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学生心理健康(修订本)
1.3.2 第二节 大学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 大学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大学新生在适应大学校园环境的过程中,之所以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研究这些心理问题,寻求产生的原因,对预防这些问题的产生以及尽快消除心理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环境的改变

从某师范学院2002级新生的一项调查中发现,39%的大学生在进大学之前没有住过校,不曾有过集体生活的体验,他们在家中过着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适生活。调查显示,大学新生中88%为独生子女。因为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她)的身上。父母在教育中对孩子往往过分关照、过分疼爱,有时过分限制,有时又过分迁就,加上独生子女缺乏兄弟姐妹之间社会生活的训练,因此独生子女普遍存在一些个性方面的缺陷:自私自利、以我为中心、缺乏集体生活能力、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对别人过分挑剔、办事能力差、攻击性强等。调查中非独生子女虽然占有12%,但因望子成龙心切,父母包办代替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因而生活自理能力差,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差仍是非独生子女的共同特点。

当这些人远离家乡,离开亲人,过上集体生活的时候,他们觉得一切都不那么方便了。吃饭排队,饭菜的口味不适,澡堂拥挤,环境陌生,同学陌生……一切的一切,都变得不尽如人意。为此,24%的新生哭过,因想家而常与家人通电话的新生占45%。

另外,中学时代,经过几年的跌、打、滚、爬,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知道什么能为,什么不能为。老师熟悉,同学熟悉,有问题敢于大胆问,办一件事也该知道往哪儿走,一切程序都是那么熟练,可以说是事事顺心。大学生活就不一样了,它不再像中学时那样单纯。除了学习,还有各种社团活动,如何妥善处理社会活动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在中学有怕当班干部,怕影响学习的想法,那么,在大学要不要争取当学生干部呢?有些同学在犹豫、在思考。所有这一切,都可能引发大学新生的困惑。

二、大学新生的自身心理特征

心理转型时期的大学新生,心理发展最为曲折,充满着矛盾,人称“心理断乳期”。这个阶段的大学生,面临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它们是形成各种心理问题的根源。

(一)成熟与不成熟的矛盾。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成熟,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理发育状况,即生理是否成熟,主要由性成熟作为标志。第二,社会化进程的水平,即以个体对自己在社会中所充当的角色以及所担负的社会责任的正确认识为标准。第三,心理发展的水平,即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基础而形成的稳定个性为标准。研究表明,大学新生的生理发展已经成熟,大学生不仅已经意识到两性关系,而且迫切希望接触异性,追求爱情。然而,大学生的心理还不够成熟。大学生毕竟没有广泛而真正地接触社会生活,很少亲自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化程度还比较低。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在增强,主观上又希望独立自主,遇事不愿找成年人商量。

(二)自信与自卑的矛盾。大学生是人群中的佼佼者,得到的是同龄人的羡慕,成年人的称赞,由此而形成了非常强的自信心。然而,随着环境的变化,昔日的荣耀没有了,他们成了新集体中普普通通的一员。再没有鲜花的簇拥,再没有更多的关注,这种反差最易使人产生失落感,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在学习方面,相当一部分同学在中学所得到的荣誉,主要来自学习成绩的突出。到了大学,他们发现,在新的“精英”面前,自己的成绩不如以前突出,同时也看到了其他方面的差距。这样,自卑感动摇了参加和处理社会活动的自信心。尤其渴望得到友情、爱情的学生,对自己的相貌、体态、打扮特别关注甚至刻意追求,面对自身无法改变的缺陷,常陷入自信与自卑的矛盾中。

(三)渴望友情与不被理解的矛盾。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希望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与他人交往并为同龄人所接纳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他们渴望别人主动与自己沟通,但另一方面又存在封闭心理。有的人不愿意轻易告诉别人自己心中的秘密,不愿意主动与别人交往,认为这样才能保存自己的那份尊严;有的人虽然主观上很想与别人交往,但由于羞怯、自卑,往往不敢主动与人接触,惟恐被他人拒绝;有的人自视清高,他们死死盯着别人的缺点,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很难处理好与周围的人交往时产生的矛盾,结果是孤立了自己,还埋怨别人不理解他。

三、基础教育的误区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一直统治中、小学,围绕着考试这个目标,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造成了只注重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了情感、意志、个性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在教育原则上,只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不注重心理疏导。在教育内容上,只注重知识灌输,忽视能力培养。

为了克服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弊端,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改革思路——素质教育的思想。在20世纪90年代,一些人将这种思想运用于实践,由此拉开了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序幕,并将这种改革浪潮推向高等教育。素质教育在强调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还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近些年,国家教育部明文规定,中小学应配备心理辅导教师,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遗憾的是,目前的中小学教育中,心理素质教育仍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大部分中小学校还没有配备心理辅导教师。教师本身的心理素质还不高,也没有足够地重视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还普遍存在。这种教育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创造能力、适应能力和自主能力的发展,容易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当这些取得高分的学生进入大学以后,新的环境、新的生活、新的要求,使之一下无所适从,心理问题也就接踵而至。

四、大学教育的缺失

大学新生入学后,一般都会进行入学教育,但内容多停留在学习学生守则、学校的规章制度上,很少涉及大学的学习方法、生活方式、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由于缺少这方面的教育,学生不知道如何学习、如何处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在学习方法上,大学的教育完全不同于中学教育。中学生只要做到课前认真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及时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一般来说,要取得好的成绩不成问题。大学是专业教育,学生只靠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阅读大量的课外专业书,并在学习中不断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能力和素质才能真正得到提高。一些大学生如果不能适应这种学习方式,课后就会觉得无事可干,继而出现无聊、空虚的心理。

在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中,有些大学生在远离父母后突然觉得失去了依靠,不知道如何处理自己生活中的事情,不知道如何与室友、同学、老师交往,不知道安排自己的空余时间,不知道如何发展自己的能力,一种紧张、焦虑的心理油然而生,有的人甚至出现了退学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