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比较诗学史
1.7.3.6.2 二、詹姆逊的后现代理论

二、詹姆逊的后现代理论

种种迹象表明,后现代早已来临。无论是批判理论的否定性批判,还是结构之后的解构分析,后现代正日益成为统一的术语。“后现代主义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哲学理论;……相反,它是一场庇护运动,对庇护各种对事物的现代概念的批判。”(92)如后结构主义就是典型的后现代理论。不过现在更多的观点认为后现代是一种多元的理论,涉及众多的学科门类,同时也表现出不同的流派。按照统一的划分,可以将其分为:以丹尼尔·贝尔为代表的保守主义的后现代主义;以詹姆逊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威廉·斯潘诺斯等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以理查·罗蒂为代表的实用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女权主义、新历史主义等等。他们更多表现在社会学、文化学和哲学领域,对文学理论和批判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本章的最后,我们也将后期的众多理论归纳到后现代中来,并且选择詹姆逊作为重点,从宏观上对20世纪诗学作一个理论总结。

后现代理论对艺术的影响,有直接影响的“当属利奥塔、波德里亚和詹姆逊”(93)。利奥塔著有《后现代状况》,詹姆逊曾为之作序;波德里亚也对詹姆逊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的影子时时映现在詹姆逊的著作中。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1934—)是国内所推崇的后现代理论家。他的研究范围极为广泛,涉及形式主义、法兰克福批判理论、法国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等。这些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和文化理论,创立了走向辩证批评的文化解释学,揭示和批判了后现代主义的文化逻辑,创造性地提出了“第三世界文化”的观点。(94)

70年代,詹姆逊一度关注过解释的必要性问题。他结合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对意义的讨论,认为“关于解释的任何真正有意义的讨论的出发点,绝不是解释的性质,而是最初对解释的需要”,即他所说的,“每一个评论必须同时也是一种评论之评论。”(95)解释是对问题本身存在的真正条件的评论。他批评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研究组织构成而非内容,认为形式在解释面前实际上易于不知不觉地滑入内容,而不需要解释的情况本身就是一个亟待解释的事实。这样他就将对艺术的评论带向了后现代视阈。

詹姆逊强调后现代主义划分的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后现代主义是诸多风格中的一种,另一种则试图把后现代主义当成后期资本主义逻辑的文化的主导因素来理解。因此,他的后现代理论关注多元,关注当代社会文化现象,是一种文化诗学。

詹姆逊注重对艺术文本的文化解释,同时强调文化的分期。在詹姆逊看来,后现代主义不仅是一个文化范畴,而且也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按照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分析,他认为资本主义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国家资本主义阶段,与之对应的文化形态是现实主义;垄断资本主义(这是列宁的观点),与之对应的文化形态是现代主义或先锋派艺术;晚期资本主义,与之对应的是后现代艺术。在《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中,他对后现代的特征作了经典概括:“新的无深度感,它在当代‘理论’和一个全新的形象文化或幻象文化中得到了延续;随之而产生的历史感的衰弱,不仅是指我们与公众历史的关系,而且关乎我们个人的时间感的新形式,这种时间感的‘精神分裂症’结构将决定时间型艺术的新型句法。”(96)詹姆逊文化分期的理论主要是建立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分析的基础上,因此,将詹姆逊的理论归为马克思主义的后现代主义是合适的。这三个阶段对应的文化形态反映了不同时期文学艺术与社会的对应关系,也是詹姆逊对文化的一种社会学解释。80年代以来,他将注意力越来越多地集中到后现代文化研究。他从七个方面对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概括:呈现审美通俗化和审美民众主义;消解深度模式,走向平面化;放逐主体性,趋向零散化;丧失个人风格,导致“拼贴杂凑”;抹去历史性,引向虚假历史意象的“复制”;抛弃关于未来的思考,崇尚形象的文化形式;取消批评附丽,陷于无法辨识的后现代文化空间中。(97)他坚持认为对后现代主义文化应该持一种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立场,他的理论因而也成了一种典型的后现代马克思主义诗学理论。

20世纪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一个短暂的百年,然而这个世纪的变化与发展是以往任何一个世纪都无法企及的。就诗学而言,无论是广义的诗学、比较诗学还是纯粹的诗学理论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诗学理论还在继续发展,新的理论建构还在进行。对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我们在受到启发的同时,更应该具有一种创新的精神。因此,对于诗学研究而言,我们依然是在路上。

参考文献

马 驰:《“新马克思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陆 扬:《精神分析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方 珊:《形式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王岳川:《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李 钧:《存在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方 生:《后结构主义文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张隆溪:《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版

伍蠡甫:《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

王逢振等:《最新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

王岳川等:《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蒋孔阳等:《西方美学通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朱立元:《美的感悟》,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

周 宪:《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法〕达维德·方丹:《诗学——文学形式通论》,陈静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法〕贝尔曼·诺埃尔:《文学文本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影响下的文学批评解析导论》,李书红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美〕韦勒克:《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

〔波〕罗曼·英伽登:《对文学艺术作品的认识》,陈燕谷等译,中国文联出版社,1988年版

〔美〕马格廖拉:《现象学与文学》,周宁译,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美〕厄尔·迈纳:《比较诗学》,王宇根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美〕詹姆逊:《语言的牢笼》,钱佼汝等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美〕斯通普夫等:《西方哲学史》,丁三东等译,中华书局,2005年版

Roman Ingarden,The Literary Work of Art:An Investigation on the Borderlines of Ontology,Logic,and Theory of Literature,Trans,G.C.Grabowicz,Evanston.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73.

Roman Ingarden,The Cognition of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Trans,R.A.Crowley and K.R.Olson,Evanston: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73.

Roman Ingarden,Selected Papers in Aesthetics.Edit.P.J.McCormick,Washington,D.C: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n Press.1985.

【注释】

(1)〔法〕瓦莱里:《作品集》,转引自达维德·方丹:《诗学——文学形式通论》,陈静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2)〔法〕达维德·方丹:《诗学——文学形式通论》,陈静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3)参见张隆溪:《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7页。

(4)〔意〕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朱光潜等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56—57页。

(5)〔意〕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朱光潜等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00页。

(6)〔意〕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朱光潜等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7页。

(7)〔意〕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朱光潜等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4页。

(8)〔意〕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朱光潜等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9、209页。

(9)〔意〕克罗齐:《美学或艺术和语言哲学》,黄文捷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2页。

(10)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2页。

(11)〔意〕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朱光潜等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11页。

(12)周宪:《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9页。

(13)〔意〕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朱光潜等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13页。

(14)〔意〕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朱光潜等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13—214页。

(15)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第648页。

(16)周宪:《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1页。

(17)〔意〕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朱光潜等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15—216页。

(18)〔意〕克罗齐:《美学或艺术和语言哲学》,黄文捷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9页。

(19)〔英〕科林伍德:《艺术哲学新论》,卢晓华译,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第8页。

(20)〔英〕科林伍德:《艺术哲学新论》,卢晓华译,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第51页。

(21)〔英〕科林伍德:《艺术原理》,王至元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5页。

(22)〔英〕科林伍德:《艺术原理》,王至元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22页。

(23)〔英〕科林伍德:《艺术原理》,王至元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79页。

(24)〔法〕J·贝尔曼·诺埃尔:《文学文本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影响下的文学批评解析导论》,李书红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5页。

(25)〔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9页。

(26)〔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0页。

(27)〔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1页。

(28)〔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2页。

(29)〔瑞〕荣格:《集体无意识的原型》,见《心理学与文学》,冯川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52页。

(30)〔瑞〕荣格:《心理学与文学》,冯川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37页。

(31)陆扬:《精神分析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16页。

(32)〔瑞〕荣格:《论分析心理学与诗歌的关系》,见《心理学与文学》,冯川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11页。

(33)〔瑞〕荣格:《心理学与文学》,冯川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43页。

(34)《罗马话语》是1953年拉康在罗马的国际精神分析学大会上的发言,其后以“自我的语言:精神分析中语言的功能”和“精神分析中言语和语言的功能及领域”为题翻译成英文发表。这篇文章标志着新旧精神分析学的分界。

(35)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5页。

(36)转引自蒋孔阳等:《西方美学通史》(二十世纪上),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36页。

(37)〔俄〕维·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手法的艺术》,选自《散文理论》,刘宗次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0页。

(38)〔俄〕维·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手法的艺术》,选自《散文理论》,刘宗次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6页。

(39)作为一个诗学家,雅各布森也经常将“文学性”称之为“诗意性(poeticity)”,它们都是艺术之为艺术的特性。

(40)〔俄〕雅各布森:《现代俄国诗歌》,见托多罗夫:《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蔡鸿滨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4页。

(41)转引自方珊:《形式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07页。

(42)〔英〕艾略特:《艾略特文学论文集》,李赋宁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11页。

(43)〔英〕瑞恰兹:《论述的目的和语境的种类》,章祖德译,见赵毅衡:《新批评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34页。

(44)〔美〕兰色姆:《诗歌:本体论札记》,蒋一平译,见赵毅衡:《新批评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53页。

(45)〔美〕兰色姆:《征求本体论批评家》,张廷琛译,见赵毅衡:《新批评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82页。

(46)〔美〕兰色姆:《纯属思考推理的文学批评》,张谷若译,见赵毅衡:《新批评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08页。

(47)〔美〕维姆萨特等:《意图缪见》,罗少丹译,见赵毅衡:《新批评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34页。

(48)〔美〕韦勒克等:《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5页。

(49)现象学诗学的作品层次论见下文论述。

(50)蒋孔阳等:《西方美学通史》(二十世纪上),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560—561页。

(51)〔法〕列维·斯特劳斯:《神话学》,转引自蒋孔阳等:《西方美学通史》(二十世纪下),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58页。

(52)此分析参见胡经之等:《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59—261页。

(53)蒋孔阳等:《西方美学通史》(二十世纪下),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87页。

(54)Tzvetan Todorov,Poétique,Seuil,1968,p 15.

(55)〔法〕托多罗夫:《结构主义诗学》,转引自方珊:《形式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版,第258页。

(56)〔法〕托多罗夫:《叙述的结构分析》,王逢振等:《最新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第130页。

(57)〔法〕Tzvetan Todorov,Grammaire du Décaméron(The Hague:Mouton,1969),P15.

(58)〔法〕托多罗夫:《从〈十日谈〉看叙事作品语法》,黄建民译,见张寅德:《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86—187页。

(59)〔法〕巴特:《写作的零度》,选自《符号学原理》,李幼蒸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72—73页。

(60)〔法〕巴特:《写作的零度》,选自《符号学原理》,李幼蒸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68页。

(61)〔法〕巴特:《今日神话》,选自《罗兰·巴特随笔选》,怀宇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95页。

(62)〔法〕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张寅德译,选自张寅德:《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9—10页。

(63)转引自朱立元:《美的感悟》,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第35页。本文本体论的概述也参考了该书。

(64)关于存在论的四个维度的解释参见朱立元:《美的感悟》,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第36页。

(65)倪梁康:《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18页。

(66)〔德〕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见倪梁康:《面对事实本身——现象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第349页。

(67)On the Aesthetics of Roman Ingarden:Interpretations and Assessments.Edit.B.Dziemidok and P.McCormick.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89,pp7.

(68)〔美〕马格廖拉:《现象学与文学》,周宁译,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77页。

(69)〔美〕马格廖拉:《现象学与文学》,周宁译,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48页。

(70)〔美〕马格廖拉:《现象学与文学》,周宁译,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78页。

(71)Roman Ingarden,The Literary Work of Art:An Investigation on the Borderlines of Ontology,Logic,and Theory of Literature,Trans,G.C.Grabowicz,Evanston.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73,pp22.

(72)〔波〕罗曼·英伽登:《对文学艺术作品的认识》,陈燕谷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23页。

(73)〔波〕罗曼·英伽登:《对文学艺术作品的认识》,陈燕谷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23页。

(74)〔波〕罗曼·英伽登:《对文学艺术作品的认识》,陈燕谷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24页。

(75)〔波〕罗曼·英伽登:《对文学艺术作品的认识》,陈燕谷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26页。

(76)〔波〕罗曼·英伽登:《对文学艺术作品的认识》,陈燕谷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28页。

(77)美马格廖拉现象学与文学周宁译春风文艺出版社年版第页:《》,,,1988,182。

(78)〔波〕罗曼·英伽登:《对文学艺术作品的认识》,陈燕谷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34页。

(79)〔美〕马格廖拉:《现象学与文学》,周宁译,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96页。

(80)〔美〕马格廖拉:《现象学与文学》,周宁译,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07页。

(81)〔美〕马格廖拉:《现象学与文学》,周宁译,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08页。

(82)〔美〕马格廖拉:《现象学与文学》,周宁译,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11页。

(83)See the Notes 3、4、5、6 in Roman Ingarden,Selected papers in Aesthetics.Edit.P.J.Mc Cormick,Washingtan.D.C: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nican Press.1985.PP23—24.

(84)〔美〕韦勒克等:《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58—159页。

(85)陈文忠:《文学理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2页。温庭筠的全词为:“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86)〔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89页。

(87)蒋孔阳等:《西方美学通史》(二十世纪上),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771页。

(88)周宪:《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4页。

(89)周宪:《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7页。

(90)〔德〕阿多诺:《美学理论》,见陆梅林选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367—368页。

(91)〔美〕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形式》,李自修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92)〔美〕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等:《西方哲学史》,丁三东等译,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732页。

(93)周宪:《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80页。

(94)蒋孔阳等:《西方美学通史》(二十世纪下),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617页。

(95)〔美〕詹姆逊:《评论之评论》,王逢振译,见陆梅林:《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746页。

(96)王岳川等:《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9页。

(97)参见蒋孔阳等:《西方美学通史》(二十世纪下),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642—6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