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第一节 先秦书法

第一节 先秦书法

一、文字起源

什么是文字呢?后汉许慎《说文叙》的解释是:“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img1多也。”即指文字是以事物的类形取象而得来的,“文”是依类象形的线条组合,“字”是在“文”基础上的形声兼备,并随着事物、社会的不断丰富发展而渐渐形成并多样的。这是对文字形成的总体说法。

文字的形成在时间上是漫长的,文字萌始于何时这已无据可考了。《周易·系辞》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书”是笔画之意,“契”是锲刻之意。书契即是刻画的文字。在没有文字作记录手段之前,结绳记事倒不失为一种可信的途径。而“后世圣人”却是一种模糊之说。《荀子》、《韩非子》始有言仓颉造字,但时间亦不清楚。直到后汉许慎,才在《说文序》里说:“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达之迹,知分理之可有别异也,初造书契。”即仓颉为轩辕黄帝的史官,他仰观天象,俯察鸟兽虫鱼之迹,创造出中国最原始的象形文字,从而结束了远古时期结绳记事的蒙昧时代,并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汉字,仓颉也被后人尊称为“字圣”。另外还有一种以八卦为文字之始的说法,其依据也源出《易·系辞》:“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于是始作八卦。”认为伏羲以八种不同符号来象征事物,已有文字之意,后来世事日繁,八卦也无法尽赅,便不断完善丰富而成为文字。

如果我们以迄今出土的实物为证,西安半坡陶片上刻划的符号,显示出六七千年前人们已经尝试着创造文字:而稍后的大汶口陶器文字(5000年前),因其不只限于一处一地,类似的符号在两三处都同时出现,足以证明当时大汶河两岸已有通用的文字流行。

二、甲骨文

甲骨文是3300年前的文字,晚于大汶口文字1000多年。甲骨文出土于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殷为商代第二十位王盘庚迁都后的所在地,因武王灭殷后被废弃。故殷又多被后来人称为殷墟。据说在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被王懿荣、刘鹗发现,后来在罗振玉、孙诒让、王国维努力搜集考证而成为一门显学。殷墟出土的甲骨(龟甲、兽骨),大多是用于占卜纪事,如占卜日期、占卜者姓名、占卜内容及结果等都刻写其上。至今为止,甲骨出土数量已相当可观,达十万多片。甲骨文字不仅内容容量巨大,而且文字数量也已有相当的规模。已能够完成对多种事件的记事功用,只是仍有很多字形明显存留着图画的象形痕迹,且规范性很不够。甲骨文虽大多用刀刻成,但从书法的角度看,已具备了书法的用笔、章法、结字三要素。从用笔上说,在甲骨文中发现了朱文和墨书的痕迹,说明当时已经有了毛笔之类的工具。其用笔起止均显露锋芒,线两端尖而中间略粗,反映了毛笔的弹性和柔韧性。从章法上看,甲骨文是纵成行,横则有序列与无列并存;行款错落,大小变化,疏密有致。就结字而言,一方面具有对称或一字多形的变化美,另一方面又具有了方圆结合,开合揖让等结构形式。总之,甲骨文因刀刻的原因,以方折为主,笔道尖细、挺劲。字体大小不一,大则寸余、小则入厘,即使同属一字,也繁简不同,常在一篇文中,有反有正,有顺有逆,或合或分等。

img2

图1 甲骨文图画式文字

《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图2)、《宰丰骨匕刻辞》(图3)、《四方风名刻辞》是甲骨文各期的代表。其中《宰丰骨匕刻辞》为商代一块牛骨,匕首形。镶嵌十四颗绿松石,相传也为安阳出土。殷商时期甲骨文,多为卜辞,记事者甚少,此骨匕记载了帝乙或辛帝时,宰丰受到商王赏赐之事。宰丰骨匕一面刻辞纹,另一面刻有文字,一端残,文字分两行,完整无损,罕见之极。其布局精妙奇美,疏密得当,笔力雄健浑圆,结体错落有致,显示出卜辞书法成熟之美。

img3

图2 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

img4

图3 宰丰骨匕刻辞

三、金文

金文亦称钟鼎文,是一种铸刻于古代铜器上的字体,无论从时间还是写法上都与甲骨文先后承接。它曾与甲骨文并存,自成体系而不受甲骨文的影响,且在甲骨文之后一直延续到战国时期。古代把钟鼎看作重器,故其上多铸有纪念文字。钟是一种乐器(部分量器、酒器也叫钟);鼎主要是祭器一类用品,三足两耳,形似香炉,大小也不一。鼎在用于祭祀时,往往用来装盛牺牲,还有作为烹饪饮具来使用的。最重的鼎器可作传国之宝,如夏禹曾收九州之金属铸成九鼎。后三代之时,九鼎皆随王都而迁移,而建都则每称定鼎。

殷商时期在钟鼎上刻的铭文字数不多,如《礼·大学》所载,成汤铸成一供沐浴用的盘后,在盘上仅铸了“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数字,字体也与甲骨文近。到了周代,所铸铭文文字多者已增至500余字,文字排列也开始讲究,变得整齐雄伟。内容也更宽,有祀典、锡命、征伐、约契等。战国末年钟鼎文字体进一步同化接近小篆。文字数量与内容重新出现省减,有时只有督造者或铸工的姓名和器物名称。

东周、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上诸侯割据的动乱时期,也是文字体例上的多变年代,因时代的复杂性,也因史料的局限性,使得长期以来关于金文、古文、籀文、六国文字及小篆等书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一直多有争议。

籀文(大篆)是后来汉代人所取的名称,即因周宣王时,太史籀所著大篆15篇以作为学童识字的课本而得名,而这时实际更多还是以铸字的方式出现,仍多属金文的范畴。小篆是沿籀文正脉的更进一步变化,更为简捷,易于造型。是战国时秦国已使用的文字,且所出现的方式已不再是以铸字为主,故已不主属于金文一类,而多是以刻石等形式出现。与小篆同时并存的,还有战国时其他六国的文字,它不像秦小篆与籀文间所建立起的那种必然的演变关系(因为秦在西方,受到中原六国的影响较小,故文字上相对正统稳定),而是将文字传统随意增删,极不规范,其原因是国与国之间长期的相互争斗与制约,各立门户,于是文字上也形成了各种异体或一字多形,甚至是怪体,奇诡难识,即所谓六国异文。

大盂鼎(图4):为周康王时期器物,是现存西周青铜器中的大型器,造型浑厚典丽,是世间珍宝。相传此鼎于清道光年间在陕西省眉县礼村出土,当地郭氏所得,后归周雨樵,同治年间左宗棠以重金购得,又归苏州潘祖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潘氏后人捐献国家。

img5

图4 大盂鼎

散氏盘(图5):散氏盘铭文铸于盘内底上,共375字。是一件风格非常突出的作品。其书法浑朴雄伟,字体用笔豪放质朴,敦厚圆润,结字寄奇隽于纯正,壮美多姿。有金文之凝重,也有草书之流畅,开“草篆”之端。

img6

图5 散氏盘

泰山刻石:现仅存九字,其书法是标准小篆书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