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学生心理健康(修订本)
1.2.1 第一节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第一节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大学生正处于少年期向成年期过渡的阶段,即青年期。青年期分为青年初期(14~18岁)、青年中期(18~23岁)、青年后期(23~28岁)三个阶段。绝大多数大学生在年龄阶段上处于青年中期。此时,大学生个体生理发展已接近成熟,个体心理发展正在走向成熟,呈现出既有别于少年儿童,又有别于成年人的独特心理发展特点。

一、大学生智力发展的特点

(一)大学生智力在“量”方面的发展特点

我国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19岁~23、24岁之间,其智力发展正处于黄金时期,达到巅峰状态。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曾对1700名16~64岁的人进行测验,结果发现:20~34岁是智力发展的高峰,34岁以后缓慢下降,60岁以后急剧下降。琼斯和康拉德斯在对10~60岁的人进行智力研究后,结果发现:智力在10~16岁间发展很快,大致19岁为智力发展的顶峰,以后又以大致相同的速度一直衰退到60岁。我国心理学者对大学生的智力也进行了研究,得出大致相同的结论。

(二)大学生智力在“质”方面的发展特点

1.观察力。大学生的观察力具有多维性、主动性、坚持性的特点,他们既能把握对象或现象的全貌,也能观察对象或现象的某一方面;观察的目的性、自觉性、精确性也明显提高。

2.记忆力。大学生的逻辑记忆发展达到人生的最高峰期,有意记忆、意义记忆都在迅速发展,并占据主导地位,记忆的容量非常之大。可以说,大学时期是人生记忆力发展达到成熟和最旺盛的时期。

3.想像力。大学生的想像力克服了中小学生想像力的局限性,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此外,大学生富于幻想,表现为对祖国、社会、民族的前景和个人前途的憧憬,能勾画出较合理的图像和模型。

4.思维能力。大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思维的独立性、灵活性明显增强。他们一般不满足于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现成答案,喜欢独立思考,并对自己思考的结果进行检查和评价;思维的灵活性超过了其他同龄人;大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也有很大的发展。从思维的结构来看,大学生形式逻辑思维在继续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同时,辩证思维也在迅速发展;在再造性思维继续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有了明显的发展。

二、大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情绪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大学生情绪和情感上发展的特点主要有:

(一)情绪的两极性和矛盾性。两极性与矛盾性是指大学生的情绪具有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是稳定性与波动性、外显性与内隐性、爆发性与延续性共同存在的复杂的矛盾综合体。而矛盾性是大学生生理与心理间的矛盾,个人需要与社会满足间的矛盾,理想我与现实我之间的矛盾在情绪上的反映。正如许多大学生在谈论自己的情绪情感体验时所说,当情绪高涨时,满怀自信,似乎世界上没有攻不下的难题,觉得干什么都得心应手,看什么都顺眼悦目;当情绪低落时,似乎任何东西都在和自己作对,觉得自己无能、笨拙,干什么都不顺手,没兴趣,生活变得索然无味。

(二)友情与爱情构成大学生情感的重要内容。大学时期是人生情感体验最丰富的阶段,一方面,渴望友情是大学生一大情感特点。大学生对友谊的追求,一般比其他年龄阶段或其他领域和阶层的青年要强烈很多。大学生交往的核心是友情,而且这种情感很深,许多大学生把在大学建立起来的同学友情视为人生的一份宝贵财富。渴望爱情是大学生的另一大情感特点。爱情是异性友情得到进一步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特殊情感。大学生正处于性生理成熟时期,性意识已经发展,渴望与异性交往,男女同学之间产生爱慕之情是一种正常心理现象。因此,爱情体验成为大学生情感生活的内容之一。

三、大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

大学生的意志发展已呈现较高的水平,但仍表现出不稳定的特点。原因是大学生处于心理发展时期,意志品质尚未定型,意志行动易受情绪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一)自觉性有很大提高但惰性不同程度地存在。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大学生的行为目的性、自觉性有了较明显的提高,但惰性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身上存在。惰性是许多大学生常感苦恼而又难以改正的一种意志缺陷,处于惰性状态的大学生常为此感到内疚、后悔,但又觉得无力自拔,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情感大大增强但自制力仍显薄弱。多数大学生能较理性地思考和行动,努力调节自己的冲动,但仍有不少大学生常常为自己的自制力不强而深感苦恼,感到自己常易受内在情绪和外在环境的干扰,自己想做的事做不到,指定的计划往往不能实施,难以控制强烈的情绪等。

(三)果断性增强但恒心缺乏。多数大学生的果断性品质有较大发展,他们喜欢自己作决定,采取行动,表现得自信、果断,但在行动中往往缺乏毅力和恒心。如,有的大学生下决心每天早起、跑步、背外语单词等,可坚持了两三天之后,就不了了之;有的大学生想练书法、弹琴,也常常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心中想干某件事,可干了没几天便偃旗息鼓,下一次再下决心,可几天后又鸣锣收兵,这种情形在大学生中比较常见。

四、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以及与周围世界关系作出的反映,是人的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青年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期间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处于分化、矛盾、统一的时期。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把这一时期称为“自我认同危机期”。具体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自我意识的分化。可以说自我意识分化是自我意识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大学时期,大学生出现主我与客我的分化,同时出现“理想我”和“现实我”的分化。大学生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对自己的角色和责任有了新的认识,开始注意到有关“现实我”和“未来我”的一些细节和差距,从而促进自我的发展。

(二)自我意识的矛盾。自我意识的矛盾是伴随着自我意识的分化而产生的,大学生常见的自我意识的矛盾主要表现在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冲突、独立意向与依附心理的冲突、自尊心与自卑感的冲突、交往需要与自我闭锁的冲突等方面。如,大学生希望自己是无所畏惧的,而事实上却连与异性讲话都脸红;希望自己豁达乐观,却常为一些小事而生气。这就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矛盾的反映。

(三)自我意识的统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所带来的困惑和痛苦促使大学生去解决矛盾而求得自我意识的统一。为了使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很多同学常通过以下三条途径来完成:一是努力改善现实自我,使之逐渐接近理想自我;二是纠正理想自我中某些不切实际的过高标准,并改善现实自我,使两者互相接近;三是放弃理想自我而迁就现实自我。无论通过哪种途径,其目的应实现自我意识的积极统一,即有助于自我的完善和健康成长。

五、大学生性心理发展的特征

关于大学生性心理特征,国内外一些性心理学家作了不同的描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性意识的强烈性。伴随性生理的成熟,大学生对性知识的渴求,是其性心理发展的必然反映。心理学家把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称为“性饥饿时期”。大学生对性知识的渴求和对异性的爱慕虽然是隐蔽且难以启齿的,但他们仍然通过各种渠道与方式来得到性生理、性心理、性生活等方面的性知识。大学生性意识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性兴趣、性幻想、性好感、爱慕异性、恋爱等。大学生的性意识与中小学时的性意识完全不同,而与身体内部性生理成熟有关。

(二)性冲动的强烈性。性冲动是男女大学生生理的正常反应,它是在性激素作用下和外界性刺激下产生的。大学阶段,大学生的性冲动往往强烈而普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潘绥铭教授的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中94.7%的男生和65.2%的女生出现过性冲动。由于性冲动更多的是属于非理性的,许多大学生对自己的性冲动会产生羞愧、自责、困惑和苦恼。大学生的性冲动可通过学习、活动以及男女同学交往等多种合理途径,使生理能量得到释放、代偿、升华以及有效地转移。

(三)梦幻的普遍性。性梦幻又称性梦想,即性的白日梦,是指人在清醒状态下所出现的一系列带有性色彩的心理活动。性梦幻是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性心理现象。霭理士在其《性心理学》中指出:“过了17岁,在男女白日梦里,恋爱和婚姻便是常见题目了;女子在这方面的发展比男子略早,有时候不到17岁。白日梦婉转的情节和性爱的成分,虽不容易考察,但它在青年生活里,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在少女的生活里,是无可怀疑的。”据调查,大学生中有95%的男生和68.5%的女生有过性幻想。

六、大学生社会化发展的特征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成长与发展过程就是社会化过程。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所经历的学习与被教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自然人在一定社会环境中,通过与他人和社会的接触与互动,逐渐形成适合于该社会的个性,掌握该社会所认同的行为方式和道德规范,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通过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与中小学教育,大学生完成了初步社会化过程,而进入高级社会化阶段。在高校,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社会制约程度和社会化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转折。与其他步入社会的同龄青年相比,大学生的社会化程度带有一定程度的封闭性、虚假性和准成人性的特点。高校为大学生提供的社会化环境是以自己内在化的社会化方式为主,因此,社会化不足或过度构成大学生社会化的一大特点。所谓社会化不足是指社会化程度较低,没有达到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水平。大学生社会化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况:1.迟滞型。此种类型的大学生表现为社会化出现停滞状况,生理年龄增长了,心理年龄却没有增加,这主要是由人生观、价值观等选择上的困惑、徘徊、不知所措所引起。2.假成熟型。此种类型的大学生,对社会各种问题都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可是一到社会上就四处碰壁、不知所措,原来的社会化内容不得不经过矫正和加工,这是一种假成熟。3.变态型。此种类型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极差,一遇到社会挫折就惊慌失措,易患心理疾病。大学生社会化过度,就个体方面来说,常常表现为两种类型的人,一类人即日常所说的“少年老成”,还有一类惟他人和社会是从,忽视或丧失了自己的个性,在行为上可能唯唯诺诺,也可能八面玲珑,圆滑世故。大学生社会化过度可导致大学生一定程度的“自我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