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比较诗学史
1.5.1.5.4 四、清代的词论

四、清代的词论

词在清代20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走的是复古拟古的路,但是当时的词学家对于词的制作,对于词的中兴运动,实在是尽了很大的心力,远非明人可比。词学的研讨,词集的校勘和整理,都留下了很好的成绩。所以论词者,对于清代,或有振衰之称,或有极盛之誉。清代词人以纳兰性德为始,表现在文学上是一种贵族的浪漫的精神,无意于典故、修辞等讲求,形式短小,词句浅显。其后对词学发展产生影响的是阳羡派的领袖陈维崧,他作词状柔并妙,长短俱佳,被称为清代的苏辛。当时词坛能与他比肩的是朱彝尊,后者因标榜南宋,重“雅正”,自成浙派,对词坛影响深远,这也是清代词学发展兴盛的关键时期。到了嘉庆年间,张惠言、周济等为代表的常州词派兴起,代表了清代词学发展的重要变化,他们以风骚之旨相号召,反对靡靡之音,攻击无病呻吟之作,强调“寄托”。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晚号小长芦钓鱼师、金风亭长等,今浙江嘉兴人。他提倡清空醇雅,在《曝书亭集》常以醇雅来评价诗词。这一审美标准源出于南宋词人姜夔、张炎的崇雅之论。“醇雅”讲的是词风,它原是张炎等人针对南宋末年词坛“凝涩晦昧”的“质实”以及“软媚”的“浇风”提出来的,具有积极的批判意义。朱彝尊之所以承继并发展了这一词学宗旨,亦是他看清了类似南宋的明季“囿于闺帏的词风”的恶劣影响的结果。他特别反对诗词中的淫靡理俚之气,主张“崇尔雅,斥淫哇”,“以雅为尚”,这无疑是可取的。这实际上就是反对当时词坛上的陈词滥调,无病呻吟,主张寄兴托意。朱彝尊的词论之所以影响到有清一代的词业,这与他的创新精神是分不开的。朱氏反对摹拟,鼓吹性情,以唐为宗。朱彝尊所谓的“性情”就是诗人不得不一吐为快的感情、感受。在朱氏的诗词论中,我们也常常见到“自得”一词。什么叫“自得”?即诗词真正反映了作者自己的感受的精神状态。朱彝尊在词境上追求一种清虚空灵的艺术情趣,但他所谓的就实化虚并不是不讲思想内容。言比兴、祖风骚仍是朱氏词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

周济(1781—1789),字保绪,又字存,号智庵,常州词派代表人,其主要词论著作是《介存斋词杂著》和他所编选的《宋四家词选》的目录序论。他认为,词的创作要包含作者的深刻寓意,必须对词进行反复咏读,方能体会其中之深意。词的创作要空实相间,既要让人感觉有想象的空间,又要让人感觉具体生动,感觉作者的真情实感。在清代政治高压的环境下,人们无法在诗词中直抒性情,往往借助比兴寄托的方式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隐微曲衷,这就是清代词学比兴寄托说在近代广为流行的社会背景。周济所说的“诗有史,词亦有史”,正是指诗词中反映的士人心态史,是指个体心灵真实感受体验的表现所展现的历史。周济强调“感慨所寄,不过盛衰”,便是要求人们通过词去洞悉作者与有关国事民生相关的“性情、学问、境地”(20)

参考文献

陆侃如等:《中国诗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陈良运:《中国诗学体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陈良运:《中国历代诗学论著选》,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5年版

敏泽:《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王运熙:《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陈广宏:《中国诗学》,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版

陆游:《陆放翁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版

欧阳修:《六一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5年版

苏轼:《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5年版

黄庭坚:《山谷诗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张耒:《张耒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

张戒:《岁寒堂诗话》,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叶梦得:《石林诗话》,中华书局,1991年版

杨万里:《杨万里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版

姜夔:《白石道人诗集》,上海书店,1987年版

朱熹:《朱子文集》,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严羽:《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李清照:《李清照集校注》,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刘克庄:《后村诗话》,中华书局,1983年版

张炎:《词源注》,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注释】

(1)〔美〕斯蒂芬·欧文:《初唐诗》,贾晋华译,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版,第48页。

(2)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03页。

(3)莫砺锋:《江西诗派研究》,齐鲁书社,1986年版,第125页。

(4)参照韩经太:《“清空”词学观与宋人诗文化心理》,载《江海学刊》,1995年第5期,第163—169页。

(5)参照段庸生:《元代戏曲理论述评》,载《重庆师院学报》,1996年第2期,第48—57页。

(6)羊春秋:《重估明代诗歌的价值》,载《中国韵文学刊》,1994年第2期,第1页。

(7)张胜林:《明代后期中国的文艺复兴》,载《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第103页。

(8)参照许金如:《近代自然人性论美学的晨辉——评李贽的美学思想》,载《扬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第41—44页。

(9)张建业:《李贽与公安三袁》,载《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第32页。

(10)参照胡遂:《突破与超越——试论禅宗思想对中国诗学的影响》,载《西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第49—55页。

(11)参照许龙:《一个历史性悲剧的轮回——试论明朝中后期启蒙美学思潮的沉寂》,载《嘉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第33—40页。

(12)崔海峰:《王夫之诗学中的“兴会”说》,载《文艺研究》,2000年第5期,第46页。

(13)庄锡华:《叶燮〈原诗〉与艺术辩证法》,载《人文杂志》,1998年第1期,第135页。

(14)参照刘春生:《金圣叹小说叙事技法论评述》,载《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第31页。

(15)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三册),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45页。

(16)陈维昭:《名教与风流合一——论李渔喜剧的创作定位》,载《艺术百家》,1998年第3期,第36页。

(17)钱竞:《袁枚诗论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关系》,载《文学评论》,2001年第2期,第60页。

(18)参见关爱和:《姚鼐的古文艺术理论及其对桐城派形成的贡献》,载《文艺研究》,1999年第6期,第94—102页。

(19)李南蓉:《朱彝尊简论》,载《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第50页。

(20)陈水云:《清代的“词史”意识》,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第5期,第6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