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 第二节 临 摹

第二节 临 摹

一、碑帖选择

临摹时选帖很重要。一般主张先临较平稳的字体,如篆、隶、楷书体。因为它们讲究笔法,而且点画清晰,横平竖直,易于掌握。行、草书结体变化较大,运笔复杂,初学者难于掌握。在篆、隶、楷三种字体中,一般又以从大、中楷入手为多,如欧阳询《九成宫》,褚遂良《雁塔圣教序》,颜真卿《勤礼碑》、《麻姑仙坛记》、《东方朔画像赞》,柳公权《玄秘塔》、《神策军碑》等。这些唐代楷书法度森严,结体端庄,从笔法、结字法来看十分完美,且碑石清晰,字形完整,利于初学。其次,若从楷书入手,上可追隶、篆,下可习行、草,从中间突破易于掌握用笔技巧,然后再上下求索,扩大学习范围。当然这也并非不二法门,还要根据各人的爱好和笔性来选择自己的道路,也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范本。如学国画者为了使线条有力似“屋漏痕”,有金石味,可先从篆入手,如临习《石鼓文》、《散氏监》、《毛公鼎》等;为了使笔力雄浑厚重,也可从隶书入手,如临习《石门颂》、《西狭颂》、《鲜于璜碑》、《封龙山颂》等。

总之,应该选择各种书体的最佳范本来临习,而且要选经过历史检验的古人优秀佳作,不要先临现代人的,因为取法有上下,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下。”此乃至理名言。必须从某一公认的大家开始学习。在这一原则基础上,才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在名迹中选择自己比较偏爱的书风。若暂还无所明显的偏好,也可在名迹中任选一家作为起手,随着学习的深入,自然会有所侧重。不过,不管个人好恶有多强烈,学书的漫长阶段中,都要学会广收博取。一旦对某一家的临习可以告一段落,就要兼习其他范本。只抱守一家的做法是不能学好书法的。

二、读帖

读帖,就是看贴和观帖,是对所选字帖认真观察、分析体会其用笔、结体、行气、章法、格调、韵味等,读帖是初学书者临帖的必经之路。

从古到今,学书法者,无不从临习法帖开始,而临帖不是提起笔来就写,临之前有一个必不可少的“读”的过程,“读”到心中有数,才能举笔追摹,读帖,也即心摹。丁文隽在《书法精论》中说:“临书时,未写之先,须熟视范本,体会其性情气势,默识其笔意结构,深印于心,然后挥毫落纸,一气呵成,如自己出。不可看一笔写一笔,写一笔再看一笔,枝节拼凑,神丧形失,宜切戒之。”综观古今书论中关于读帖的片言只语的论述,可以归结为一点:那就是:读,是得之于心在临之先;写,是以心命手在读之后,把读帖视为学书的要领。

名帖往往初读似乎极其平淡,但越读越有味道。传统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看到晋代书法家索靖写的一块碑文,起初只是“驻马观之”,而后是“下马观之”,最后索性“观之三日”方才离开。由此可见,读帖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过程,只有用心去仔细揣摩,方能慢慢体味出个中滋味。而对于初学者来说,读帖初始只能觉察出字体的粗细和结构特点,用笔多了,则能琢磨出下笔、收笔和转折处的关键部位。有了领会,去指导实践,实践之后发现不足,又去读帖,便有所体会,再去实践。如此反复,互相推动,不断深入,才能迅速提高。正如赵孟頫所说:“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

孙过庭说:“察之者尚精。”便是对读帖的要求,然而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帖是静止的,作者的书写动作我们并没有亲眼看到,但是通过反复深入地读帖、玩味、琢磨之后,我们仿佛看到书写者用笔的情景,—个个字体活泼泼展现在眼前,然后下笔,往往可以神似。

首先,明确读帖的目的。读帖的目的在于迅速入帖。读帖是临帖的前奏,通过读帖了解帖中字的用笔、结构特点、风格特色,增加对范帖的感性认识,以至下笔前胸有成竹,避免下笔的盲目与随意。

其次,指导读帖的内容。读帖不同于看小说,读帖时思想要高度集中,排除杂念,深入到帖中去。我们可以从用笔结体、布局等几方面入手:一看笔法,主要看它的起笔、收笔、中锋、侧锋、藏锋、露锋、圆笔、方笔、转折、提按、节奏等方面的特征,同时还要注意笔力、笔势往来及笔情墨趣的透露。二看结构,应从纵势、横势,笔画间争让照应等方面观察字的结构。三看章法,主要看行气,行与行之间的关系及其中的疏密、大小、轻重、快慢等关系的处理。在把握原帖表面特征的基础上,应对内在的精神、气质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体会、感受,使字形在脑中有一清晰的轮廓,方可下笔。

再次,读帖的方法。读帖的方法较多,有整体感受式、具体感受式、比较阅读式等。一般说来,初学者读帖采用具体分析式居多。初学书法极易出现读帖马虎现象,不认真、没耐心,临习时肢解字体,一笔一画仿照的习惯。针对这种不注重读帖的现象,教师应授之以分析式的读帖方法。也即在动笔前先对字帖中的字的点画形态及用笔方法精察细究,对其结构的正侧、虚实等内理进行研究,对章法,布白进行理解,逐一找出其特点与规律。比如点画形态的轻重长短、曲直俯仰、方圆变化等都要看得分明。字帖上的字初看起来只不过是一些静态的笔画的组合排列,久而久之,看得多了,字便活跃起来,如见古人挥运之时。细玩熟观,力求做到胸中有全局。可谓“察之尚精,拟之贵似”,“察”做到了“精”,“拟之”方能“似”。清代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指出:“先以察,后能拟,察进一分,拟进一分;拟进一分,察进一分,终身不复也。”因此,我们要认真读帖,不断观察、对照、比较,细心分析,为临帖打好坚实的基础。

最后,明确读帖的作用。临读的时间长了,自然会潜移默化,从精神上达到临帖的水平。帖读得多了,可开阔视野,同时还能提高观察力、记忆力,培养鉴赏能力。

总之,读帖不是蜻蜓点水,一掠而过,而是一笔一画的熟读、深读、反复地读,做到心不厌精,在此基础上临帖就会妙笔生花,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读帖和读书一样,既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学习方法,又具有一定难度。读帖能力强、质量高、方法好,并形成习惯,临书时即可做到胸有成竹,笔不妄动,对书写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临摹

1.临帖

读帖之后,便可临帖。临帖,就楷、隶、篆、行而言,是仿照帖上的字,逐笔逐画在纸上写出来。草书,尤其是大草,往往要“意临”。临帖应由浅入深,一般需经过对临、背临和神临三个阶段。

写以前可先将画一格子纸衬于白纸下,以便按格临摹(初学时也可在格内再画上“米”字格或“井”字格)。临写时要细心找到所临之字的笔画在格子中相对应的位置,体会其用笔方法,然后下笔。这一阶段可称之为“对临”。对临时可看一笔写一笔,以求点画的用笔及结字的态势尽可能形似,使所写的字与原帖接近。这种临习法的目的在于得到古人的传统技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可逐渐减少写一个字的看帖次数,直至看一次写一个字,最后甚至不看帖也能写出跟字帖很接近的字来,这叫“背临”。通过较长时间的对临、背临,做到形准神完,形神兼备,则可进入“神临”阶段。“神临”又叫“意临”,即用遗貌取神的办法临出自己的面貌来,使临作与原帖相比在“似与不似之间”。这种临习实际上已加入了自己的创造。

2.摹帖

摹帖是将半透明的纸,如拷贝纸或油光纸等蒙在字帖上,将字的轮廓线用细笔钩描下来,称双钩本;如在轮廓线内再填以墨,称为双钩填廓本。这原是古人用来复制法帖的一种手段,后来初学者也有直接在蒙纸上按帖摹写的,称之为“描红”。摹帖易得字形,是临帖的辅助手段。对学龄儿童来说此法是入门的一种方法,但对感觉较好的学书者来说,一般不用此法。不过,在临帖时遇到个别难写的字,写了多遍以后仍然感到有差距,则不妨用摹帖的办法先写一遍,然后再徒手临写,将会有助于进展。

3.出帖

经过对某帖本的反复临摹,对此帖的形神均已基本掌握以后,可换同一类型的字帖继续训练,以巩固学到的技法和造型能力。待这一系统的技法熟悉以后,再转益多师,学别的类型的字帖,以求己貌。这是由初级的“入帖”向高级的“出帖”阶段的过渡。入帖得技法,出帖得己貌,诚如清刘熙载在《艺概》中所说的:“书贵入神,而神有我神他神之别。入他神者,我化为古也;入我神者,古化为我也。”先要入,后再出。古人云:“入帖难,出帖更难。”出帖需要有对古人多种风格流派佳作的“人帖”为基础,再加上对多种书体的摹习,以获得变通的能力,从而融会贯通,“酿蜜不见花”地形成自己的风格面貌,这时便可以进入创作阶段了。当然,以上所讲的从临摹到创作不是一成不变的直线过程,而是不断回环往复的交叉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