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比较诗学史
1.5.5.1.1 一、“言灵”信仰与“真”的观念

一、“言灵”信仰与“真”的观念

日本社会的人类活动始于新石器时代,史称“绳文文化”,距今有8000年。而“弥生文化”至“古坟文化”(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3世纪)才是日本文化的真正形成期,原始日本人依靠巫术和祭祀维系着部落共同体的日常生活,原始神道教呈现雏形,它是日本人思想信仰的始源。据《魏书倭人传》记载,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事鬼道、能惑众”,这说明当时的日本政治还要依赖巫术的力量,尚未完全脱离氏族社会阶段。在农耕渔猎及祭祀等活动中,原始歌谣开始出现,但尚不具备完整的诗歌形式,还不能算是文学意识的自觉。由于没有文字记载,歌谣只能靠口头传承,成为后来各种文艺形式的胚胎。这时的歌谣多为集体创作,在体裁上还没有成熟,每句少则二言,多则九言,不过五言与七言的歌谣已占大多数,为后来和歌的文体奠定了基础。

我们知道歌谣的产生与宗教祭祀密不可分,而日本古代歌谣中有一种称为“祝言”的文体,主要是神官在祭祀活动中诵唱的咒文一类,它的产生基于原始“言灵”信仰。所谓“言灵”,是指原始日本人相信语言中存在神灵,所以语言也就具有了某种神力(2)。“言灵”带有咒语和禁忌的属性,它能使人祈祝时发出的愿望变成现实。“言灵”一词最早出现于《万叶集》,如山上忆良(660—733)的诗中的“言灵昌盛国”等,其用意是希望语言的神灵给国家带来好运。可以说“言灵”信仰对日本古代文学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出于对“言灵”的崇拜,在集体创作歌谣的活动中,原始的文学观念——“真”(真美)的概念便产生出来,“真”字日语的读音为“makoutou”,“真”最初用于对神道及皇权的崇拜,具有宗教及伦理色彩,后来由此衍生出诸如“幽玄”及“物哀”等美学和文学范畴。上古的日本民族,对现实事物有着淳朴的亲近感,自然形成了“真”(まこと)的美意识。从客体上来说,认为身边的日常事物有着真实的感性美,从主体上来说,具有真情、诚意、诚实的心态。如《宣命》中所说的“有明净真诚之心”。“真”首先是作为古代的文学观念被认识的。久松潜一认为:“真”体现在《古事记》和《万叶集》的一些歌作中,其本质是真情和诚实,是一种无做作、无装饰的抒情表现,体现为一种自然和自由的格调(3)。应该指出:“真”这一观念,在当时并未得到理论表述从而使其成为一个明确的审美理念,只是到了江户时期的国学者田安武宗、贺茂真渊、小泽芦庵、香川景树关于《万叶集》的论述中,才被加以阐明(4)。如果说任何民族的文学都注重真善美和谐统一的话,那么,崇真尚实的“真”思想决定了日本文学的价值取向具有以真为美的性格,相比之下,儒家诗教决定了中国古代文学以“善”为美的道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