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障碍与调适
心理障碍的定义至今仍有争议,一般都将许多不同种类的心理和行为的失常统称为心理障碍。心理障碍在程度上有轻重之别,重度的心理障碍能导致心理疾病。因此,一般心理障碍就是程度比较轻的心理异常(相对于心理疾病)。学习心理障碍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理和行为失常的统称。大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是学习中的许多不适应,具体包括学习疲劳,学习中出现的高原现象,考试焦虑以及专业不称心等。
一、学习疲劳与调适
(一)学习疲劳的主要表现。学生在学习中有时会碰到这样的情形:由于学习时间较长,本来能够解出的题目解不出来,本来能够回忆的内容想不起来,做实验难以坚持到底,这就是学习疲劳现象。学习疲劳是学生连续学习较长时间以后,学习效率下降的现象。
人体的疲劳可以分为生理(或身体的)疲劳和心理疲劳。生理疲劳包括肌肉的疲劳和神经系统的疲劳。人做各种动作时需要肌肉收缩才能完成。即使不做什么动作,只保持一定的姿势,也需要肌肉的收缩,肌肉的收缩需要消耗能量。如果肌肉运动量很大,或者工作时间过长,就会造成肌肉的疲劳。
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人脑的活动也是一种生理过程,也需要消耗能量,但它消耗的能量比较少,同时能量的储备比较大,因此一般不易疲劳。不过,如果学生学习环境中的空气质量不好,氧气不足而二氧化碳含量较高,就会导致大脑细胞因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不能获得必要的能量,也会造成大脑的疲劳。
生理疲劳通常的表现是动作失调、乏力,姿势不正确,感觉迟钝,思想混乱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不注意适当的休息,就会有肌肉的疲劳和神经系统的疲劳。
心理疲劳与生理疲劳不一样。心理疲劳不是由于能量的消耗引起,而是由于心理原因引起。如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不感兴趣,就会产生厌烦或懈怠,学习效率就会下降。心理疲劳除表现为思维迟缓、注意力不集中、反应速度下降外,还会使情绪消极低落,如焦虑、厌烦、烦躁等。
(二)学习疲劳的成因。学习疲劳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心理性的,还可能同时包含了以上两种情况。
学生学习过程中由于要较长时间维持固定的姿势,因此会有肌肉疲劳。学习需要注意力集中,积极的思维和记忆,因此易产生神经性疲劳。此外,学习过程中还可能伴随着心理疲劳。长期在疲劳的状态下学习,还有可能形成疾病。如有的学生疲劳过度,患了神经衰弱症,白天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夜晚却辗转难以入睡,学习效率大大下降。有的学生还出现食欲下降,自信心不足等现象。
(三)学习疲劳的防治。
1.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休息可以使疲劳得到消除,这是因为身体活动所消耗的物质可以在休息过程中得到补充。应当注意掌握好休息时间的长短。休息时间太短,疲劳不能得到彻底的消除;休息时间太长不仅会造成时间的浪费,而且还会影响学习效率。睡眠是一种良好的休息方式,它可以消除疲劳,恢复肌肉、神经系统的功能,因此睡眠是消除疲劳的主要手段。学生保证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是身体健康和高效率学习活动的必要前提。但睡眠并非休息的惟一方式,有的时候听听音乐、进行体育活动等会收到比睡眠更好的效果。具体应当采取哪种休息方式不仅要考虑环境条件,还要考虑到疲劳的性质。学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疲劳既包括肌肉疲劳的成分,又有神经系统疲劳的成分。肌肉的疲劳只是少数肌肉群的疲劳,因此,运动量合适的体育锻炼是消除学习疲劳的一种好办法。
2.合理地安排不同学科的学习时间顺序。研究表明,学习不同的学科使人疲劳的程度不一样。学校教务处在课程安排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现象,将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技能课、室外课相互错开,有利于防止和消除疲劳。另外,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还应注意及时复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记忆效果,而且可以避免考试前复习的内容太多而造成过度疲劳的后果。
3.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人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就有了动力。人在做自己愿意做、喜欢做的事情时,疲劳通常会来得晚一些、更轻微一些,并且能够保持较高的活动效率,能连续集中注意力四五个小时而毫无倦意;如果干的是自己不愿干的事,则很快就会疲劳、厌烦。生理学研究表明,人在精神饱满时,脑垂体就会通过分泌激素作用于肾上腺,从而使肾上腺分泌更多的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可以调动人体的潜能,使人的学习效率相应提高。反之,如果人的情绪低落,心情烦躁,神经系统就会处于抑制状态,使学习效率下降,人也很快疲劳。
二、学习中的高原现象
(一)学习中高原现象的主要表现。对知识的理解、迁移完全靠学生自己,加上学生从个性完善而言,要多学习课堂外的知识,这就决定了大学生的学习有相当的时间用于自学。当自学到某一程度后,就会感到精神疲劳,学习效率明显降低,情绪急躁或沮丧,茫然不知所措。学习者的这种心理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学习中的“高原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对学习十分不利,学习者如不能及时克服,就很可能造成学习上的半途而废。
(二)学习中高原现象的成因。高原现象主要由心理因素、方法因素和知识结构因素引起。
1.心理因素。(1)学习动机减弱,兴趣降低,甚至产生厌倦等消极情绪。高考成功后,来到高校继续学习,离开了家长的监督,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没有及时提出高一层次的学习目标。(2)过于自信,急于求成,过分相信自己的自学能力。(3)意志品质较差,缺乏毅力和恒心,没有奋发向上和坚韧顽强的精神。
2.方法因素。(1)长期使大脑处于兴奋和紧张之中,造成大脑过度疲劳,使学习效率不高。(2)学习方法不恰当。照搬和套用别人的经验和方法,而不能根据新的学习内容和自身的条件、特点采取最好的学习方法。(3)先前长期养成的学习习惯一时难以适应高校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
3.知识结构因素。已有的知识结构与目前正在进行的知识学习有较大的差异,制约着学生学习的继续深入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三)学习中高原现象的防治。方法主要有三种:其一,调整学习动机和丰富兴趣,保持心理上对学习内容的新鲜感。注意把握学习动机的强度,动机强度过弱,不利于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容易产生畏难退缩的情绪,不利于继续学习;而如果动机强度太强,会产生过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同样也不利于学习的继续深入。因此,有利于学习的动机状态是既要积极振奋,又要镇静从容的适中强度。另外,还要进一步培养和丰富学习兴趣,挖掘所学内容的新意,逐渐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厌学情绪。其二,学会科学用脑,注意用脑卫生。要学会科学用脑的方法,善于分配和利用时间,做到劳逸结合,并且适当地加强营养。要善于抓住自己大脑工作的最佳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其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1.要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要保证学习计划的有序性、节奏性和弹性,这样有助于克服懒惰心理和急于求成心理。2.学习上要循序渐进,要储备足够的继续深入学习的基础知识。3.学习方法要灵活多样,遇到暂时不能理解但并不妨碍深入学习的问题就跳过去,或直接请教老师或专家,以便能得到及时的指导。
三、专业不称心
(一)专业不称心的主要表现。有一些大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感到不称心,甚至感到厌倦和反感,如不予以重视和及时解决,不仅直接影响到他们专业知识的巩固,而且还可能导致其他消极的情绪或过激的行为出现。专业不称心的大学生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焦虑反应一般来说,那些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感到不称心的大学生,都希望能尽快地更换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然而,对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来说,不可能都实现这一愿望。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种局面:一方面学生千方百计地想脱离原来不称心的专业,另一方面由于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与冲突必然导致当事人的焦虑反应:心烦意乱、紧张不安、无所适从,同时可能伴有某些躯体不适,严重的还会形成神经症。
抑郁反应抑郁反应是对专业不称心者容易产生的另一种困扰。一个学生在升学的时候,如果没有被自己所喜欢的学校或专业所录取,而是随机地分配到一个自己所不称心的学校或专业去学习,则内心必然会产生相当强烈的失落、沮丧、郁闷、忧伤,甚至绝望等情绪反应。在这些消极情绪的影响下,当事人对本专业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甚至感受到厌烦,终日无精打采、消沉冷漠、无所事事。
逆反情绪逆反情绪是一种与社会现实或社会观念相对对立与抵触的情绪。那些对所学专业感到不称心如意的学生,常常通过这种抵触情绪的释放,使自己受压抑和遭受挫折的心态得到平衡或转移,从而寻求一种自我肯定。具有逆反情绪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被激怒,常常因为一些不顺心的小事而迁怒于他人,甚至还会做出一些失去理智的事。
(二)专业不称心的心理困扰成因。大学生对所学专业感到不称心的原因比较复杂,其中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具体地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招生制度不完备。招生制度不完备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点:其一,缺乏必要的升学指导。许多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以前,由于不了解个人的特长和所报专业的性质、特点,而是根据家长的意愿和社会舆论的影响盲目地填报志愿,结果造成对录取的专业感到不称心、不适合。其二,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在一些地区的招生工作中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不正之风,使招生工作无法真正体现“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原则,结果造成考试成绩优良的学生因没有“关系”和“后门”,而没能如愿以偿地录取到自己称心的专业。
2.个人的专业理想与现实条件严重脱节。大学生的生活阅历比较简单,对专业的性质、特点及未来的就业出路不甚了解,当他们在选择所学专业的时候,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富于想像,容易造成个人的专业理想与现实条件(如专业的招生人数和个人的高考成绩等)脱节。或因刚刚步入大学校门时,对所学专业备感兴趣,对个人的未来发展踌躇满志,然而,时间一长又逐渐感到乏味,觉得不合自己的心意,于是有意或无意地移情到其他新异的专业上,破坏了原有的心理平衡,对专业的兴趣迅速减退,甚至反感,结果产生了“专业不称心”的心理困扰。
(三)专业不称心心理困扰的防治。
1.了解情况,改变原有的不合理认知。当自己对所学专业感到不称心如意的时候,不要马上肯定或否定,应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加深对有关情况的了解。例如可以到专门的心理测试机构进行有关本人的智力、人格、能力倾向以及职业兴趣等方面的科学测试,以便准确地了解自己的特长;另外也可以找本专业或其他专业的老师和高年级同学进行咨询,倾听他们对本专业和其他专业的情况介绍以及他们的建议。以上这些做法都将有助于对自身的客观认识,有助于全面地了解各专业(尤其是所学专业)的特点及其发展的前景,促使自己改变以往对所学专业的不合理认知,不断地矫正自己的专业理想,去除其中的不现实成分,激发自己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增强对本专业的心理认同。
2.立足本专业,不断挖掘新意,升华本专业的学习动机。任何一个专业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有其局限性和不尽如人意之处。然而,每个专业又有其独一无二的特点和诱人之处。不同学科之间也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互相渗透,紧密关联的。因此,一旦从事了某专业的学习,就不要患得患失,过于追求完美,应该立足本专业,善于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挖掘新意,捕捉诱人之处,还应不断巩固自己的专业学习动机,提高自己的职业抱负水平,这样才能够提高自己的专业学习兴趣,克服“专业不称心”的心理困扰。
3.重新选择专业。如果采取以上两种心理调适方法仍然不能克服因“专业不称心”而带来的心理困扰,则不妨考虑采取重新选择专业的办法。这一方法在具体操作上又分为三种情况:其一,直接转换专业。目前国内的某些高等院校允许入学新生经过一年的原专业学习后重新选择专业,并直接转入自己所喜欢的专业继续学习。其二,修读双学位或第二学位。如果个人所在学校不允许直接转换专业,那么可以在修完所学专业的第一学位之后或者同时,再修读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第二学位。其三,借升学之机重新选择专业。如果本人是大学生,可以借助报考研究生的机会选择某些自己感兴趣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