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 第四节 行 书

第四节 行 书

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产生,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牵丝。

行书是楷书的快写,是楷书的流动。经过对几组楷书与行书个字的分析,发现楷书与行书书写时,点画的写法、用笔需遵循的准则,如中锋,铺毫,逆入平出,提按起主,藏锋等都是一致的,只是行书书写时比较舒展、流动。

一、行书的特点与用笔

(一)行书的特点

img178

1.解散楷法

行书要求比楷书快捷、流动,同时又得保持楷字的基本笔画和形体轮廓,因而最根本的出路就在于简化楷书笔法。举例来说,起笔时,藏锋比露锋复杂,楷书常用藏锋,而行书则弃去藏锋,多用露锋。例《兰亭序》收笔时,回锋比放锋复杂,楷书常用回锋,而行书则弃去回锋,多用放锋。有时连逐渐提笔放锋还嫌麻烦,干脆到了地方就把笔突然提起,不作任何收束处理,任笔迹成自然形态。如《兰亭序》中“世”的第一横、“列”的最后一竖、“老”的撇、“大”的捺、“感”的戈钩之结尾处,都是如此。笔画拐弯时,楷书常顿笔见方,行书则多用圆转。例颜真卿《祭侄稿》,拐弯处转多于折的特点也都特别突出。

行书对楷法进行了一番简化,舍去繁难费时的写法,采取方便快捷的写法;舍去效果滞重的写法,采取形态流动的写法,从而组成了新的体系,形成了行书的笔法。所以,行书笔法只是“解散”了楷法,不再处处保持楷书笔画规整、严正的面目而已。

2.省变笔画

行书字可以省略,合并楷字的一些次要笔画,或变化某些笔画的形态,这种省变应在不影响主干笔画和整个字的形体轮廓的前提下进行。“集”五横,省一横;“承”中间三横,省一横;“度”字下的横和“又”上的横合并;“府”两撇省一撇。

3.放纵体势

楷书字形总体来说趋于方正。一幅之中,每字所占面积基本相同,笔画横平竖直(实际上横画略呈左低右高之势,但在视觉上不明显),具有端正、庄严之美。行书则与之不同。从王羲之的行书开始,加大横画斜度的趋势已很明显。一幅之中,字形有大有小,有长有扁,有正有斜,呈现一派天真、自然之美,这正是写行书所要追求的境界。苏轼《黄州寒食诗》在这方面是一件值得称道的成功之作。

当然,行书的放纵体势是有成法、有限度的。它与狂草的放纵有量的区别,与信手涂鸦的“放纵”有质的区别,不可混为一谈。

4.强化联系

楷书的笔画之间、偏旁构件之间主要靠笔的出入顺序、势的俯仰向背来进行联系。这种联系是“意”的呼应,而非“迹”的沟通。行书比楷书更重视意的呼应,而且经常将这种呼应强化为有迹可察的联系——连笔与牵丝。行书书写都存在牵丝联络笔画的情况——点与点、点与横、点与竖,横与横、横与撇等,以牵丝系之,显得顾盼有情。

连笔与牵丝作为行书强化联系的手段,使用起来应有节制,并非越多越好,越“花”越好。真正有造诣的行书,应是“意”的呼应与“迹”的沟通相辅而行,有断有连,有含有露,方臻妙境。

(二)行书的用笔

1.点法。作点,其势要重,要如“高山之坠石”。这个“势重”是指落笔时速度要快,落点后,迅速收毫铺开并取势趁机稍作挫动,然后又折而疾收。作点时,力要深入,如利钻之镂金,收笔时要圆润饱满,方有厚重之感,墨精暗坠之妙。行书点的落笔以露锋为多,尖锋入纸,顺势落笔,芒角外露,此法富有神采。收笔时以出锋点为多,锋贵由中而出,自然气韵生动,点画之间,又贵顾盼呼应。点法又贵于变化,或向或背、或俯或仰、时方时圆,随字异形,因势而作之。点的形态虽然极多,但一个笔法共性是贵于沉着而有分量,灵活而不呆滞,精到而不秽浊,虽一点微如粟米,却分向背、俯仰之势。所以点乃字之眉目,一点若失,则如美人眇一目,可见古人视此极为重要。

2.横法。书写横画,运笔上要注意上下俯仰的萦带关系,注意横上接笔的上挑和横下接笔的引带,做到前后呼应。横画不写成水平,一般都向右上倾。

img179

3.竖法。写竖的方法,应该于曲势中求直,或向或背、或背中有向、或弯弧而势曲,婀娜多姿。

img180

4.撇法。撇要写得险劲,笔锋向左斜出,势微婉曲,劲健有力,出锋处有向右回顾之势。出锋时当以腕送,力到而匀。不可半途击出,以手指将笔剔出,作虚尖飘忽之状。出锋宜尖锐而饱满,亦有要引带下一笔而不出锋的回锋撇和向上端带出的挑钩带上撇。

img181

5.捺法。捺是行书中最重要的笔画,也最富于大幅度的变化,往往在一篇字幅中,多种捺法交互使用,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捺的笔法很多,主要有反捺、回锋捺、圆捺、平捺、短捺等。长捺,势宜开张,一波三折,行笔抑扬顿挫。捺具有很大的伸缩性,或开或合、时敛时放、时方时圆,有的笔势向上,有的笔势往下,必须熟练地掌握。

img182

6.挑法。行书的挑法除近似楷书的写法一种外,还有连接上一画的挑法,即用钩带起挑笔。挑法如鞭之策物,用力在策本,得力在策末,出锋易迅速于空中作收势。

img183

7.钩法。由于行书书写的速度增快,与楷书相比,它的环转的笔势增多,带来了笔势变化的不同,适量地减少了横竖笔画,而增加了钩的笔画。作钩时,要力到锋端,钩法要饱满,不可虚尖怯露。钩在向左或向右曲钩钩出时,不能露出方折刻板的锋棱,要流畅丰满,显出精神。钩法在行书中形状很多,临帖时应多注意观察。

img184

img185

8.折法。折在行书中有方圆两种折法,方笔折法与楷书差别不大,圆折笔在行书中应用的范围较大。常见的方法是逢折都是提笔圆转而过,不再顿锋另起,更不露方折锋芒。许多笔画的穿针引线也靠这种圆折笔画传递,折笔穿插在行书中起到灵活调度笔画的作用。

img186

二、行书的结体

行书的结体正侧俯仰,离合参差,体现了如行云流水般的灵活多变、流畅贯通的特点。行书的结体技巧,总结起来有以下特点:

1.重心平稳,欹正相错

由于行书是以动为主的书体,它的重心平稳必须在运动状态中去求得。无论体势有多么的欹侧,行笔有多么的跌宕起伏,线条有多么的纵横交错,行书的结体都要平险结合,不使倾倒。

img187

2.有开有合,疏密相宜

行书结体是自由的,在一行字中,哪个字大,哪个字小,都可作任意的安排。所谓的“开”,既可左右打开,也可上下打开。左右是横向打开,上下是纵向打开。所谓的“合”,既可左右合,也可上下合。左右是横向合,上下是纵向合。打开的结果是“疏”,合的结果是“密”。一开一合,讲的是巧妙搭配,既不能平板,又不能狂怪。

img188

3.是随形变化,同字异构

行书结体贵在通变,凡遇相同的字与相同的字形,都要做到形随势变,无有重复。

img189

4.相互呼应,笔断意连

楷书也好,行书也好,一定要写得彼此呼应,这样字才会神气完足,彼此浑然一体,富有生命力,行书点画的呼应通过牵丝、勾挑来表现,楷书则应通过书写时一气呵成来表达;写行书一定要学会笔断意连,如藕断之丝连,为了使字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避免牵丝过多,很多字常用此法,这样可以使得气脉贯通又能交代清楚。

img190

5.竖低横高,左高右低

如果竖画与横画都处在字底,则竖画都要高横画略低,不能平齐,更不能倒过来;凡一个字中有两笔或两笔以上的竖画、竖勾时,一律应写成左高右低,不可倒过来。

img191

6.浓淡相融

行书书写应轻松、活泼、迅捷,掌握好疾与迟、动与静的结合。墨色安排上应首字为浓,末字为枯。线条长细短粗,轻重适宜,浓淡相间。

img192

三、名帖介绍

东晋·王羲之《兰亭序》(神龙本)

东晋永和九年,暮春三月的时候,王羲之和谢安等人在兰亭聚会“修契”,饮酒作诗。正当酒酣意畅之际,王羲之在诗集的前面作了这篇序。全篇气韵流畅,字体妍美,很好地表现了春和景明好友相聚时的愉悦之情。

这是王羲之最重要的一件行书作品,在技法上,几臻完美,成为后来行书的典范。此作品用笔中锋为主,笔画多露锋,表现细腻,牵丝流畅优美。字的结构,体势纵长,左低右高。字的大小相应,长短相间,虚实相生。布局上纵有行,横无列,每行又摇曳动荡,变化多姿。在王羲之的所有作品中,此帖最能显示出他妍美清劲的风格,被公推为书法史上的第一杰作,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唐·颜真卿《祭侄文稿》

全称《祭侄季明文稿》,手稿,23行,每行十一二字不等,共234字。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在758年为追祭在“安史之乱”中为国捐躯的亡侄季明所写的文稿。作者当时有感而书,不拘成法,笔势飞动,心手两忘,随情挥洒,任笔所至,笔力雄强;线条圆润浑厚,凝练遒劲,如万岁枯藤,有篆籀笔意;结体跌宕多姿,雄奇挺健,因势赋形,参差欹侧。大量渴笔的运用,体现了作者悲愤激切的心情。作者无意于书而神采毕现。纵观全篇,气势激荡,一气呵成,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作者将娴熟的笔法、结体、行气、章法与自身的气质、炽烈奔放的情感融为一体,使作品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被公推为书法史上的第二杰作,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元·陈深评此帖曰:“纵笔浩放,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或若篆籀,或若镌刻,其妙解处,殆天造也。”

北宋·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此帖是北宋书法家苏轼46岁贬谪黄州时所写的两首自作寒食诗。手稿,17行,共129字。作者运笔迅疾而稳健,纵横开阖,凌厉激荡,点画肉丰骨劲,绵里藏针,结体忽大忽小,或长或短,有欹有正,时疏时密,亦宽亦窄,极其随意,真可谓不着意而得浑然天成之妙。黄庭坚跋曰:“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综观此帖,一反苏书用笔沉着、丰腴的格局,风姿别具,神采秀发,意态天然,是苏书中最负盛名的杰作,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北宋·米芾《蜀素帖》

米芾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对后世影响很大。米芾遍临古帖,为“集古出新”的卓然大家。此帖是米芾37岁时精心所书的杰作。手稿,71行,558字,内容是自作五言诗四首,七言诗七首,作于蜀素长卷之上。可能是因蜀素的珍贵,因此米芾的创作态度也极为认真,一丝不苟,不像平日的肆意。纵观全帖,米字的个人风格业已基本确立,笔致滋润华丽,八面出锋,风神跌宕,诡异多变,沉着痛快,顿挫十分丰富;笔画方圆兼备,刚柔相济;结体随意赋形,摇曳生姿,疏密有致,欹侧纵横,风姿绰约。董其昌跋曰:“此卷如狮子捉象,以全力赴之,当为平生合作。”清·高士奇有诗赞曰:“蜀缣织素乌丝界,米颠书迈欧虞派,出入魏晋酝天真,风樯阵马绝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