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比较诗学史
1.4.3.3 第三节 佛教的诗学思想

第三节 佛教的诗学思想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中叶的古代印度。创始人被后来的信徒尊称为释迦牟尼。释迦( Sakya)是种族的名称,牟尼(Muni)意为“圣人”,释迦牟尼就是“释迦族的圣人”。释迦牟尼在历史上也被称为佛陀。俗名悉达多(Siddhattha),母系族名为乔达摩(Gauttama),所以历史上也称佛教的创始人为乔达摩·悉达多。传说中他是拘萨罗国净饭王(S'uddhodana)的太子,出生在现在的尼泊尔的迦毗罗卫城,生卒年代现在各派佛教说法不一,历史学家一般认为是生在公元前565年前后,卒于公元前485年前后。

佛陀29岁时出家,先学习数论派的禅定,后独自创立了佛教,35岁起在印度北部和中部地区传教。佛教在印度的流传经历了四个主要时期:(1)原始佛教时期(约公元前6~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中期),这是佛陀和他的弟子们的活动时期;(2)部派佛教时期(约公元前4世纪中叶至公元1世纪中叶),佛陀灭度后,佛教徒形成了不同的派别,对教义进行了分歧较大的解释;(3)大乘佛教时期(约公元1世纪中叶至公元7世纪);(4)密教时期(约公元7世纪中叶至公元13世纪初)。由于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民族入侵印度,佛教受到巨大冲击,至13世纪初在印度消失。(26)

佛教教义博大精深,教派众多,流传甚广,至今不绝。在世界宗教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佛教经典中直接论及文学艺术的诗学理论却很少。这里我们只结合原始佛教中的一些主要思想,讨论其中所包含的诗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