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比较诗学史
1.6.1.1.1 一、复杂多变的社会背景与中西文化的激荡

一、复杂多变的社会背景与中西文化的激荡

中国近代社会是中国社会的一个转型期。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的80年间,西方列强的入侵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自然进程,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思想意识非常活跃。从承袭具有悠久历史的封建文化到近代西方文明的“东渐”,在这一大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历经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改良运动、资产阶级维新和革命运动等历史阶段,文人士大夫的心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从而引发了他们对文学的性质及国家民族命运的思索,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以改革为主导精神的社会思潮,从而导致了与这一时代思潮相呼应的文学运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产生的文学——中国近代文学,它上承中国古代文学,下启中国现代文学,是古代文学向现代文学过渡的桥梁,具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与此相应的近代诗学也具有过渡性的特征。它虽然只有近80年的历史,但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一个时期的文学总是和时代的思潮密切相关。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应界定为改革思潮,其发展可以表述为三个阶段:(一)鸦片战争至洋务运动时期的启蒙思潮导致改革文学思潮。1840年的鸦片战争,帝国主义国家入侵中国,凭借武力打开了清王朝闭关锁国的大门,延续了2000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至此解体,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许多仁人志士为了救亡图存,苦苦求索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真理,此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思潮之核心内容可以表述为变革现实、富国强兵以振兴中华。在文学理论上,龚自珍诗文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倾向及魏源的诗文是这一思潮的具体表现。(二)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前的改良思潮导致文学思潮的改良。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这使得洋务派和一些致力以洋务振兴中华的人们清醒地意识到,清王朝的腐朽衰败并非洋务所可救药,国家尽管有坚船利炮,如果没有相应制度和教育等方面的努力,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和作用。从此,改变旧观念,探求新思想,成为一时风尚。避免亡国灭种,寻找强国富民之路成为他们的志向。在此社会背景下,为挽救中国的灭亡,资产阶级改革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救亡图存”的口号并提出变法维新的要求。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为了宣传其思想理论,于是就著书立说,这些著作对当时的文学产生了直接的推动和影响,因而在文学上便出现了以梁启超、谭嗣同等人为代表的文学思想和理论。他们继承龚自珍、魏源的改革思想传统,坚持文学为变法服务的主张,鲜明地提出了“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的口号。(三)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思潮导致的文学思潮分两个小段落。第一段落主要体现为对既往理论的继承和小说等方面较大的创作成就,而“新文化运动”阶段则出现了对文学革命理论的张扬和以胡适白话诗、陈独秀白话文、鲁迅白话小说为代表的文学创作。以上三个阶段均有特定的内容倾向,同时也有相应的实践努力,这些均给其时文学以直接而巨大影响,并通过一定的文学思潮体现出来。(1)

中国近代文学的变革是在中国社会在整体上由传统向现代变迁的背景下进行的。1840年后,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武装入侵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仅为新兴资产阶级的社会改革带来了难得的机遇,随着殖民者的入侵,西方文化也传入中国。西方列强不断加紧侵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逐步扩大,中国社会向现代演进的步伐也逐渐加快。因此,近代文学中的变革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有直接的关系。中西文化的冲突与交汇,使中国近代文化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诗学理论也因此呈现出了新的特色。“中国近代文论是社会急剧变革在文化意识形态上的反映,也是中西文化撞击中矛盾和融合后的新观念。它较之古代文论既增添了新的内蕴,又具有新的形态;但传统文论的影响、对外来文化的生吞活剥,又使近代文论鲜明地带有新旧交替、不成熟和矛盾性的特点。表现在外部形态上近代文论的特点是新旧并陈、旧中寓新、中西交汇、新质萌生”(2)。中西交汇是近代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特色。在近代中国,学习“西学”是一股普遍的大潮,所谓“西学”就是“新学”,对当时的中国而言,西方的学问就是新的东西。因此,近代一些具有维新、进步倾向的文论家,尽量汲取西方的东西以扩大自己的视野。在中西交汇、互相渗透的文化背景下,中国近代诗学中也萌生了新质,呈现了中西汇合乃至中西互相渗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