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组织行为学纲要
1.7.2.1 一、个性概述

一、个性概述

(一)个性的涵义

个性是个人在特有的个人生理因素和社会情境因素的作用下,通过特定的社会教化和社会实践逐步形成的自我的社会性本质的具体表现,是个人通过个性认知、个性倾向、个性特征等心理现象而综合表现出来的自我的人格性、差异性、能动性等主体特征。

(二)个性的属性

1.个性的本质属性——自我的社会性本质的具体表现

2.个性的具体属性——自我的主体性特征的综合表现。

(三)个性的特点

1.社会性——本质特征:个性是每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即通过社会教化和社会实践逐步实现的由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发展过程中,必然形成的区别于其他生物的、人类的本质属性即社会性的自我表现。

2.人格性——主体特征:每个人都有自我的个性,而自我的个性表现在个人行为中就形成了行为主体不同的人格,即自我的个性认知、个性倾向、个性特征等心理因素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表现,形成了所在社会认定的自我能作为责任、权力、义务主体的资格,从这个意义上人们也把人格称为个性。

3.特定性——形成特征:每个人之所以具有不同于他人的自我个性,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我特定的生理因素、特定的生活环境、特定的成长经历、特定的心理结构等等。

4.相对性——关系特征:个性不是绝对的,是与共性相对而言、相互依存的,个性体现着特定的共性,共性制约着特定的个性;同时个性相对于个体自我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个性因自我而产生,但一经形成就成为制约自我而客观存在的个体因素,它与自我的发展时而协调时而矛盾,因而人们才不断要求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即战胜自我个性的弱点、超越自我个性的障碍。

5.能动性——功能特征:个性是在个人的行为实践和社会环境的作用下形成的,同时它又能动地影响着个人的行为实践和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它既影响着个人行为的目标、方式、效果等,又相互联系共同影响着人的社会共性的发展变化;个性是个体行为的内因,它通过外显性的行为客观表现着主体自我内在的属性特征,既使不同的个体行为相互区别,又使不同个体的行为相互影响。

6.综合性——表现特征:每个人的个性都是在自我的生理因素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个性认知、个性倾向、个性特征等各种心理因素在现实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综合表现。

(四)个性的形成

1.个性形成的基础

遗传基因是个人不能选择和无法改变的天赋物质,是个性形成的先天性的基础条件,也是个人的自然属性即生物性的必然体现。

2.个性形成的因素

(1)生理因素——物质性因素,是在遗传基因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发育成长而逐步形成的影响个性形成的物质条件,其中主要包括年龄、性别、体质、体形、体能等因素。

(2)社会实践——主体性因素,是个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所从事的学习、劳动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这是个性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不同的实践过程和实践效果形成了自我不同的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决定了个性发展的方向和程度。

(3)社会教化——文化性因素:是个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所接受的社会化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组织教育、媒体教育、政府教育等等,这些社会教育引导了自我的个性形成和个性发展。

(4)社会情境——客观性因素:是个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特定的社会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人文环境又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大环境,亲属、社区、组织等特定小环境。

3.个性形成的过程

(1)自发形成阶段:没有自我的思想和目标的指引,在环境的影响下顺其自然地形成。

(2)自觉形成阶段:有自我的思想和目标的指引,通过自我修养不断发展而逐步形成。

4.个性形成的规律

(1)生理性与心理性相统一,即物质性与精神性的有机统一。

(2)天赋性与教化性相统一,即客观性与能动性的有机统一。

(3)人格性与社会性相统一,即特殊性与普遍性的有机统一。

(五)个性的发展

1.个性发展的方向:顺向发展、逆向发展、横向发展。

2.个性发展的程度:较快发展、缓慢发展、停滞发展。

3.个性发展的价值:积极发展、消极发展、中性发展。

4.个性发展的周期:快速发展期,青少年时期;定向发展期,成年人时期;缓慢发展期,中年人时期;回归发展期,老年人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