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 第三节 楷 书

第三节 楷 书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笔画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始于汉末,通行至今,长盛不衰。汉末、三国时期,汉隶的书写逐渐变波、磔而为撇、捺、且有了“侧”(点)、“掠”(长撇)、“啄”(短撇)、“提”(直钩)等笔画,楷书的产生,紧扣汉隶的规矩法度,而追求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结构上更趋严整。如《武威医简》、《居延汉简》等。楷书的特点在于规矩整齐,所以称为楷法,一直沿用至今。楷书盛行于六朝,至唐代出现了繁荣局面。自秦汉之际产生笔画至三国楷书成型,两晋南北朝是楷书发展的勃兴时期,以王羲之为代表。北朝书法的勃兴是楷书兴旺的标志,其质朴雄强的艺术风格,与南方的秀丽典雅,双峰对峙。楷书鼎盛时期在盛唐,承隋楷风格之变,各书家各显其个性体貌。中唐颜真卿以雄风创新,晚唐柳公权以“柳骨”相媲美于“颜筋”,形成唐楷之大貌。五代、宋、元、明、清是楷书式微期。书家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都未能突破晋唐楷书已有的格局。

楷书的大家林立,像“二王”、欧、颜、柳、赵等。

一、楷书的点画分析

唐人取王羲之《兰亭序》中首一“永”字,作“永字八法”。以为永字中的八笔,可以包括楷书的点画。即“点为侧,平衡为勒,直为努,钩为趯,仰横为策,长撇为掠,短撇为啄,捺为磔”,其实还没有包括戈法及弯钩法在内。楷书的笔画变化,较之篆隶,逐有增繁。所以写楷书对用笔的要求是很高的。

写楷书点画,应符合用笔的原则,每一笔画,都分成下笔(又称起笔、落笔)、行笔、收笔三个部分。下笔有两种方式:一叫出锋,即前述横画直下笔,直画横下笔的方法。写成的笔画,成为方笔,如龙门石窟北魏的多数造像记和唐朝欧阳询书。另一种是藏锋,及下笔时锋尖逆着纸,接着用弧形的方法入纸。这种作风写成的笔画,成为圆笔,最显著的是颜真卿书。接着是执笔,由于下笔动作复杂,而行笔只是一个动作。为了使下笔与行笔取得轻重平衡,因而下笔应轻,行笔应重。有些书家的作品,如褚遂良、米芾等作长横,似乎中截轻,两端重,这是表面现象,其实质恰相反,由于他们熟练之至,中锋行笔,所以似轻实重,虽瘦不见偏软。初学者不能学其表象,仍应重按,最后是收笔。收笔必须使笔端离锋,笔毫立即收拢,恢复下笔前的原装。因此收笔时,笔锋要提起回收。

我们从楷书笔画的笔势来往中竖向、横向两个方面来分析楷书的各种笔画。

1.竖向的笔画笔势从上而下,包括竖直和长短的撇等

(1)竖

竖有悬针竖、垂露竖两种。悬针竖用在中间或右半边的结构中。垂露则用于左半边,多见于亻旁和木旁。两者的主要区别都是收笔方向,悬针收笔缩回中锋线,垂露则向左上侧收出。所以下部一如针下悬,一如水珠滴垂。

(2)竖钩

竖钩,写会悬针竖后,将收笔加以改变,不尽缩回中锋线,而是提笔(调整笔锋)后向左侧或右侧踢出,这样踢出的笔道仍是中锋,笔尖离开纸面后恢复下笔前的原状。如果笔提不起来,不善于收笔,把笔锋硬向上或向左右倒踢出去,必然造成锋端毫乱,变成败笔。

颜体的竖钩踢出与初唐虞诸家不同,它将笔锋提起后,缩回中锋线上一段,略作轻挫再踢,在下端留出一个“缺角”,有鲜明特色。赵孟頫亦常用此法。

(3)撇

撇实际上是悬针竖的向左弯曲。掌握了这一点,我们就知道写撇时须同写悬针竖一样,将中锋保持到底(术语叫“送到”)。笔势偏而锋不偏,中锋线一起弯曲过来仍保持在笔画中心。这样写出的撇,丰满有力,有立体感。反之,笔势一偏连锋也偏掉,写出的笔画便扁薄无力。短撇的道理也是一样。

2.横向的笔画势从左向右、有横、捺、戈等

(1)横

一如垂露行笔,只是改变方向。

(2)捺

掌握了横以后即可练习捺。所不同的是两点,一是笔势向右时偏下,二是收笔不像横画那样回锋,而是提笔(调整好笔锋)踢出。颜字的捺脚风格最为独特,即所谓“燕尾”。它不像欧、虞、褚那样重按后向前踢出,而是在踢出前,向上略提,再稍按后踢出。稍按就像一个人欲起跳先略蹲下,然后猛力跃起,给人以刚劲有力的感觉。

(3)戈

戈法如同捺脚笔势再向右下偏,收笔也是提起踢出,但踢出的笔势方向不是顺原笔势,而是与原笔势成大致垂直(即右上方或上方)。颜字的戈也是略提再按后踢出,与初唐诸家不同。

3.综合与浓缩的笔画

(1)弯钩

弯钩(虬法),可以看成先竖后横,在竖、横相接处将笔提起,使锋尖抵纸,副毫离纸,这样可使横处仍保持中锋,其原理我们在笔法中已经讲过。最后踢出的笔道与前述之竖钩、戈法相同。还有先横后竖的钩,其原理也是一样。

(2)点

点可以是竖画的浓缩,也可以是横画的浓缩。它在很快的过程、很短的距离中,完成下笔、行笔、收笔三个动作,而把行笔部分隐藏起来了。

从以上分析来看,我们学习楷书可从最基本的下笔——竖与横入手,熟练后即可以变化,掌握更多的笔画写法。初写楷书点画时务必心平气和,力戒急躁,需严格按照点画动作要求,一丝不苟地从头到尾完成。

二、楷书结字

(一)重心平稳

1.端正

img148

中国汉字造型虽各不相同,但有点像建筑物似的,一座座都要坚如磐石、稳如泰山地屹立起来,要求端正平稳。如颜体“國”(国)字、柳体“闡”(阐)字方方正正。

它们的左右两边都有直立的竖画支撑。如果将两边的竖画写歪了,就会重心偏移,所以起支撑作用的竖画(重心)要直立。但“國”和“闡”的竖画都不是笔直的,而是有一定弧度的,这叫向背之势。从重心的角度看,向背之势不仅不减力,反而使其产生了受力的弹劲,似乎有了动感,重心更稳。

2.平稳

img149

平稳,是指字中起支撑作用的笔画与该字的重力线相吻合,符合力学平衡的原理。上面谈到的字两边的竖画固然重要,但竖画也并不是非直不可。如颜体“中”字两边的短竖都是斜的,但很平稳。因为“中”字起支撑作用的是中竖而不是两边的短竖,如果将短竖也写正了,反显得呆板。但中竖不能歪,若写歪了必倒无疑,因此凡是有中竖的字,中竖不能歪。此外,中竖的位置也十分重要,要在字的重心支撑点上。如颜体“率”字,看似危险,实则对称均衡,千钧之力落于一点。

img150

有些字虽然没有中竖,但仍然要注意重心平稳。如“母”字,柳公权将“母”字的重心点落在了竖钩上,十分平稳。无论多么奇险的字,只要找到这个字的支撑点,就能险中求稳。如颜体“孝”字,重心在“子”的竖构上,显得很平稳。

3.变化

方正平稳固然是楷书结构的重要原则之一,但是在追求平稳的同时,还要注意笔势的变化,因为一味的平稳就会显得刻板。如“土”字写得横平竖直就死了,柳公权却把“土”写得雄赳赳气昂昂,极富生气。其上横是仰势,下横是俯势且呈拱形。如果我们在它的底部加一横线,就会发现其力点在一个水平面上。其竖画虽然有努势,但其首足还是垂直于底线并处于横画的正中心,这样既有态势的变化,又很平稳。可见,平稳的字不是机械地求平,还要通过笔势的变化来求生机、出精神。再如,“業”(业)字,左右对称,中间起支撑作用的竖钩,是对称中轴线,如绝对平分、左右完全一致就会呆板僵死。颜真卿在写此字时采取了稳中求变的措施,四个横画均取斜势,中间竖钩略带努势,但钩的支点仍在重心点上,稳中有变。

img151

柳体

img152

颜体

(二)布白均匀

我们在白纸上用毛笔写下黑色的笔画,由于黑色具有吸光而不反光的特性,所以,我们看到的每个毛笔汉字,实际上是被黑线切割成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许多白色块面与黑色的反差效果。黑的笔画与白的块面是相依为命的,没有黑就没有白,没有白也没有黑。因而古人有“计白当黑”之说。书家常谈的“布白均匀”,就是指毛笔汉字里的白色块面的布置要均匀和谐,也就是书写时的黑色笔画要将白色块面切割均匀。布白均匀是组字的基本法则规律。

1.匡廓之白

清代的笪重光《书筏》中有“匡廓之白,手布均齐”之说。“匡廓之白”指由方框或横直画组成的白。如颜体“田、昌、四、世”四字的白色块面(图中为黑底),大致均匀整齐。

img153

2.散乱之白

“散乱之白”即指不规则的布白。笪重光说:“散乱之白,眼布匀称。”如颜体“卿、为、螫、孙”四字,散乱的白色块面,眼睛看上去仍然是比较匀称均衡的。

(三)突出主笔

一个字的笔画有主笔有次笔。主笔突出了,字的整体内部就有主次、有管领、有节奏。主笔在一个字里往往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1.横竖画作主笔

横竖均可作主笔。横画作主笔时,比一般横画长,能起到重心平稳的作用。如颜体“下”字的上横、“十”字的中横、“直”字的下横都是主笔。古人将上、中、下横画作主笔的分别称为“天覆”、“中腰”、“地载”。主笔横画除了起笔、收笔均须强调外,还要有粗细及弧度的变化,而次笔则直来直往,毫不显眼。如“直”字,若将次笔横画也像主笔一样强调,“且”中有限三横挤在一起已喘不过气来,再争做主笔,每画尾部都加以强调,势必布白不匀。

一个字的主笔可能不止一个,竖画也能作主笔。如“下、十、直”三字,除了横画是主笔外,竖画也是主笔,起到支撑的作用。故古人有“字之立体在竖画”之说。如颜体“册”字,是个异体字,起支撑作用的中竖以及边上两竖较粗,都是主笔。中间的两短竖细。柳体的“佛”字也有多个竖画,长短粗细不同,主次分明,各司其职。

img154

img155

2.撇捺作主笔

除了横竖能作主笔外,撇捺也能当主笔。如颜体的“夫、史”两字的撇捺都起到支撑的作用,由于它们的支点分开且力量均衡,故十分平稳。又如,柳体“金”字的撇捺,柳体“途”的横捺,独体“余”字的撇捺都是主笔。“雁不双飞”是隶书的书写原则,楷书延续了隶书的这一特点,古人称其为“回互留放”。一个字的所有笔画都要相互管领,相互依附,服从全局,凝聚在一起,这就叫“八面拱心”。

img156

3.点钩作主笔

点是楷书笔画中最小的笔画,但有时照样可以作主笔。如颜体“兵”字的下部两点。“令”字的下点,均为主笔。“兵”字两点,掎角之势,力量匀称,支持着整个字。“令”字的撇捺固然是主笔,因此粗重而且上覆下,但它们的所有力量全压在竖点上,所以此点特粗壮,比捺还重,可见此点在“令”字中是第一主笔。

另外,竖钩和横钩、心钩也能作主笔。如颜体“外”字的竖构与“宪”字的宝盖与心钩均为主笔。“外”字左面的“夕”与右面的捺全依附在竖钩上,它是全字的支撑,而且右捺的粗重与主“夕”相均衡,所以仍然很平稳。“宪”字的宝盖横钩是上覆下,下部的心钩是下承上,一为天覆、一为地载均为主笔。但相比较而言,两者之间仍有主次,因宝盖仍在心构的负载之中,所以心构比宝盖粗重,它是全字的主笔。

“風”(风)字的撇钩与抛钩左右对称,组成上覆下的主笔。有时,主笔与次主笔的呼应,可形成动势。如“成”字的戈钩贯穿全字,左边的撇钩支撑戈钩,全字向右上仰望,很像推铅球的姿势,众星拱月般仰望右上之点。这一点是全字的核心主笔。

(四)左右揖让

img157

汉字的组合须“八面拱心”,也就是说,所有的笔画均须有序地凝聚在字的中心,即“中宫收紧”。所谓“中宫”是练毛笔字的衬格“九宫格”的中心一格,凡左右两部分组成的字,要往中心靠拢,使之融为一体,在靠拢时又须互为揖让。“揖”是打躬作揖,“让”是谦让。在书写时左右两部分要体现团结、服从的精神。欧阳询《三十六法)中称:“字之左右,或多或少,须彼此相让,方为尽善。”

1.左小右大

左右结构的字如果偏旁部首在左边,而且比右边小叫左小右大。如颜体“挍”(校)字,左边三分之一,右边“交”三分之二。从左边偏旁的短横看左长右短,竖钩明显往右挪移,是向中宫靠拢的表现;右部的“交”尽情发挥,这是小让大,次让主的典范。又如柳体的“誕”(诞)字,“言”旁为辅,“延”部为主,故“言”占三分之一、“延”占三分之二。左右互为谦让。笔画左右不碰撞,留下了可贵的隙缝,这些布白减轻了多笔画字的重量。可见,我们在写字时要十分小心留白,不使其过于闷塞。

img158

柳体的“教”字也是左右均等的字。“孝”的上部占五分之三宽度,“文”头占五分之一宽度;为了均等,“孝”下部让了“文”。左右两边既争又让,却不碰撞。另外“教”字的三撇很有意思。“孝”的长撇挺直而长,反文上撇为短撇,下撇为弧形的柳叶撇,起笔、收笔不同,曲直不同,粗细不同。特别是柳叶撇,用在此处既可减轻重量,又可与反文的短撇不至重复。“频”、“驰”(颜体)左右均等的字,也没有因左右分疆而不相干,而是左右紧靠,回眸顾盼之势呼之欲出,互有感情的交融,使左右两部合二为一。

2.左大右小

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所占比例大,右边所占比例小,叫左大右小。“額”(额)字(柳体),“页”为辅占三分之一,“客”为主占三分之二。“页”的上横缩短让左部的宝盖;“客”的捺改变为长点,也作出让右的表现。此类写法也是互为揖让。再如“知”、“弘”一类右部小的字,右部往往居中或略下靠。

img159

3.左右向背

img160

字的左右两部分往往有相向、相背或同向之别。

(1)相向

“相向”指左右两部分“面对面”。颜体“幼”字,左“幺”的上提,让“力”的长撇插入,使它们亲密无间。柳体“端”字左“立”的上仰右靠,右上部“山”的斜置而左移,似乎倚在“立”的上横,犹如相依而立的一对恋人。但相向的字仍要注意互相避让并不碰撞。

(2)相背

“相背”指左右两部分互为相背。古人称“分若抵背”,两部分背靠背。颜体“兆”字和柳体“雕”字。“兆”字左下点的挑出,锋向直指右部竖弯钩的起笔处,互为呼应,故虽背而并未分离,仍有内在的联系。“雕”字左“周”虽然顾左,但右“隹”却紧紧依靠在“周”的背上,特别是“隹”的长竖支点偏右,重心势必左靠,是背而不离的范字。欧阳询《三十六法》中称这种背而不离现象为“粘合”,“字之本相离开者,即欲粘合,使相著顾揖乃佳”。

(五)上覆下承

凡上下结构的字,除了上下均须往中间靠以外,还有上覆下和下承上及两者兼而有之的情况。

img161

颜体

img162

柳体

img163

颜体

img164

柳体

1.上欲覆下

上大下小的上下结构字,上部能将下部全面覆盖住的,称为上欲覆下。上覆下的字,上部要宽一些、粗重突出些。颜体“宗”字的“宝盖”,与柳体“會”(会)字的“人头”均称“上欲覆下”。

2.下欲承上

凡上下结构的字,下大上小,下部能托住上部的称为“下欲承上”。下承上的字,下部要宽一些,主笔应该突出些。如颜体“忠”字的心底和柳体“集”字的“木底”。能灵活运用就行了。

3.上下承覆

除了上述两种情况外,还有在一个字里既有上覆下,又有下承上,两者兼而有之的情况。如颜体“宣”字和柳体“置”字,就是一个字内既有覆下又有承上的范例。“宣”字上有宝盖的覆下,下有长横的承上,“置”字也类似。

img165

颜体

img166

柳体

(六)裹束参差

1.收放裹束

字的纵向须有收有放,尤其是上、中、下结构的字,若上下齐平,必然平淡无趣,故须裹束,局部收缩。“裹束”,是为了增强字的曲线美。

img167

柳体

img168

颜体

柳体“靈”(灵)字。该字见于柳公权玄秘塔碑中,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覆下承、上盖及底横均很突出,略显斜势,显出了生机。中间三个“口”明显往中间收缩,而且注意其避免雷同的变化(三个口的封口与不封口的交替排列)。尽管笔画很多,但不碰撞,“巫”中两“人”均不粘连,留下空白。“雨”中四点各不相同且互为呼应,收与放相辅相成,既活泼又连贯。互为映衬,没有收就没有放,没有放也就没有收,裹束与收敛是汉字结构美的重要的关键之一。

再看颜体“魯”字,与柳体的“靈”字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妙。“魚”字头部本不该如此大,如单独写“魚”,它肯定比“田”小,但现在故意加宽加大,“田”部有意收小,四点再放大,“日”字再收小,这样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大小大小——放收放收的曲线美、节律美。尽管单看“魚”部似乎不协调,但整体效果好了,这就叫“放弃局部,服从全局”。裹束收放是楷书纵向曲线美的重要表现手法。

2.参差起伏

参差起伏,是指左、中、右结构的字横向之间的变化艺术,是横向的曲线美。

例如柳体“辩”字,是左中右结构的范字。柳公权将三横写成斜势,且互为穿插,既改变了三横平直在一条线上的单调,又压缩了横向的宽度,还加强了该字的紧密性。此字的另一特点是“言”部的上提,使底部参差起伏,若亦连以虚线,即形成横向的曲线。字中笔画众多,但互不粘连;九横各异(长短、粗细、起收、斜度等不同),形成纵向的曲线美;上面三点形体各异,下部两竖垂缩各异(垂即悬针,缩即垂露),如此多的变化,增强了艺术感。既要和谐又不能雷同,既要有变化,又不能犯规。

再看颜体“御”字“缶”的上移也与柳体“辩”字有同样的艺术效果。参差起伏是汉字楷书结构追求横向曲线美的一种表现手法。

img169

柳体

img170

颜体

(七)包围结构

包围结构是指字的周边有围框或局部围框箍住的字。全围住的称全包围结构,局部围住的称半包围结构。半包围结构又分上包下、下包上、左包右、右包左四种。

img171

颜体

img172

柳体

img173

柳体

img174

1.上包下

“上包下”指上有框而底部不封口的字。如图“同”(颜体)、“内”(柳体)是上包下结构。写时框内所包的“一口”及“人”须往上提,不可下坠。这种写法,犹如吊单杠作引体向上运动,静中有动。此乃古人所云“潜虚半腹”。

2.下包上

“下包上”指下有框上面开口的字。如图的“幽”字(柳体)是下包上结构。

3.左包右

“左包右”指上、左、下三方有框,右边开口的字。如图中的“匡”字、“區”(区)字均是左包右结构。左包右结构的字写时下横要长些,托住上面,上横往往不封口,让所包的部左上往外露一点头,透一点气。如“區”字若将外框封死,三口与封口处的布白就不匀了。而柳公权把此字上横写得很短,将不匀部分敞开,让其融入字外去,这样字内的布白反而均匀了。

4.右包左

“右包左”指上、右部封死而左、下部开口的字。右包左的字在书写时,右上的“横折竖钩”不把内中的笔画全包住,而是让中间部分的笔画左侧露出一点来,并注意将竖钩略往中间靠一些,使全字重心平稳。

5.全包围

“全包围”指四周均被框围住的字。如“國”(国)字是全包围结构。如果我们在同样大小的格子里写一个“國”字和一个“靈”(灵)字,就会觉得“國”字比“靈”字大。古人可能发现了全包围结构的字视觉效果大,于是仿宋体全包围的字(如“國”只有折角和竖钩处顶足格),字的边框笔画收小一廓,与其他字排在一起后的视觉效果便一致了。因此,我们在书写全包围结构的字时,应该有意识地将其略写小一点,使其与其他字在一起时和谐协调。

(八)各尽其势

汉字的大小态势是因字而异的,不能写得一样大小,要各尽其势。

1.疏密大小

img175

“疏密”指字内笔画之间空隙大小。空隙大为疏,空隙小为密。字有疏密也有大小。笔画多的字密一些、整体大一些,笔画少的字疏一些、整体也相对小一些。如柳体字“川”字的疏、“嚴”(严)字的密、“驚”(惊)字的大、“日”字的小。字的大小疏密不一,就叫各尽其势。书写时,笔画多的字要注意写大一些,点画略细些,写得干净些,结构的搭配连接处要松灵些,多留些白的缝隙,这样可以使密的字不致过闷。如“嚴”字,双“口”与“厂”、“敢”各不相沾,“敢”内也互相脱开。此字笔画虽多,但双“口”较疏,故笔画粗重,疏中见密。“敢”字较密,故笔画较细,密中显疏。此字是疏中有密,密中有疏处理方法之典范。笔画少的字,要写得小一些、粗壮些使其质重一些、紧一些,视觉效果不是太小。这样疏密大小的字放在一起,使人感到大小和谐协调,若反之,如果每个字填满格子,视觉上却是“川”字、“日”字大了,“嚴”字、“驚”字反觉小了。可见,楷书字不能写得一样大小,而要各尽其势。

2.长短协调

汉字楷书每个字的态势是各不相同的,随手写来,就很不得体。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出:“肩”字(柳体)的体势长、“四”字(柳体)体势短、“也”字(柳体)的重心偏、“多”字(颜体)的体势斜,各有各的态势。因此,我们书写时不能机械地按格子大小写满。

img176

3.孤单重并

“孤”是“画孤”,“单”是“体单”,“重”是重叠,“并”是并列。

(1)孤单

“孤单”,是画孤和体单的字。所谓“画孤”,即笔画比较少的字。如“十”、“一”、“二”等字。所谓“体单”,即体势窄长单薄的字。如“月”、“身”等字。隋朝智永《心成颂》是篇言简意赅的论书短文,其中有“孤单必大”之句,凡遇到画孤、体单之字要写得大一些。这“大”也是相对而言的,可以满一点格,但不要超出格子。如“一”、“十”笔画少的字,要写得丰实些、厚重些。如“月”、“身”体长而又瘦削的字,要写得长些。这样才不至于显得单薄。

(2)重并

“重并”,是指重叠和并列的字。隋智永《心成颂》在“孤单必大”下面紧接着是“重并仍促”,是说重叠并列的字要相互催促。书法空间“重叠”,指一个字的上下由相同的两个部分重叠组合而成。如“昌”(柳体)、“多”(颜体)是上下重叠的字,须下大上小。古人有“重者下必要大”之说,也称“上促之令小”。上小下大是为了重心平稳,若反之就会有一种危险感。另外也为了分清主次。

“并列”,指一个字的左右由相同的两个部分并列组成。如“林”字(颜),是左右并列的字,左小右大。古人有“并者右必用宽”之说,也称“左促之令小”。“林”是双木,主笔在右木,故右必大,反之必左右分离。再如“羽”字(颜体)左小右大,若反之极不协调。左低右高是楷书结体的一般规律,横画书写也是左低右高。

img177

三、著名碑帖分析

晋·《爨宝子》碑

东晋大亨四年(405年)刻立,是东晋著名的碑刻。碑首作半圆形,通高190厘米,宽71厘米,厚21厘米。额题“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之墓”5行15字。文凡13行,每行7至30字。碑尾题名13行,每行4字。此碑是隶书向楷书过渡时期的典型之作,无论笔法与结构虽已具备楷书的特点,但仍带有较浓的隶意,点画方峻,横、磔仍存波势挑脚,结体奇拙,自然多变,气势雄强。清·康有为赞云:“朴厚古茂,奇姿百出。”

北魏《张猛龙碑》

全称《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北魏著名的碑刻之一。刻于正光三年(522年),碑石现存曲阜孔庙。碑文内容是为张猛龙歌颂功德。此碑,结构精绝,用笔洒脱大方,方圆兼备,凝练沉雄,为魏碑中的名品,风格属于方整雄健一类。康有为称赞它“如周公制礼,事事皆美善”。“结构为书家之主,而短长俯仰,各随其体。”

北魏《张玄墓志》

全称《魏故南阳张府君墓志》,清代因避讳,曾改称《张黑女墓志》,刻于普泰元年(531年)。原石已下落不明,传世仅存明旧拓孤本,计367字,约20行,行20字。今藏上海博物馆。是北魏末年极具特色的楷书类型,在书法史上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书法气度雍容,姿态俊秀。字多取横势,外宽内紧而又多变化不定,笔法纯熟而又蕴含古意,字势内敛,已开初唐楷书先声。此志拓本,道光五年(1825年),何绍基购于山东济南历下书市,始传于世。何绍基评云:“化篆分入楷,遂尔无种不妙,无妙不臻。然遒厚精古,未有于比肩《黑女》者。”包世臣则以“骏利、圆折、疏朗、静密”八字来概括此志书法意态。皆是十分贴切的。

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此碑是唐太宗贞观六年(632年)刻,碑现存陕西麟游县。为欧阳询75岁时奉诏而书的代表作。可谓人书俱老。其特点是笔画方整平直,锋锷森严,有隶笔遗意,结体端庄严谨,多瘦长险峻,分间布白严谨,险中求稳,意态精密,有“书法结构大师”之称。唐书《欧阳询传》云“尺牍所传人以为法”。明代郭宗昌《金石史》云:“率更楷法源出古隶,故骨气洞达,结构独异,居唐楷第一。”

唐·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雁塔圣教序》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并称《慈恩寺圣教序》。凡二石,唐永徽四年(653年)刻,李世民撰,褚遂良书,万文韶刻,《序》正书:21行,行42字。后石刻记:全称《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序记》,唐高宗李治撰,褚遂良书,正书:20行,行40字。褚遂良56岁时所作,为其代表作。其用笔提按起伏较大,纤细而能挺劲,以行入楷,纤劲秀媚,细骨丰肌,多凌空取势,露锋不敛,映带呼应,洒脱自然,结体上收下拓,宽舒端雅,呈梯形。秦文锦评曰:“褚登善书,貌如罗琦婵娟,神态铜柯铁干,此碑尤婉媚遒逸,波拂如游丝……”宋·米友仁评曰:“褚书在唐贤诸世士中为秀颖,得羲之法最多,真字有隶法,自成一家,非诸人可以比肩。”宋·董廻《广川书跋》云:“褚河南书本学逸少,而能自成家法……昔逸少所受书法,有谓多骨微肉者,筋书,多肉微骨者,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河南岂所谓瘦硬通神者邪。”

唐·柳公权《神策军碑》

此碑全称《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为柳公权66岁时所书,碑石早已佚,现仅存宋初宋装孤拓上册,尚有缺页,但极为珍贵(风格与《玄秘塔》相近,然用笔更雄浑,字形更精妙,碑字更大)。结构稍稍舒放中和,点画也略呈圆润之意,故能外露锋芒而内含圆和,是柳字的精品。孙承泽跋曰:“柳学士所书《神策军纪圣德碑》风神整峻,气度温和,是其生平第一妙迹。”明代董其昌论柳体曾称赞曰:“余于虞、褚、颜、欧,皆曾仿佛十一,自学柳诚悬,方悟用笔古淡处,自今以往,不得舍柳法而趋右军也。”

唐·颜真卿《颜勤礼碑》

此碑是颜真卿71岁时为其曾祖勤礼撰文并书碑。宋时佚石,1922年重新出土,因而笔画清晰,锋棱如新,且存字最多,是他晚年的优秀之作。笔法精练、纯熟,横轻竖重,竖画微微带弧势,提按对比强烈,用笔跳跃,线条遒劲而富弹性,行笔沉着有力,笔断而意连,故能丰腴劲健可爱,结体开阔舒展,外紧内松,气势豪迈,端庄大方,雍容浑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