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比较诗学史
1.4.1.2.1 一、概述

一、概述

文学史上所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始于东汉建安年代,结束于隋统一,历时约400年。从两汉时期开始,随着匈奴帝国的瓦解,鲜卑、羌、氐、羯、乌桓等民族也相继内迁。黄巾大起义促使东汉大帝国的瓦解,维护其封建专制统治的儒家伦理纲常受到极大冲击,人们的思想从儒家名教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因而人的独立人格和自觉精神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各民族的冲突与融合及其多元文化的相互交流,是促成这时期文化繁荣的一个重大因素。而中国文学理论的高峰,就恰恰产生在各民族多元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之中。

从东汉末年开始,儒学逐渐衰落,玄学应运而兴。所谓玄学,实际上主要是老、庄、道家思想的发展和流变,体现在文学理论批评上尤其是如此。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各种社会思想应运而生,佛、道二教盛行,清谈、玄学流布,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产生的文学,打上了时代的印记。因此可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思想,是由道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这一时期的许多文论家都极力推崇自然清新之美,都倾心于探讨文学的内部规律,都注重研究文学的审美特征等等,这很明显是继承和发展了老、庄、道家的文艺观。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个转变过渡时期,文学进入了“自觉时代”,各种文学思想异常活跃,文学流派异彩纷呈,各种文学样式竞相争芳。这个时期成就尤为辉煌的是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魏晋之时,已有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后来,南朝刘勰、钟嵘又继承前人文学批评的成果,创作了《文心雕龙》、《诗品》两部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的巨著。这两部文论巨著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从此,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开始与文学并行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