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挫折后的行为反应及影响因素
一、挫折后的行为反应
不同个体遭受挫折后有不同的行为反应。心理学研究认为,挫折后的表现属于一种自我意识的防卫,目的在于解脱挫折对自己带来的心理烦恼,减少内心的冲突与不安。
根据受挫后反应的效果不同,可把挫折后的表现形式分为消极行为反应和积极行为反应。
(一)挫折后的消极行为反应。消极的行为反应是个体受挫后常常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消极的行为反应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受挫后的紧张、焦虑心理,但这种行为反应缺乏积极的社会价值,其后果是:一方面使大学生引发新的挫折,另一方面也可能危害社会和他人。常见的消极反应有以下几种:
1.攻击。又称侵犯和对抗。个体目标受挫后,往往在非理智情况下把“高能量”的愤怒情绪指向一定的对象,这是一种破坏性行为。根据受挫者攻击对象不同,可把攻击分为直接攻击和间接攻击。直接攻击是指个体受挫后把攻击的矛头直接指向造成挫折的人或物上。
一般来说,自尊心很强、缺乏生活经验、易冲动或受到挫折较大的学生,易于将愤怒情绪直接发泄于给自己造成挫折的人或物身上。间接攻击即把挫折后的愤怒情绪转嫁到自己或与挫折情境毫不相干的人和物身上。间接攻击多半出现在以下情况:要攻击的对象过于强大;挫折来源不明,找不到具体的责任者或是关系特殊等。一般说来,缺乏自信、内向或悲观的学生,受挫折后,容易把矛头指向自己;而性格外向的学生,受挫后,如果挫折来源不明或觉察到引起挫折的真正对象不能直接攻击时,便会寻找“替罪羊”。
2.退缩。个体目标受挫后,以退缩的方式来适应挫折情境。主要表现为:(1)逃避。即个体不敢面对自己挫折情境,而逃避到自认为较安全的地方,具体趋向是从现实逃向幻想世界。这种幻想不同于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对未来远景的想像,而是个体遭到挫折后,陷入一种不切实际的想像境界中,以求脱离现实,在由自己的想像而构成的似梦非梦的情境中获得满足。或逃向生理方面,如受挫后装病等。(2)倒退。又称回归。即个体受挫后,放弃已经习得的成人的正常行为方式而恢复使用早期幼儿时幼稚的方式加以对付,从而减轻内心的心理压力。如易受人暗示,盲目相信人,盲目执行他人指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暴跳如雷、声色俱厉,甚至无理取闹。(3)冷漠。即个体目标受挫后,表现出一种漠不关心、无动于衷的态度,对工作生活失去信心,放弃一些未受挫折的事物,无所作为,甚至放弃生命。
3.固执。个体遭到挫折后,由于不能理智的思考和对待失败的原因或自己的错误,反而盲目地重复着导致其挫折的无效行为。其特点是行为呆板、无弹性并具有强迫性。如有些大学生因违反学校有关纪律而受到批评后,不仅不改过和收敛,且类似行为反复发生。严重的固执行为一旦稳定下来,就会导致强迫症,出现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
4.反向。是指把自己的一些不符合社会规范、不被允许的愿望和行为,以一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或行为表现出来,以掩盖自己的本意,或减轻心理压力的行为反应。它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饰自己的真实动机,但是,掩饰包含着压抑,长期运用会从根本上扭曲自我意识,使动机与行为脱节,造成心理失常。
(二)挫折后积极的行为反应。虽然挫折会使人感到痛苦、焦虑、不安,但是个体受挫后若能在理智的指导下,以积极的行为反应去应付挫折,那么就会有效地摆脱挫折,不断走向成功。挫折后积极的行为反应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反复尝试。是指个体受挫后,再接再厉,锲而不舍,在挫折和坎坷上寻找突破口,力争克服它,解决它。
2.补偿。即当一种动机和行为经一再尝试仍不能达到成功时,重新调整自己的期望值,设置另一个新目标来代替或补偿,或者说谋求新的满足来代替原来的需要,借以补偿原目标未能实现所造成的心理损伤,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补偿分为正向补偿和反向补偿。正向补偿就是对自己的失败或某些缺陷做有利于社会的或适应社会的补偿,反向补偿则是受挫后做不适应社会的甚至是反社会的补偿。
3.升华。指一个人因某种原因无法达到原定目标,或者个人的动机与行为不为社会所接受时,用另一种比较崇高的、具有创造性的或建设性的、有社会价值的目标来代替,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去满足未能满足的需要,借此恢复心理平衡的反应方式。如平时所说的“化悲痛为力量”就是一种典型的升华表现。
4.幽默。当处境困难或尴尬时,那些人格比较成熟、修养较好的人,往往以幽默的方式把原本困难的情况转变过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摆脱困境,维护自己的心理平衡。
二、挫折后的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受挫后为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用自己的方式把受挫时产生的否定情绪自我解决,减少内心的冲突和不安,保证心境安宁的过程,又称为自我保护或自我防御。
自我防御的反应方式应用得当,能产生积极作用。如缓冲心理挫折、减轻焦虑等。同时,常常使个体表现出一种自信、愉快、进取的倾向,有助于个体积极战胜挫折;但如果应用不当,则产生消极作用。如常常表现出退缩、逃避、自欺欺人,它会阻碍个体面对现实、积极进取,过分使用还有可能引起心理疾患。
(一)文饰。也叫合理化,是指个体遭到挫折后,找出种种理由为自己未能达到所追求的目标进行解释,以达到减少因挫折引起的紧张和维护个人的自尊心的目的。如贬低目标的“酸葡萄心理”与美化结局的“甜柠檬心理”,就是文饰的突出表现。文饰自我的理由往往是不真实或次要的理由,起着自我欺骗和自我麻痹作用。有时文饰会影响个体实事求是地面对现实和做积极改变的行动。
(二)压抑。个体受挫后,强迫自己把痛苦的体验压抑到潜意识中去,使之不能进入意识而被“遗忘”,使自我避免痛苦,实际上被压抑的因素并不一定真的消失,仍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个体的行为。压抑的目的在于避免自我内部的危险获得暂时的安全感,但是,如果长期压抑,容易积压成疾。
(三)自居。自居是个体在行为遭受挫折后,将别人具有的而且自己羡慕的品质或特性转移到自己身上的一种心理反应。如果个体在接受了别人的优秀品质后,能够一直以此为目标赶超,也能起到战胜挫折,调动积极性的作用。但如果只是自居而不模仿,那只是自欺欺人的做法。
(四)投射。个体受挫后,将引起压力和冲突的焦虑感或不良的需求、动机、态度等转嫁到其他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处于同样状态,以减轻自己的内疚和焦虑。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投射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受挫大学生的紧张、焦虑心理,但是,容易影响大学生做出积极的行为反应。
三、影响挫折承受力的因素
每个人对挫折的适应是不尽相同的,人对挫折的适应能力称之为挫折承受力。挫折承受力实际上反映了人对待挫折的态度。人的一生要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能否战胜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人的态度。挫折承受力强的人,能向挫折挑战,百折不挠,直至取得最后胜利。
挫折承受力弱的人,遇到挫折一蹶不振,甚至行为错乱,失去应付能力。
挫折承受力受多方因素影响。
(一)生理因素。从神经系统类型来说,神经系统类型属于强型、均衡、灵活型的人比神经系统类型属于弱型、不平衡的人挫折承受力要强;从身体状况来说,身体健康、强壮的人比体弱多病的人挫折承受力要强。
(二)社会经验。挫折承受力是个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而习得的能力之一,可经过学习和锻炼而获得提高。因而,不同社会阅历的人,挫折承受力也不同。挫折经验多、体验深入的人,在同逆境的搏斗过程中可以锻炼自己应对逆境、战胜困难、摆脱挫折的能力,掌握处理挫折的技巧,增强挫折承受力。而从小娇生惯养,在父母保护伞下成长的人,由于缺乏锻炼机会,适应能力较差,即便是遭受一点儿挫折,也有大难临头的感觉。挫折承受力异常脆弱,甚至一蹶不振。
(三)认识因素。个人对挫折的主观判断和个人的认识结构会影响一个人对挫折情境的主观体验。同一挫折情境,而因人、因时、因地会出现感受和判断不同,因此构成的心理压力和打击也就不同。在挫折面前,如果能正确地、实事求是地认识和评价它的影响,那么挫折感会相对轻一些,挫折承受力会强一些。反之,如果把挫折看得过于严重,甚至把它看成是毁灭性的打击,则挫折感会大大强化,甚至令人无法忍受,挫折承受力也会大大降低。
(四)预见性高低。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如果个体能够事先预测行动中的困难,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那么,一旦遇到挫折,由于事先已有心理准备,个体就能正视面临的挫折,不灰心,不低头,不后退,敢于向挫折挑战,从而不断取得进步,挫折承受力随之增强;反之,如果个体事先未能预测行动中的困难,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一旦遇到挫折,就惊慌失措、痛苦绝望,挫折感增强,挫折承受力随之降低。
(五)个性特征。胸怀宽广、意志坚强、乐观开朗、独立性强的人,往往比那些心胸狭隘、意志薄弱、消沉抑郁、依赖性强的人挫折承受力要强。
其他因素,如个体期望水平、价值观、世界观等都会影响一个人的挫折承受力。
挫折承受力在维护人的心理健康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然而,站在全面和发展的高度来分析,对于挫折的接受和忍耐,并不是应对挫折、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最佳途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挫折承受力是一种较被动、较消极的挫折抵抗能力,它主要起缓解压力、保持心理行为正常状态的作用。因而,人们应采取更积极、更有效的方式应对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