阶段,双方仍未进入对方的私密性领域或隐秘敏感区,自我暴露也不涉及自己的根本方面。在交往中,双方严格遵守交往法则,属普通的人际关系阶段。
3.融合阶段。即由接触而导致情感联系不断加强,心理卷入程度不断扩大,进入稳定交往阶段。融合阶段包含着对事物的认识、评价趋于一致,情感产生共鸣等心理活动。在此阶段,双方的安全感已经确定,表现出情感联系越来越密切,自我呈现的广度和深度大大扩展,彼此已成为知己好友,双方关系的性质出现实质性的变化。在实际交往过程中,人际关系的融合阶段仍然有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在其低水平层次上,表现为交往双方的适应与合作,即求同存异;在其高水平层次上,表现为知交和融合,即心心相印。
(四)人际吸引因素。决定人际吸引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社会心理学认为,影响人际吸引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个人吸引力方面的因素,二是相互吸引力方面的因素。
1.个人吸引力因素。个人吸引力因素是指个人具有吸引他人的条件和素质,主要包括个人的外表特点和个性特质。一个人的外表特点对人际吸引力有直接的影响。如在日常交往中,一个长相漂亮、风度高雅、仪表怡人的人比一个长相平平的人更具有较大的吸引力。除外表特点外,一个人的个性特质是影响人际吸引的另一重要因素。据有关调查,人缘型的人往往具有以下个性特征:
(1)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心人、能容忍人、肯帮助人、能体贴人。
(2)心胸开阔、性情开朗、不斤斤计较、不郁郁寡欢、交往大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3)持重、耐心、忠厚、诚实、真诚、随和、谦逊。
(4)聪颖但不自负、自傲,有较强的工作、活动能力,学习成绩较好,有较广博的知识及信息。
(5)有多方面的兴趣、爱好。
(6)乐于与人交往,会协调人际关系。
(7)有幽默感,不尖酸、刻薄。
(8)温文尔雅,有较强的审美能力。
2.相互吸引力因素。相互吸引力因素是指在相互交往过程中,使彼此产生吸引力的条件和因素,主要包括相近、相似、相补和相悦等方面的因素,俗话说,“亲不亲,故乡人”,“远亲不如近邻”,这些都说明,空间距离上的相近,有利于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一个较为陌生的环境,可成为人际吸引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比如,刚入大学的新生,他们首先想结交的对象就是“老乡”。在日常交往中,同学之间的态度、兴趣、需要、价值观越相似,他们之间的相互吸引力越大,并发展为知己朋友。此外,当双方的需要以及对对方的期望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双方也容易产生强烈的吸引。例如,依赖性强的人喜欢和独立性较强的人交朋友;脾气急躁的人喜欢与温和有耐心的人相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体验到,当自己喜欢对方,对方也真喜欢自己时,很容易建立和发展深厚的友情。
三、人际交往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都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和交互影响,产生了社会。在现实的社会中,交往从某种意义上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而人际交往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际交往作为人类社会的最基本的社会活动,具有以下四大作用:
(一)促进个体社会化进程。社会化是指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自己的思想行为与社会规范要求相适应。人际交往既是一个人实现社会化的重要起点,也是一个人实现社会化的必然过程。人要了解社会规范并将其内化为自觉的行为,光靠从书本上学习是不够的,必须在与各种人的具体交往中去学习、体会、掌握和适应。在交往中学习提高、逐步完善自己,实现个体社会化。正如马克思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直接和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人的发展。”
(二)促进个体间信息沟通。人际交往是现代人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在现代信息爆炸时代,不与外界交往,只靠个人的努力是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掌握有关知识与信息的。独学无友,孤陋寡闻。只有通过广泛的交往,互相学习、互通有无,才能掌握更多的信息,从而开阔视野,增长学识。正如萧伯纳所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每人仍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流,每人就有两种思想。这形象地说明了人际交往在信息沟通、增长知识经验中的特殊作用。
(三)促进个体自我认识。人实现自我认识的途径有三条,即人际交往、自我观察和行为评价。其中,人际交往是认识自我的最为客观、有效的途径。一方面,在人际交往中,交往能使不同个体特有的心理品质得以显现,这就为人与人之间的认识、比较与评价提供了条件。
另一方面,人对自己的认识总是以他人为镜,需要通过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比较,把自己的形象反射出来而加以认识。通过人际交往,人们可以以他人作为参照系,从他人对自己的反应、态度和评价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找到自己恰当的社会位置,选择更为恰当的行为模式。正如马克思所说:“人起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
(四)促进个体身心健康。轻松与和睦的人际交往对于保持个体身心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交往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交往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感到安全,形成良好的心境,保持身心健康。反之,当人的交往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时,会使人感到孤独和寂寞,带来一系列不良的情绪反应。而不良的情绪作用于人的生理活动,会降低人的抗病能力,使正常机能减退,甚至影响人的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从而导致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