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学生心理健康(修订本)
1.4 第四章 大学生的人格

第四章 大学生的人格

“人格(personality)”这个概念源于拉丁语Persona,当时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与我们今天戏剧舞台上不同角色的脸谱相类似,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用来说明每个人在人生舞台上各自扮演的角色及其不同于他人的精神面貌。“人格”一词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意义也颇为笼统,迄今为止尚无公认的定义。有人将其等同于个性,也有人从道德意义上评价人格。如我国心理学家陈仲庚教授认为:“人格是个体内在的在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弗洛伊德提出,人格是一个整体,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相互关系就构成了人格动力结构。艾森克说:“人格乃是决定个人适应环境的个人性格、气质、能力和生理特征。”卡特尔说:“人格乃是可以用来预测个人在一定情况下所作行为反应的特质。”当今,国外教科书普遍引用的、比较具有影响力的“人格”定义,是人格心理学家阿尔波特(Gordon Allport,1961)提出来的:“人格是个体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着人对环境顺应的独特的行为和思想。”在我国,心理学比较普遍的定义为:人格是指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中经常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点的总和。在许多情况下,人格也称个性,主要包括性格、气质和能力三个方面。

人格包括人格动机系统、心理特征系统和自我监控系统。人格动机系统即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人行为的积极性,由需要、动机、兴趣、目的、志向、理想、信念、价值观等构成;心理特征系统即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影响个人活动的效能和风格,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自我监控系统即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身以及对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这三个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相互制约,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是在长期的心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每个人的人格都既有稳定性(习惯性),也有整体性,还有差异性。

一个人的人格是在一定生理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遗传以及周围环境和社会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中的许多因素都可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因此,人格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人是自然与社会的统一体,人格也是人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统一的体现,把人格简单地社会化或生物学化,或把人格理解为社会因素与生物因素的混合物则是极端错误的。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个性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多层次、多水平、多侧面和多动力的有机整体,是各种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的高度统一。人格代表着一个人的全部精神面貌。

人一生成就的大小,除客观因素外,其人格心理特征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人们已逐渐形成一种共识,人格素质与一个人的成才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凡是取得高成就的人大多都具有完善、健康的人格。因此,大学生人格心理的研究,不仅仅是心理学领域的一个课题,其意义还在于它与人才培养问题有密切的关系。掌握大学生人格心理特征,对于有效地运用教育手段,积极引导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