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比较诗学史
1.5.1.3.3 三、金元小说与戏曲理论的发展

三、金元小说与戏曲理论的发展

金元时期文学理论批评发展的一个十分值得我们重视的新现象是小说、戏曲理论批评的萌芽和发展,它为文学理论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阶段。元代小说理论批评比宋代有较大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评点的萌芽,一是对话本的批评。

元代为我国古戏曲的黄金时代。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出现了《窦娥冤》、《西厢记》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和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几十位杰出的作家;朱帘秀等在众多的杂剧演员中脱颖而出;戏曲演出活动空前繁荣,看戏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情,所以记录、评论的人日渐增多。同时,为了提高创作和演出水平,有些人也开始研究、总结这方面的规律,专门的理论著述陆续出现。中国古代的戏曲理论批评和诗、词、文、小说等的理论批评不太一样,其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广,有许多是音律、唱腔和表演技巧方面的问题。燕南芝庵的《唱论》,从唱的角度详细论述了戏曲的声乐理论和歌唱方法;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则从音韵的角度总结了创作、歌唱北曲的规律;夏庭芝的《青楼集》,记述了朱帘秀、顺时秀等100多位戏曲艺人的生活片断;钟嗣成的《录鬼簿》,则记录了当时戏曲作家的事迹、作品,还对部分作家作了言简意赅的评价。由此,古代戏曲理论从纪事的附属地位摆脱出来,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并发展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

从元代戏曲理论看,对戏曲史的研究首先是从论述文体流变开始的。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对戏剧的题材在总体上并无规划,但有分类。最早的分类见夏庭芝的《青楼集》。夏庭芝从文学史的角度,探讨了戏曲的演变与发展。作者是把戏曲作为叙事文学来探讨其演变的,他认识到元杂剧与唐传奇、宋代戏文、金代院本存在共通的地方,特别指出金院本与元杂剧的密切关系。夏庭芝认识到了杂剧到元代已成为一种成熟的文学形式,其演变中逐渐偏离了为搜奇谐笑的游戏笔墨因素,因而也就成了能产生巨大社会审美效应的严肃文学。

胡祗遹、杨维桢等的认识与夏庭芝有相类似的地方。胡祗遹说:“乐音与政通,而伎剧亦随时所尚而变。近代教坊院本之外,再变而为杂剧。”(《赠宋氏序》)胡祗遹除指出杂剧与院本的关系外,还从“乐音与政通”方面,说明了由“教坊院本,再变而为杂剧”这种文体流变乃是一种必然规律。杨维桢认识到诗骚虽可被弦,但诗骚没有戏曲的包容性宽,能见君臣、夫妇、仙释,并能警人视听,有古今美恶成败之劝惩者,当属关庾等人的传奇(杂剧作品),同样意在说明戏曲与诗骚乃别是一家。

钟嗣成的《录鬼簿》是传统曲学中的第一部目录学著作,记录了当时戏曲作家的事迹、作品,还对部分作家作了言简意赅的评价。他对戏剧的三个核心问题(剧作者或剧本,演员,观众)已经有所涉及。钟嗣成冲破传统偏见,为一大批门第卑微、职位不振、高才博识的戏剧作家作传,对蔑视戏剧的正统思想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录鬼簿》注意到戏剧的情节、人物、对白、动作等乃至整体的戏剧形象。

他对创作主体有如下要求:学问该博,有艺术的修养与生活的积累,包括能词翰,明音律,善谈谑,善解嘲;风流蕴藉,天资聪颖,神采卓异天籁。具备这些要素之后,在创作中还要不以苛为务,不贪于俳谐,不待文饰,不露斧凿之痕迹,以自然之天性写胸中之真情,这样便下笔即成,这样的作品也就不会“惜乎不甚传也”。但是钟嗣成主张创作要自天性中来,不待文饰,并非放任自流,作为戏曲的唱词必须与音律、工巧相联系,虽有天生才艺,但仍然要注意词翰宫商,细句推敲,于是便能自然蕴藉,成为一代典型。我们从上可知,《录鬼簿》所记所论,有着明显的作家主体论倾向。(5)钟嗣成的《录鬼簿》已开始对戏曲的发展史进行了初步的分期研究,为后人提供了元代戏曲史的一个大致轮廓。

周德清,字挺斋,生卒年不详,其《中原音韵》写成于元代泰定元年(1324),主要讲北曲创作的音韵,后附有《作词十要》论曲词的创作,重点是讲戏曲语言。汉语方言的主要差别是北音和南音,它告诉我们北方广大地区的方言虽然内部也存在着分歧,但因为北方是从先秦一直到隋、唐、宋历代王朝的活动区域和建都的地方,因此北音是全民共同语的基础方言,而南音则是相对于北音而言的。从扬雄《方言》、陆德言《切韵》直到宋人笔记等,谈论的多是北音,这说明当时北音分布地域广大,流传和影响也很大,而当谈到南音时,主要是为说明南音是异于北音的,把南音看作处于从属地位的方言。全民共同语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地巩固和加强,而方言处于不断地被削弱的过程之中。《中原音韵》就是顺应这个历史要求而产生的,它根据北方话口语语音而撰写,目的是为了语音规范。《中原音韵》分为19部,以元代北方语言为标准,对字音、声调、辙韵均作了统一规定,是自元以来北方戏曲所遵循的声韵规范。元代是古汉语语音变化最大的时期,例如《诗品》中真文、支脂之韵两则通押的韵部在元代有合有分,真文合流为一部,支脂之韵分化,分别与其他有关韵部组合为支思、齐微二部,《诗品·缜密》韵脚“知”、“奇”、“晰”、“迟”、“痴”、“时”,在元曲里则分别为韵。对于这些变化,《中原音韵》首次将全浊上声字归入去声,他已经发现中原一带的语言由元入明发生了变化,即所谓的“平分阴阳,入派三声”,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标准而确定的声韵体系。《中原音韵》是第一部纯粹合于歌唱要求的韵谱,它的编成问世,标志着我国民族声乐已产生了比较系统的歌唱语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