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七、读帖的方法

七、读帖的方法

一旦选择了喜爱的古代重要书迹法帖作为临摹学习的对象,就必须遵循临习规则进行解读、研究,做到落笔之前对汉字构造、笔画、用笔等方面有总体上的理解、识记、判断,力求“察之尚精”,为对临提供良好的基础,此亦所谓“意在笔先”。具体来说,读帖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字体与书体的基本特征。

各类字体皆自成面貌,同一类字体又呈现差异,或者说别具一种风格。构成特征与区别风格的基本要素有点画形态、结字方式、取势、布局、笔法等因素。因此,读帖首先要将临写对象置于所属大类背景下,悉心观摩,较其同异,准确快捷地领悟其大体面貌与细节,做到“胸有其字,呼之若出”。如果我们将练习楷书作为书法学习的基础,就有必要将魏碑体与唐代初、中、晚三期法度谨严的名碑放在一起做比较,这样就不难发现楷书的基本特征及不同风格之间的差异与融合,为选临其中某一法帖提供依据。

2.分析法帖文字的结构规则。

各类字体的单字结构有较大的差异,但其字形大致呈方形特征。形体规整的字体,如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其结构较稳定,并体现出重心平稳、部件之间关系整齐且协调一致,分析其结构规则较容易。这些字体结构方式分为独体和合体两大类,合体又分出上下、左右、内外、综合等类型。细致分析其结构关系,如空间比例关系、疏密关系、主次关系,有助于在书写前预期对临效果与效率,更大限度地避免盲目性。行书与草书的结构体现出较大的变化,既丰富又复杂。即使是同一书家对于同一个字的书写,在结构与技法上亦呈现异趣。但这并不意味着行书的结构特征与规则无法捕捉。有影响力的书法家,其不同的行书法帖会显现出求同存异特点。因此,汉字结构分析、规则的提挈是可能并可行的,只是隶楷类更容易些,而行草书更复杂些。

3.分析法帖字形的点画类型与形态特点。

汉字由部件构成,任何部件均可拆分为最小的一级构形元素——点画。汉字的点画可分为横、竖、撇、捺、勾、折、点、提等大类,各大类又分为更小的数个小类。写一个汉字,不管形体是否复杂,点画书写的质量如何最直接影响其整体美观程度。因此,书写之前,对法帖字形的点画与形态的分析归纳是读帖的一大关键。一般来说,该环节应包括:(1)归纳一类字体点画类型、数量或同一法帖点画的类型与数量。(2)区分各类点画书写的难易程度。(3)区分同一小类点画在形式上与书写上的共性和差异。(4)分析归纳同一法帖主要点画的具体特征,发现书写的共性和差别,还有点、线、面的关系及其形成方式。(5)各类点画的粗细、长短、走向(角度)、主次关系、联接位置与方式、呼应关系、密疏关系等。

4.领悟点画形态所运用的笔法。

汉字是由笔写出来的。每一点画都是笔毫在以纸张为主要书写载体的材料上的生动而又丰富的表达。笔端在书写材料上的运动方式形成稳定且丰富笔法类型,进而形成笔法概念,即使是石刻文字,至今亦能“透过刀锋看笔锋”。墨迹法帖给我们的笔法提示最为便捷。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古代重要墨迹法帖所体现出的笔法特点、类型几乎能跨越时空,直接嵌入我们的视野,复原出古代书法家高超的笔法技巧。读帖时,应当领悟书写者驰毫所运用的各类笔法。如落笔、行笔、收笔、用笔方式,中锋与侧锋、露锋与逆锋、捻管与衄锋、提按、转折、迟缓、呼应、对比等概念及其运用。对临所遵循的这些笔法概念与技巧,我们在读帖时应充分地领悟,此亦谓之“意在笔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