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比较诗学史
1.5.2.3 第三节 朗吉弩斯

第三节 朗吉弩斯

朗吉弩斯(Longinusi,又译朗金,1世纪或者3世纪),据称是一本被发掘的《论崇高》(Peri Hupsous)抄本的作者。抄本的署名为“狄奥尼西奥斯或朗吉弩斯”,于是学者们为他们二人的著作权争论不休,有的学者干脆就称作者为“伪朗吉弩斯”。现在大多数学者倾向作者为朗吉弩斯,是寄居于罗马的希腊修辞学家、批评家,生活在公元1世纪,而不是3世纪。《论崇高》在意大利和法国的图书馆里“冬眠”了1000多年,忽然声名鹊起,印证了“历史是活人的历史”这句名言。1554年意大利的弗朗西斯科·罗伯特里(Robortella at Basel)将《论崇高》再版,著名的古典主义权威布瓦洛翻译了法文版,并撰文褒扬。

当初,《论崇高》的默默无闻与希腊化以来的诗学氛围有关。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文学的表面形式,诗人、批评家都被笼统地称为修辞学家。朗吉弩斯反对西塞罗等人的形式主义,批评他们浮夸、幼稚、矫情,力陈意义的重要性。对“激情”(狂喜)的首倡,被尊为后来“浪漫主义”的先声。仅就他的理论而言,体系性并不强。除了浪漫主义的桂冠外,朗吉弩斯还是“第一个比较文学批评家”。虽然,在罗马时期把希腊文学与拉丁文学相比较是稀松平常的事,但是,朗吉弩斯引证希伯来经典《创世纪》时,引进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学传统。(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