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西比较美术学
1.8 后 记

后 记

《中西比较美术学》是我主持的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的最终研究成果。关于比较美术的实践研究,前人的成果已十分丰富,这为我们研究和建构中西比较美术学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中西比较美术学本质上是比较美术学,但研究的视域是在中国与西方诸国家或民族之间,因为当下中国与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是我们最关注的美术文化问题,因此我们作的跨越中西比较视域的学科建设,这并不是说中国与东方诸国家或民族美术交流的研究就不重要了。

21世纪是世界文化交流、碰撞、影响和融入最为突出的世纪,各学科之间的比较和研究日益兴盛。美术的交流、碰撞和影响也在这个大的文化背景中显得异常突出,并不断地深入,也日益成为“世界的美术”。中西比较美术学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100多年来中国的美术一直处于徘徊的状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比较美术缺乏更深入的研究。我们只孤立地研究东方的美术已经不可能了,我们早已离开了那个历史阶段。尤其是当今美术形态和观念在中西美术相互影响发生剧变的21世纪,中西比较美术学在当下和未来的意义也就越来越凸显。尤其是现代、后现代美术不仅仅是一个艺术的问题,审美当代性的裂变使美术问题成为当下的一个文化问题,更是一个世界文化话语的问题。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已非常频繁,中西比较美术学的研究就是要透过审美当代性和当代美术思潮、美术创作的形态进行分析、研究和探讨中西方美术背后的话语立场和话语权等文化问题。中西比较美术学是一门新学科,有待继续深入研究,以加强和建设中国更为完善的美术学学科。

《中西比较美术学》重点探讨了本体论、类型论、方法论、思潮论等方面,尤其对中西比较美术学的本体论以及学科性质、学科定位等作了进一步研究和阐释,就是说,我们是从一个学科来认识中西比较美术学的,这就避免了把此学科当作美术比较。

本课题的主要参与者赫云博士,自始至终都参与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撰写了部分内容,她在国外留学的经历以及从事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专业研究的学术背景,扩大了我们的研究视野。正是她积极参与此课题的研究工作,使我们的“中西比较美术学”课题得以顺利完成。

这里,特别要感谢我的恩师、博士生导师张道一先生。他一直对我无微不至地关心和教诲,使学生深感荣幸。今年11月恰逢恩师80诞辰,在此祝恩师身体健康,也祝师母身体健康。谨以此书献给尊敬的恩师张道一先生。

书稿完成之后,我的研究生孙晓明逐字逐句校对,十分认真。在此表示感谢。

还要提到的是,本书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江西美术出版社和编辑窦明月的积极支持,使本书顺利出版。在此也表示感谢。

 李倍雷 

2010年9月