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一、国外有关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观点
(一)精神分析学的基本观点。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其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人格的合理构造、均衡与协调是心理健康的基础。他把人的心理构造分为能意识到的部分和不能意识到的部分,后者称之为潜意识。潜意识在心理健康中意义非常重要,心理障碍就是由于人的潜意识与意识之间的不平衡所致。潜意识是深层心理活动,它发源于人的本能需要,以本能冲动和欲望的形式表现出来,具有强大的心理能量。人们由于受到各种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很多本能的冲动和欲望会被意识强行地压抑到潜意识中去。当被压抑到潜意识里的冲动用歪曲的方法表达出来时,往往就形成了心理障碍,所以,压抑到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是产生心理疾病和精神障碍的根本原因。例如,当一名大学生对母亲依恋的需要在受到压抑时,他可能采取与比自己年长不少的女性谈恋爱的方式来满足这种需要。弗洛伊德所创造的自由联想法,能让压抑在潜意识的欲望再现出来,使潜意识的症结意识化,认清自我防御的本质,建立正确与健康的心理结构,摆脱心理障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特别强调对人的问题行为和被意识所压抑的各种欲求,对感情的动力关系的理解及其意义的解释。
新精神分析学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除了强调个人潜意识影响之外,还应看到社会文化的影响作用,这种思想使得精神分析更加符合实际,也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荣格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人类在更深的心理层次上(他称为集体无意识)是统一的,导致现代人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两极化思维,如要么好,要么不好,两者水火不容。解决的办法是帮助来访者弄清对立者为何物,而后帮其认识到这种对立本身是一种假象,真实状况是所有对立的两极在更深层次上是相互依赖和统一的。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不管是功能性或非功能性的,正常的或病态的,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而且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如果受到奖赏或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就容易掌握且能维持;相反,受到处罚或获得令人不悦的结果,就较不容易学习或维持。因此,操作这些奖赏或处罚条件,就可控制行为增减或改变方向。也就是说,人的病态心理及病态行为既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同样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改变或消失。
行为主义不关心所谓“潜意识”或“内在精神情结”,也不追溯幼年期的致病根源,而是把着眼点放在当前可观察的非适应性行为问题,强调通过学习和训练,提高患者的自我控制能力,通过控制情绪,调整行为及协调内脏生理活动,来矫正异常行为,消除心理障碍。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行为主义理论学派有:巴甫洛夫首创的条件反射学习理论、斯金纳创立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班杜拉等人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基于行为主义理论的行为主义心理治疗等,至今仍广泛应用于各种心理疾病的治疗。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健康的人将主动向外在的实现成就的目标前进,如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罗杰斯所说的“潜能在其中得到完全发挥的成长过程”或弗兰克所说的“超越自我”,所有这些概念的共同点都认为,生活的目标就是一个实现他自己信仰的某种价值,目标实现是一个自主过程,但当受挫时,如人体验到衰老并充满忧虑时,自我实现的目标也许会泯灭,安于现状的欲望就突出了,此即马斯洛所说的成长性动机和缺乏性动机之间的斗争,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心理的冲突、焦虑、罪恶感的原因。面对冲突,人会有一种积极的适应方式,那就是创造性认识和创造性努力,这给人带来的欢乐是无与伦比的。创造性,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其意义还在于人是自己存在的一个主动的中介。在追求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目标过程中,人本主义心理学发现了人类生活的四种基本倾向:1.追求个人在性、爱情、自我认识上的满足; 2.为了适应、归属和获得安全感的目的,自我控制适应过程的趋向;3.自我表达和创造性成长的趋向;4.整合或保持秩序的趋向。个人的很多心理矛盾与心理冲突,都可以在生活中的这些基本趋向中找到。
(四)心理生理学派的基本观点。心理生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坎农、塞里、沃尔夫等。他们认为,在遭受外界较强的心理刺激的情况下,人会产生心理应激,即个体对有害因素的抵御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表现为一般适应综合征。一般适应综合征分为警戒期、抵抗期和衰竭期三个阶段。警戒期动员个体内部做好应付外界紧张刺激的准备;抵抗期个体内部防御力量已经抗衡紧张刺激,使生理和心理恢复平衡;衰竭期是指在多种紧张刺激或一种持久反复的紧张刺激下个体的抗衡力量达到衰竭的地步,个体失去了应变能力,出现了焦虑、头痛、血压升高等一系列症状而最后导致有关心身疾病的产生。该学派同时认为应激反应对心理、生理的影响程度与遗传素质和个性特征有关。
(五)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贝克、瑞米等。他们认为,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个体所持有的现象视野中,即依我们的个人所见或我们的认识去建立我们各自的、主观性的四周现象。就算是同样的客观现象,因我们的知觉与看法的不同而会有不同的主观性认知范围。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心理与行为,常与本人对己、对人、对事的“认知”与看法有关,而且其非适应或非功能的心理与行为,常常受不正确或歪曲的认知而产生,假如更改或修正其曲解的认知,则可改善其心理与行为。
(六)精神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瑞士兰德学院院长丹尼什教授根据他30多年心理健康工作的经验,在寻求人生的意义之中,提出了精神心理学的观点。他认为,随着人类的成熟,通过科学的帮助和人的自然成长,生活的物质因素对人的制约会减少。随着精神在人类生活中日趋占据主导地位,人类将越来越多地收获爱、智慧和真正自由的成果。他认为人类有三种重要的力量,就是知识、爱和意志。团结、真理、服务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伟大目标。人们只有在求知、求爱和意志的自我控制中,才能获得健康的心理,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失衡的年代里,人的心理也由此失衡。因此,从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统治下拯救精神,这是时代的要求、时代的呼声。丹尼什提出精神心理学的观点,是人类走向健康与成熟的标志。
二、我国心理健康有关理论的基本观点
我国的心理健康工作者经过三十年来的实践和研究,对身体、心理、环境三者关系有了较深刻的了解,对心理健康也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其基本观点是:
(一)心身统一的观点。一个完整的个体,作为脑的功能——心理(心)与躯体的功能(身)两者是不可分割的,身体各器官所传送的生理信息只有被意识到了才能感知到。人所呈现的躯体症状不是身心症状就是心身症状或者二者兼而有之。身心症状是由躯体内部某器官的生理或病理活动被觉察到的信息;心身症状是由于个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而引起躯体内某器官生理活动过度或不足而觉察到的信息。所以被觉察到的躯体症状永远是心身或身心的。对外界环境传入的刺激或信息,心身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的。在考虑个体的健康和疾病时,要注意心身两个方面的反应,不能只注意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二)人和社会和谐的观点。一个完整的个体不仅是一个生物的人,而且也是一个社会的人。人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沐浴在不同层次的人际关系网中。从两人社会的夫妻关系,到与子女构成的核心型家庭,到家人、亲人,继而再扩大到同事、邻居、集体的关系,这些人际关系也同样对其个体的心身健康产生影响,因此每个个体必须和与他交往的人有和谐的关系。另外,还有周围自然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因此,当研究每个个体的心身健康和疾病时,要考虑各个国家的文化背景、教育修养、经济状况、社会职业地位等因素的作用,即要考虑他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对他的影响。
(三)认知和自我评价作用的观点。健康心理学认为社会因素能否影响健康或导致病症,不完全取决于社会因素的性质和意义,还取决于个体对来自社会因素的外界刺激怎样认知和评价,有时后者占据主导地位。例如,发生工作上的重大失误、考大学名落孙山、恋爱婚姻屡遭失败等不幸事件,对某些人会引起悲伤沮丧甚至绝望情绪,甚至一蹶不振,成为重大精神创伤而损害健康;对另一些人来说,却能从中吸取教训,重整旗鼓,成为奋发图强的动力。许多社会因素都必须通过心理的中介作用,才引起心身两方面不同程度的反应,这些社会因素也必须成为心理刺激后才能对健康或疾病产生影响,既能致病也能治病。
(四)主动适应与调节的观点。个体在成长发育过程中,逐渐对外界形成了一个特定的反应模式,构成了相对稳定的个性(人格)特点,这些模式和特点使个体在与周围人和事物的交往中,保持着动态的平衡,其中心理的主动适应和调节是使个体行为与外界保持相对和谐一致的主要因素,是个体保持健康和抵御疾病的重要力量。
上述观点说明,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中,要使一个人自身各系统各器官的生理活动与瞬息万变的外界环境保持高度的适应,是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来实现的,个体在生理、心理和对外界社会三者之间如果保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就意味着健康。思考题:
1.什么是心理健康?
2.健康心理对大学生学习、工作和成才有什么重要意义?
3.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观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