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 第二节 隶 书

第二节 隶 书

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国的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风格也趋多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

隶书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画改曲为直。隶书盛行于汉朝,成为主要书体。作为初创的秦隶,留有许多篆意,后不断发展加工。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统一下,汉代隶书逐步发展定型,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书体。

img116

黄帝书

汉隶表现在帛画、漆器、画像、铀镜中精美绝伦。而在碑刻中更显其宽博的气势和独特的韵味。汉隶主要有两大存在形式:石刻与简牍。魏晋南北朝隶书大多杂以楷书笔法;唐朝隶书不乏徐浩等书家;宋元明三朝的隶书也难振汉隶雄风;直至清朝,汉隶才得以复苏。有余农、邓石如、何绍基等,别有建树。

一、名碑分析

《马王堆帛书》为西汉人墨迹。马王堆帛书非一人一时所书,风格各异,有的秀美婉约,字体与成熟的汉隶相近,大约属晚期作品,有的古拙老辣,字体篆意浓厚,行距较清晰,字或大或小,平正或欹斜,呈现一种洒脱自如的意趣。由此可见汉隶从篆向隶演变轨迹。

《黄帝书》帛书或称《黄帝四经》。全卷幅宽48厘米,珠丝栏墨书,抄写于汉文帝时期的公元前179年至公元前169年之间。其内容都是久已佚失的黄老家言,是研究中国思想史中有关汉初黄老思想的重要出土文献。其字形布局规整、匀称,绝大多数字体正方或扁方形,用笔略向左倚,横画或方入尖收,或蚕头雁尾并用,其构形左右对比强烈,无论用笔结体还是章法布局,都显示出很成熟的隶书意味。

img117

石门颂

《石门颂》全称《汉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又称《杨孟文颂》。东汉建和二年(148年)十一月刻,摩崖隶书。20行,行30、31字不等,纵261厘米,横205厘米,藏汉中博物馆。它镌刻在古褒斜道的南端,即今陕西汉中市褒城镇东北褒斜谷古石门隧道的西壁上。内容为汉中太守王升表彰杨孟文等开凿石门通道的功绩。《石门颂》的艺术成就,历来评价很高。其结字极为放纵舒展,体势瘦劲开张,意态飘逸自然。多用圆笔,起笔逆锋,收笔回锋,中间运笔遒劲沉着,故笔画古厚含蓄而富有弹性。通篇看来,字随石势,参差错落,纵横开阖,洒脱自如,意趣横生。《石门颂》为汉隶中奇纵恣肆一路的代表,素有“隶中草书”之称。杨守敬《平碑记》云:“其行笔真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从此出。”

《乙瑛碑》全称《汉鲁相乙瑛置百石卒史碑》或《孔和碑》,桓帝永兴元年(153年)刻,现存山东曲阜孔庙。碑高3.6米,广1.29米。隶书18行,行40字,无额。《分隶偶存》称“字特雄伟,如冠裳佩玉,令人起敬,近人郑簠每喜临之”。碑文为秦牍式,点划秀润而不失端劲,结体扁方整肃,规矩森严,气度高古典重,字亦刚健有风韵,整体风格密丽典雅,为汉碑之名品。《乙瑛碑》显得过于工整和拘谨,但初学者由此入手,对于掌握隶书的结构、用笔技巧是比较合适和方便的,故人们普遍认为《乙瑛碑》是“汉隶之最可师法者”。

img118

曹全碑

《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是东汉时期重要的碑刻,立于东汉中平二年(185年)。碑高约1.7米,宽约0.86米,长方形,无额,石质坚细。碑身两面均刻有隶书铭文。碑阳20行,满行45字;碑阴分5列,每列行数字数均不等。明万历初年,该碑在陕西合阳县旧城出土。此碑是汉碑代表作品之一,是秀美一派的典型。《曹全碑》的结构特点主要表现为疏朗平整,舒展奔放,字形多取横势,间有长、方结体,横向开张流畅,纵向含蓄稳健,从而使结构显得雍容大度、飘逸多姿。《曹全碑》结体之舒展、用笔之放纵、意态之醇美,体现了书家于动荡中求稳定,于自由中见奔放的艺术匠心和创作自信,使作品秀美之中存豪气。该碑飘逸风格的独特个性与具体内涵,远非其他汉隶所能比拟。

《张迁碑》全称为《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亦称《张迁表颂》,汉灵帝中平三年(186年)立碑于山东东平县。现陈列于山东泰山岱庙碑廊。碑高2.92米,宽1.07米。碑阳隶书15行,满行42字,共567字,字径3.5厘米。碑阴刻立碑官吏41人衔名及出资钱数,共3列41行323字,隶书,字径3.5厘米。额篆书“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2行12字,字径9.5厘米。书体意在篆隶之间又能有意屈曲,似汉印之谬篆。12字分两行而无列,布局紧密大小错落,浑然一体,或挪让、或盘曲、或长短,刚健有力,实为额中之妙品。此碑自出土以来,为历代金石、书法家所推崇。词旨淳古,隶书朴茂,字体方整中多变化、朴厚中见媚劲,蚕不并头,雁不双设,外方内圆,内捩外拓,是雕刻、书法艺术的珍品。古今书家对此碑都给予最高评价。可谓汉碑集成之碑。

二、隶书的结构与特点

隶书是篆书的化繁为简,化恻为方,化弧为直。

1.字形扁方左右分展

隶字一反篆字纵向取势的常态,而改以横向取势。造成字形扁方,笔画收缩纵向笔势而强化横向分展。

img119

2.起笔蚕头收笔燕尾

蚕头燕尾是隶书用笔典型特征,特别是隶字中的主笔横、捺画几乎都用此法。所谓“起笔蚕头”,即在起笔藏锋的用笔过程中,同时将起笔过程所形成的笔画外形写成一种近似蚕头的形状。“收笔燕尾”即在收笔处顿笔后向右上方斜向挑出锋。

img120

3.化圆为方化弧为直

隶笔中的直画或方折,还无不包藏着篆字的弧势,所以隶笔的直往往有明显的波动性,富于生命力。隶书的笔意,是建立在篆书笔画运动方式基础上的。

img121

4.变画为点变连为断

隶书中点已独立了出来,不再依附于画,而且点法也日益丰富,有平点、竖点、左右点、三连点、四连点。此外隶字还将篆字中许多一笔盘旋连绵写成的笔画断开来写。比如水字旁的写法。

img122

5.强化提按粗细变化

隶书则有意强调提按动作,形成笔画点迹显著的粗细、转承变化,起、行、收笔的过程都有了明确的体现。

img123

三、隶书的用笔

对于隶书基本点画的写法,我们以《乙瑛》、《礼器》、《张迁》三碑加以分析。其中《乙瑛》全篇书法结字端庄,波磔分明,法度谨严,用笔方圆兼备,是汉隶高度成熟时期较为规正的书体,所以又以《乙瑛》为主。

1.平画

写平画时落笔藏锋逆入,然后把笔锋转向右行,笔心在点画中运动,收笔时提锋回收。

(1)藏锋逆入,逆入要得势。

(2)中锋行笔,行笔要有力,竖锋入纸。

(3)回锋收笔,收笔处不得顿挫。

img124

《乙瑛碑》平画的字例:

“主”字上的点隶书常写成横画,此字的三笔平画都写得很平直,但也不嫌板滞。“成”字先写撇画后再加平画书写,由于笔势的关系,平画的中段呈上凸形,使整个字安排得很雅典。“罪”字的上两边竖画,分别向外拱出,成向势。与上面的平画向上拱一致,富有篆书笔意。

img125

《礼器碑》字例:

如“造”字和“立”字的平画写得都很挺直瘦劲,纯用笔尖竖锋行笔,落笔和收笔都很干净。

img126

《张迁碑》字例:

如“盖”、“吾”字的平画形状很平直。这是因为此碑落笔取势短,取上下之势,正锋直入,笔肚墨饱,行笔中锋沉着,收笔中锋沉着,收笔迅速上提,故使横画挺直而有力。

2.波画

隶书往往将某些横画写成波画,这一点和楷书不同,凡写波画要有一波三折之感,落笔也是取逆势,为了与波脚对称平衡,故落笔时,笔锋逆向左下角顿挫,取尽逆势,这样形成的头部,俗称“蚕头”,波画在稍停顿后向右上方逐渐顺势提锋,形成的波脚,俗称“燕尾”。

img127

《乙瑛碑》波画的字例:

“立”字的波画,中腹微微向上拱起,但切不可每笔写成柴担状。“平”字波画起笔和上一平画不同,上一笔的平画顺着横画来回取势,同篆书笔法。而此波画是横画起落,然后提笔平出。“须”字上横波画中腹紧提,这是不容易写的,功力不够,中腹就有空虚的感觉,所以行笔切切不可轻滑带过。

img128

《礼器碑》字例:

此碑波画的用笔起落明显。如“丘”字的波画,于逆锋取势后,向左下方斜落笔,然后提笔换回逆势中锋行笔,即笔杆上方略向左下方倾斜,到中段时再将笔锋逐渐按下到波脚处顿驻后,笔锋向右上方提锋收笔。此波画为典型的方笔,故笔势强健并且沉着,与那种把笔锋偏左上方的偏锋行笔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下”字的波画与“丘”字所不同的是逆锋取势,落笔笔锋入纸较短,笔锋换向后逆势行笔,在行笔的过程中笔锋逐渐按下,到波尾处迅速向右上方提笔空回收笔,虽然看上去头小尾大,但整体的重心还是很平稳的。“百”字的波画在此碑中用得较多,写法是竖向落笔取势后提锋换向。行笔时笔锋略带些逆势,波画尾处驻笔自然向上方提出,形成笔势开展。

img129

《张迁碑》字例:

“述”字的波画,入笔细劲,行笔渐按,燕尾明显,中腹微微向上拱起。“高”字波画起笔方折,然后提笔平出,燕尾出锋。

3.捺画

“捺”字的写法与波画相同,如“大”字的捺脚只是行笔向右下方,但收笔要向右上方提。

img130

《乙瑛碑》捺画的字例:

“之”捺脚头部上曲,这是所谓一波三折的第一折,没有这一曲,向下的笔势便放不开,字要成圆球形。“故”字捺脚出锋的地方,似乎向上弯,实则似是提笔竖锋直出,若故意做作,容易流入庸俗一路。

img131

“吏”、“是”字捺画入锋轻,行笔渐重,捺脚出锋的地方向上弯。

4.竖画

竖画写法与平画相同,只是方向由水平改为垂直,是藏锋逆入的,行笔竖锋入纸,笔心在点画中间,收锋自然回收。

img132

《乙瑛碑》竖画的字例:

“明”字左偏旁的两竖画比较平直,而右边的月字的竖画则于竖撇相背呼应。使整个字富有变化,又很稳重。

“行”字未竖作悬针,收势逼向右下角,和左撇对称,成为背势,也是为了使左右笔势平衡,达到重心稳当的缘故。

img133

《礼器碑》竖画的字例:

如“陵”和“京”字的竖画,用笔尖毫端入纸,竖锋行笔,故形态也很劲挺。

img134

《张迁碑》竖画的字例:

如“其”字和“中”字的竖画与横画的写法相同,竖画也写得很平直,收笔处为方。

5.撇画

隶书点画的主要特征是在篆书笔画的基础上产生了波磔,撇也是表现特征的笔画之一。撇画的变化比波画的变化要多,其最基本的用笔方法如“人”的撇画,落笔仍是藏锋逆入,但略取侧势,行笔取中锋逆势,收笔时微微停顿后向上提笔回收。

img135

《乙瑛碑》撇画的字例:

“犬”字撇画为了与捺脚相呼应而有变化,是竖画后再转撇,收笔时笔锋停顿后,自然向上提笔。“为”字一撇是很主要的笔画,撇末上扬特别多,主要是由于与下一横笔势相连的缘故,这是用笔熟练自然形成的,不能过分做作。

img136

《礼器碑》撇画的字例:

如“天”字的撇在竖画到转弯处笔锋转向逆行,收笔处回锋实收,故撇端不露锋芒。再如“文”字的撇法在起笔处即用锋尖入纸行笔。在行笔过程中笔锋逐渐转成逆势,到收笔处顿笔向上方提出。此撇也是方笔用笔的典型撇法。而“方”字的撇法是中锋顺势出锋。此法已开楷书撇画的写法。

img137

《张迁碑》撇画的字例:

如“禽”和“少”字的撇画的写法是竖锋行笔顺势顿驻后逐渐上提后回收。

6.弯钩

弯钩的用笔方法与撇画的写法相同。

如“於”的钩法,在形态上是竖画后再转向左弯,然后收笔上提笔锋回收,初学者往往在收笔处用顿笔或描画成形,结果显得呆板,这主要是由于行笔左送无力的缘故。

img138

《乙瑛碑》弯钩的字例:

“孙”字的钩画是落笔竖行后,逐渐向左方,再驻笔后向上原地收锋而成的。“子”字,隶书一般将横画写成平画,而不写成波画。竖钩画就成了此字的主笔。为了将钩画写得特别长,而又不失重心,所以在转角出锋处笔画渐增最粗,然后向左送出。

img139

《张迁碑》弯钩的字例:

“孙”字的钩画是落笔竖行后,再驻笔后向左上出锋而成的。“子”为了将钩画写得特别长,而又不失重心,所以在转角处笔画最粗,驻笔,然后轻提逐渐向左,出锋收笔上提,形成两头尖细,中间粗。“於”的钩法,在形态上是竖画后再转向左弯,然后收笔上提笔锋回收,较短促。

7.折画

折角处的写法是平画到转折处提笔换锋后再下按行笔,承接处不得有楷书的斜角,一般也不应脱肩。隶书的折是把篆书的圆转改成方折,分成两笔写,提高了书写速度,这是隶书笔法比篆书进步的关键。

img140

《乙瑛碑》折画的字例:

“甲”字的折画是内折,笔势是按逆时针方向盘旋而下。“司”字的折画是采用篆书的书写方法,要注意在转折的地方仍有折笔换向,只是外折而已,运笔内含,故外形上也同样不留痕迹,显得圆匀。“守”字同上面“司”字的折法,只是在折角处断而再起,从这样可以看出是分两笔写的。

img141

《礼器碑》折画的字例:

此碑的折法有几种方法。如“里”的折画是用实势,横画到折画处,微提笔换向后再写竖画。“月”折画是横画后,利用手腕的内折将笔势换向,不同于“里”字,用提按来调整笔锋。

img142

《张迁碑》折画的字例:

如“君”和“字”转折处的写法,是横画到转折处方将笔锋上提,转向后又在原处入纸再写竖画,所以转折处显得很方整。

8.转笔

隶书的转笔写法与折笔写法相似,在竖画写到转角处笔锋换向连续书写而成。

img143

《乙瑛碑》转笔的字例:

“死”字的转笔,落笔取逆势,行笔竖锋逆行,这样在转角处就能自然换锋,一笔写成。“先”字的转笔处比较特殊,写的时候,一定要竖锋行笔,这样在转笔换向时就能保证点画圆匀,虽细亦挺。

img144

《张迁碑》转笔的字例:

“克”字的转笔,落笔方折,行笔竖锋渐左行,然后提锋转笔渐按,顿笔出锋收笔。“孔”字的转笔,方笔入锋,均用行笔,转角时提笔,重按水平出锋。“九”字的转笔处比较特殊,,均用行笔向右,转角时重按向上出锋。

9.点

隶书的点都是其他笔画的浓缩,故变化亦多,落笔均须藏锋逆入,出锋方向根据各种点的姿势而有变化。

img145

《乙瑛碑》转笔的字例:

“高”字的上侧点,落笔藏锋逆入后速向右侧铺毫后上提,笔锋由点的中间出,这样的点方显得圆匀有力。“河”字三点水旁的三点用笔取藏锋平出,而不同于楷书的落笔取侧势。如同印印泥,即落笔取上下之势。“宗”字下边示字的两点,藏锋落笔后分别左右出锋,左边的点如同撇的写法,右边的点如同捺的写法。“通”字左旁三点向外,是篆书写法的遗痕,三点要有变化,自然而不做作,一般写得较轻,以突出下面的捺画。

img146

《礼器碑》转笔的字例:

如“深”字的水旁的点,落笔也是取上下之势,但提笔收锋时,出锋较为明显,如“深”和“官”的上点。“近”字左旁三点向外,三点要有变化且细劲,自然而不做作,下面的捺画波势夸张而出锋锐利。

img147

《张迁碑》转笔的字例:

如“汉”和“对”字点的落笔也是取上下之势顿挫后原处提锋。注意出锋方向不同。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中锋行笔是隶书用笔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