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学体育与健康
1.6.2 第二节 武术运动基本技术

第二节 武术运动基本技术

一、基本动作与基本功

(一)基本动作

1.手型手法

如图4-1所示,手型手法主要有拳、掌、勾3类,练习时结合上肢冲、架、推、亮等运动方法达到自然运动的目的。

img162

图4-1

(1)手型。①拳。动作要点:拳握紧,拳面平,直腕。②掌。动作要点: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屈紧扣。③勾。动作要点:五指第一关节捏紧,尽量屈腕。

(2)手法。①冲拳。动作要点:出拳要快速有力,要有寸劲,做好拧腰、顺肩、急旋前臂的动作。②架拳。动作要点:松肩、肘微屈,前壁内旋。③推掌。动作要点:挺胸、收腹、直腰。④亮掌。动作要点:抖腕、亮掌与转头同时完成(图4-2)。

img163

图4-2

2.步型步法

步型步法练习主要是增进腿部的速度和力量,以提高两腿移动转换的灵活性和稳固性。

(1)步型。①弓步。动作要点:前腿弓、后腿绷;挺胸、塌腰、沉髋;前脚同后脚成一条直线。②马步。动作要点:挺胸、塌腰、脚跟外蹬。③虚步。动作要点:挺胸、塌腰、虚实分明。④仆步。动作要点:挺胸、塌腰、沉髋。⑤歇步。动作要点:挺胸、塌腰、两腿靠拢并贴紧(图4-3)。

(2)步法。①击步。动作要点:跳起腾空时,要保持上体正直并侧对前方。②垫步。动作要点:后脚离地提起,脚掌向前脚处落步,前脚立即以脚掌蹬地向前上跳起,将位置让于后脚,向前落步。③弧形步。动作要点:挺胸、塌腰、保持半蹲姿势,身体重心要平稳。落地时,由脚跟迅速过渡到全脚掌,注意转腰。

img164

img165

图4-3

(二)搏击运动基本技术

搏击运动基本技术主要包含准备姿势、步法、拳法、腿法、肘法、膝法、摔法、擒拿和防守等技术内容。

(三)散打基本技术

散打基本技术主要有实战姿势、步法、手法、腿法、摔法、组合进攻、防守以及防守反攻等,散打的步法与拳腿技术是散打运动的基本技术。

1.实战姿势

实战姿势是指既便于进攻同时又便于防守和反击的姿势。它包括左手腿在前的左势和右手脚在前的右势(以左实战姿势为例,见图4-4)。

img166

图4-4

动作要领:两脚前后开立,稍宽于肩。前脚尖稍内扣,后脚跟稍离地面,双腿微屈。头颈部正对前方,稍收腹、含胸,双拳提起至肩高,双肘弯曲下垂,拳面指向对方,身体重心居中。左、右势均要练习。

2.基本步法

(1)前滑步。动作要领:由散打实战姿势开始,用后脚蹬地,使前脚向前滑动一步,后脚迅速跟进,保持原实战姿势。

(2)后滑步。动作要领:由散打实战姿势开始,前脚跟着他,使后脚向后滑动一步,前脚迅速向后跟进,保持原实战姿势。

(3)垫步。动作要领:由实战姿势开始,后脚蹬地迅速向前脚位置移动,同时前腿提起前移,落地成实战姿势(图4-5)。

img167

图4-5

img168

图4-6

img169

图4-7

3.拳法

(1)冲拳(包括左冲拳右冲拳)。左冲拳要领:由实战架势开始,右脚微蹬地,重心前移,左脚踏实,转腰送肩同时左拳直线向前冲出,力达拳面(图4-6)。

(2)摆拳(包括左摆拳右摆拳)。摆拳是沿侧面弧形击打对方的一种拳法。要领:由实战架势开始,利用蹬地拧腰使上体微向右转,同时左臂稍屈,左拳经外向前、向里平摆,拳心向下,力达拳面;右拳护于下颌(图4-7)。

(3)勾拳(包括左勾拳右勾拳)。勾拳是近距离击打的一种拳法。左勾拳要领:由实战架势开始,重心稍下沉后左脚蹬地,上体向右移,左拳由下向前上屈时勾击,拳心向里,力达拳面(图4-8)。

(4)劈拳。劈拳是由上向下击打的拳法,一般劈击目标为对方头部、肩部锁骨或者在对方低头攻击过来之时,劈击其背部。要领:握拳,肘部微屈,用身体的力量,力量贯穿到肩、臂,到达拳轮,由上向下劈击(图4-9)。

img170

图4-8

img171

图4-9

4.腿法

(1)鞭腿(包括左鞭腿右鞭腿)。左鞭腿要领:由实战架势开始,上体稍右转并向右侧倾斜,同时带动左腿收髋、扣膝,屈腿由左下向右上方伸直、横摆踢出,脚面绷紧,力达脚背(图4-10)。

img172

图4-10

(2)蹬腿。蹬腿要领:以左蹬腿为例,右腿稍屈,左腿屈膝提起,勾脚送髋向前猛力蹬击,力达脚跟(图4-11)。

img173

图4-11

(3)后扫腿。右后扫腿要领:从实战架势开始,左腿屈膝,以左脚前腿掌为支撑点,两手扶地,右腿伸直,旋转发力于腰,右腿向后旋转横扫(图4-12)。

img174

图4-12

5.摔法

(1)接腿掀腿摔法。要领:对方(白裤者)用右腿蹬攻击时,用手接抱住其右小腿,用力回拉,同时用右腿掌踩住对方左腿背,右手按在对方的颈部,往下用力,将对方摔倒(图4-13)。

img175

图4-13

img176

图4-14

(2)抱腰臃。要领:对方用左摆拳攻击时,右臂格挡防守,抓住乙的大臂:左脚至对方左脚前方,并向右转身,右腿向右后方插步,至对方右腿前面。同时左臂从侧面插入到乙的右腋下腰背部,用力搂抱,将对方经腰背上方向前摔出去(图4-14)。

(3)扛腿摔。要领:对方右腿蹬踢过来,左手从下方撩住对方右腿,并立即上步,潜入对方身体前部,右手扣住其小腿胫骨,扛在自己的左肩上,两腿蹬地,身体向前下方俯倾,将对方摔倒在地(图4-15)。

img177

图4-15

(4)夹颈摔。要领:对方用左冲拳或左摆拳攻击,用右臂格挡防守后,随即抓其左小臂,上左步至对方左腿前面,向右转体:右腿迅速向后插步至对方右腿前面。同时用左臂从左向右搂夹对方颈部,臂部顶住对方腹部,随之上体向右侧拧转并向前倾倒。右手臂向右后拉引对方左臂,左臂猛夹拧对方颈部,向丰下方用力,腰、臂部将对方扛起,自己上体前俯,把对方摔倒(图4-16)。

img178

图4-16

二、武术基本规则与裁判法

(一)套路的基本规则与裁判

运动员在规定的场地上进行表演,裁判员依据规则评分标准进行评判,并以分数的高低确定相应的名次。

1.评分依据

动作质量评分;演练水平评分(劲力、节奏、音乐);编排;难度评分(动作难度、连接难度、创新难度加分)。

2.竞赛项目

长拳、太极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太极剑、南刀、南棍、传统拳术、传统器械、对练项目、集体项目。

3.竞赛年龄分组

(1)成年组。18周岁(含18周岁)以上。

(2)青少年组。12~18周岁以下。

(3)儿童组。不满12周岁。

4.裁判人员组成

(1)总裁判长1人,副总裁判长1~2人。

(2)裁判组设裁判长1人、副总裁判长2人,A组评分裁判员2~3人,B组评分裁判员3人,C组评分裁判员2~3人。

(3)编排记录长1人,检录长1人。

(4)辅助工作人员若干人。

详细规则可参见:中国武术协会审定《武术套路竞赛规则》(试行),2003,12。

(二)散打的基本规则与裁判

运动员在规定的场地内按规则进行攻防对打,每场三局两胜制,每局净打两分钟,局间休息一分钟,采取6位裁判制,一位主裁与5位边裁。裁判员依据规则来判断运动员胜负,主要胜负判别有:点数获胜、优势胜利等。

1.得点分

根据动作质量和技术水平分别可得3分、2分、1分;另外为了保证比赛的安全和精彩,主裁判可根据规则及时判罚和判分,如“2秒”互打和缠抱、“3秒”倒地不进攻、“8秒”消极对峙、“10秒”不能站起等。

2.按体重分级别比赛

共分9个级别,即48以下公斤级、52以下公斤级、56以下公斤级、60以下公斤级、65以下公斤级、70以下公斤级、75以下公斤级、80以下公斤级、85以下公斤级。

3.裁判人员的组成

总裁判长1人,副总裁判长1~2人;裁判组:裁判长、副裁判长、主裁判员、记录员、计时员各1人,边裁判员5人;编排记录组:编排记录长1人,组员2~3人;宣告员1~3人;医务人员若干人。

详细规则可参见:中国武术协会审定《武术散打竞赛规则》(试行),2004。

三、武术运动的场地、器材

(一)武术套路竞赛的场地、器材

1.竞赛场地

(1)个人项目场地为长14m,宽8m,其周围至少有2m宽的安全区。

(2)集体项目的场地为长16m,宽14m,其周围至少有1m宽的安全区。

(3)场地四周内沿,应标明5cm宽的白色边线。

(4)场地的地面空间高度不少于8m。

(5)两个比赛场地之间的距离6m以上。

(6)场地灯光垂直照度和水平照度在规定范围内。

2.比赛器材

必须使用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指定的器械。

(二)散手竞赛的场地、器材

1.竞赛场地

比赛场地为台高60cm、8m见方的擂台上进行比赛。通常为正方形木(铁)质结构的台,台面上铺有软垫,软垫上有帆布盖单,台中心有直径100cm的图案,台面边缘画有5cm宽的红色边线,台面四边向内延伸90cm处画有10cm宽的黄色警戒线,台下四周铺有高20~40cm,宽200cm的保护软垫。

2.比赛器材

必须使用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按规则要求的器材标准。

需要说明的是,传统拳术是指除规则规定的自选拳术内容以外的拳术。第一类:形意、八卦、八极;第二类:通臂、劈挂、翻子;第三类:地趟、象形等;第四类:查、花、炮、红、华拳、少林拳等。

传统器械是指除规则规定的自选器械内容以外的器械项目。第一类:单器械。即南刀、醉剑、南棍、猴棍、朴刀。第二类:双器械。即双刀、双剑、双钩。第三类:软器械。即三节棍、九节鞭、双鞭、绳标。

四、二十四式太极拳

(一)动作名称

(1)第一组。①起势;②左右野马分鬃;③白鹤亮翅。

(2)第二组。④左右搂膝拗步;⑤手挥琵琶;⑥左右倒卷肱。

(3)第三组。⑦左揽雀尾;⑧右揽雀尾。

(4)第四组。⑨单鞭;⑩云手;⑪单鞭。

(5)第五组。⑫高探马;⑬右蹬脚;⑭双峰贯耳;⑮转身左蹬脚。

(6)第六组。⑯左下势独立;⑰右下势独立。

(7)第七组。⑱左右穿梭;⑲海底针;⑳闪通臂。

(8)第八组。img179转身搬拦捶;img180如封似闭;img181十字手;img182收势。

(二)动作说明

1.起势

(1)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在大腿外侧;眼向前平看。

要点:头颈正直,下颏微向后收,不要故意挺胸或收腹,精神要集中(起势由立正姿势开始,然后左脚向左分开,成开立步)。

(2)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两手高与肩平,与肩同宽,手心向下。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掌轻轻下放,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眼平看前方。

要点:两肩下沉,两肘松垂,手指自然微屈。屈膝松腰,臀部不可凸出,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中间。两臂下落和身体下蹲的动作要协调一致。

2.左右野马分鬃

(1)上体微向右转,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同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划弧放在右手下,手心向上,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左脚随即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

img183

图4-17

img184

图4-18

(2)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右脚跟后蹬,右腿自然伸直,成左弓步;同时上体继续向左转,左右手随转体慢慢分别向左上右下分开,左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右手落在右髋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手。

img185

图4-19

(3)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撇(大约45°~60°),随后脚掌慢慢踏实,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转,身体重心再移至左腿,同时左手翻转向下,左臂收在胸前平屈,右手向左上屈弧放在左手下,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右腿随即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

(4)右腿向右前方迈出,左腿自然伸直,成右弓步;同时上体右转,左右手随转体分别慢慢向左下右上分开,右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左手落在左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

(5)与(3)解同,只是左右相反。

(6)与(4)解同,只是左右相反。

img186

图4-20

要点:上体不可前俯后仰,胸部必须宽松舒展。两臂分开时要保持弧形。身体转动时要以腰为轴。弓步动作与分手的速度要均匀一致。做弓步时迈出的脚先是脚跟着地,然后脚掌慢慢踏实,脚尖向前,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后腿自然伸直;前后脚夹角约成45°~60°(需要时后脚脚跟可以后蹬调整)。野马分鬃式的弓步,前后脚的脚跟要分在中轴线两侧,它们之间的横向距离(即以动作行进的中线为纵轴,其两侧的垂直距离为横向)应该保持在10~30cm左右。

3.白鹤亮翅

(1)上体微向左转,左手翻掌向下,左臂平屈胸前,右手向左上划弧,手心转向上,与左手成抱球状;眼看左手。

(2)右腿跟进半步,上体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体先向右转,面向右前方,眼看右手;然后左脚稍向前移,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同时上体再微向左转,面向前方,两手随转体慢慢向右上左下分开,右手上提停于右额前,手心向左后方,左手落于左胯前,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平看前方。

要点:定势胸部不要挺出,两臂上下都要保持半圆形,左膝要微屈。身体重心后移和右手上提、左手下按要协调一致。

4.左右搂膝拗步

(1)右手从体前下落,由下向后上方划弧至右肩外侧,肘微屈,手与耳同高,手心斜向上,左手由左下向上、向右下方划弧至右胸前,手心斜向下;同时上体先微向左再向右转;左脚收至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

img187

图4-21

img188

图4-22

(2)上体左转,左脚向前(偏左)迈出成左弓步;同时右手屈回由耳侧向前推出,高与鼻尖平,左手向下由左膝前搂过落于左胯前,指尖向前;眼看右手手指。

(3)右腿慢慢屈膝,上体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腿尖翘起微向外撇,随后脚掌慢慢踏实,左腿前弓,身体左转,身体重心移至左腿,右脚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点地;同时左手向外翻掌由左后向上划弧至左肩外侧,肘微屈,手与耳同高,手心斜向上,右手随转体向上、向左下划弧落于左胸前,手心斜向上;眼看左手。

img189

图4-23

img190

图4-24

(4)与(2)解同,只是左右相反。

(5)与(3)解同,只是左右相反。

(6)与(2)解同。

要点:前手推出时,身体不可前俯后仰,要松腰松胯。推掌时要沉肩垂肘、坐腕舒掌,同时须与松腰、弓腿上下协调一致。搂膝拗步成弓步时,两脚跟的横向距离保持约30cm左右。

img191

图4-25

5.手挥琵琶

右脚跟进半步,上体后坐,身体重心转至右腿上,上体半面向右转,左脚略提起稍向前移,变成左虚步,脚跟着地,脚尖翘起,膝部微屈;同时左手由左下向上挑举,高与鼻尖平,掌心向右,臂微屈;右手收回放在左臂肘部里侧,掌心向左;眼看左手食指。

要点:身体要平衡自然,沉肩垂肘,胸部放松。左手上起时不要直向上挑,要由左向上、向前,微带弧形。右脚跟进时,脚掌先着地,再全脚踏实。身体重心后移和左手上起、右手回收要协调一致。

img192

图4-26

6.左右倒卷肱

(1)上体右转,右手翻掌(手心向上)经腹前由下向后上方划弧平举,臂微屈,左手随即翻掌向上;眼的视线随着向右看、再转向前方看左手。

(2)右臂屈肘折向前,右手由耳侧向前推出,手心向前,左臂屈肘后撤,手心向上,撤至左肋外侧;同时左腿轻轻提起向后(偏左)退一步,脚掌先着地,然后全脚慢慢踏实,身体重心移到左腿上,成右虚步,右脚随身体以脚掌为轴扭正;眼看右手。

img193

图4-27

(3)上体微向左转,同时左手随转体向后上方划弧平举,手心向上,右手随即翻掌,掌心向上;眼随转体先向左看,再转向前方看右手。

(4)与(2)解同,只是左右相反。

(5)与(3)解同,只是左右相反。

img194

图4-28

(6)与(2)解同。

(7)与(3)解同。

(8)与(2)解同,只是左右相反。

img195

图4-29

要点:前推的手不要伸直,后撤手也不可直向回抽,随转体仍走弧线。前推时,要转腰松胯,两手的速度要一致,避免僵硬。退步时,脚掌先着地,再慢慢全脚踏实,同时,前脚随转体以脚掌为轴扭正。退左脚略向左后斜,退右脚略向右后斜,避免使两脚落在一条直线上。后退时,眼神随转体动作先向左右看,然后再转看前手。最后退右脚时,脚尖外撇的角度略大些,便于接做“左揽雀尾”的动作。

7.左揽雀尾

(1)上体微向右转,同时右手随转体向后上方划弧平举,手心向上,左手放松,手心向下;眼看左手。

(2)身体继续向右转,左手自然下落逐渐翻掌经腹前划弧至右肋前,手心向上;右臂屈肘,手心转向下,收至右胸前,两手相对成抱球状;同时身体重心落在右腿上,左腿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

(3)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上体继续向左转,右腿自然蹬直,左腿屈膝,成左弓步;同时左臂向左前方援助出(即左臂平屈成弓形,用前臂外侧和手背向前方推出),高与肩平,手心向后,右手向右下落放于右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前臂。

要点:掤出时,两臂前后均保持弧形。分手、松腰、弓腿三者必须协调一致,揽雀尾弓步时,两脚跟横向距离不超过10cm。

(4)身体微向左转,左手随即前伸翻掌向下,右手翻掌向上,经腹前向上,向前伸至左前臂下方;然后两手下捋,即上体向右转,两手经腹前向右后上方划弧,直到右手手心向上,高与肩齐,左臂平屈于胸前,手心向后;同时身体重心移至右腿;眼看右手。

要点:下捋时,上体不可前倾,臀部不要凸出。两臂下捋须随腰旋转,仍走弧线。左脚全掌着地。

img196

图4-30

(5)上体微向左转,右臂屈肘折回,右手附于左手腕里侧(相距约5cm),上体继续向左转,双手同时向前慢慢挤出,左手心向后,右手心向前,左前臂要保持半圆;同时身体重心逐渐前移变成左弓步;眼看左手腕部。

要点:向前挤时,上体要正下。挤的动作要与松腰、弓腿相一致。

(6)左手翻掌,手心向下,右手经左腕上方向前、向右伸出,高与左手齐,手心向下,两手左右分开,宽与肩同;然后右腿屈膝,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脚尖翘起;同时两手屈肘回收至腹前,手心均向前下方;眼向前平看。

(7)上式不停,身体重心慢慢前移,同时两手向前、向上按出,掌心向前;左腿前;左腿前弓成左弓步;眼平看前方。

要点:向前按时,两手须走曲线,手腕部高与肩平,两肘微屈。

img197

图4-31

8.右揽雀尾

(1)上体后坐并向右转,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腿尖里扣;右手向右平行划弧至右侧,然后由右下经腹前向左上划弧至左肋前,手心向上;左臂平屈胸前,左手掌向下与右手成抱球状;同时身体重心再移至左腿上,右脚收至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

(2)同“左揽雀尾”(3)解,只是左右相反。

(3)同“左揽雀尾”(4)解,只是左右相反。

(4)同“左揽雀尾”(5)解,只是左右相反。

(5)同“左揽雀尾”(6)解,只是左右相反。

(6)同“左揽雀尾”(7)解,只是左右相反。

要点:均与“左揽雀尾”相同,只是左右相反。

img198

图4-32

9.单鞭

(1)上体后坐,身体重心逐渐移至左脚上,右脚尖里扣;同时上体左转,两手(左高右低)向左弧形运转,直至左臂平举,伸于身体左侧,手心向左,右手经腹前运至左肋前,手心向后上方;眼看左手。

(2)身体重心再渐渐移至右腿上,上体右转,左脚向右脚靠拢,脚尖点地;同时右手向右上方划弧(手心由里转向外),至右侧方时变勾手,臂与肩平;左手向下经腹前向上划弧停于右肩前,手心向里;眼看左手。

(3)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侧方迈出,右脚跟后蹬,成左弓步;在身体重心移向左腿的同时,左掌随上体的继续左转慢慢翻转向前推出,手心向前,手指与眼齐平,臂微屈;眼看左手。

要点:上体保持正直,松腰。定势时,右臂肘部稍下垂,左肘与左膝上下相对,两肩下沉。左手向外翻掌前推时,要随转体边翻边推出,不要翻掌太快或最后突然翻掌。全部过渡动作,上下要协调一致。如面向南起势,单鞭的方向(左脚尖)应向东偏北(大约为15°)。

img199

图4-33

10.云手

(1)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身体渐渐向右转,左脚尖里扣;左手经腹前向右上划弧至右肩前,手心斜向后,同时右手变掌,手心向右前;眼看左手。

(2)上体慢慢左转,身体重心随之逐渐左移;左手由脸前向左侧运转,手心渐渐转向左方;右手由右下经腹前向左上划弧,至左肩前,手心斜向后;同时右脚靠近左脚,成小开立步(两脚距离约10~20cm);眼看右手。

(3)上体再向右转,同时左手经腹前向右上划弧至右肩前,手心斜向后;右手向右侧运转,手心翻转向右;随之左腿向左横跨一步;眼看左手。

img200

图4-34

(4)同(2)解。

(5)同(3)解。

(6)同(2)解。

要点:身体转动要以腰脊为轴,松腰、松胯,不可忽高忽低。两臂随腰的转动而运转,要自然圆活,速度要缓慢均匀。下肢移动时,身体重心要稳定,两脚掌先着地再踏实,脚尖向前。眼的视线随左右手而移动。第三个“云手”,右脚最后跟步时,脚尖微向里扣,便于接“单鞭”动作。

img201

图4-35

11.单鞭

(1)上体向右转,右手随之向右运转,至右侧方时变成勾手;左手经腹前向右上划弧至右肩前,手心向内;身体重心落在右腿上,左脚尖点地;眼看左手。

(2)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侧方迈出,右脚跟后蹬,成左弓步;在身体重心移向左腿的同时,上体继续左转,左掌慢慢翻转向前推出,成“单鞭”式。

要点:与前“单鞭”式相同。

img202

图4-36

12.高探马

(1)右脚跟进半步,身体重心逐渐后移至右腿上;右勾手变成掌,两手心翻转向上,两肘微屈;同时身体微向右转,左脚跟渐渐离地;眼看左前方。

(2)上体微向左转,面向前方;右掌经右耳旁向前推出,手心向前,手指与眼同高;左手收至左侧腰前,手心向上;同时左脚微向前移,脚尖点地,成左虚步;眼看右手。

要点:上体自然正直,双肩要下沉,右肘微下垂。跟步移换重心时,身体不要有起伏。

img203

图4-37

13.右蹬脚

(1)左手手心向上,前伸至右手腕背面,两手相互交叉,随即向两侧分开并向下划弧,手心斜向下;同时左脚提起向左前侧方进步(脚尖略外撇);身体重心前移,右腿自然蹬直,成左弓步;眼看前方。

(2)两手由外圈向里圈划弧,两手交叉合抱于胸前,右手在外,手心均向后,同时右脚向左脚靠拢,脚尖点地;眼平看右前方。

(3)两两臂左右划弧分开平举,肘部微屈,手心均向外;同时右腿屈膝提起,右脚向右前方慢慢蹬出;眼看右手。

要点:身体要稳定,不可前俯后仰。两手分开时,腕部与肩齐平。蹬脚时,左腿微屈,右脚尖回勾,劲使在脚跟。分手和蹬脚须协调一致。右臂和右腿上下相对。如面向南起势,蹬脚方向应为正东偏南(约30°)。

img204

图4-38

14.双峰贯耳

(1)右腿收回,屈膝平举,左手由后向上、向前下落至盖两侧,两手心均翻转向上,两手同时向下划弧分落于右膝盖两侧;眼看前方。

img205

图4-39

(2)右脚向右前方落下,身体重心渐渐前移,成右弓步,面向右前方;同时两手下落,慢慢变拳,分别从两侧向上、向前划弧至面部前方,成钳形状,两拳相对,高与耳齐,拳眼都斜向内下(两拳中间距离约10~20cm);眼看右拳。

要点:完成式时,头颈正直,松腰松胯,两拳松握,沉肩垂肘,两臂均保持弧形。双峰贯耳式的弓步和身体方向与右蹬脚方向相同。弓步的两脚跟横向距离同“揽雀尾”式。

15.转身左蹬脚

(1)左腿屈膝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左腿,上体左转,右脚尖里扣;同时两拳变掌,由上向左右划弧分开平举,手心向前;眼看左手。

(2)身体重心再移至右腿,左脚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同时两手由外圈向里圈划弧合抱于胸前,左手在外,手心均向后;眼平看左方。

(3)两臂左右划弧分开平举,肘部微屈,手心均向外;同时左腿屈膝提起,左脚向左前方慢慢蹬出;眼看左手。

要点:与右蹬脚式相同,只是左右相反。左蹬脚方向与右蹬脚成180o(即正西偏北,约30o)。

img206

图4-40

16.左下势独立

(1)左腿收回平屈,上体右转;右掌变成勾手,左掌向上、向右划弧下落,位于右肩前,掌心斜向后,眼看右手。

(2)右腿慢慢屈膝下蹲,左腿由内向左侧(偏后)伸出,成左仆步;左手下落(掌心向外)向左下顺左腿内侧向前穿出,眼看左手。

要点:右腿全蹲时,上体不可过于前倾。左腿伸直,左脚尖须向里扣,两脚脚掌全部着地。左脚尖与右脚跟踏在中轴线上。

(3)身体重心前移,以左脚跟为轴,脚尖尽量向外撇,左腿前弓,右腿后蹬,右脚尖里扣,上体微向左转并向前起身;同时左臂继续向前伸出(立掌),掌心向右,右勾手下落,勾尖向后;眼看左手。

img207

图4-41

(4)右腿慢慢提起平屈,成左独立式;同时右勾手变掌,并由后下方顺右腿外侧向前弧形摆出,屈臂立于右腿上方,肘与膝相对,手心向左;左手落于左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

要点:上体要正直,独立的腿要微屈,右腿提起时脚尖自然下垂。

17.右下势独立

(1)右腿下落于左脚前,脚掌着地,然后以左脚前掌为轴脚跟转动,身体随之左转,同时左手向后平举变成勾手,右掌随着转体向左侧划弧,立于左肩前,掌心斜向后;眼看左手。

(2)同“左下势独立”(2)解,只是左右相反。

(3)同“左下势独立”(3)解,只是左右相反。

(4)同“左下势独立”(4)解,只是左右相反。

要点:右脚尖触地后必须稍微提起,然后再向下仆腿。其他均与“左下势独立”相同,只是左右相反。

img208

图4-42

18.左右穿梭

(1)身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前落地,脚尖外撇,右脚跟离地,两腿屈膝成半坐盘式;同时两手在左胸前成抱球状(左上右下);然后右脚收到左脚的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前臂。

(2)身体右转,右脚向右前方迈出,屈膝弓腿,成右弓步;同时右手由脸前向上举并翻掌停在右额前,手心斜向上;左手先向左下再经体前向前推出,高与鼻尖平,手心向前;眼看左手。

(3)身体重心略向后移,右脚尖稍向外撇,随即身体重心再移至右腿,左脚跟进,停于右脚内侧,脚尖点地;同时两手在右胸前成抱球状(右上左下),眼看右前臂。

img209

图4-43

(4)同(2)解,只是左右相反。

要点:完成姿势面向斜前方(如面向南起势,左右穿梭方向分别为正西偏北和正西偏南,均约30o)。手推出后,上体下可前俯。手向上举时,防止引肩上耸。一手上举一手前推要与弓腿松腰上下协调一致。做线性步时,两脚跟的横向距离同搂膝拗步式。保持在30cm左右。

img210

图4-44

19.海底针

右脚向前跟进半步,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稍向前移,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同时身体稍向右转,右手下落经体前向后,向上提抽至肩上耳旁,再随身体左转,由右耳旁斜向前下方插出,掌心向左,指尖斜向下;与此同时,左手向前、向下划弧落于左胯旁,手心向上,指尖向前;眼看前下方。

要点:身体要先向右转,再向左转。完成姿势,面向正西。上体不可太前倾;避免低头和臀部外凸;左腿要微屈。

img211

图4-45

20.闪通臂

上体稍向右转,左腿向前迈出,屈膝弓腿成左弓步;同时右手由体前上提,屈臂上举,停于右额前上方,掌心翻转斜向上,拇指朝下;左手上起经胸前向前推出,高与鼻尖平,手心向前;眼看左手。

要点:完成姿势上体自然正直,松腰、松胯;左臂不要完全伸直,背部肌肉要伸展开。推掌、举掌和弓腿动作要协调一致。弓步时,两脚跟横向距离同“揽雀尾”式(不超过10cm)。

img212

图4-46

21.转身搬拦捶

(1)上体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脚尖里扣,身体向右后转,然后身体重心再移至左腿上,与此同时,右手随着转体向右、向下(变拳)掌心斜向上;眼看前方。

(2)向右转体,右拳经胸前向前翻转撇出,拳心向上;左手落于左胯旁,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同时右脚收回后(不要停顿或脚尖点地)即向前迈出,脚尖外撇;眼看右拳。

(3)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脚向前迈一步;左手上起经左侧向前上划弧拦出,掌心向前下方,同时右拳向右划弧收到右腰旁,拳心向上;眼看左手。

(4)左腿前弓成左弓步,同时右拳向前打击。拳眼向上,高与胸平,左手附于右前臂里侧;眼看右拳。

要点:右拳不要握得太紧。右拳回收时,前臂要慢慢内旋划弧,然后再外旋停于右腰旁,拳心向上。向前打拳时,右肩随拳略向前引伸,沉肩垂肘,右臂要微屈。弓步时,两脚横向距离同“揽雀尾”式。

img213

图4-47

22.如封似闭

(1)左手由右腕下向前伸出,右拳变掌,两手手心逐渐翻转向上并慢慢分开回收;同时身体后坐,左脚尖翘起,身体重心移至右腿;眼看前方。

(2)两手在胸前翻掌,向下经腹前再向上、向前推出,腕部与肩平,手心向前;同时左腿前弓成左弓步;眼看前方。

要点:身体后坐时,避免后仰,臀部不可凸出。两臂随身体回收时,肩、肘部略向外松开,不要直着抽回。两手推出宽度不要超过两肩。

img214

图4-48

23.十字手

(1)屈膝后坐,身体重心移向右腿,左脚尖里扣,向右转体;右手随着转体动作向右平摆划弧,与左手成两臂侧平举,掌心向前,肘部微屈;同时右脚尖随着转体稍向外撇,成右侧弓步;眼看右手。

(2)身体重心慢慢移至左腿,右脚尖里扣,随即向左收回,两脚距离与肩同宽,两腿逐渐蹬直,成开立步,同时两手向下经腹前向上划弧交叉合抱于胸前,两臂撑圆,腕高与肩平,右手在外,成十字手,手心均向后;眼看前方。

要点:两手分开和合抱时,上体不要前俯。站起后,身体自然正直,头要微向上顶,下颏稍向后收。两臂环抱时须圆满舒适,沉肩垂肘。

img215

图4-49

24.收势

两手向外翻掌。手心向下,两臂慢慢下落,停于身体两侧;眼看前方。

要点:两手左右分开下落时,要注意全身放松,同时气也徐徐下沉(呼气略加长)。呼吸平稳后,把左脚收到右脚旁,再走动休息。

img216

图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